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4张PPT)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交流中华文明距今约5000年古印度文明约BC3千纪两河流域文明约BC3500年古埃及文明约BC3500年古希腊文明约BC2千纪文明形成之初:独立发展,多元特征2000多年前,亚欧大陆上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古希腊和中国,这些文明古国探索出多条连接亚欧非几大文明的贸易和人文交流通路,后人将其统称为“丝绸之路”。千百年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薪火相传,推进了人类文明进步,是促进沿线各国繁荣发展的重要纽带,推动丝绸之路沿线地带经济文化交流。思考:推动古代农耕文明区域不断扩展的因素有哪些?材料二:农业文明的本质特征是孤立的、闭塞的。但它也具有一定的扩张性和外向性,原因在于:其一,农业文明的发展,使文明区内人口愈来愈多,人口在激增的情况下便有可能离开文明中心而向四周迁徙。其二,农业文明物质资料手段的先进性和可靠性,极易为文明周边原始部落所了解、所模仿,从而发展农业。其三,农业的先进性使生产出现了剩余,从而使一部分人能脱离农业而从事工商业,而工商业在本质上又是需要与外界交往的。——刘景华《人类六千年》材料一:由于有了农业,食物有了保障,人们定居下来,生活比较安定了,可以养活更多的孩子。为了养活这些人,人们就必须开垦更多的土地,于是在更多的地方出现农业。所以,农业是一种扩张的力量,它要求越来越多的土地。——钱乘旦《西方那块土》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一、古代文明的扩展古代四大文明古国的地理位置有何共同点?扩展条件?中国古代印度古巴比伦古埃及(一)扩展的条件:农耕文明的优势古代主要文明示意图①均处于亚非两大洲②均位于北纬20-40度之间③均因大河流经而发源农耕文明①比较发达的社会分工②相对较高的劳动生产率③复杂的社会组织和管理系统具备了稳步扩大范围和影响的潜能“人地矛盾”“扩张及争霸战争”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二)扩展的表现:1、古埃及文明的扩展一、古代文明的扩展公元前15世纪图特摩斯三世时埃及疆界约公元前3100年埃及统一后的疆域①对外侵略战争在雅赫摩斯一世时就已开始,其方向是南方的努比亚和东北方的叙利亚巴勒斯坦。②阿蒙霍特普一世执政时期不仅继续南征努比亚到达第二瀑布附近,还对西方的利比亚用兵。③图特摩斯一世时期,他多年征战不仅同叙利亚巴勒斯坦人,而且同当时西亚强国(由胡里特人建立的米坦尼王国)进行激烈的争夺,将埃及帝国北部边疆推进到了叙利亚北部幼发拉底河上游,在南方他将埃及边境扩展到尼罗河第三瀑布以外……(均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古代史》上卷.)古埃及文明向叙利亚和巴勒斯坦扩展,势力曾达到两河流域。材料一:古代希腊人以移民方式扩大影响。他们利用自己的组织能力、航海技术和武器,向地中海和黑海周边地区殖民。 在200年左右的时间里,他们在东起黑海东岸、西到西班牙的广大地区建立了数量众多的城邦国家。史料二:据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记载,约公元前630年前后,铁拉岛七年无雨,颗粒无收,于是铁拉人用抽签的办法从每两兄弟中选一人到非洲殖民。中签者泪流满面地离开家乡,结成生死与共的患难弟兄,终于在异乡开辟出一片新天地。史料三:我们沿着大海生活,就像蚂蚁或青蛙围绕着一个池塘。 ——柏拉图依据上述材料概况希腊文明扩展的方式、条件、殖民范围、原因与特点。①扩展方式:以移民方式扩大影响;②扩展条件:利用自己的组织能力、航海技术和武器;环海,山多地少,为了生存③殖民范围:他们在东起黑海东岸、西到西班牙,建立了数量众多的城邦国家。④扩展原因:古希腊自然地理和工商业为主的经济需求;城邦小国寡民,资源少,人口过剩;城邦政治斗争的产物(斗争中失败的集团在本城邦难以立足便纷纷外迁);多山少平原,陆上交通不便,不利于地区性大国兴起;社会贫富分化(农民为了谋生,只得纷纷外流);⑤特点: 沿海岸线建城邦,呈线状分布海洋文明的扩展农耕文明——武力扩张2、古代两河文明的扩展古巴比伦王国(约公元前3500年左右-公元前729年):从两河流域南部向周边地区扩张,古巴比伦王国首次实现了两河流域的统一,把势力伸展到地中海东岸。亚述帝国(前935-前605):不仅统一了整个两河流域地区和小亚细亚的一部分,而且一度征服埃及,建立了历史上空前的大帝国。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3、古代希腊文明的扩展结合材料和示意图,分析古希腊人的殖民扩张有什么特点?特点:移民;利用航海技术;沿海岸线建城邦,呈线状分布,分布广泛;殖民城邦一般都沿袭母邦的制度和习惯。但分散、独立于母国,并没有形成统一帝国。古代希腊人以移民方式扩大影响。他们利用自己的组织能力、航海技术和武器,向地中海和黑海周边地区殖民。在200年左右的时间里,他们在东起黑海东岸、西到西班牙的广大地区建立了数量众多的城邦国家。“我们沿着大海生活,就像蚂蚁或青蛙围绕着一个池塘……”——柏拉图海洋文明——对外殖民、移民古希腊殖民扩张与近代殖民扩张的本质不同:①殖民地(子邦)与母邦政治上平等;②通过殖民,古希腊文明影响范围大大扩展。(移民)--P资料8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你知道扑克牌里的“梅花K”和“方块K”上的人物都是谁吗?扑 克 人 物亚历山大大帝,马其顿王国国王,腓力二世之子,20岁继承王位,是个妄图统治世界的人,先是确立了在全希腊的统治地位,后又灭亡了波斯帝国。在横跨欧、亚、非的辽阔土地上,建立起一个西起希腊、马其顿,东到印度河流域上游,南临尼罗河第一瀑布,北至中亚的药杀水(今锡尔河)的以巴比伦为首都的庞大帝国。凯撒大帝,罗马共和国终生执政官,出身贵族,历任财务官、祭司长、大法官、执政官、监察官、独裁官等职。前60年与庞培、克拉苏秘密结成前三头同盟。前49年,他率军占领罗马,打败庞培,集大权于一身,实行独裁统治。前44年,恺撒遭以布鲁图所领导的元老院成员暗杀身亡。凯撒在罗马帝国的硬币上是侧面像,此后四张国王K牌中,只有方块国王是侧面像,手持战斧。黑桃K是以色列的国王,所罗门的父亲大卫红桃K是建立查理曼帝国的查尔斯一世国王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欧洲亚洲非洲古巴比伦王国赫梯王国约前18世纪约前15世纪约前14世纪埃及新王国时期2000BC1000BC公元元年亚述帝国约前6世纪约前8世纪希腊殖民活动波斯帝国马其顿帝国罗马帝国约1-2世纪约前4世纪狭义上用来形容由君主(皇帝)统治的强大国家;广义上用来形容国力强大的国家,而不限于君主制国家。帝国的概念古代世界的帝国小辞典意为统治区域、统治权力,特别是一个民族通过武装征服统治其他部落或族群建立的范围比较广大的国家。--P资料9帝国亚述宫殿埃及新王国军队赫梯帝国赫梯帝国时空观念历史解释赫梯王国是公元前2000年代兴起于小亚细亚的一个奴隶制强国。公元前17世纪拉巴尔纳斯始建赫梯帝国,约公元前14世纪达到鼎盛,约公元前8世纪被亚述灭亡。小亚细亚是近东文明与爱琴文明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它本身也是一个古老的文明地区。亚述帝国(英语:Assyria empire,公元前935年—前612年)是兴起于美索不达米亚(即两河流域,今伊拉克境内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一带)的国家,公元前8世纪末,亚述逐步强大,先后征服了小亚细亚东部、叙利亚、腓尼基、巴勒斯坦、巴比伦尼亚和埃及等地。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二、古代世界的帝国(一)波斯帝国(前553年—前330年)1、建立:公元前6世纪,波斯兴起于伊朗高原,迅速征服了包括两河流域、埃及、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半岛北部在内的广大地区,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帝国。◎波斯帝国公元前六世纪前期,戴着头巾的波斯人还是默默无闻地处于氏族社会的末期阶段,在米底人的统治与奴役之下。到公元前六世纪中期,伊朗高原春雷轰鸣一一波斯人以极大的革命热情扭转乾坤。他们在领袖居鲁士的领导下进行武装起义,反对米底人的奴役,于公元前550年推翻了米底人的奴役,建立起波斯帝国。——李忠存《波斯帝国的历史地位》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二、古代世界的帝国(一)波斯帝国(前553年—前330年)2、统治方式:(1)君主专制制度,宣扬君权神授;在贝希斯敦铭文中,波斯国王大流士如此宣布他的权威:“我是大流士、伟大的王、众王之王、波斯王、各省之王、叙司塔司佩斯之子、阿尔沙米斯之孙,阿黑门宗室。”在列举了他统治下的地区后,他接着宣布,“靠阿胡拉马兹达之佑,他们成了我的臣民。他们向我交纳贡赋。凡我给他们的命令,不论是白天还是黑夜,他们都遵行不误。”“对于上述地区的居民,凡忠信之士,我赐予恩典;凡不义之人,我严惩不贷。靠阿胡拉马兹达之佑,上述地区遵守我的法律。凡我给他们的一切命令,他们都遵行不误。”——李铁匠《古代伊朗史料选辑》材料:他(大流士一世)确立了君主专制,加强了国王的权力,调整了国王与贵族的关系,大流士将全帝国划分为若干行省,(据希罗多德所说为20个行省,据《贝希斯顿铭文》为23个行省),设总督(称为萨特拉匹)治理。——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古代史》材料:在军事上,大流士将全帝国划分为五个大的军区,每个军区下辖若干省军区。大流士统一的帝国到铸币制度,它规定帝国中央政府铸造金币,金币称为“大流克”,重8.4克,行省只有权铸造银币,自治市只有权铸造铜币。大流士在全国建立驿道制度,以便于传达国王的命令和下情上达,传递各种信息,并便于军队的调动。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古代史》波斯帝国从文献看帝国史料实证材料:总督负责行政和税收。各行省每年要向波斯缴纳规定的赋税(包括货币税和实物税,波斯人免征货币税,但可能也要缴纳实物税)。这样一来,大流士建立了一套对被征服地区居民进行统治和剥削的制度。——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古代史(上卷)》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2)地方:行省制,行省总督和军事长官相互监督制约;(3)建立完善的官僚体系和税收系统,由波斯人担任最重要的职务。(4)经济制度:铸币制度;赋税制度(货币税和实物税)。(5)军事制度:军区制;驿道制度二、古代世界的帝国(一)波斯帝国(前553年—前330年)2、统治方式:与后世成熟的专制王权比较,波斯帝国的官僚体系毕竟不够发达,至少与秦汉以来中国的官僚体系比较,不够“专业”。……他们(波斯帝国官职)中的大多数,如持矛者,执盾者,战车驭手等,都属于直接为国王服务的人员,很难与国家管理的具体职能联系起来。除财政大臣外,哪个部门负责人事任免?哪个部门负责官员的监察和弹劾?……这些臣僚的权力和影响,很多时候不具体决定于他们担任的职位,而决定于他们与国王个人的私人关系。——晏绍祥《波斯帝国的“专制”与“集权”》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二、古代世界的帝国(二)马其顿帝国(前336年—前323年)1、建立:公元前4世纪末,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历经10年征战,灭亡波斯帝国后,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亚历山大帝国从文献看帝国根据材料,指出亚历山大帝国的主要制度,分析其对希腊文明和当地的文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材料一:亚历山大继承波斯帝国的基本制度,宣布君权神授,将政治、军事等大权集于一身。地方实行行省制,任用马其顿人和波斯人担任主要职务,推广希腊文化。——《中外历史纲要(下)》材料二:为了使被征服地区忠心归顺。亚历山大采取宗教宽容政策,他在埃及拜谒阿蒙神庙为女神伊西斯建庙,在巴比伦向当地主神马都克献祭,下令重建被薛西斯毁掉的马都克神庙。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古代史》材料三:在希腊化世界中,由于统治者为希腊人,希腊文成为当时各地通用的官方语言。当地人若要在新政府任职,或要与希腊人交往,都必须学会希腊文……以至于各地原来的语言文字逐渐弃而不用…… (巴勒斯坦)就连他们自己民族的经典都需要先翻译成希腊文然后才能理解。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史料实证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2、统治方式:(1)政治:继承波斯制度,君权神授,君主专制,地方实行行省制;(2)文化:用马其顿人和希腊人担任要职,推广希腊文化。【课堂探究3】马其顿·亚历山大帝国的建立带来了哪些影响?消极影响:马其顿·亚历山大帝国是通过具有侵略性质的东征建立的,给东方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也掠夺了东方世界的无数财富;积极影响:帝国的建立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融,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和贸易往来。推动不同文明之间的 交流二、古代世界的帝国(二)马其顿帝国(前336年—前323年)亚历山大及其继承者在东方的土地上建立了30多座希腊城市,在每一座城市中都建有希腊式的剧场和体育场,而希腊的巡回 演出剧团则定期在这些城市的剧场中上演希 腊的悲剧和喜剧。——赵林《西方文化概论》希腊化时代,是指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后的三个世纪里,古希腊文明和小亚细亚、叙利亚、美索不达米亚、埃及以及印度的古老文明相融合的一种进程。如果说以前的文明都是孤立发展的话,那么“希腊化”恰恰是使分散的希腊、埃及和印度文明走向了一体。她使原先的文明能在更广阔的空间争相怒放。—陈恒《希腊化时代研究的历史与现状》亚历山大同波斯贵族之女联姻希腊化时代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1、罗马的发展历程:(前27年~395年)罗马建城BC8世纪前509年前27年罗马共和国395年罗马帝国西罗马帝国476年1453年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明朝)(魏晋南北朝)(西汉末)(春秋)(东周)五、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公元395年)贵族共和制王政时代(BC753—BC510)城邦君主制罗马共和国(BC509—27)罗马帝国(27—395年)君主制(帝制)概况:相传公元前753年,罗慕洛斯在台伯河畔建立罗马城。公元前509年,罗马人驱逐暴君,建立了共和政体。在成功抵御外族入侵和解决内部矛盾的过程中逐步走上扩张道路,最终将地中海变为罗马的内海。前27年,屋大维开创元首政体,帝国建立。2世纪左右达到鼎盛。公元395年帝国分裂,其中西罗马在476年为日耳曼人所灭,而东罗马延续千年,1453年被奥斯曼土耳其人灭亡。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二、古代世界的帝国1、罗马的扩张:罗马首先征服了意大利,接着向地中海地区扩张,先后征服了从西班牙到两河流域的整个地中海周边地区,其中包括马其顿亚历山大帝国解体后形成的一系列国家,以及今天的法国和英格兰,把整个地中海变成了罗马的内海。在扩张过程中,罗马把被征服地区的大量居民卖为奴隶,奴隶制迅速发展起来。(三)罗马帝国(前27年~395年)方式:争霸战争(布匿战争、马其顿战争)。范围:地中海和黑海周边地区。制度:奴隶制宗教:4世纪末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国教。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三)罗马帝国(前27年~395年)二、古代世界的帝国2、罗马的兴衰:5世纪后期在内外矛盾的夹击下,西罗马帝国灭亡4世纪末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国教)3世纪之后官僚体系和职业军队使人民的负担不断加重,边境压力逐渐加大,罗马帝国陷入危机1-2世纪奴隶和广大平民辛勤劳动、地中海不同地区经济联系的加强,以及贸易的发展,帝国在1-2世纪空前繁荣(1世纪,基督教产生于巴勒斯坦)繁危裂亡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在内忧外患下灭亡;公元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灭亡。“奥古斯都”屋大维①在扩张过程中,罗马把被征服地区的大量居民卖为奴隶,奴隶制迅速发展起来。②罗马实行皇帝制(元首制)③在帝国征服地区实行行省制;前27年建立罗马帝国→奴隶制迅速发展④注重法律的颁布和推进,法律制度更加完善;⑤4世纪末,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国教。1世纪产生与巴勒斯坦→公元313年皇帝君士坦丁颁布《米兰赦令》宣布罗马帝国境内有信仰基督教的自由,承认基督教的合法地位。3、罗马法律、制度: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三)罗马帝国(前27年~395年)君主制:前8世纪罗马城邦共和制(前509年)前509年建立罗马共和国,前2世纪称霸地中海,地方实行行省制管理帝制:前27年建立罗马帝国→奴隶制迅速发展二、古代世界的帝国圣经马库斯·图留斯·西塞罗(Marcus Tullius Cicero),公元前106年1月3日—前43年12月7日。古罗马著名政治家、演说家、雄辩家、法学家和哲学家。出身于古罗马的奴隶主骑士家庭,以善于雄辩而成为罗马政治舞台的显要人物。从事过律师工作,后进入政界。他是罗马法学思想的奠基者,著有《共和国》、《法律篇》、《职务篇》等。西塞罗“自然法之父”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概念:不是具体的法律条文,是一种遵循自然理性原则的法律观念(自由、平等、正义、法律至上)。地位:是整个法律科学的思想基础和各种具体法规的指导原则,它高于一切人定法和人为权力。标志着罗马法学的高度成熟特点:自然法强调正义和公正的理性原则;人在本性上平等;人享有基本权利;这些原则和权利都是自然所赋予,当权者无权侵犯犯。(2)实质:维护奴隶制贵族的地位和统治。(3)特点: 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②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核心);③渗透自然法原则;④范围广、延续性、阶级性。3、制度与法律:罗马法指公元前6世纪末至公元7世纪古代罗马制定和实施的全部法律制度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武力,第二次是宗教,第三次是法律。——德国法学家耶林格(1)发展过程(4)影响 ①调节了社会矛盾,稳定了社会秩序,巩固了统治;②罗马法是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③罗马法中所蕴涵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和民族的永恒价值。局限: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保护奴隶制度,妇女权利受限。法律有很大的伸缩性和不确定性,贵族可以随意解释法律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适用于罗马帝国境内各族人民适用于共和国的公民罗马法对近代欧美资产阶级A、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影响广泛而深远。B、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当代很多法律制度中的原则和做法都源于罗马法。如陪审制度、律师制度、诉讼制度、法人制度、契约制度。C、近代资产阶级根据罗马法的思想制定出保障自己利益的法律。为近代新兴资产阶级的民权理论提供了思想渊源。D、是资产阶级反封建和巩固资本主义制度的有力思想武器。近代欧洲都以罗马法为基础,制定了本国的法律制度,如《德国民法典》、《拿破仑法典》等都以罗马法为法律蓝本。对亚洲的影响:日本、中国的民法都受罗马法的影响。如《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我国的《民法通则》、《继承法》。罗马法中蕴含的天赋权利、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代地域与民族的永恒价值。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材料一:罗马帝国依靠军事发家、靠武力征服建立起来。“罗马既不是一个王国,也不是一个共和国,而是由世界各民族组成的躯体的脑袋”。因此帝国境内各地区尽管名义上同属一国,但缺乏成为共同国家的基础。——李怡净《罗马帝国灭亡问题研究》第1页材料二:罗马军队的蛮族化,加之蛮族本身同帝国统治当局之间根深蒂固的矛盾,使得国家外防松懈,时常国门洞开,十分便于境外蛮族入侵。——沈坚《罗马帝国衰亡原因散论》材料三:由于贪污盛行,政治动荡不安;罗马国内赋税的增加及对行省的搜刮,造成了国内及其盟国的不满,故人民起义、奴隶起义不断;官僚集团内部纷争不断,宫廷政变市的政权更迭频繁;腐败使帝王对军队过分倚重和娇宠,使禁卫军有机会篡位夺权,这一切均加速了帝国灭亡。——杨燕《社会风尚的沦丧与罗马帝国的灭亡》第59页依恃武力建国,缺乏内部凝聚力阶级矛盾尖锐,奴隶起义频仍政治腐败,官僚纷争偏重军队,禁军干政边境压力,蛮族入侵思考:如此强大的罗马帝国何以灭亡?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自主归纳:古代世界三大帝国的统治概况古代帝国 波斯帝国 亚历山大帝国 罗马帝国崛起时间统治概况衰亡时间公元前 6 世纪公元前 4世纪末公元 1—2世纪1.继承西亚的君主专制 制度,宣扬君权神授,2.地方实行行省制3.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官僚体系和税收系统1.继承波斯帝国基本制度,宣布君权神授,集政治、军事等大权于一身;2.地方实行 行省制 ,3.推广希腊文化1.实行帝制,大力发展奴隶制;2.基督教兴起,4世纪成为国教公元前 4 世纪末,被马其顿灭亡亚历山大死后,帝国分裂为三个希腊化国家4世纪末帝国分裂,5 世纪后期西罗马帝国灭亡古代世界帝国的统治在文明的发展和交流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古代世界第一个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波斯帝国的兴起,打断了西亚北非原有古代文明独立发展的进程,而波斯帝国在公元前4世纪末叶被希腊马其顿亚历山大帝国所取代,则标志了西亚北非古代文明的终结(他们的文字被遗忘达2000年之久,就是一个鲜明的例证)。代之而起的亚历山大帝国及其后继者罗马帝国,无疑从波斯帝国的传统中吸取了不少有用的东西,因此波斯帝国既为西亚北非的古代文明做了总结,又为后来的希腊罗马古典文明提供了借鉴,起了承先启后的桥梁作用。——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古代史》总结与反思史料实证灾难破坏;客观上推动了各文明间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文明的传播。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罗马共和国建立称霸地中海(公元前509年)(公元前2世纪)罗马城邦兴起→西罗马帝国(395476年帝国帝国建立帝国分裂(395年)(公元前27年)东罗马帝国(395—1453年)文明扩张与帝国统治的关系:古代文明的区域性扩张促使帝国兴起,帝国的统治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古代文明区。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2.文明的多领域传播领 域 传 播 途 径农耕技术冶铁技术神话故事雕刻艺术东西方联系字母文字西亚的农耕技术,向东传到中亚(伊朗高原);向西传入欧洲(希腊,并进一步传到西欧和北欧);向南传入北非(埃及、利比亚等)冶铁技术最初起源于西亚,从那里扩散到埃及和希腊等地,人类从此进入铁器时代。西亚的神话曾传入希腊,成为希腊神话的重要内容希腊最初的雕刻艺术,特别是人像雕刻,在很多方面都模仿埃及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及所学知识独立完成下列表格早在波斯帝国时期,中国的丝绸已到达地中海东岸。东汉的班超为经营西域,曾派甘英出使大秦。2世纪,已经有来自罗马的商人到达洛阳,此后罗马商人不断东来,与中国进行贸易。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西亚神话中的鹰头狮身怪和手握闪电的雷神巴力,演化为希腊神话中的斯芬克斯和雷神宙斯。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融入希腊风格的犍陀罗佛像(今阿富汗、印度)佛陀像后面的光环及面容上酷似希腊太阳神阿波罗的痕迹,显然是亚历山大东征中亚、南亚次大陆西北部地区时所带来的古典希腊文化与东方文化融合的结果。1.字母文字符号少、便于记忆、书写简便、有固定读音等。2.象形文字和楔形文字有大量符号需要记忆。为什么字母文字会广泛流行?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希腊式建筑见证着文明的交流公元前后,汉朝和罗马帝国通过丝绸之路,双方有间接的经贸和文化交流。东汉的班超为经营西域,曾派甘英出使大秦(即罗马帝国)。公元2世纪,已经有来自罗马的商人到达洛阳。此后,罗马商人不断东来,与中国进行贸易。三、文明的交流4、汉朝与罗马帝国的交流总趋势:交往不断增多,相互影响不断扩大。东西方经贸文化交流(丝绸之路)中国在这一世纪里第一次获得了葡萄藤、苜蓿、细香葱、黄瓜、无花果、芝麻、石榴树和胡桃树;作为报答,中国人将自己的橘树、桃树、梨树、牡丹、杜鹃花、山茶和菊花传给了欧亚其他地区。贸易的进行主要是通过穿越欧亚大陆中部的陆路和环绕欧亚大陆边缘的海路。这两条总的路线决不相互排斥,也不相互独立。——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探究:早期文明交流的影响?①增进了地域间的人口迁徙与物种交流,丰富了各地区的物质文明;②推动了农耕文明的发展,使欧亚农耕文明区域连接起来;③促进了人类生活空间的扩大与交通事业的发展;④不同文明的交流与借鉴推动了人类文明向前发展。知识结构第2课古代文明的扩展古代世界的帝国古代文明的交流农耕文明海洋文明原因表现古希腊文明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促使原因表现促进促进破坏古埃及文明西亚文明文明交流互鉴发展经济交流文化交流政治交流对外经贸交流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1.亚历山大的东征,从西方到东方,从希腊到印度,建立了一个空前庞大的帝国。直到今天,他的名字还被很多人传颂,这是因为东征和帝国的建立A.使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B.削弱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C.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D.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d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2.波斯国王大流士宣称: “凡忠信之士,我赐予恩典;反不义之士,我严惩不贷……凡我给他们的命令,他们都遵循不误……靠阿胡拉马兹达之佑,我统治了这个王国。”材料主要说明A.国王是波斯帝国的核心和最高主宰B.大流士以严酷法律治国C.波斯帝国建立起了较完善的官僚体系D.波斯国王相信君权神授a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3.有人说:“爱琴海区域海陆交错,东通阿拉伯半岛,南望埃及,西对亚平宁半岛,北通黑海,因而成为融通亚非欧不同文明的加工场。”这句话揭示了A.爱琴海区域的航海业发达B.爱琴海地区的地形、地貌C.地理环境对爱琴文明的影响D.爱琴文明源于古埃及c4.罗马共和国在扩张的过程中,大量被征服地区的战俘和人口被掠夺为奴隶,奴隶成为罗马共和国的主要生产者。后来加速罗马共和国衰落的是A.与迦太基战争的失败B.斯巴达克起义C.蛮族的入侵D.与亚历山大帝国的战争b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a5、古代世界很多国家通过对外侵略扩张,使不同文明区相互连接起来,从而促进了大帝国的兴起。促使古代帝国对外扩张的根源是( )A. 农耕文明的优势B. 游牧文明的特性C. 社会分工的发展D. 政治管理的进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