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白鹅 教案(2课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5 白鹅 教案(2课时)

资源简介

教学 要求   1.认识“嚣、吭”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看”,会写“吠、促”等15个字,会写“即将、姿态”等16个词语。 2.感受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体会作者是如何把白鹅的特点写清楚的。(重点) 3.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和幽默风趣,体会语言的趣味。 4.能说出不同作家笔下白鹅的共同点,体会其表达的相似之处。(难点)
教学 课时   2课时。
1.认识“嚣、吭”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看”,会写“吠、促”等15个字,会写“即将、姿态”等16个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弄清课文结构。
课件。
一 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猜个谜语。(出示课件1)
  头戴红顶帽,身穿白布袄。走路像摇船,说话像驴叫。(打一动物)
没错,谜底就是鹅。
2.同学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到乡下去看看真正的白鹅 下面就让我们把白鹅请出来吧!
(出示课件2)
  你能用哪些词语或句子形容视频中的白鹅呢 (学生交流,教师相机点评、引导)
3.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描述得真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看看丰子恺先生笔下的白鹅是什么样子的吧。(板书:白鹅)
  4.简介作者。(出示课件3)
丰子恺(1898—1975),中国画家、文学家、美术和音乐教育家。浙江桐乡人。五四运动后创作漫画,早期漫画多暴露旧中国的黑暗,后期常作古诗词新画,并常以儿童生活作题材。造型简括,画风朴实。有《丰子恺漫画》。著有《音乐入门》,译有《西洋画派十二讲》和《源氏物语》《猎人日记》等多种。擅散文和诗词,文笔隽永清朗,语淡意深,有《缘缘堂随笔》等。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打开学生的视野,引起学生一探究竟的欲望。
二 阅读课文,解决字词
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难读的生字生词。
2.再读课文,画出生字生词,多读几遍。(出示课件4)
看守 叫嚣 引吭大叫 狂吠 局促不安
颇像 奢侈 一丝不苟 侍候 窥伺 供养
京剧 譬如 饭馆 附近 脾气 敏捷 昂首大叫 添饭
(1)学生自由读、开火车读。
(2)读准平舌音“促、伺”,翘舌音“奢、侈、侍”。
(3)多音字“看”读kān,它还有一个读音kàn,可以组词为“看见”。
3.自由读课文,思考:这是一只怎样的白鹅
4.开火车读课文。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理解词语,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 整体感知,自读自悟
教师提问,学生交流。
1.课文写了鹅哪些方面的内容
课文写了鹅的姿态、叫声、步态、吃相等方面的内容。
2.这是一只什么样的鹅 用课文中的词语概括。(出示课件5)
  这是一只          的鹅。
(高傲、傲慢、从容不迫、一丝不苟、架子十足、有着老爷脾气、需要人侍候……)
3.你是从哪里知道这是一只高傲的鹅的 (引导学生找出相关段落)(出示课件6)
  姿态:左顾右盼  叫声:引吭大叫
步态:从容不迫  吃相:架子十足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组织材料的方法。
四 初识“高傲”,自学课文
1.朗读第1自然段,思考:你是从哪里看出鹅的高傲的
2.品词:“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
3.有感情地朗读第1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
4.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在旁边写出自己的体会。
设计意图: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对语文的爱好。
五 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生词,并跟随丰子恺先生一起了解了高傲的鹅。我想大多数同学可能都有一种冲动,就是想马上认识一下这只高傲的鹅。请同学们课下熟读课文。
  1.教师以谜语、视频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理解词语和句子仍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目标,所以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方法,加强学习方法的迁移。
1.感受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体会作者是如何把白鹅的特点写清楚的。
2.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和幽默风趣,体会语言的趣味。
3.能说出不同作家笔下白鹅的共同点,体会其表达的相似之处。
课件。
一 复习旧知,谈话导入
  1.检查字词。(出示课件7)
看守 叫嚣 引吭大叫 狂吠 局促不安 颇像 奢侈 一丝不苟 侍候 窥伺 供养
京剧 譬如 饭馆 附近 脾气 敏捷 昂首大叫 添饭
2.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知道了作者养过一只白鹅,这只白鹅是一位即将远行的朋友送给他的,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这篇课文。
3.提到丰子恺先生的白鹅,你的脑海里会出现一只怎样的白鹅呢 (高傲、从容不迫、架子十足……)
4.课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5.理解“高傲”的意思。
设计意图:与上节课作衔接,激发学生的情感,为学生学习新课做准备。
二 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作者把“高傲”这个词用在白鹅身上是讨厌它吗 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鹅的高傲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板书:叫声 步态 吃相)
1.学习第3自然段。
(1)抓住“厉声呵斥、厉声叫嚣、引吭大叫”等词语,体会鹅的高傲、厉害。(板书:叫声——厉声呵斥、厉声叫嚣、引吭大叫)
(2)这几个词语都表示鹅的叫声很严厉,不重复吗 (不重复,因为它们精确地表达了在不同情境下鹅的叫声)
(3)指名读,说体会,练读。
(4)同学们,鹅不是人,它的语言中没有词语和句子,但它能通过各种音调来表情达意。让我们再一起读一遍第3自然段,深入理解鹅的语言。
(5)扩展:如果鹅会说话,它会说些什么呢 (指名回答)
(6)过渡:原来鹅在看门时会有不同的叫法,可见作者的观察是多么仔细。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鹅呢 (一只个性十足、高傲、尽职尽责的鹅)从你们丰富的想象中,老师感受到了鹅的高傲和尽职,那么鹅的高傲还表现在哪里呢
2.学习第4自然段。(出示课件8)
  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   ,      ,颇像        出场。
(1)指名读,说体会。
  (2)理解“净角”的含义。(出示课件9)试着用几个词语来形容一下净角的出场。(大模大样、从容不迫、威风)
(3)学生表演鸭子和鹅走路时不同的样子,体会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板书:步态——步调从容、大模大样)
(4)指导朗读:昂首挺胸地齐读第4自然段。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准确运用词语的能力。
3.学习第5自然段。
(1)自由读第5自然段,用你的朗读告诉大家鹅是怎么吃饭的。
(2)这种吃法有趣在哪里呢 为什么作者说“常常使我们发笑” (出示课件10)
它需要三样东西下饭:一样是水,一样是泥,一样是草。先吃一口冷饭,再喝一口水,然后再到别处去吃一口泥和草。
抓住“先……再……然后……”的句式体会鹅吃饭时三眼一板、一丝不苟的样子。(板书:吃相——三眼一板、一丝不苟)
(3)理解“三眼一板”的意思。
“三眼一板”指先击一下檀板,后敲三下鼓,比喻言语、行动有条理或合规矩,有时也比喻做事死板,不懂得灵活变通。
(4)过渡:你觉得鹅的这种吃法有趣吗 这种顺序可以打乱吗 我们的“鹅老爷”是绝对不会打乱顺序的,因此,这位“鹅老爷”身上经常上演有趣的一幕。
4.学习第6、7自然段。
(1)读一读,说说“鹅老爷”又上演了哪一出。
(2)指名读,教师范读。
三 阅读链接
读一读课本上的“阅读链接”,和课文《白鹅》比一比,先说说两位作家笔下的鹅有什么共同点,再体会两篇文章表达上的相似之处。
共同点:都写出了鹅的派头十足,它们的姿态、步态、叫声、吃相相似。
表达上的相似之处:1.在结构安排上,都是先介绍鹅的特点,再具体描写;2.在描写方法上,两篇文章都非常注意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3.两篇文章都善于用反语表达对鹅的喜爱之情。
四 扩展延伸,总结全文
1.你觉得作者对白鹅有怎样的感情 (喜爱)难怪作者像堂倌一样不厌其烦地侍候这位“鹅老爷”。请你带着自己的理解再读一读“好一个高傲的动物”这句话。(板书: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喜爱之情)
2.仿照例句填空。(出示课件11)
  好一个        的动物!
教师总结:这么令人喜爱、如此有趣的家伙,谁能忘了它呢 此时,这只白鹅仿佛就站在我们面前,就是放到鹅群中,我们也能一眼就认出它来。希望同学们也能学会在生活中细心观察、用心思考,这样,你们也能写下如此令人难忘的文章。
3.作者风趣幽默的语言使我们看到了一位趣味十足的“鹅老爷”。通过学习本课,你能总结一下这篇课文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吗
4.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同学们也来描写一下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吧!
设计意图:课堂总结旨在使学生再一次回顾课文内容,明确中心,升华情感;练笔环节旨在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巩固本课的写作手法。
  1.为了引导学生理解白鹅走路的姿态,播放一段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的净角出场的视频,把这些抽象的、距离学生生活比较远的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形象、直观地感受白鹅走路时的高傲,达到了一个直观、形象的效果。教学中将学文与表演相结合。表演是兴奋剂,是催化剂,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本节课的时间安排有些紧,学生读得不够充分;对课文的写话练习和写作手法的教学没有完全展开,这也是本课教学的遗憾之处。
15 白  鹅
好一个高傲的动物喜爱之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