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一单元基础知识练习卷-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一、单选题1.下列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脉脉不得语(màn) B.中庭地白树栖鸦(xī)C.纤纤擢素手( zhuó) D.札札弄机杼(shù)2.“终日不成章”中的“章”表示( )A.文章 B.章节 C.一小块布 D.花纹3.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万不得已 不可思义 张灯结彩 截然不同B.搅拌 绊倒 陪伴 打伴 伴侣 杂绊儿C.辫子 分辨 辨别 辩论 花瓣 蒜瓣D.消受 消瘦 瘦消 销售 蒸融 峥嵘4.下列各组加点字的韵母相同的是( )A.炉火纯青 闻过则喜 无与伦比 云山雾罩 浑水摸鱼B.入乡随俗 博古通今 所向披靡 笼络人心 受宠若惊C.窃窃私语 别有用心 铮铮铁骨 四分五裂捷足先登D.围魏救赵 邪门歪道 滔天大罪 入乡随俗 能说会道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近几年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又有了改善。B.这个故事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约莫算来,肯定有一百年了。C.回顾自己走过的道路,我深深地体会到: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D.通过这部电影,使他懂得了:想要取得成功,就必须要付出努力。6.下面的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课文《北京的春节》中,作者使用充满“京味儿”的语言,如“零七八碎儿”“杂拌儿”“玩意儿”等词语,带有鲜明的口语化角色和地域色彩,令人倍感亲切。B.课文《腊八粥》中,人物的对话贯穿全文,从八儿焦急地向母亲询问道到与母亲讨价还价,再到看到锅里的粥时的惊讶,都表现了八儿可爱活泼的性格特点。C.“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的意思是:织女思念牛郎,一整天也没有写出一篇完整的诗文,眼泪像下雨一样落个不停。D.“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这是用问句的形式点出藏戏的特点带着面具演出。7.地坛庙会的盛景被誉为现代的《清明上河图》,几乎每届庙会都能吸引游客上百万人次。如果用一个成语形容地坛庙会的场面,最不合适的一项是( )。A.人声鼎沸 B.金碧辉煌 C.人头攒动 D.悬灯结彩8.“髻”字的意思最有可能是( )A.古代男子的胡子的别称B.在头顶或脑后盘成各种形状的头发C.马脖子上的鬃毛D.胡子9.《迢迢牵牛星》中有一个很关键的过渡性句子,它既是前因又是后果,这个句子是( )A.泣涕零如雨 B.相去复几许 C.脉脉不得语10.《寒食》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宋朝 B.东汉 C.元朝 D.唐朝11.“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对这两句诗理解有误的是( )A.这两句诗写的是夜晚景象,生动地画出了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B.这两句诗直抒胸臆,流露出诗人对现实的强烈不满。C.诗句采用了白描手法写实,刻画皇室的气派。D.这两句诗充溢着对皇都春色的陶醉和对盛世泰平的歌咏。12.下列句子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B.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C.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D.锅巴,正是围了锅边成一圈。13.下列句子运用了两种人物描写方法的一项是( )A.小孩子们开始整段整段地往嘴里塞五香肠。B.“要到夜里!”其实他妈妈所说的夜里,并不是上灯以后。C.“那我饿了!”八儿要哭的样子。D.八儿听了这种松劲的话,眼睛可急红了。14.《北京的春节》的语言俗白清浅,朴素自然,不能体现“京味儿”的句子是( )A.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B.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事就是买杂拌儿。C.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D.腊月和正月,在农村是大家最闲在的时候。15.“‘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这句中引号的作用是( )A.表示特殊含义 B.表示引用 C.表示特定称谓16.下列生字的笔顺或笔画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盈”字的第二笔是“横折折折钩”。B.“章”字的最后一笔是“丨”。C.“粥”字共有十二画。D.“蒸”字共有十三画。二、填空题17.看拼音写词语,注意书写规范、端正、整洁。luò tuo suàn bàn là bāáo zhōu tián nì nóng chóu18.给下面的形近字组词。腊( ) 咽( ) 脏( ) 肿( )蜡( ) 烟( ) 桩( ) 种( )19.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太阳落下时才准吃。 (2)也不过是看到一股淡淡烟气往上一冲而已。 20.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性格 ( )的笑 ( )的激流( )的形式 ( )的歌声 ( )的江水21.下列词语中每一组都有一个错别字,用“ ”画出并在后面括号内改正。(1)恰好 通消 除夕 扫除( )(2)口琴 腊肉 便炮 肿胀( )(3)可靠 浓绸 彼此 分外( )(4)粉碎 彩会 开张 外套( )22.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在横线上A.宁可……也…… B.因为……所以……C.如果……就…… D.不仅……而且……E.与其……不如…… F.只要……就……(1)张老师 自己多检查, 不让试卷有一点马虎。(2)你 轻轻咬开它, 可以看见那新鲜红嫩的果肉。(3)一个好猎手, 要有好枪法, 必须勇敢机智。(4) 雷锋勤勤恳恳地为人民服务, 人民群众都非常热爱他。23.选出下列句子中破折号的正确用法。(填序号)A.表示解释说明 B.表示话题转变 C.表示声音延长 D.表示意思递进(1)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吧。( )(2)大家随着女老师的手指,齐声念起来:“我们——是——中国人。”( )(3)今天好冷呀!——你什么时候去北京?( )(4)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 )(5)必须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至少足够吃用一个星期的——按老习惯,铺户多数关五天门,到正月初六才开张。( )24.理解古诗内容填空。(1)《寒食》的作者是 朝诗人 。诗人在前两句诗中拮写自己看到的景物,可以用 、 两个词语概括。全诗描写了 的景象,其中表现王侯贵族具有特权的诗句是 流露出诗人对这种腐败现象的不满。(2)《十五夜望月》中间接描写月光皎洁的诗句是“ , ”。诗中委婉地表达自己思乡之苦的诗句是 , 。三、语言表达25.读下面的句子,然后回答问题。图书节期间,书店里摆出许许多多图书,各种各样,有的书柜上①都是儿童书,有的书柜上②都是保健养生的书,也有的书柜上③都是军事类图书,还有的书柜上④都是彩绘的历史图书。(1)请把句中4处“都是”换成不同的说法。①: ②: ③: ④: (2)把这4处“都是”换成不同的说法的好处是什么?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2.【答案】D3.【答案】C4.【答案】C5.【答案】C6.【答案】C7.【答案】B8.【答案】B9.【答案】B10.【答案】D11.【答案】B12.【答案】D13.【答案】C14.【答案】C15.【答案】B16.【答案】A17.【答案】骆驼;蒜瓣;腊八;熬粥;甜腻;浓稠18.【答案】腊月;吞咽;脏水;肿胀;蜡烛;烟火;树桩;种地19.【答案】(1)允许,许可(2)罢了20.【答案】鲜明;神秘;野马脱缰般;歌舞说唱;雄浑;咆哮21.【答案】(1)消-宵(2)便-鞭(3)绸-稠(4)会-绘22.【答案】(1)宁可;也(2)如果;就(3)不仅;而且(4)因为;所以23.【答案】(1)A(2)C(3)B(4)A(5)A24.【答案】(1)唐;韩翃;春城飞花;御柳飘拂;春天京城寒食节;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2)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25.【答案】(1)一律是;清一色是;通通是;全是(2)避免语言的单调重复,增加语言的变化。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