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农耕文明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单元复习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五单元农耕文明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单元复习 课件

资源简介

课件16张PPT。第五单元复习资料夏东汉西汉秦战国春秋东周西周商宋吴蜀魏西晋东 晋十六国齐梁陈北魏北齐东魏北周西魏隋唐五代十国明清金北宋辽西夏元南宋1、1368年,朱元璋率起义军推翻元朝,建立明朝,定都应天(今江苏南京)。朱元璋就是明太祖。
明成祖朱棣将都城迁到北京。 1627年开始,高迎祥、张献忠、李自成等人先后起义,1644年,闯王李自成率军攻入北京,推翻明朝。2、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1636年在盛京称帝,改国号为清。
1644年清军入关。 在清朝的康熙到乾隆年间,经济迅速恢复,国力空前强盛,史称“康乾盛世”。西跨葱岭西北达
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
以北的外兴安岭
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南至南海诸岛东南到台湾
及附属岛屿3、明朝的统治 明代前期 政治上:废除丞相、创内阁、设厂卫特务机构和迁都北京强化皇权,奠定了明代政治体制的基本格局。 经济上:奖励垦荒、轻徭薄赋和提高手工匠身份 使社会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和发展。 外交上:明成祖派郑和下西洋 开辟亚非海上通道的壮举,表明了明朝对国外的强大影响和在世界范围内的先进地位。明中后期改革赋税制度 刺激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市镇经济高度繁荣。 4、明清两朝的民族政策:
明朝:主要以防为主,采取了比较被动的防御政策;
清朝:则比较积极主动,采取怀柔的政策笼络其他少数民族。5、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平定准噶尔叛乱平定大小和卓叛乱抗击沙俄侵略签订《尼布楚条约》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朝设置台湾府 设置伊犁将军册封达赖、班禅
(金瓶掣签制度)设置驻藏大臣两次雅克萨之战对 外改土归流戚继光抗倭修筑长城茶马贸易 修建承德避暑山庄对意义:维护了国家统一,奠定了今天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疆域版图。内6、农耕文明的繁盛表现在:1.多熟制的种植制度逐渐成熟。2.大量新品种被培育出来。
3.甘薯、玉米等高产作物引进。1.手工业繁荣.
2.民间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
3.出现新的工场手工业经营形式,资本主义的萌芽1.工商业市镇的兴起与繁荣
2.商帮的形成(徽商,晋商)1.茶叶、生丝、土布、瓷器等产品进入国际市场
2.白银在明代中后期成为主要货币施复夫妇经营丝织业的机房时间:明朝中后期典型表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特征:以生产商品为目的,
具有雇佣的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在何时?何地?何行业?其典型表现是什么?有什么样的特征? 地点:苏州、松江等江南地区行业:纺织业部门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7、列表比较秦朝 、西汉、明朝、清朝加强思想控制的措施: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八股取士文字狱(目的:控制思想,巩固专制统治。
后果: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禁锢了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8、进步思潮代表人物:黄宗羲
主张:批判专制皇权,反对重农抑商,主张工商皆本,追求个性解放,主张平等民主
以四大徽班、湖北的汉调两个剧种为基础,融合吸收其他剧种的曲调和表演方法,在19世纪中期初步形成一个新剧种——京剧。《本草纲目》药物学李时珍全面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中国医药学,被誉为“东方医药学巨典”。 《农政全书》农学徐光启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农学体系。《徐霞客游记》地理学徐霞客最早对石灰岩地貌进行研究,比欧洲早约两个世纪。 《天工开物》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著作宋应星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9、科学巨匠1.地方:废行中书省设“三司”。2.中央:废除丞相制度,权分六部。3.增设内阁制度。4.设立“厂卫”特务机构。5.设立“廷杖”制度。6.设立军机处。明
朝清朝10、皇权膨胀的表现11、近代前夜的危机表现在:(1)自给自足的农耕经济仍是主体,清朝统治者仍采取“重农抑商”政策。(2)实行闭关锁国的外交政策(3)其他社会危机:A:土地兼并严重,人口迅速增长,人多地少,谋生困难,这导致社会矛盾十分尖锐。
B:政治腐败黑暗,皇室铺张挥霍,官场腐化奢靡。贪污之风也渗透到军队,武装力量大大削弱。
C:清朝中期发生了大大小小数十次起义,但是,社会危机并未得到解决,动乱还在继续。12、中西方近代前夜历史对比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起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自然经济为主体,男耕女织是主要方式工业革命后,建立起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封建专制皇权不断加强中国专制主义日益腐朽,中国与西方的国力差距大大拉开,中国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文艺复兴,启蒙运动,近代科学的诞生,追求自由民主平等八股取士,文字狱,
禁锢人们的思想开辟新航路,殖民侵略闭关锁国政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