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会尊重.docx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学会尊重.docx 教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时备课
课题(二级课题) 1.学会尊重
课时 2 课型 新授课
学习目标 1.通过讨论交流,认识到每个人都拥有生而为人的尊严,都应当得到尊重,能够做到在日常生活中尊重每一个人。 2.通过案例剖析、调查交流和材料辨析,了解尊重自己的意义和主要表现,学会尊重自己。 3.通过情景再现、调查讨论,认识到尊重他人是一个人文明素养的体现,学会从语言、行动等方面尊重他人。
学习活动 深度学习 评价任务 素养体现
明确单元任务 三人行必有我师。生活中朋友们总在无形地影响着我们,你的朋友有哪些品质值得你学习?请你举出事例、说出理由,找出他与众不同的闪光点,为你朋友的优秀品质打call!请用3-5分钟进行展示吧!
第一课时:学会尊重自己 一、游戏导入,引出“尊重”话题 1.上课之前,让我们先来玩个游戏——“人物猜猜猜”,想玩吗? 他是一名医生,更是民族的英雄;在抗击“非典”的日子里,他成了“非典”战场上不倒的红旗;去年春节,新冠病毒来势汹汹,84岁高龄的他再次奔赴一线,抗击疫情。 他就是——钟南山(PPT出示图片)。 2.大家都认识他,根据你对他的了解,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是的,他是一个值得我们尊重的人。 3.还有像钟南山一样让我们非常尊重的人吗? 是呀,就像刚才同学们所说的,雷锋叔叔、袁隆平爷爷、女排队员(PPT出示图片)等英雄、伟人、名人,都是值得我们尊重的对象。 4.小结: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一聊尊重这个话题。(板书课题:学会尊重) 通过游戏导入,在趣味猜谜中出示疫情期间学生耳熟能详的热点人物——钟南山,活泼了氛围,再拓展到其他伟人、英雄、名人等取得一定成就的人,自然而然引出“尊重”话题。同时,也为接下来引出值得尊重的普通人。(探究) 学生能说出日常生活中自己尊敬的人。 道德修养
二、任务一:生活中人人应得到尊重 今天来到我们课堂的不仅有钟南山爷爷,还有一位周阿姨,让我们一起走进她的生活。 (一)典型事例,感悟尊重 1.(PPT出示杂货店工作人员图片)这家杂货店已经开了十几年,你觉得开杂货店的周阿姨值得我们尊重吗? 预设1:有了周阿姨的杂货店,周围的人生活上方便了很多,周阿姨值得我们尊重。 预设2:杂货店开得早,关得晚,周阿姨工作认认真真,勤勤恳恳,值得尊重。 说得真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价值,即使没有取得什么显著成绩, 他也拥有生而为人的尊严,也值得尊重。 2.除了周阿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人是值得尊重的? 原来我们身边还有这么多值得尊重的人(PPT组图+配一句话),快递员奔走于城市的各个角落,为我们带来了方便;环卫工人不怕苦不怕累,为人们创造了舒适的生活环境;公交车司机风雨无阻,只为保障人们的安全出行。这样的普通人还有好多好多,努力工作的搬运工、兢兢业业的电力工人、尽职尽责的厨师…… 3.小结:正是因为这群默默无闻的普通人,我们的生活才更加美好,社会才更加和谐。他们,都值得我们尊重。 (二)出示法律,深化尊重 1.其实,尊重不仅体现在道德上,它还有法律保障。(PPT出示图片、文字)学生自由读。 宪法第三十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宪法第三十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2.小结:因此,不管是出于道德还是法律层面,每个人都拥有生而为人的尊严,每个人都应该得到尊重。(板书:每个人都应该得到尊重) 将书本案例进行情境再创设——身边随处可见的小卖部阿姨,契合学生生活。并且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列举身边普通人的事例,既增强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力,又让学生意识到身边的普通人都有独一无二的价值,值得尊重。法律条例的学习,深化了学生对于每个人都应得到尊重的认识。(探究、讨论) 能够说出日常生活中应该受到尊重的平凡人。能够感受到生活中人人应得到尊重。 道德修养
三、任务二:学会尊重自己 (一)名言入手,知道尊重自己的重要性 1.每个人都应该得到尊重,包括我,包括在座的你们。那么怎样才能赢得尊重呢? 扬雄:人必其自爱也,然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然后人敬之。 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呢? 2.小结:是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尊严和价值,只有尊重自己,才会获得别人的尊重。尊重自己很重要。(板书:尊重自己) (二)案例剖析,了解尊重自己的表现 可是怎样算尊重自己呢?前几天老师收到了这样一张纸条,一起来听一听。 出示刘菲的事例 (1)通过这个事例,你知道刘菲有哪些烦恼吗? (2)刘菲是用怎样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呢? 归根到底,还是自卑心理在作祟。 (3)你觉得刘菲是一个尊重自己的人吗? (4)如果你是老师,你打算怎么开导刘菲? 预设1:刘菲,你不能自暴自弃,你要不断努力,努力会让自己变得光彩夺目。 预设2:刘菲,人各有所长,你就是你,没有必要成为别人,最重要的是要发现自己的优点,每个人都是独特的。 谢谢你们暖暖的鼓励,老师一定把你们真挚的话语转达给刘菲。 2.出示课前调查结果 (1)刘菲这样的情况在我们班也有出现。样的情况在我们班也有出现。课前,我们做了一个小调查。根据调查的结果,同学们或多或少在某些方面表现出不够自信的一面,甚至自卑,其实这都是不尊重自己的表现。 (2)无论怎样,只有相信自己的价值,自我接纳,不自我贬低,不自卑,这才是尊重自己。 (三)现象分析,了解尊重自己的其他表现 过渡:那么,尊重自己还有哪些表现呢? 1.前几天,老师发现了这样的现象(出示图片):有的同学抄作业,有的同学随手乱扔垃圾,有的同学在课间追逐打闹,还有的同学单脚踩在凳子上。 2.任选其中一种现象来说一说:这些不恰当的行为会给当事人带来怎样的影响呢?为什么? 预设1:抄作业这样的行为,让我们不仅没有学到知识,一旦被发现,还非常丢脸,老师和同学将不再信任我们。 预设2:凳子是公物,这么做破坏了公物,没有公德心,还给别人留下了举止不文明的印象。 3.小结:对呀,这些行为让我们的形象、名誉受损,都是不尊重自己的表现。维护形象,爱惜名誉,讲诚信,才是尊重自己。 此环节的事例离学生的生活很近,借用课前调查统计到的数据增强说服力,开导刘菲的过程也是开导自己的过程,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价值。呈现生活中不尊重自己行为的图片,让学生在形象的视觉感受中,评价他人,反思自我,认识到尊重自己的表现。(分享与思辨) 能够分析出生活中不尊重自己的表现,以及说出尊重自己的表现有哪些。 道德修养
四、任务三:维护自尊应适度 (一)情景演绎,勇于维护自身权益 说到这“维护形象”,在我们生活中,有些人非常注重维护自己的形象,他究竟是怎样维护的呢?我们来看一看。 1.出示案例《好脾气先生的一天》 (1)有人说“好脾气”先生的做法是不尊重自己,你们同意他的说法吗?为什么? 预设:赞同,“好脾气”先生这“一团和气”做法会让对方变本加厉,自己越来越不受别人尊重。 (2)如果你请你给“好脾气”先生提建议,你能给他提出什么建议吗?(PPT出示文字:指出对方错误、要求对方道歉、必要时拿起法律武器) 预设:“好脾气”先生应该在对方出现不尊重他的行为的时候,就应该告诉对方这么做是不对的。 2.小结:没错,面对冒犯和侮辱,我们一定要维护自己的权益。 3.那你在生活中有类似“好脾气”先生这样的经历吗?你是怎么做的呢? 预设:有的同学从来不管我忙不忙,总是让我帮这帮那的,自己却什么也不做。一开始,我不懂得拒绝,现在如果对方的要求很过分,我会直接拒绝,告诉他这样的行为是不对的。 4.小结:是呀,刚才同学们提到的都是维护自己权益的好方法,其实,面对他人的冒犯和侮辱,必要的时候我们还可以拿起法律武器,这也是尊重自己的表现。 材料辨析,懂得适度维护自己 过渡:面对冒犯和侮辱,我们要学会维护自己。那是不是意味着任何人都不能批评我们呢? 1.学习第7页的内容,完成活动园。当一回小小评判员,判断它们的行为是“尊重自己”还是“过度维护”,并说明判断理由。 2.同桌交流。 3.全班交流。 4.小结,尊重自己和接受别人的批评并不矛盾。如果过于爱面子,输不起、说不得,那就是过度维护自己。因此,我们维护自己也应适度。 “好脾气”先生的实例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易引起共鸣,引导学生认识到维护自己的权益不是斤斤计较,而是在维护自己的尊严。同时,自主阅读和材料辨析环节的设计,增强了学生自学能力。通过辨析“活动园”情境,学生学以致用,更加明白什么是过度维护,由此及彼,反思生活。(分享与思辨) 能够结合“好脾气”先生的实例,给他提出一条建议,能够说出自己在生活中遭遇的类似的事情。 道德修养
五、名言总结,巩固尊重自己 1.同学们,人生的舞台上,没有人天生高贵,也没有人生来平庸,每个人都是人生的主角,你有你的辉煌,我有我的亮点。尊重自己,做到自尊、自重、自爱、自我接纳,还要注意适度。(板书:自尊自重自爱自我接纳) 2.就像徐特立说的:“自尊不是轻人,自信不是自满,独立不是孤立。” 3.这节课就上到这里,请同学们利用课后的时间预习下一节课的学习内容。 此环节将本课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回顾本课重点,借用书本名言,加深学生对自尊的理解。 能够巩固本节课所学重点内容。 道德修养
第二课时:学会尊重他人 任务一:共话尊重他人 1.同学们,经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到了每个人都应当得到尊重。自尊、自重、自爱和自我接纳都是尊重自己的表现,尊重自己还要注意适度。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聊聊“尊重”。 2.接下来,让我们来听一段录音,听听小云和爸爸妈妈在讨论什么。 同学们,小云的兴趣班是谁决定的啊?(爸爸妈妈)从中你看出了什么呢?(是啊,爸爸妈妈非常尊重小云)爸爸妈妈是怎么尊重她的呢?(他们让小云自己决定兴趣班的内容和时间)他们这么做,小云的心情是怎样的呢?(非常高兴)是呀,父母的尊重让小云感受到了愉悦。 3.四人小组讨论:在什么情况下,你感受到了别人对你的尊重?当时对方是怎么做的?你的感受是怎样的?(PPT出示文字) 全班交流。 是呀,被别人尊重让我们感受到愉快、满足,充满价值感。推己及人,别人也希望我们能给他们带来同样的体验。 4.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尊重他人”这个话题。(板书:尊重他人) 重温上节课所学,借助学生录音,通过“兴趣班的选择这一事例”拉近与学生的距离。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列举自己被他人尊重的经历,感受被他人尊重的美好,自然引出“尊重他人”话题。(讨论、交流) 能够说出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受到别人尊重的案例和感受。 道德修养
二、任务二:理解尊重他人 1.那你在生活中又是怎么尊重他人的呢?你的尊重给对方带来了什么? 预设:每次出门我都会和周边的爷爷奶奶问好。爷爷奶奶的心情就会特别好,总是笑眯眯地看着我。 是呀,尊重他人既是一项基本的道德要求,也是一个人文明素养的体现。 2.但是,也有一些人的行为却违背了这一要求。你们看,你见过类似不尊重他人的场景吗?为什么这是不尊重他人的行为呢?它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哪些影响? 接下来就请你们来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 预设1:取外号:我见到过给别人取外号的情景并把它画了下来。这种行为会伤害到对方,还会让同学之间的关系变差,并且给别人留下不讲礼貌的印象。 预设2:“放鸽子”:妈妈答应我的事情却没有做到,这让我很不高兴,以后再也不相信妈妈说的话了。 同学们的发现,让我们看到了无论是校内还是校外,生活中还有这么多不尊重他人的表现,我们一定要引以为戒。 利用形象的视觉感受,将个人事例引申到普遍的社会的现象,让学生意识到尊重他人是文明素养的体现。引导学生课前寻找不尊重他人的场景并且引以为戒,为下一个环节引出如何尊重他人做铺垫。(反思) 能够说出自己观察到的日常生活中不尊重别人的现象,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道德修养
三、任务三:学会尊重他人  过渡:那具体要怎么做才算是尊重他人呢? (一)结合情境,语言体现尊重 1.是呀,尊重他人可以体现在语言上(板书:语言)。如果碰到下面这些情况,你该怎么说呢?请你把书翻到P10,完成活动园中的内容,同桌两人合作着演一演。 2.全班交流。 3.除了刚才我们记录下的语言,在你的记忆中,让你感到自己被尊重的话语还有哪些?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预设:您好、请、谢谢、对不起…… 没错,这些语言文明有礼,凸显了对他人的尊重。“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一句理解、尊重的话会给别人带来温暖和鼓励。 (二)联系生活,行动体现尊重 过渡:是呀,除了在语言上尊重他人,还可以如何尊重他人? 1.对,尊重不仅体现在语言上,更应落实在行动上。(板书:行动) 2.之前,有一则新闻上了热搜,他的点击量非常大,我们也来瞧一瞧。(播放《礼让行人》视频)看了这则视频,你有什么想说的? 就像同学们所说的,司机和老人互相尊重,给对方带来了温暖。 3.在生活中,你又是如何在行动上尊重他人的呢? 预设:看到孕妇和老人上车的时候,我会主动让座。 就像刚才同学们所举的例子,尊重他人的行为还有很多很多。(PPT出示: 重视他人意见……) 本环节通过看、议、聊等活动,在调动学生各个感官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兴趣,带领学生达成目标:学会在言行上尊重他人,明白维护他人自尊心。(探究、交流) 能列举出至少三个语言上尊重别人的词语,能够说出自己在生活中尊重别人的实例。 道德修养
四、宪法总结,深化尊重他人 1.其实,关于尊重他人,法律上也做出了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2.因此,尊重他人既是道德要求,也是法律要求。 3.结语:同学们,社会就像一面镜子,我们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会怎样对待我们。要想获得别人的尊重,就要学会尊重他人。 此环节重温上个课时中的《宪法》,并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回顾本课重点,加深对尊重他人意义及方式的理解。 课后分小组资料整理,准备课上汇报采访成果。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