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作文备考:作文题审题立意专练(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届高考作文备考:作文题审题立意专练(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3高考作文备考:作文题审题立意专练
一、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当今时代,崇尚“巧”的大有人在,如果再来倡导守“拙”,似乎已不合时宜。但也有人认为,“巧思”有余而“拙力”不足是普遍性问题——“巧思”指要有科学的谋划,严密的举措,解决好“怎么办,怎么干”的问题,“拙力”则是恒心、毅力和韧劲,干事时总想“一击必杀”“一搏必胜”,这样反而难以成大事、克险阻。
校团委将组织以“巧思与拙力”为主题的征文活动,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由材料可以看出,“巧思”,是在面对问题和挑战之际,能够不为传统所拘、不为经验所缚,找到最佳的方法。要有科学的谋划,严密的举措,解决好“怎么办,怎么干”的问题。当然,“巧思”绝非天马行空,而是围绕既定目标,尽可能地调动一切资源、一切力量,挖掘更多可能性。“拙力”,则是在激发活力、科学谋划的同时,更加注重持之以恒。涵养“拙力”,就是要学会“扎马步”,舍得时间、舍得精力,打牢基础、增长本领。唯有一日接着一日干,一遍一遍地打磨,才能将璞玉琢成珍宝,将铁杵磨成细针。本题重在引导考生理性思辨“巧思”与“拙力”之间的辩证关系。
材料已经对“巧思”“拙力”两个概念做了解释,对于二者的关系,我们可有如下认识:一方面,毫无疑问,点子也是金钱,机遇更是财富,“巧思”的重要价值不容抹杀;另一方面,总体来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很多事要干成,总要付出艰辛的努力,而且越是难成之事,越要依靠量的积累,不真卖力气,不流淌汗水,单靠动动嘴皮,一般是成不了事的。试题通过征文活动的情境要求考生思考“巧”与“拙”的关系。
行文时,可首先提出观点,当面临的困难很多、任务很重的时候,想要成就大事,“巧思”加“拙力”(或“既靠‘巧思’更靠‘拙力’”),方能无坚不摧,无事而不成;论证过程中运用例证和引证,表明好日子的大门,永远都是为勤奋和意志坚强者开启的,任何成功都是时间、勤奋的积累,甚至都是生命的积累;然后强调实干的重要性,“巧思”有余而“拙力”不够,其实是源于精神不强、意志不坚;最后总结全文,要以“拙力”为基础,实干加巧干,才能取得最终的成功。
二、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下雨没带伞,带伞不下雨。就像人生。(小林2012年漫画)
请整体把握漫画的内容和寓意写一篇文章,反映你的认识与评价,体现新时代青年的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这是一道漫画类材料作文题。“下雨没带伞,带伞不下雨。就像人生”,很明显,材料表面上说的是一种生活现象,实际上是在谈人生处事的方式。“下雨”象征着人生道路中会遇到的风雨,即困难;“伞”象征着我们为迎接困难所做的准备。下雨没带伞,意味着没有准备却遭遇突如其来的困境。带伞没下雨,意味着努力之后却徒劳无功的结局。这就像人生。因为人生也有很多这样的时刻:人生无常,几多风雨,我们难免毫无准备而措手不及。人生艰难,几多不易,我们的心血随时可能付诸东流。
但是,“下雨没带伞”,我们可以淡然处之,享受风雨,也可以想办法与意外抗争,让自己免受风雨的侵袭。“带伞没下雨”,我们可以坦然接受,承认失败,也可以继续养精蓄锐,不因此就丢弃我们手中的伞。因此,写文章时要注意把伞、雨等象征意义阐释清楚,并且落到实处,用具体的生活经历和社会实际去解读,尽力做到力透纸背,而不是隔靴搔痒。
对此,我们应该怎么做?
作文不仅仅是阐释说明这一人生道理,而应该有建设性意见。比如,首先可以引出人生无常的现状,然后指出不管人生中有怎样的风雨,我们都应该积极调整心态,以心中的晴朗,笑对人生的风雨。然后从两个角度来论证拥有平常心的重要性:比如,拥有平常的心态,不仅仅能直面挫折,更能笑对人生的得与失;还可以说心境明朗之后,我们更要不断挖掘自己的潜力,时刻准备着,掌握生活的主导权。最后,则可进一步点题,并升华主旨。
三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人说,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也有人说,细节决定成败。
对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材料中,前半句的观点是做大事不要拘泥于那些不重要的“小节”;后半句的观点则是认为做好小事是做好大事的基础,而忽视细节往往酿成祸患。由此可知,前半句从宏观角度强调把握大局和方向的重要性,后半句强调细节对于全局的影响。
但其实,这两者并非完全矛盾的存在,而是说明做事情时我们既要有全局观,在实施的过程中也要注意每个环节的落实,相互配合才能达成目标。就比如之前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国家本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摆在首位”的防控理念,在疫情爆发初期当机立断,从全局考虑决定进行“封城”,这样的总体部署才使得疫情没有在全国大规模蔓延。但是,封城的决定需要各个部门的配合落实和共同努力,针对封城期间人民群众的饮食、就医、娱乐等各方面需求尽可能满足。唯有从总体出发的部署到细节的落实,才能最终实现控制疫情传播的目标。而除了前述疫情防控之外,不管做任何事,只注重大局忽视小节或只看细节而目无全局,都有可能导致失败,唯有在大局观下关照好细节,事情才有可能做得更好。
写作时,只强调“大局”或只强调“细节”其实都较为偏颇。考生可从文化、历史或社会实际的层面进行发掘,结合领导人“致广大而尽精微”的言论进行思考,说明大局与细节的辩证关系:或聚焦思辨,阐幽发微;或借鉴前史,提要钩玄;或联系现实,褒善扬美。如对于个人而言,说明我们既要有格局和胸怀,要把个体选择和社会发展联系在一起,高举信仰的旗帜。同时,也要能日拱一卒、脚踏实地,只有这样才能厚积薄发,从而达到“致广大”而“尽精微”的人生境界。对于组织、国家而言,要有明确的战略方向和愿景。同时,为了实现理想目标,要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尤其是要做好一时、一事的“绣花针功夫”,认真对待工作中每一处细节,这样才能成就伟大的事业。
所以,一个成功的人,必是起于小处的人,也定不是只立于小处的人。
四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领导人在北京出席2022年世界经济论坛视频会议并发表题为《坚定信心 勇毅前行 共创后疫情时代美好世界》的演讲。领导人说:“面对这场事关人类前途命运的世纪疫情,国际社会打响了一场顽强的阻击战。事实再次表明,在全球性危机的惊涛骇浪里,各国不是乘坐在190多条小船上,而是乘坐在一条命运与共的大船上。小船经不起风浪,巨舰才能顶住惊涛骇浪。”演讲中“船”与“浪”的比喻,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面对风起云涌、风险凸显的复杂的国际形势,你对领导人的这段话有着怎样的感想?请写一篇文章,发表自己的看法。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
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材料以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世界经济论坛视频会议时关于如何应对后疫情的讲话,讲述了面对世纪疫情的阻击战中,各国团结协作的重要性。正因为各国乘坐在一条命运与共的大船上,所以我们才需要合作一心、团结协作。也正是因为小船经不起风浪,唯有小船汇聚成巨舰,才能顶住惊涛骇浪,所以合作一心、团结协作才具有其重要性。写作时,应当从合作一心、团结协作的协作方法,和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协作目的角度展开思考。
对此,可首先适当介绍当下风起云涌、风险凸显的复杂的国际形势,然后说明面对当前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我们要如虎添翼、虎虎生威,勇敢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险阻,全力扫除新冠疫情、国际争端等等阴霾,全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让希望的阳光照亮人类!而勇敢战胜险阻的方法,就是各国团结协作、合作一心。对各国来说,坚定信心、同舟共济,是战胜危机的唯一正确道路。而学会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也是我们个人战胜人生道路上困难险阻的方法。
五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人说,《礼记·大学》教人从“诚心正意”修根本,以至“齐家治国”为标准,其实就是教导我们要心诚意正地去为人、为家、为国、为天下。这实际上是要我们扮演好每一种角色。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我们青年就该在家中扮演好子女角色,在班里扮演好同学角色,在校内扮演好学生角色,在街上扮演好公民角色。
也有人认为,说人生如戏就难免有“装”的成分,“戏”演得再好,也是“装”得好。为何要去扮演各种角色呢?做好自己就可以了。所谓“诚心正意”,更该用于面对自己。花香蝶自来,何必去“扮演角色”取悦于人呢,取悦于己才是首要的。是该扮演好悦人的每一种角色,还是做好一个悦己的自我?请你结合材料内容以及自身实际,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认识与评价、鉴别与取舍,体现新时代青年的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本文为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第一段由《礼记·大学》引出青年人要扮演好自己不同的角色;材料第二段则认为,要做好自己,不能取悦于人,应该取悦于己。两段材料属于相对关系,引出人究竟应该是取悦于人还是取悦于己的问题。
要想写好本文,先要理解“悦人”和“悦已”的内涵。“悦己”的本意是做自己想做的事,专注去做,成为自己,活出独属自己的人生。比如陶渊明不取悦于人,宁愿弃官回家;比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比如苏轼,与清风明月为伴,活出自我的洒脱等等。“悦人”指的是从别人的需求出发,满足别人的要求,让别人高兴。比如父母的期望是让你成为医生,而你的理想是成为教师,为了满足父母,你报考医学院。这就是“悦父母”。当然,像这样的例子很多,如果我们拓展开去,很多人做的事情可能并不是自己愿意干的,但是为了责任,为了义务,又在努力去干好,这就是“悦人”。在这个社会上,很多人干的都是“悦人”的事情,并且这个社会需要更多“悦人”的人。作文要求考生在“悦人”和“悦己”之间做好鉴别与取舍,也就是考生要在文中论述什么是“悦人”,什么是“悦己”,要将二者做好区分,之后在“悦人”和“悦己”之间选择其中的一个,舍弃另一个。在此过程中,结合材料内容和考生的自身实际,体现新时代青年的认识与评价。写作时,我们可以确定一个角度来写,也可以把二者综合起来写作,但是要注意列举一些恰当的例子,同时采用层进式更适合这个题目。《平凡的世界》中哥哥孙少安在有了砖窑之后,带着一村人致富,他感受到为他人谋利益时自己的喜悦。雷锋在日记中表现的不仅是甘当螺丝钉的精神,更为重要的是他在为人民服务时的快乐。新冠疫情爆发时高龄的李兰娟院士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照顾病人和研发分析,又如这期间各类企业、各位民众捐出的力量,这都是诚心正意为他人的品德。
六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各具功用的镜子:平面镜——正视自己,望远镜——放眼远方,显微镜——揭微显隐,哈哈镜——开怀一笑。
这些镜子对于一个人的成长也颇有寓意和启发。作为新时代的学子,如果想给自己的心灵配装一面必需的“镜子”,你会怎么选?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议论文,体现你的选择与思考。
要求:①选准角度,确定立意;②明确文体,自拟标题;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材料第一段给出生活中的几面镜子,这几面镜子各有其寓意。平面镜的寓意:真实地反映人的原貌,也就是让人看到真实的自己。只有正视自己的人,才能知道自己的优点、缺点,才能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从而合理地规划自己的人生。望远镜的寓意:让人看得高,看得远,也就是有远见。只有拥有远见的人,才能看到未来。如果只关注眼前的一亩三分地,又怎能看到远方的星辰大海?显微镜的寓意:让人看得细,看得深,也就是能从细微处发现问题,能见微知著,能窥一斑知全豹。谋大事者亦应拘小节,要学会以显微镜般的细致,去抓细节,看苗头,预测趋势。对好的苗头要扶植培养,对不好的苗头要及早扼杀。哈哈镜的寓意:以达观的态度,笑对人生。人生清醒并不难,难得的是糊涂。面对生活中的杂事,不斤斤计较,以一种幽默、洒脱的态度对待之。这是人生大彻大悟之后的超然、宁静心态的写照。
材料第二段引导考生把对镜子寓意的思考与自己的成长联系起来,选一面“镜子”装配给自己的心灵,我们可以从上面的四种镜子中选择一种,也可以另选一面自己想到的镜子,比如放大镜、墨镜等。
写作时,一旦选定某面镜子,就要扣住镜子的作用和寓意来生发文章,与其说是选镜子,不如说是在树立人生观、价值观,规划人生发展方向。写作过程中,首先,可以与其它类型的镜子做简要对比,写出选此面镜子的原因。然后,以凝练的语言写出此面镜子的寓意,为后面的论述张本。接下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并结合时代所需,谈自己选择此面镜子的必要性。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通过举例论证,广泛联系古今中外的事例来佐证自己选择的正确性,让文章内容充实、论证有力度。当然也可以选择反面事例来进行对比论证,让论证更深刻。
最后,可以展望未来,做出这样的选择对自己的发展有何意义,对自己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有怎样的帮助作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