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第二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复习学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第二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复习学案(无答案)

资源简介

【哲学与文化】复习
姓名 班级 学号
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注] 填空题直接写上,选择题直接选,问答题直接默写,判断题要求判断,如果错误,请改正。
1.寻觅社会历史的真谛和规律,探索人类认识的奥秘,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 。
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
一、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2.认识是 对 的 反映。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是 和 。
3.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都是在实践基础形成的,它们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具有辩证统一关系。( )
4.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区别与联系
借助手段 反映的对象 在认识中的地位 形式 联系
感性认识
理性认识
5.实践是 ,实践的主体是 ,对象是 。实践的基本形式有: 、 、 等。
6.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实践活动包括精神性活动。( )
7.实践的三个特点是 、 、
8.如何理解实践的直接现实性、客观物质性、社会历史性?
9.在改造自然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中,人创造出自然中原来没有的新的物质生活资料。( )
10. 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活动。( )
11. 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地发展着的。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实践活动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是各不相同的。( )
1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注意区分来源与动力)
13. 注意区分认识的来源与获得认识的途径。来源是 ;途径有 和
14.人的正确认识只能从实践中来。( )
15.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的原因是什么?
16.恩格斯说:“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17.实践的根本目的是获得真理性认识?
真理可否作为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
18.实践处在主观和客观交汇点上,通过实践,人们可以把头脑中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
二、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19.什么是真理?真理的最基本属性是什么?
20. 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一致的哲学范畴。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反映。( )
21.有用的观念、理论就是真理。真理的内容是主观的,形式是客观的( )
22.在探索过程中,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的。( )
22.把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原理:
23.真理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都是客观与主观、实践与理论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
24.把握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原理及方法论要求。
25.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真理也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
26.在真理的发展过程中,原有的真理性认识被推翻了。( )
27.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说明人的认识永远达不到真理。( )
28.认识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还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过程?
29.获得某一阶段的认识不一定正确 ,往往要经过从认识到实践,再从实践到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获得真理性认识。( )
30.意识、认识、理论都有正确错误之分。所起的反作用也不同。( )
第五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一、社会历史的本质
1.为什么说劳动是社会历史的起点?
2.劳动发展史是理解所有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 )
3.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 的。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社会存在主要指 。
4.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如何理解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5.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完全同步,如影随形?
6.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就是指社会意识有时领先于社会存在,有时落后于社会存在?
7.唯物主义都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吗?
8.为什么先进的社会意识能起推动作用呢?
9. “自然神不是别的,就是自然本身;人神不是别的,就是人本身” “并非神按照他的形象造人,而是人按照他的形象造神”说明什么哲学道理?
10.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作用只有通过人的实践才能实现。( )
二、社会历史的发展
11. 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12.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
13.生产方式的要素: 和 。生产力的基本构成要素 、 和 。
生产关系包括 、 和 ,其中起决定作用和核心是 。
14.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
15.在生产方式中,生产力是啊革命、最活跃的因素。( )
16.社会基本矛盾及普遍规律只贯穿于在阶级社会和在阶级社会中起作用?
17.生产力的变化、发展,会立即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18.马克思:“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体现了什么哲理?
19.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 之上的 以及相应的 、 和 。
20.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
21. 下列属于经济基础的有( )属于上层建筑的有(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流转,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
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C.政府职能转变,简政主权 D.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
E.民法典的颁布 F.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G.国家监察委员会的设立
H.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2.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23. 两大基本矛盾和两大社会发展的规律
24.两大社会发展规律是在社会主义社会才起作用.( )
25.使人类第一次解开社会历史领域之谜,使关于社会历史的理论第一次真正成为科学的是 。
26.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 ,发展的过程是 。
27.社会发展是在社会主要矛盾的不断产生、发展和解决中实现的。( )
28.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
29.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这一矛盾是 的。
30.改革的相关理论(性质、目的、作用)
31.人类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不断解决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
三、社会历史的主体
32.社会历史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构成的,每个人都是历史活动的参与者,因而也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主体。( )
33.社会发展的历史首先是物质生活资料生产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 )
34.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注意每一个具体的内容)
35.人民群众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
36.人民群众是物质生产的承担者和社会生产力气体现者。( )
37.人民群众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38.丰富的社会精神财富都是人民群众创造直接创造出来的?
39.人民群众只是在我国的改革开放时期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
40.人民群众通过什么不断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和发展?
41.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
42.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重要性
43.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
44.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
第六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
1. 什么是价值?
2.哲学上的价值涵盖了各个不同领域事物的价值,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普遍性。( )
3.人的价值包括哪两方面?
4.人的价值的评价标准是什么?评价人的价值主要看他的物质贡献的大小?
5.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也是价值的享受者。( )
6. 人的价值就是创造价值,就是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7.什么是价值观?
8.一个人具有的价值观,会对其一生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
9.价值观的导向作用表现在哪?(具体)
10.价值观对人生起积极的导向作用?
11.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的决定作用?
12.一个人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都是在一定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指导下进行的。( )
13.价值观对人们改造世界活动的作用都是积极的,都会使人们成功?
14.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 ,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
15.对一个民族和国家来说,更持久、更深层的精神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
1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个字基本内容
1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 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 。
1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成果,体现了民族精神。( )
19.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内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
二、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20.人们的价值判断是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作出的。( )
21.各种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都是在社会实践的形成的。( )
22.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两大标准:
23.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有三大特征是:
24.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
25.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需要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就不同。( )
26.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 )
27.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
28.最高的价值追求是什么?
29.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 )
三、价值的创造和实现
30.如何创造与实现人的价值?(具体)
31.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也是人的存在方式。( )
32.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自由地彰显和发挥自己的智力和体力、意志和情感,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价值。( )
33.劳动是创造美好生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34.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人生价值的的根本途径?
35.一个人占有的财富越多,他自身的价值就越大?
36.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是什么?
37. 人的价值只能在个人奋斗中实现?
38. 价值的实现过程是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施展自己能力的过程。( )
39. 人无德不立,品德是为人之本。( )
40. 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决定着人们的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
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