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贝壳之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的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贝壳之歌》2、能感受3拍子乐曲的韵律,了解3拍的强弱规律。3、在教学中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基本唱会歌曲的两个声部。4、能通过合唱体会声音的和谐统一感,感受到合唱的乐趣,逐步形成合作的意识。教学重、难点:1、 能有表情的唱好歌曲《贝壳之歌》。2、 能体验多声部的和声美。教学用具:多媒体、电子琴教学过程:1、组织教学同学们,让我们的身体来听听音乐好不好?美妙的音乐正等着我们呢,同学们起立,李老师看看一看哪位同学的身体进入到音乐中来了。2、新授1、导入:出示图片在空旷的海滩上,柔柔的细沙在海风里带有海的味道,浪花一朵接一朵的拍向海面,下面请同学们玩个游戏,让我们来传一传浪花,好不好?出示课件×××,请同学们跟老师拍一拍。上面的节奏符号同学们都认识,请你随着音乐每人拍一拍,将小浪花传递下来吧!(播放伴奏)注意在传递的时候让别的同学听到!再来一遍李老师要让上面的节奏发生一点点变化×××,谁告诉我,这样的节奏你会怎么拍?(学生拍)师总结:原来3拍子的拍打方式有很多,第一拍稍微重一些、强一些,第2、3拍稍微弱一些,3拍子的强弱规律是强弱弱,我们用这种方式再来传递一下小浪花吧。在海滩上经常会有意外的发现,比如在沙子里发现一颗颗精美的小贝壳,或者是在礁石里会突然钻出一只小螃蟹,现在,我请同学们来听听我的歌词里唱的是什么?你听到了这首歌是关于谁的歌曲呀?生:是关于一只小嘴巴、红嘴唇的小贝壳,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歌曲:贝壳之歌(出示课件),这是一首荷兰儿歌。2、学习歌曲现在让我们来听一听这首好听的音乐到底有几个乐句组成呢?(黑板上画出旋律线)生:3个乐句组成。师:有没有相似乐句 生:2、3乐句师:作曲家采用了“同头换尾”的作曲方法,请同学们随着旋律的起伏来画一画吧!音乐的起伏就像海浪一样,让我们来看一看它是哪些小音符组成的?出示课件我们先来用“lu”演唱,唱的时候口腔打开一些;再唱旋律,同学们,当你演唱长音的时候,我们要唱的更饱满一些,把它的时值拖满,好不好?再来一遍,把你的口腔再打开一点点,让那些小音符竖着从你的口腔里唱出来。同学们的声音像海浪一样,有起有伏,现在我们把歌词加进去,一起来唱一下。同学们唱的真好听,可是,李老师还想请你们将喜欢贝壳的喜悦心情在表达的更充分些,好不好?跟琴演唱现在,我们来放松放松,先来进入第一颗星的难度吧,请同学们尝一下小贝壳上的音,如果同学们唱对了,还会有意外的收获。让我们进入到第二颗星的难度,每一小节又增加了一个音符,有点难了,同学们会唱吗?让我们进入到第三颗星的难度,好多的音符呀,难不难?让我们试试吧加入歌词唱二声部。分成两组进行演唱,第一组唱一声部旋律,第二组唱二声部旋律,唱的时候要注意听另一个声部的声音。加入歌词再来合作一次。3、拓展出示课件,同学们欣赏由贝壳制作的一些工艺品,非常漂亮。这些精美的贝壳都是来源于美丽的大自然,我们应该怎么做?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3、总结阳光、沙滩、海浪、贝壳,美丽的大自然赋予我们美好的生活,也请每一位同学能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争做环保小卫士!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