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教 学 设 计课题 3.8 这些东西从哪来 单元 三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四下核心素养 目标 政治认同:感受工业生产对生活的重要作用 道德修养:提高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学会进行调查与分类 法治观念:懂得工业产品给生活带来的便捷,体会工业劳动的艰辛 健全人格:了解工业生产的环节,知道工业生产的发展和变化能够让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便捷和舒适 责任意识:体会工业劳动的艰辛,培养对工业劳动者的敬爱情感重点 懂得工业产品给生活带来的便捷,体会工业劳动的艰辛难点 懂得工业产品给生活带来的便捷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组织教学 导入新课: 猜一猜: (1)外面热,里面凉,瓜果鱼肉肚里藏。四四方,像座房,只有门来没有窗。 (2)小小一间房,只有一扇窗, 唱歌又演戏,天天翻花样。 (3)观察一下,看看自己的家庭生活中,都使用了哪些物品。 准备教材等学习用品 猜想并思考回答,如:电冰箱,电视机 谜语问题引入,激发思考热情。讲授新课 目标导学一:来自工业的产品 想一想: (1)我们的日常生活都用到了哪些物品? (2)哪些是属于农业生产的,哪些是属于工业生产的? (3)他们是怎么来的呢? 2.很多生活用品是由工业生产提供的。家中用的、穿的,哪些来自工业生产?请填到下面表格里。 总结: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生活用品,都是由工业生产提供的。它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 3.讨论:那这些物品是怎样制造出来的呢?需要多少人付出劳动呢? 示例: (1)用简单语句概括图中玩具小熊的生产过程 (2)用简单语句概括图中玩具小熊的生产过程 4.任选一个主题进行探究活动 (1)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物品,探究它的来历。 (2)走进工厂实地观察,了解产品的生产过程。 (3)采访自己身边有工业生产经验的人,体会工业生产的辛苦。 目标导学二:工业的发展 1.小调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需求的提高,工业产品的生产也在不断发展和变化,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和方便的生活。 问一问家人,他们小时候用的物品,哪些现在已经不生产了,哪些物品是过去没有而现在有的,给我们生活带来了哪些舒适和便利。 2.引申:工业产品的创新和发展,使我们的生活更加舒适、方便的同时,还把人们从重复、繁杂、劳累的工作中解放出来,从而让人们有更多的时间做其他的事情。 我们要感谢那些发明和制造产品的人,是他们用智慧和劳动为我们创造着幸福的生活,我们应该倍加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将来,我们也可以发明、制造新的产品为人们的生活服务。 目标导学三:“中国创造” 走向世界的“中国制造” 暑假,李亚参加了中美青少年友好夏令营。到美国后,他发现美国市场上很多商品印着“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的字样。 “中国制造”、“中国工厂”是中国在世界经济中最响亮的名片 现在,走到世界各国,我们都可以看到“中国制造”的商品。 当之无愧的世界工厂 2.苹果手机的生产及利润分布 “中国制造”只能赚取产业链低端的微薄利润 思考:为什么中国制造的苹果手机售价如此高昂,而中国所获得的利润为什么那么低 3.区别一下:“中国制造”与“中国创造”。 4.中国被誉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工厂”,在“中国制造,世界合作”的“美誉”中大家可以看到:跑鞋是糅合了美国科技的“中国制造”;模特身上华丽的服饰是由法国设计师设计的“中国制造”;外国青年拿着“中国制造”的MP3,其软件来自硅谷。 小结:苦干诚可贵,巧干价更高。 制造到创造,价值千倍遥。 5.过去,在高科技领域“中国创造”的身影还不算多。现在,这种局面已经有所改善,“中国创造”也有了一席之地。请你给同学们讲一个关于“中国创造”的故事。 示例: 查找在世界上有影响的“中国创造”。 (1)三峡大坝。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发电工程。 (2)中国天眼,世界最大的望远镜。 (3)神威·太湖之光计算机,计算能力世界第一。 (4)量子卫星墨子号,世界独一无二。 6.从过去的“中国制造”到现在的“中国创造”,它的转变有什么意义? 7.港珠澳大桥总设计师孟凡超 为港珠澳大桥“痴狂”15年 孟凡超率领团队最早从2004年介入可行性研究,历经15年,是参与到港珠澳大桥时间最长的设计者之一。在港珠澳大桥施工图设计期间,是工作量最大也是节奏最紧张的时刻。曾经连续三个月,孟凡超带领团队起早贪黑赶设计,由于长期疲劳,他生了一场大病住院做了手术,回北京休养了一小段时间,休养期间他还继续遥控现场的设计工作,不久他又奔赴现场指导工作。 学生思考交流,例如: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等物品…… 学生仿照教师出示的雪糕的制作过程,简单介绍玩具小熊的生产过程,如:设计——制作——检验——包装——运输——销售…… 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主题探究活动,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选派发言人在班级交流汇报…… 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思考交流,如:我们要感谢那些发明和制造产品的人,是他们用智慧和劳动为我们创造着幸福的生活,我们应该倍加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学生阅读并感悟,交流如:按照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数据,中国22个制造业大类行业的增加值均居世界前列,钢铁、铜、发电量、造船、汽车、计算机等数百种主要制造业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学生阅读苹果手机的生产及利润分布图示,思考并回答,如:因为中国组装,没有核心技术…… 学生根据自己所知,列举如: 中国的高铁创造了叫得响的“中国品牌”,已经实现了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跨越。一些国家与中国签订了引进高铁技术的协议。 学生结合所知,谈意义,如:这么多年来,许许多多像孟凡超这样的匠人,用他们专注的匠心,将一片片精心创作的图纸,打造成一个个“大国重器”,为中国贡献了一张张闪耀的新名片。 由“我们的日常生活都用到了哪些物品?”引导学生参与思考,使学生有话可说,愿意参与课堂探究,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 通过教师出示雪糕的制作过程,使学生详细了解雪糕的制作过程,从而进一步了解一个小小的雪糕,需要很多人付出的劳动,培养学生对劳动人民的尊重的情感。 任选主题进行活动探究,旨在引导学生提高实践分析能力,培养应用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借助小调查活动,引导学生在参与探究的过程中,理解我们要感谢那些发明和制造产品的人,是他们用智慧和劳动为我们创造着幸福的生活,我们应该倍加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在探究走向世界的“中国制造”这一问题过程中,通过主动参与,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增加对国家发展的了解。 对于“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的区别,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核心技术的重要性,使学生认真到“苦干诚可贵,巧干价更高。制造到创造,价值千倍遥。” 对于“中国创造”的展示,引导学生通过列举所知所闻,结合教师的示例,使学生增强对祖国创新事业的发展有更深刻的了解。 通过“港珠澳大桥总设计师孟凡超 为港珠澳大桥‘痴狂’15年”的材料,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中“中国制造”到现在的“中国创造”的转变具有重要意义。课堂练习 一、填空。 1. 我们的生活( )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很多生活用品是由( )生产提供的。工业与我们的生活( )。 2.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业产品的生产也在不断( )和( )。目的是给人们提供更加( )和( )的生活。 二、判断。 1.现在“中国制造”比较多,但“中国创造”还比较少。( √ ) 2.我们的祖国在日益强大。( √ ) 3.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一样,都是由中国生产的。( X ) 4.只能在中国看到“中国制造”的商品。( X)课堂小结 工业产品的创新和发展,使我们的生活更加舒适、方便,我们要感谢那些发明和制造产品的人,是他们用智慧和劳动为我们创造着幸福的生活,我们应当倍加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将来,我们也可以发明、制造新的产品为人们的生活服务。 谈收获和体会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板书设计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