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课 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第一框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核心素养:政治认同:通过学习党的性质、宗旨和执政理念的学习,认同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相信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定支持和拥护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信念。科学精神: 懂得衡量一个政党的先进性,就是看它在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等方面所具有的优于其他政党的特质,看它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不同阶段所起的引领作用。证明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明确党在新时代的新目标、新任务。公共参与:结合百年党史,挖掘地方红色基因,如参观烈士陵园、革命遗址等相关教育实践基地,通过革命先烈的光荣事迹理解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或开展党史主题教育活动,加深对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和执政理念的理解。通过探究,使学生升华对党的先进性认识,自觉坚持党的领导。课程标准:1.2 引 述 党 章 规 定, 明确党的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本框重难点内容1.明确党的性质、宗旨和执政理念。2.探究并说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3.理解中国共产党执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4. 说明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从而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课堂活动】【导入新课】 一户人家,两副对联,跨越时空,见证初心与民心小年来临,年味渐浓。江西井冈山茨坪林场白银湖村邱冬华父子喜庆地贴上新对联。上联:“脱贫全靠惠民策”;下联:“致富迎来幸福春”;横批:“共产党万岁”。习以为常的一副对联,对老邱家却有着特别的意义。邱冬华的曾祖父邱启山是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的一位农民。1928年,中共在井冈山打土豪分田地,制定了《井冈山土地法》,穷苦农民获得了梦寐以求的土地。这一年,粮食喜获丰收,白银湖村农民发自内心地喊出了“共产党万岁”。当过教书先生的邱启山写下了一副对联:上联:“分田不忘共产党”;下联:“幸福牢记毛委员”;横批:“共产党万岁”。邱冬华说,从小爷爷就给他讲曾祖父的故事,念共产党的好。在老邱的记忆里,小时候家里兄弟姐妹多,日子过得紧巴,改革开放后,日子就走了“上坡路”。“1982年分田到户,85年划了责任山,没过几年家里就盖起了两层的土坯房。”2012年,老邱买了一辆农用车跑运输,年收入六七万元。16年,在政府补助下,老邱家拆旧盖起新楼房,一楼租给别人开农家乐。20年,家里添了一辆小轿车。 老邱的弟弟患有精神疾病,是村里的贫困户。前几年,在政府补助下,弟弟也住上了新房子,老邱心里的这块石头放下了。 白银湖村党支部书记叶超华说,经过脱贫攻坚,到2020年底,白银湖村15户贫困户全部脱贫。“多亏了党的好政策,如今的日子就像这对联一样红。”一户人家,两副对联,跨越时空,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同步视频《百年大党成功密码》)【新课教学】【新课教学】 分议题(二):无我—从党的二十大看中国共产党的成功密码无我,就是不忘本色。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次次沿着共产党人的风雨来路,追溯党的初心使命——2017年12月,在淮海战役纪念馆重温“小推车推出来的胜利”;2020年9月,正在湖南考察再述“共产党人自己有一条被子也会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半条被子的故事;2021年9月,在中共绥德地委旧址追忆“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2022年8月,在辽沈战役纪念馆感叹“这样的苹果,我们现在也不能吃”……“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习近平总书记饱含深情的话语,深刻回答了“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命题,彰显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无我,是为了人民的福祉。泸定桥上的冲锋,是为了“穷人的天下”;烈士的慨然就义,是为了建立“富裕将代替了贫穷,康健将代替了疾病”的理想国度……百余年来,共产党人一切“无我”的奋斗与牺牲,都是为了人民的福祉。“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012年习总书记上任伊始,以这样一番真诚、质朴的话语,为新时代“答卷”起笔。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10年间,习近平总书记一次次深入基层访贫问苦,察民情、听民声、纳民意,只为“让人民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一年比一年过得好”。这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深情告白——“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张桂梅、张定宇、黄文秀……一位位“无我”者的九死不悔,成就“国之大者”的精彩答卷。无我,是力量源泉。曾经,《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埃德加·斯诺感慨:中共总能从大多数人民群众中汲取力量。今天,走过百年辉煌、执政14亿多人口大国的世界最大政党,对此坚定如昔——“前进道路上,无论是风高浪急还是惊涛骇浪,人民永远是我们最坚实的依托、最强大的底气。”无我,凝聚磅礴的向心力。一个14岁的女孩,会有多大的力量?1949年4月20日夜,渡江战役打响。国民党军队万万没想到,2万多名船工冒死运送解放军过江。年龄最小的船工便是14岁的马毛姐。庚子之年,当疫情突然袭来,亿万民众自觉居家防控,无数社区工作者日夜值守,广大科研人员奋力攻关,千千万万志愿者默默奉献……“战胜这次疫情,给我们力量和信心的是中国人民。”淮海战役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车推出来的,渡江战役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划出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胜利是靠人民群众用双手创造出来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郑重宣示:“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无我,催生无限的创造力。探究思考3: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连续10年在中国开展的民调结果显示,中国民众对政府满意度连年保持在90%以上。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而赢得民心的根本,既取决于一个政党的根本立场与宗旨,也取决于一个政党推动国家与社会发展、为人民谋利益的实际行动与成绩。“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人民”一词出现170多次。结合材料谈谈“无我”体现中共坚持了什么样的执政理念?又为何坚持和如何践行这一执政理念?【课堂达标】1.在党的二十大开幕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中,“人民”是高频词。“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锚定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聚焦人民幸福生活这一“国之大者”,我们定能不断为人民托起“稳稳的幸福”。这说明共产党员要( C )①把自身的特殊利益和人民的根本利益结合起来②把人民当作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和最强大力量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的成果④以民生问题为中心任务发挥人民的主心骨作用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2020年9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瑶族村,再次讲起了“半条被子”的故事。在1934年11月湖南汝城县沙洲村,3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了。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这个红色经典故事告诉我们( B )①要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②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③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没有自身特殊的利益④作为共产党员要不断接受教育,履行好国家干部的职责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互联网时代的群众工作是党必须回答好的课题。如今,集干群沟通、群众 监督、民主管理、政务点评、大数据分析于一体的领导留言板,涵盖党务、政务、服务的党建数字化平台,整合百姓呼声、问政政府等网上服务功能的平台,都使“互联网+党建”持续深入推进。这说明:(B)①中国共产党践行群众路线,具有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②能否通过互联网联系群众成为检验党的性质的试金石③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履行社会服务的职能④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维护和实现人民利益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人民”一词出现170多次,贯穿着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彰显深厚的人民情怀。这反映出(B)①党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②公民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③党和人民的具体利益是一致的,党群关系密切④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