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3年化学中考高频考点专项复习--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一、单选题1.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以下获取的信息错误的是( )A.该元素的原子序数是53 B.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C.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53个电子 D.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2.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有“智力元素”之称。下图为碘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碘是一种金属元素 B.碘原子的核外有7个电子层C.碘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3 D.碘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g3.为了庆祝元素周期表诞生150周年,联合国宣布将2019年定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氟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9B.氟、硫、氯的原子都容易得电子C.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5.45 gD.氟和氯位于元素周期表同一周期4.铱﹣192是高危放射源,会危害人体健康。据如图判断,有关铱的说法错误的是( )A.铱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B.铱的元素符号是IrC.铱原子的原子序数为77 D.铱元素的相对原子量为192.25.“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应用了星载氢原子钟和铷原子钟。铷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铷的说法错误的是( )A.属于金属元素 B.Rb+核外电子数为36C.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g D.原子核内有37个质子6.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依据图中的信息得到的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A.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B.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14C.该元素核外电子数为14个D.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 g7.根据图示信息和已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镁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镁原子核内有12个质子B.氯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 45g, 在化学变化中,氯原子易失去电子C.当X=8时,该微粒属于阴离子D.镁离子(Mg2+)与氯离子(Cl -)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8.如图是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和对应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为13B.该原子易失去电子C.该元素为非金属元素D.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9.地壳中含有的氧、硅、铝、铁。结合如图分析,关于这四种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原子核电荷数为8,容易失电子形成阴离子B.铁的原子序数为55.85C.铝元素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Al3O2D.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10.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氯元素及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氯元素属于金属元素B.氯原子核内有17个质子C.氯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7D.氯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二、填空题11.写出下列元素符号:6号元素 ,17号元素 ,锰元素 ,钡元素 。12.请分析图中信息回答相关问题。(1)图1中a表示 元素含量;(2)图2是元素周期表中氧元素的信息图,由图可知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3)由图3可知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两个电子,铝原子结构示意图中的X= ,二者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13.如图中A是锡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B、C分别为两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D为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1)锡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2)B表示的原子,其核外电子数是 。若C表示氯离子,则X= 。(3)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分布是有规律的,D中甲的原子序数 (填“大于”或“小于”)乙的原子序数。乙所代表的元素,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或“稀有气体”)元素。14.氮化镓是生产5G芯片的关键材料之一。如图是镓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画出氮(核电荷数为7)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镓元素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镓在化合物中显+3价,氮化镓的化学式为 。15.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下表(图1)为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请参考元素①~⑦在表中的位置,回答问题:图1图2(1)根据④和⑤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得出两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 。(2)核磁共振(NMR)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已知只有质子数为奇数的原子才有NMR现象。表中①~⑦元素的原子能产生NMR现象的有 (用元素符号表示)。(3)甲、乙是由表中①~⑦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①甲是一种氧化物,常用作某些食品包装袋中的干燥剂,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作干燥剂的原因 。②乙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且两元素的质量比为6:1,如图2是丙在氧气中燃烧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6.2019年是“国际化学周期表年”。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其中缺少的一项信息是 该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 周期。17.“见著知微,见微知著”是化学思维的方式。(1)从微观知宏观下图所示为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根据要求回答相关问题①元素与硫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 ;②写出12号和17号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 .(2)从宏观知微观①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结合下图A从微观角度解释其原因 ;A B②H2SO4溶液能与BaCl2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其微观变化过程如上图B所示,参加反应的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CuCl2溶液能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蓝色沉淀;从反应的微观实质可以推测,CuSO4溶液可以和某溶液反应同时产生两种沉淀,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8.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从中可以获取许多信息.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从中可了解到硒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 相对原子质量约为 硒为 (填“金属”或“非金属”)三、综合题19.元素周期表中前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请回答:(1)硫原子的核电荷数是 。在化学反应中,钠原子比较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成为 (写微粒符号)。(2)在第二周期中,该周期中共有 种金属元素,该周期中 (填元素名称)元素的原子结构最稳定。(3)笫17号元素与笫12号元素的原子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4)已知锶(Sr)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右图所示。请据图回答问题:①图中x= ,锶原子核内质子数为 。②锶在元素周期表中,应排在 周期,在第三周期元素中,与锶化学性质相似的是元素 。20.下图是一些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和硒元素的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A,B,C中属于阳离子的是 ,其离子符号为 。(2)硒与元素周期表中第二周期的 (填元素名称)化学性质相似,写出硒元素和钠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 。21.赣州是“中国魅力城市”之一,有着“世界橙乡”“稀土王国”等美誉。(1)赣南脐橙肉质脆嫩,橙香味浓郁,口感甜酸适度。①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在远处能闻到橙香味的原因是 。②脐橙存放时常套一个塑料袋,其作用是阻止水分流失,还能隔绝 。(2)钇是一种稀土元素,它是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如下图为钇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和原子结构示意图,则图中x的数值为 ,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四、实验探究题22.化学在改善人类生存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1)(改善环境)温室效应和酸雨会威胁珊瑚礁生存。我国开展了南海珊瑚礁生态修复工作。我们把pH (填“>”、“<”或“=”)5.6的降雨称为酸雨。(2)为改善生存环境,倡导“低碳”生活。建议使用清洁能源。写出一种常见的清洁能源 。(3)(探测资源)近期,我国向月球背面成功发射一颗中继通信卫星,助力探测月球资源。月球上有丰富的核能原料He-3。He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填字每序号)。A. B. C.(4)月球土壤中有天然的铁、铝、银等金属颗粒。根据铁锈蚀的条件分析,铁在月球上不易锈蚀的原因可能是 。(5)(研发材料)中国芯彰显中国“智”造。芯片的基材主要是高纯硅。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据图可得到的信息是______(填字母序号)。A.硅元素是非金属元素B.硅元素的元素符号为SiC.硅元素在地壳里的含量排第二位(6)下图是一种制备高纯硅的工艺流程图:(查阅资料)常温下,氯化镁溶液呈中性。①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 2Mg+SiO2 Si+2MgO,该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II要在无氧气环境中进行,原因是 (答出一种即可)。②操作I的名称是过滤。过滤时液面应 (填“高于”或“低于”) 滤纸边缘。所得粗硅应充分洗涤,以除去表面可能含有的盐酸、 (填化学式)。③简要叙述检验盐酸已过量的方法 。④上述已知生产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23.Ⅰ.日常生活中化学无处不在,从石墨、二氧化硫、熟石灰、醋酸、碳酸氢铵等物质中,选择与下列叙述相应的物质,用化学式填空:(1)可用作建筑材料的是 .(2)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 .(3)可用于制铅笔芯的是 .(4)农业上可用作化肥的是 .(5)可用于清洗热水瓶内壁水垢的是 .(6)Ⅱ.如图是元素周期表部分内容,请根据表中信息完成相关问题.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它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7)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8)原子序数为1、6、8的三种元素形成的常见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其中6号元素的化合价是 .24.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等信息如下,回答有关问题:(1)第三周期中的金属元素有 (填元素名称)。(2)写出硫离子的化学符号 。(3)钾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四周期,且在钠的正下方,钾原子的结构特点是 。(4)利用上表中给出的元素,写出含有氮元素的常见物质的化学式各一个:单质 、化合物 (氮的化合价是+4)、化合物 (氮的化合价是-3)。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解析】【解答】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如图的信息,可知该元素的原子序数是53;故A正确;B、根据化学元素汉字名称的偏旁可辨别元素的种类,固态非金属元素名称有“石”字旁;所以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故B说法错误;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如图的信息,可知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53个电子;故C说法正确;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如图的信息,可知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故D说法正确;故选B.【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如图的信息有: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符号及元素名称,进行解答.2.【答案】C【解析】【解答】解:A、碘是非金属固体,故A错误。B、由碘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碘原子的核外有5个电子层,从里到外分别排布2、8、18、18、7个电子,故B错误。C、碘的原子序数为53,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所以碘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3,故C正确。D、相对原子质量没有单位,故D错误。【分析】A、根据汉字的写法,石字旁的为固体元素,金字旁的为金属元素,气字头的为气体等进行判断。B、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数电子层数进行分析。C、根据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质子数进行分析判断。D、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没有单位。3.【答案】B【解析】【解答】A. 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质子数,氟原子的核内中子数不是9,质子数是9,故不符合题意;B. 氟、氯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7,硫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都大于4个,容易得电子,故符合题意;C. 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5.45,单位是“1”,单位不是g,常省略不写,故不符合题意;D. 同一周期的元素电子层数相同,氟元素和氯元素核外电子层数不同,位于元素周期表的不同周期,故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4.【答案】A【解析】【解答】A.根据铱元素的汉字名称“铱”的偏旁“钅”可知,为金属元素,故说法符合题意;B.根据右上角的字母可知,其元素符号为:Ir,故说法不符合题意;C.由元素周期表中左上角的数字77可知,其原子序数为77,故说法不符合题意;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可知,下方的数字192.2为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故说法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5.【答案】C【解析】【解答】A.铷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故A不符合题意;B.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是37, Rb+核外电子数为36,故B不符合题意;C.铷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85.47,其单位是“1”,不是“g”,故C符合题意;D.原子序数在数值上等于原子核内质子数,铷原子的核内质子数是37,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的质量与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的比值,其单位是“1”不是“g”。6.【答案】D【解析】【解答】A、由硅元素信息图可知,硅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选项不符合题意;B、原子序数等于质子数,故硅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14,选项不符合题意;C、在硅原子结构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4,选项不符合题意;D、由硅元素信息图可知,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相对质量没有单位,选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中小格信息分析,从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7.【答案】B【解析】【解答】A、镁原子的核外有三个电子层,镁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在原子中,质子数=原子序数,镁原子的质子数为12,则镁原子核内有12个质子,故A不符合题意;B、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 氯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 45,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大于4,在化学变化中,氯原子易得到电子,故B符合题意;C、X=8时,该微粒是氯离子,属于阴离子,故C不符合题意;D、镁离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氯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镁离子(Mg2+)与氯离子(Cl -)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元素周期表的一格中,左上角的数是原子序数,右上角是元素符号,中间是元素名称,最下面是相对原子质量;粒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表示原子核,圈内的数表示核电荷数,圈外的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分析8.【答案】C【解析】【解答】A.原子序数为13的元素是铝元素,铝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3,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铝原子最外层有3个电子,易失去电子,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由“金”字旁可知,铝元素为金属元素,此选项符合题意;D.原子核外有几个电子层,元素就位于第几周期,铝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所以铝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从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离圆圈最远的弧线表示最外层,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则易得电子,从而形成阴离子,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则易失电子,形成阳离子。9.【答案】D【解析】【解答】A. 氧原子核电荷数为8,最外层电子数是6,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而形成阴离子,故A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 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铁左上角的数字为26,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6,故B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 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Al2O3,故C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 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A、根据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当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时,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当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时,反应中易得到电子,达到稳定结构。B、根据在元素周期表一格中信息可知,左上角的数表示原子序数。C、铝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3,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3个电子,在化合物中显+3价。D、根据在元素周期表一格中信息可知,右上角的字母表示元素符号,汉字下面是的数字表示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10.【答案】B【解析】【分析】由题目中的元素周期表中的氯元素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其元素种类、质子数、相对原子质量、得失电子情况等.【解答】A、由汉语名称“氯”为“气”字头,可判定它为非金属元素,故A说法错误;B、由题目中的元素周期表中的氯元素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氯原子核内有17质子,故B说法正确;C、由题目中的元素周期表中的氯元素,可知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45而不是17,故C说法错误;D、氯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7,易得到1个电子而达稳定结构,故D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掌握原子的定义与构成;了解元素的简单分类;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的特点.11.【答案】C;Cl;Mn;Ba【解析】【解答】六号元素即原子序数为六的元素,故为碳元素;17号元素即原子序数为17的元素,故为氯元素;锰和钡元素的元素符号都是两个字母,第一个大写,第二个小写,故分别为:Mn和Ba【分析】根据原子序数1至20的元素填空;根据元素符号的书写规则“一大二小”书写。12.【答案】(1)氧(2)16.00(3)得到;3;Al2O3【解析】【解答】(1)图1中a表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图1中的a表示氧元素;(2)根据元素周期表一格中,汉字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图2中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00(3)图3中氧原子最外层6个电子,容易得2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铝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3=2+8+x,x=3;氧元素和铝元素形成氧化铝:Al2O3;【分析】(1)根据地壳中元素的含量进行分析;(2)根据元素周期表单元格中的信息进行分析;(3)根据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一般情况下,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大于4的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等于4的,既不容易得到电子,也不容易失去电子进行分析。13.【答案】(1)118.7(2)6;8(3)小于;稀有气体【解析】【解答】(1)根据A图元素单元格可知,相对原子质量在单元格正下方,故为118.7。(2)B表示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4,核外电子数为6。原子得失电子成为达到稳定结构的离子,氯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故得到电子成为阴离子,则X=8。(3)元素周期表同一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数从左往右依次递增,故甲的原子序数小于乙;He、Ne和乙位于同一族,因此乙是稀有气体元素。【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单元格可得出该元素的名称、符合、原子序数和相对原子质量。14.【答案】;金属;GaN【解析】【解答】氮原子核内有7个质子,核外有7个电子,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电子分两层排布,第一层2个电子,第二次5个电子,结构示意图为 。镓是“钅”字旁,是金属元素。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氮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5,易得到3个电子形成氮离子,带3个单位负电荷,显-3价。镓在化合物中显+3价,所以氮化镓的化学式为GaN。【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名称带“钅”的为金属元素;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及化学式书写原则分析。15.【答案】(1)最外层电子数(2)H、N、K(3)CaO+H2O=Ca(OH)2;C2H4+3O2 2CO2+2H2O【解析】【解答】(1)同一周期的元素原子电子层数相同,同一族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2)H质子数为1,N质子数7,K质子数19,为奇数个,能产生NMR现象(3)常作食品干燥剂的氧化物是氧化钙,可以跟水反应吸水;由微观示意图可知乙的化学式为C2H4,燃烧方程式为C2H4+3O2 2CO2+2H2O【分析】(1)根据同一主族的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分析(2)根据原子的质子数等于原子序数分析(3)根据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乙烯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分析16.【答案】原子序数;;二【解析】【解答】元素周期表中左上角的数字表示的是该元素的原子序数。氧元素是8号元素,核外电子排布为2、6,故结构式为: 。氧元素核外由2个电子层,故属于第二周期。【分析】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17.【答案】(1)硫原子与氧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MgCl2(2)单位体积纯氧中氧分子数目比空气中多,因此纯氧中氧分子与碳原子接触碰撞的机会增多,反应更剧烈;SO42-、Ba2+;Ba(OH)2+CuSO4=BaSO4↓+Cu(OH)2↓【解析】【解答】(1)由于元素的性质主要由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的,氧元素与硫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两种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2)原子序数为12元素为镁元素,原子的最外层有2个电子,小于4,易失去形成镁离子;原子序数为17的元素为氯元素,最外层有7个电子,易得到1个电子形成氯离子,故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Cl2;(3)①在纯氧中,单位体积内的氧分子数目更多,与碳原子的碰撞几率更大,反应更剧烈,所以木炭在纯氧中燃烧更剧烈;②由微观示意图可知,硫酸与氯化钡反应的实质是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结合生成了硫酸钡沉淀的缘故;硫酸铜可以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铜沉淀,化学方程式为:Ba(OH)2+CuSO4=BaSO4↓+Cu(OH)2↓。【分析】(1) ① 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两种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② 12号元素为镁元素,17号元素为氯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Cl2;(2)①在纯氧中氧分子数目比空气中氧分子的数目多,与碳原子的碰撞几率更大,反应更剧烈,所以木炭在纯氧中燃烧更剧烈;②硫酸与氯化钡反应的实质是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结合生成了硫酸钡沉淀的缘故;硫酸铜可以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铜沉淀,据此书写化学方程式;18.【答案】34;78.96;非金属【解析】【解答】解: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小格所提供的信息,可知硒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34;相对原子质量约为78.96;硒为非金属.答案:34;78.96;非金属.【分析】由图中元素周期表所能得的信息为:原子序数、元素种类、核外电子数等内容,据此分析解答.19.【答案】(1)16;失去;Na+(2)两(或2);氖(3)MgCl2(4)2;38;第五;Mg【解析】【解答】 (1)由元素周期表中信息可知,硫原子的核电荷数是16,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电子形成钠离子,符号为 Na+ ;(2)在第二周期中锂和铍元素为金属元素;该周期中氖原子达到了相对稳定结构;(3)笫17号元素为氯元素,笫12号元素为镁元素,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MgCl2 ;(4)①图中x=38-2-8-18-8=2; 锶原子核内质子数为38; ②锶原子原子核外有五层电子,所以在元素周期表中,应排在第五周期,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则化学性质相似,所以第三周期中镁元素的化学性质与锶的相似。【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分析,元素周期数与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根据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分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则化学性质相似;根据在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分析。20.【答案】(1)A;Al3+(2)氧;Na2Se【解析】【解答】(1)微粒A的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属于阳离子,微粒B的质子数等于电子数,属于原子,微粒C的质子数小于电子数,属于阴离子,故填A;A微粒为铝离子,其符号为Al3+,故填Al3+。(2)由图可知,硒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与元素周期表中第二周期的氧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故填氧;硒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两种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2Se,故填Na2Se。【分析】(1)根据微粒结构示意图分析,质子数=电子数,则为原子,质子数>电子数,为阳离子,质子数<电子数,为阴离子。(2)根据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分析;根据化合物化学式书写方法分析。21.【答案】(1)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氧气(2)金属;9;88.91【解析】【解答】(1)①能闻到远处的气味,原因是分子是运动的;②水果外面套上塑料袋除了防止水分流失,还能隔绝氧气;(2)钇是金属元素;根据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可知, 的值为39-2-8-18-2=9;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8.91.【分析】(1)根据分子的特性分析(2)根据元素周期表一格及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分析22.【答案】(1)<(2)太阳能(3)B(4)月球上缺少氧气和水(5)A;B(6)置换;防止爆炸(或防止生成的硅被氧化);低于;MgCl2;取上层清液,加入少量NaHCO3溶液观察能否产生气体,若产生气体则盐酸已过量;HCl【解析】【解答】(1)pH小于5.6的雨水叫酸雨;(2)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是清洁的能源;【探测资源】(3)氦是2号元素,故质子数是2,故原子结构示意图是B;(4)月球上缺少氧气和水,故铁不易生锈;【研发材料】(5)A.硅元素是非金属元素,正确;B.硅元素的元素符号为Si,正确;C.硅元素在地壳里的含量排第二位,但根据图中不能得出,故不正确。故答案为:AB.(6)①该反应是由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新的单质和新的化合物,故是置换反应;为了防止爆炸(或防止生成的硅被氧化),故反应2要在无氧环境中进行;②过滤时液面应低于滤纸边缘;所得粗硅应充分洗涤,以除去表面可能含有的盐酸和 MgCl2;③检验盐酸已过量的方法取上层清液,加入少量NaHCO3溶液观察能否产生气体,若产生气体则盐酸已过量;④该生产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HCl。【分析】(1)根据酸雨pH小于5.6分析;(2)根据风能、太阳能等为清洁能源分析;(3)根据氦原子核内2个质子,核外2个电子分析;(4)根据铁生锈的实质分析;(5)根据元素周期表小格信息分析,名称中带“石”的为非金属元素,硅为地壳中含量居第二位的元素;(6)根据置换反应定义、过滤的操作要求、酸的化学性质分析。23.【答案】(1)Ca(OH)2(2)SO2(3)C(4)NH4HCO3(5)CH3COOH(6)9.012;金属(7)核内质子数不同(8)H2CO3;+4【解析】【解答】(1)熟石灰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可用作建筑材料,氢氧化钙表示为Ca(OH)2;(2)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二氧化硫表示为SO2;(3)石墨很软,可用于制铅笔芯,石墨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表示为C;(4)碳酸氢铵是常用的氮肥,碳酸氢铵表示为NH4HCO3;(5)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可用醋酸清洗,醋酸表示为CH3COOH;(6)元素名称下面的数字表示的是相对原子质量,故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9.012,由元素的名称可知铍元素属金属元素;(7)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或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故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8)原子序数为1、6、8分别是氢元素、碳元素和氧元素,这三种元素可组成碳酸,碳酸表示为H2CO3;氢元素为+1价,氧元素为-2价,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的原则,设碳元素的化合价为x,那么(+1)×2+x+(-2)×3=0,解得x=+4 .故答案为:(1)Ca(OH)2;(2)SO2;(3)C;(4)NH4HCO3;(5)CH3COOH;(6)9.012;金属;(7)核内质子数不同;(8)H2CO3;+4.【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以及对元素周期表的认识、元素化合价的计算方法进行解答即可.24.【答案】(1)钠、镁、铝(2)S2-(3)电子层数为4,最外层电子数为1(4)N2;NO2;NH3(NH4Cl等合理答案均可)【解析】【解答】(1)第三周期中的金属元素有钠、镁、铝。(2)硫原子最外层6个电子,易获得两个电子,显-2价,硫离子的化学符号∶S2- 。(3)钾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四周期,且在钠的正下方,钾原子的结构特点是电子层数为4,最外层电子数为1。(4) 含有氮元素的常见物质的化学式各一个:单质是N2,化合物是NO2 (氮的化合价是+4)、化合物是. NH3(NH4Cl等﹚(氮的化合价是-3)。【分析】(1)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的一般属于金属元素,多于4或等于4的属于非金属元素(2)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一般易获得电子,获得的电子数直至达到8个为止,显负价;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一般易失去电子,使得次外层变为最外层形成稳定结构,显正价。(3)在元素周期表中,原子的电子层数与其所在的周期数相同,即同一周期的原子电子层数相同,而同一族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4)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是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