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人教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 下册4.11 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 教学设计(表格式)一课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人教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 下册4.11 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 教学设计(表格式)一课时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 学 设 计
课题 4.11 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 单元 四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四下
核心素养 目标 政治认同: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我国民间艺术的种类和数量多与分布广泛的特点 道德修养:通过多形式活动培养对我国民间艺术的初步欣赏能力和自主性的合作探究能力 法治观念:过体验式学习激发对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的喜爱之情 健全人格: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具有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自豪感,振奋民族精神 责任意识:培养对民间艺术的认同感,树立民族自豪感
重点 了解和感受民间艺术的多样性和魅力,了解民间艺术的现状
难点 体会家乡民间艺术对人们生活的意义,培养热爱民间艺术的情感和保护民间艺术的责任感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组织教学 导入新课: 你知道下列分别属于哪种民间艺术吗? 小结: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风俗习惯及生活方式等差别很大,因此就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多彩的民间艺术。 准备教材等学习用品 观看图片,并思考回答。 图片问题引入,激发思考热情和参与探究的积极性。
讲授新课 目标导学一:民间艺术交流会 1.谈一谈: 你知道什么是民间艺术? 介绍:民间艺术主要是以农民为主的劳动者的艺术。民间艺术自古至今祖祖辈辈历代传承,集中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民间艺术遍及全国各地,代言浓郁的民族性和地方特色,同各族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特别是在一些民俗活动中,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体现了劳动人们的思想、理想、性格、审美。 2.小组讨论:民间艺术的种类有哪些 归纳: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美术,民间工艺等 3.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民间艺术交流会”内容,欣赏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并在地图上找一找。 游戏规则: ①分发小红旗,每面旗子代表一种民间艺术。 ②在地图上找到这些民间艺术产生的地区。 ③在相应的位置插(贴)上小红旗。 比一比哪个小组又快又对地插好旗子。 目标导学二:我们这里的民间艺术 1.自主学习课本“我们这里的民间艺术”内容,小组交流课前搜集的当地民间艺术,并进行分类。 活动要求:①每个同学都要畅所欲言,交流自己搜集的资料。 ②合理分工,思考如何进行小组汇报展示。 ③时间为5分钟,时间一到,活动即结束。 2.讨论:这些民间艺术满足了人们哪些需求,表达了人们哪些愿望?你们那里有哪些民间艺术呢? 目标导学三:感受民间艺人智慧 1.这些民间艺术满足了人们哪些需求,表达了人们哪些愿望?你们那里有哪些民间艺术呢? 为什么张明山会成为著名的泥塑艺人?你还知道哪些民间艺人的故事? 小结:民间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老一辈艺术家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创造出来的,是我们引以为傲的民族文化,正因为有他们的付出,才有我们如此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 目标导学四:濒临消失的民间艺术 1.小实践: 课后请各小组合作探讨,在各民间艺术分类中,选择一个去探访属于当地的此类民间艺术形式。 小结: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外来文化和城市的冲击,许多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正面临着衰落的困境,我们为他们的未来忧心。 思考探究,寻找原因 春联的自述 我叫“春联”,曾经家家户户过年时都会把我粘贴在门面上或门框上。因为我对仗工整,辞藻优美,既是中国书法艺术的体现,也是中国人美好生活愿望的表达。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化,我逐渐被人们冷落,尤其是在大城市中,不少年轻人觉得我土气,过年时不再用我。而且,现在会写毛笔字的人也越来越少了。 议一议春联衰落的原因。请了解一下你家乡的某些民间艺术衰落的原因,想一想我们该如何保护它们。 4.民间艺术“小传人” 上世纪90年代,“栖霞龙舞”这一民间艺术后继乏人。为了进一步弘扬和传承这项民间艺术,70岁的“栖霞龙舞”传承人薛友新走进小学校园,给孩子们当龙舞教练,义务教学排演。一开始就有50多名同学报名。 “只在电视里看过舞龙,还没见过真正的舞龙,我是龙的传人,当然也要学会舞龙。”四年级学生杜朕是“龙头”,在舞龙时他要一边做动作一边喊口号:“龙出水、龙回首、滚龙、大摆……一套表演结束后,杜朕已满头大汗,不过,他说:“参加舞龙既能传承传统文化,又能锻炼身体,我觉得挺好的。我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很支持我。” (1)小组交流:面对民间艺术的衰落,你能从这些同学身上学到什么呢 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呢 (2)从我们的实际出发,假如你们小组的同学是“四川省民间艺术文化局”的成员,请你结合前面的现状调查,设计一些针对民间艺术的保护措施。 5.链接生活:面对民间艺术的衰弱,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呢? 学生根据所知,回答,如:民间艺术是广大农村劳动人民为满足自身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创作,并在他们自己当中应用和广泛流传的艺术作品。 学生以组为单位,在地图上找到相关民间艺术的产生地及内容,并在班级进行交流…… 学生根据要求,进行活动分工,并在小组交流,完善表格之后,在班级进行交流汇报。 学生阅读教材中的《泥人张》材料,了解和交流。 学生参与小实践活动,以组为单位,进行合作交流,共同完成表格整理,之后各小组派代表在班级进行汇报交流。 学生阅读“春联的自述”,介绍如: 民间艺术代表着我们民族的智慧,展现着家乡人民的才智,面对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冲击,这些民间艺术等待着我们的拯救和保护。 学生阅读材料,根据自己的理解,列举保护措施,如: 做民间艺术宣传小使者,让人们了解民间艺术; 学习民间艺术,传承民间艺术; 不断丰富民间艺术的内涵,让更多的人喜爱并传承民间艺术…… 谈一谈环节,以谈话的形式,轻松的引出和介绍民间艺术的含义及形成,拓展学生知识视野。 自主学习环节,通过引导阅读课本“民间艺术交流会”的内容,欣赏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并把这些落实在地图上,从整体上了解我国民间艺术的分布情况,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对于“我们这里的民间艺术”内容的探究,采取自主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生活和教材,通过小组交流合作,共同完成,并在班级交流,从而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对于“濒临消失的民间艺术”这一内容的探究,教师采取组织学生进行小调查实践的形式,利用多媒体,给出相关环节,引导学生合作完成,在实践过程中,使学生更全面的了解有些民间艺术濒临消失。 借助典型的民间艺术——春联的自述,吸引学生参与的兴趣,同时,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了解和分析一些民间艺术濒临消失的原因,增强忧患意识。 链接生活环节,旨在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课堂练习 一、填空。 1.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外来文化和城市文化的冲击,许多( )的民间艺术形式正面临着( )的困境。 2. 面对一些民间艺术衰落的现状,我们只有找出原因,才能更好地( )和( )它们。 3.对民间艺术的保护,我们( )也能贡献一份力量。 二、判断。 1.面临民间艺术的日益衰落,我们少年儿童也无能为力。( ) 2.学习一项民间艺术,也是对民间艺术的保护。( ) 3.许多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正面临着衰落的困境。( ) 4.许多民间艺术都没有传承的必要,任由它衰落吧。( ) 5.小明觉得“打铁花”很危险,失传就失传吧。( ) 6.面对民间艺术的衰落,人人都应为保护民间艺术而出一份力量。( ) 三、简答题。 作为小学生,我们可以为保护民间艺术做些什么呢?
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领略了中华民族的民间艺术,感受到了民族文化的厚重力量,弘扬和传承民间艺术,我们有责! 谈收获和体会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板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