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重难点检测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重难点检测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重难点检测卷-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部编版
一.选择题(共7小题)
1.下列带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闲散 散文 散步 飞散
B.禁止 不禁 禁地 情不自禁
C.匀称 别称 称心 称职
D.爪牙 鹰爪 龙爪 张牙舞爪
2.下面句子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是(  )。
A.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B.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
C.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
D.房檐上垂下的冰柱,好像一把把锋利的刀剑在阳光下闪耀。
3.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春天来得比较晚,所以诗人说“迟日”
B.“泥融”在《绝句》一诗中指泥土湿软
C.“却山行”中的“却”是“再,又”的意思
D.“小溪泛尽”的意思是“乘小船到小溪的尽头”
4.下列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鸳鸯 崇高 莓花
B.小溪 卢苇 消融
C.减少 泛泛 海豚
5.“我说,吃马铃薯嫩叶的瓢虫,你们就不能改改口味,也吃蚜虫吗?”这句话中画“____”部分的意思是(  )
A.你们必须改口味,吃蚜虫。
B.你们不能改口味,吃蚜虫。
C.你们能不能改改口味,也吃蚜虫?
6.“难道我没告诉你蜻蜓的眼睛是复眼吗?”这句话的意思是(  )
A.我没告诉你蜻蜓的眼睛是复眼。
B.蜻蜓的眼睛不是复眼。
C.我已经告诉了你蜻蜓的眼睛不是复眼。
D.我告诉了你蜻蜓的眼睛是复眼。
7.“我曾经想过:如果人长了一对复眼……”这句话中,省略号表示什么(  )
A.省略了人物断断续续的话语。
B.省略了“我”想象中人长复眼会是什么样子。
C.省略了列举的事物。
二.填空题(共7小题)
8.看拼音,写词语。
dài jià    shè jì    jiǎn yàn    jiě shì   
jù jí    ǒu ěr    qiān xū    bǎo cún   
róng huà    pí juàn    yuān yāng    ōu zhōu   
9.比一比,再组词。
州     厉     牧     拢    
洲     历     枚     扰    
10.读一读,说说括号中的哪个词语用在句子里更合适。
(1)水面的小圆晕一圈圈地(荡漾 飘荡)   开去。
(2)他们走在回家的路上,唱起了一首(轻巧 轻快)   的歌曲。
(3)这只小狗的鼻子真(灵巧 灵敏)   ,老远就闻到了食物的气味。
11.给句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在横线上。
[冒]A.向外透,往上升;B.不顾;C.冒充;D.冒失。
(1)爸爸冒着大雨接我回家。   
(2)我不小心冒犯了您,还请您原谅。   
(3)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4)买药品时要谨防假冒。   
12.将下面来自寓言故事的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合适的填入句子中,填序号。
①邯郸   ②滥竽   ③   矛盾
④杞人   ⑤   添足 ⑥   蛇影
(1)他最会   自寻烦恼了,你要多开导他。
(2)不管学什么,都不能   ,生搬硬套。
(3)他刚才说的话   ,肯定是在撒谎。
(4)做学问来不得半点虚假,更不能   。
13.读下面的句子,把合适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A.柔柔的手指 B.拨动的琴弦 C.春姑娘手中绣花的针线 D.嫩生生的花蕾 E.晶莹透亮的雨丝
一场温暖的春雨,   好像    。春风是你    ,弹出一首首动人的歌曲;又好像    ,一针针,绣出了一片翠绿。你绣啊绣,绣出了    ,还有翩翩起舞的蜜蜂……
14.品读佳句。
(1)小燕子的翼尖或剪尾,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偶尔”“沾”写出了小燕子飞行的    。
(2)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写出了花骨朵    时的特点,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荷花的赞美之情。
(3)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稠衬裙——膜翅,顺顺溜溜;收拢硬翅,严丝合缝。
这句话通过对瓢虫细致的    描写,展现了瓢虫    时的特点,让小瓢虫仿佛飞到了我们面前。
三.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15.阅读短文,按要求做题。
燕子
一对黑色的燕子,撞在我的玻璃上,我连忙把窗子打开,这一对小客人却又突然不见了。窗外是绿色的春天……
我在窗口等着,等待着这春天的使者,这幸福的使者。我的心也在发芽,也像迎着春风的嫩叶,在枝头上无穷地眺望。
燕子终于又回来了,衔着泥草,忙忙碌碌地飞来飞去,在我的房角上,造起一个白色的小房子。一会儿,它们又出去了,又回来了,并且唧唧地叫着,仿佛它们在这新地方,发现了工厂,找到了工作,在向我报告它们的欢乐……
接着,它们又出去了。不知道从什么地方衔来了一条又肥又绿的虫子,它们就饱饱地吃了一顿……
吃完了,它们在窗外唱了一支歌,又到它们的工厂去了。中间也回来过一两次,不是衔着泥沙,就是抬着树枝……
燕子,燕子,你这春天的使者,劳动的使者啊!
(1)读一读,想一想:这篇文章里的小燕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找出文段中优美生动的语句,读一读,再抄下来。
   
16.
每次进步一点点
香港海洋公园里有一条重达8600千克的大鲸鱼,能够跃出水面6.6米,还能向游客们表演各种杂技。面对这条创造奇迹的鲸鱼,游客们纷纷向训练师请教训练秘诀。原来,最初开始训练时,他们先把绳子放在水面下,使鲸鱼不得不从绳子上方通过,每通过一次,鲸鱼就能得到奖励。这种训练像游戏一样,鲸鱼很喜欢。渐渐地,训练师会把绳子提高,只不过每次提起的幅度都很小,大约只有两厘米,这样鲸鱼不需花费太大的力气就有可能跃过去,获得奖励。而时常受到奖励的鲸鱼,便很乐意接受下一次的训练。随着时间的推移,鲸鱼跃过的高度逐渐上升,最终竟然达到了6.6米。
他们成功的诀窍就是每次进步一点点,天长日久,这微不足道的一点点,积累起来,就是不得了的进步。蒙古人过去训练大力士用的也是这个办法。他们让小孩子每天抱着刚出生不久的小牛犊上山吃草,小牛犊不过十多斤重,孩子们可以轻松胜任。那么随着牛犊的一天天长大,孩子们的力气也越来越大,最后,当牛犊长成几百斤的大牛时,孩子们也练出了力能扛鼎的神力,成了成吉思汗般的勇士。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奖励——   
诀窍——   
花费——   
乐意——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①微不足道:   
②力能扛鼎:   
(2)你认为重达8600千克的大鲸鱼能够跃出水面6.6米的诀窍是什么?   
(3)读了这篇短文,你脑海里会自然浮现出哪些四字词语?(至少写出两个)    
四.习作(共1小题)
17.大自然美妙无比,有生机勃勃的植物,有活泼可爱的动物,你留心观察过它们吗?请选择你最熟悉的一种植物或动物,抓住它的样子、习性、动作、神态等,把它的特点详细地描写出来。要求字数不少于300,语句通顺,结构完整,题目自拟。
第一单元重难点检测卷-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部编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7小题)
1.【解答】A.不同。散:多音字,读“sàn”时,指排遣;排除。读“sǎn”时,指无约束;不密集;松开。故读音依次为“sǎn、sǎn、sàn、sàn”。
B.不同。禁:多音字,读“jìn”时,指明令取消;制止。读“jīn”时,指忍住。故读音依次为“jìn、jīn、jìn、jīn”。
C.不同。称:多音字,读“chèn”时,指适合;相当。读“chēng”时,指叫;叫作。故读音依次为“chèn、chēng、chèn、chèn”。
D.相同。爪:多音字,读“zhǎo”,指鸟兽的脚或趾甲。读“zhuǎ”时,指爪子,动物带尖甲的脚。故读音都为“zhǎo”。
故选D。
2.【解答】A、B、D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C.不是比喻句,虽有“仿佛”,但没有本体与喻体。
故选:C。
3.【解答】A.有误,春天日渐长,所以说迟日。
B、C、D正确。
故选:A。
4.【解答】A.有误,梅花:小乔木,稀灌木,高4﹣10米;树皮浅灰色或带绿色,平滑;小枝绿色,光滑无毛。故“莓花”的“莓”错误。
B.有误,芦苇:多年水生或湿生的高大禾草,根状茎十分发达。秆直立,高1﹣3米,具20多节。故“卢苇”的“卢”错误。
C.正确。
故选:C。
5.【解答】从“就不能……吗”可知,和它意思相同的内容是“能不能……也……”。
故选:C
6.【解答】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删掉疑问词比如:“难道…吗?”和“怎能……呢?”等。第三步: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可以看出D选项正确。
故选:D。
7.【解答】这句话中省略号省略了“我”想象中人长复眼会是什么样子。
故选:B。
二.填空题(共7小题)
8.【解答】故答案为:
代价 设计 检验 解释
聚集 偶尔 谦虚 保存
融化 疲倦 鸳鸯 欧洲
9.【解答】故答案为:
杭州 厉害 牧场 收拢
亚洲 历史 一枚 打扰
10.【解答】(1)荡漾:飘荡;起伏不定。飘荡:在水上浮动。根据词义,结合语境本题应选择词语“荡漾”;
(2)轻巧:轻松而灵巧。轻快:轻松愉快。根据词义,结合语境,本题应选择词语“轻快”;
(3)灵巧:灵活巧妙,在手的使用或身体的其他活动方面显得灵活、熟练或机敏。灵敏:具有容易受影响或受感动的能力;能够显示微小差别。根据词义,结合语境,本题应选择词语“灵敏”。
故答案为:
(1)荡漾;
(2)轻快;
(3)灵敏。
11.【解答】(1)“冒着大雨”的“冒”意思是不顾,故选B;
(2)“冒犯”的意思是言语或行动没有礼貌,冲撞了对方,因此“冒”的意思是冒失,故选D;
(3)“冒出来”的“冒”指向外透,往上升,故选A;
(4)“假冒”的“冒”指冒充,故选C。
故答案为:
(1)B;
(2)D;
(3)A;
(4)C;
12.【解答】①邯郸学步 ②滥竽充数 ③自相矛盾
④杞人忧天 ⑤画蛇添足 ⑥杯弓蛇影
(1)杞人忧天:意思是总是去忧虑那些不切实际的事物。结合语境,应选填词语“杞人忧天”,故填序号④。
(2)邯郸学步:比喻一味地模仿别人,不仅没学到本事,反而把原来的本事也丢了。结合语境,应选填词语“邯郸学步”,故填序号①。
(3)自相矛盾:比喻别人或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结合语境,应选填词语“自相矛盾”,故填序号③。
(4)滥竽充数:比喻没有本领的人冒充有本领,占着位置,或拿次的东西混在好的里面充数。有时也用作自谦的话。结合语境,应选填词语“滥竽充数”,故填序号②。
故答案为:
学 步 充 数 自 相
忧 天 画 蛇 杯 弓
(1)④;
(2)①;
(3)③;
(4)②。
13.【解答】A.柔柔的手指:是指手指柔软。
B.拨动的琴弦:是指拨动每一根琴弦,奏出优美的旋律。
C.春姑娘手中绣花的针线:是形象的比喻,指春雨。
D.嫩生生的花蕾:是指幼小而细嫩花骨朵。
E.晶莹透亮的雨丝:形容雨水滴光亮和透明。
结合本题语境,应依次选填序号E、B、A、C、D。
故答案为:
E B A C D
14.【解答】(1)“偶尔”“沾”写出了小燕子飞行的轻盈;
(2)“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写出了花骨朵含苞待放时的特点,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荷花的赞美之情;
(3)“落、折、收拢”是瓢虫的动作描写,展现了瓢虫落下时的特点,让小瓢虫仿佛飞到了我们面前。
故答案为:
(1)轻盈;
(2)含苞待放;
(3)动作 落下。
三.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15.【解答】(1)考查了对写作对象形象的分析能力。文章主要描写了小燕子建房子的活动,故小燕子给我留下了勤劳的印象。
(2)考查了抄写优美语句的能力,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工整抄写即可。如:我在窗口等着,等待着这春天的使者,这幸福的使者。
故答案为:
(1)小燕子给我留下了勤劳的印象。
(2)我在窗口等着,等待着这春天的使者,这幸福的使者。
16.【解答】(1)考查找近义词。先理解所给词语的意思,再找出近义词即可。“奖励”从精神上或物质上进行鼓励励,其近义词是“奖赏”。“诀窍”关键性的方法,其近义词是“窍门”。“花费”所消费的钱财,其近义词是“消费”。“乐意”非常愿意,其近义词是“愿意”。
(2)考查理解词语意思。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①微不足道:微小得很,不值得一提。②力能扛鼎:形容力气非常大。
(3)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由文中句子“他们成功的诀窍就是每次进步一点点,天长日久,这微不足道的一点点,积累起来,就是不得了的进步”可知答案。
(4)考查对文章主旨的把握和词语的积累。这篇文章从香港海洋公园里大鲸鱼的事例说起,然后对训练师训练方法进行介绍,又用蒙古人过去训练大力士深化论点。告诉人们每次进步一点点,天长日久,这微不足道的一点点,积累起来,就是不得了的进步。由文章的主旨我想到了“坚持不懈、持之以恒”这些词语。
故答案为:
(1)奖赏 窍门 消费 愿意;
(2)①微小得很,不值得一提;
②形容力气非常大。
(3)每次进步一点点,天长日久,这微不足道的一点点积累起来,就是不得了的进步。
(4)坚持不懈 持之以恒。
四.习作(共1小题)
17.【解答】范文:
茑萝花
作家的笔下,描写过各种各样的花:艳丽的玫瑰,洁白的茶花,傲霜斗雪的腊梅,娇艳多姿的菊花,以及牡丹、丁香、月季……然而在这个初秋的季节里,我却爱庭院中爬满篱笆的茑萝花。
小小的茑萝花,颜色红似火,形状跟五角星一模一样,所以我们都叫它五角星花。它清晨开花,太阳落山后,花瓣便向里卷起,成苞状,等到第二天早晨,太阳出来时,花又开出来了。茑萝花的叶子跟水杉的叶子相仿,但茑萝花的颜色绿得更鲜些。那纤细柔软的花藤,以令人难以信服的力量攀附在篱笆上,给篱笆穿上了一层绿色的外套。远远望去,那一朵朵红色的小花,像撒在绿色绒毯上的小红星。绿叶衬托出无数的小红花,清雅宜人。在庭院的篱笆上爬满了这颗颗“小红星”的季节里,我早晨一起身,放学回家来,总要在篱笆前站立一会儿,才依依不舍地离去。清晨,花儿含满露水,迎着太阳,把它那微小的花朵慢慢地舒展开来,一眨眼便铺满整个篱笆,而那纤细的花藤,却时时刻刻在盘旋上升。
我爱茑萝花那朝气蓬勃、努力向上的精神,这正是我们少年应有的志向。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