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 6.2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教学目标 (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发展新型民族关系,坚持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发展基层群众自治制度。2.科学精神: 明确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理解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与法律。3.法治意识:依法维护良好民族关系,促进宗教活动依法进行。教学重点 重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内容以及如何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教学难点 难点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2.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教学过程:集体备课 个性设计(手写补充)一、明确课标要求 1.阐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解释公民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含义。 二、体系构建 三、考点突破 (一)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1、民族格局特点: 表现∶一方面,各民族有自己的历史和文化;另一方面,各民族又都凝聚在一个统一的命运共同体中。 2、各族人民的贡献:P59,3 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开拓了我们伟大祖国的疆域,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共同培育了伟大的精神,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3、我国行政区域的类型:p60,1 一般行政地方、民族自治地方和特别行政区。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行使自治权(不同于国家主权)。 4、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可分割:p60,2 中华人民共和国只有一部宪法、一个中央政府。一般行政地方、民族自治地方和特别行政区都必须接受中央政府统辖。 *知识区分——三种行政区域 (二)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 1.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1)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2)原因:铲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阶级根源,赢得了各族人民的信赖。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各族人民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真正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实现了各族人民在根本利益上的一致。 (3)处理民族关系的措施(方针):我国始终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P61,1 点对点练习 例题1:(2020.山东卷)基诺族在1979年被认定为我国第56个民族。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基诺山基诺族乡是基诺族的主要聚居地,是全国唯一的基诺族乡。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和政府引导扶持下,基诺族人民积极发展当地特色产业。2019年4月,基诺族“整族脱贫”;如今,正朝着全面小康目标迈进。 上述材料表明( ) ①基诺族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得到了保障②基诺山基诺族乡人民政府在脱贫工作中依法行使自治权③我国各族人民依法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④我国推动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是什么)含义 (2)(为什么) (3)(怎么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要求:p60,2 (三)我国的宗教政策与法律 1.重视宗教工作的原因: 2.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 点对点练习 例题:(2021.广东卷总书记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把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作为新工作的总目标”,坚持“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其中,“ 文化润疆”要求是第一次提出,其着力点是坚持( ) ①巩固民族自治机关自治权 ②紧贴民生推动高质量发展 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④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教学反思作业内容作业目的表扬的学生及特点有典型错误的学生及其问题巩固作业预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