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考历史解题指导一、历史选择题解答技巧(1)要通过时间和事件构成的GPS来定点排除干扰项(从知识点的错误排除) ;(2)强调对设问的角度进行深入分析;(3)要对区分度极小的答案反复研读题干与选择项的相关度,强调题干与选项的完全对应;(4)要洞察命题者的考察知识点角度和意图。(5)要研究最佳单项选择题的特点,不能看到一个选项错误就沾沾自喜。(6)要相信自己,要相信第一感觉,改来改去的一般没有好结果。(7)碰到一些繁难偏旧的怪题不要过于纠缠,不要让这些难题来扰乱我们的思想阵线。二、历史主观题必考题命题思路及对策1、高考材料题命题思路大致分三个层次: 一是认知层次,主要是对材料的简单加工和归纳;目的是解决考生的温饱问题二是理解和运用层次,要求考生以试卷提供的材料为主,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比较;目的是拉开中等水平考生与较差考生的差距。三是考察考生的历史素养,具体而言就是小论文题或读图分析题,它的主要目的是拉开优秀水平考生与中等水平考生的差距。【例1】我国是最早利用海洋的国家之一①,殷墟即发现了来自南海乃至阿曼湾的海贝。齐国借助“边海”的地理条件,发展“鱼盐之利”,②成为春秋战国时最为富庶的国家。汉代“海上丝绸之路”雏形即已出现③。魏晋而后,僧人“附商舶”西行“求法”,④成为佛教东传的重要方式。宋元时代指南针等远洋航行工具的使用,使海外贸易达到鼎盛。⑤明朝前期,在郑和下西洋的背景下,出现了一批重要的航海著作,如《瀛涯胜览》《星槎胜览》《西洋番国志》等,记录海行见闻,反映当时东南亚、印度以及阿拉伯、东非等地的风土人情、山川形胜。⑥明后期,郑若曾针对倭寇等问题,在《筹海图编》中明确提出“海防”的主张⑦:“欲航行于大洋,必先战胜于大洋。”而明、清政府常常采用“海禁”的办法。到鸦片战争前,“各省水师战船,均为捕盗缉奸而设”。⑧(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古代海洋利用的特点。(10分)※首先要学会审题。历史材料题对问题的审题一般包括四个部分:主干语、答项语、提示语和限定语。主干语又称“中心语”是问题的主体,它告诉考生,试题是针对哪一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进行提问的,找出主干语是审题的起点;该题的主干语是“海洋利用”。答项语就是求答项,它规定回答哪些方面的内容,是审题的落脚点,找准答项语就把握了问题的关键,找到了解题的着力点,收集材料,组织答案就有了目标;答项语是“特点”。限制语是对主干语、答项语、提示语在范围、程度、角度等方面的限定,它限定答题限制在什么范围之内。 限定语是“我国古代”与“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提示语是“概括”。提示语规定用何种方式作答,也就是解决怎么答的问题,它规定了试题的类型,提示我们应对的解法。把准提示语,就能够确定答题的基本方式。特点一般是要概括才能得出。所谓特点,就是指人或事物所具有的与众不同的独特之点。“特点”不是史实的堆砌,而是对史实的概括与提炼,该题要求考生围绕“我国古代海洋利用”这一主题,从不同角度,不同时期概括它的特点。※其次,对照评分细则指导学生答好特点归纳题。◎特点归纳:〖1.我国古代最早利用海洋。2.齐国利用“边海”条件发展经济。3.汉代出现“海上丝绸之路”。4.魏晋僧人“附商舶”西行“求法”。5.宋元使用远洋航行工具,海外贸易达到鼎盛6.明朝航海著作反映风土云情。7.明朝提出“海防”的主张 8.明清实行“海禁”,战船均为捕盗缉奸而设”。〗◎评分细则(总分10分)(1)从沿海利用到远洋开拓。(或答海洋利用的地域空间不断拓展;海洋利用具有拓展性;“海上丝绸之路”;“殷墟发现了来自南海乃至阿曼湾的海贝”。)(2)先进技术应用于航海。(或答海洋利用的技术、手段不断改进;指南针、远洋航行工具等应用于航海;或造船技术高;或“指南针等远洋航行工具的使用。”)(3)以经济、文化交流为主,和平利用。(或答与郑和下西洋相关的经济文化交流相关的内容;重视和平友好往来;重视传播文化;促进经济文化交流;宣扬国威和和平外交;满足对异域珠宝的追求;海外贸易鼎盛;航海著作出现,如《瀛涯胜览》《星槎胜览》《西洋番国志》等反映风土云情、山川形胜。)(4)以民间交流为主。(或答海洋利用以民间交往为主;僧人“附商舶”西行“求法”。)(5)海洋意识不足。(或答海洋利用的指导思想逐渐封闭保守;海洋利用由开放走向封闭;“海禁”;“各省水师战船,均为捕盗缉奸而设”。)※第三、做特点归纳题的注意事项1.答题要有条理。考生在答题时能组织对称的语句效果更佳;宁可把一个知识点拆成2条进行表达,不允许把2个知识点合并成一条作答。4分的考点很容易判为2分;丢1分的机率很大。2.排版要科学。要先打草稿,按照逻辑或内容的重要性等进行排版;句子要整齐、对称、平行排列。3.材料要选择。考生盲目抄材料;特别注意考生不能没有选择全抄材料;如果试题规定不允许抄材料时,不要以身试法。2013年全省有3-40名考生全抄材料的,直接计0分。4.紧扣材料组织答案。不允许天马行空组织虚无缥缈的无效答案,不允许过分倚重“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过多的联想。事实上,能把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全部获取分数就不会太低,最忌讳的是在答题时不去“深耕”史料,答题时丢三落四,造成得分偏低。5.概念要清晰。答题过程中如果出现明显的概念等低级错误,在可给分和可不给分的判定时,很容易直接判为0分。6.书写要工整,少写错别字。书写马虎,错别字多的考生,想浑水摸鱼的可能性很小,很难占便宜。【例2】2013年材料题-阶段特征题鸦片战争后,中国被卷入世界市场体系,①通商口岸不断增加。魏源认为海运“优于河运者有四利:利国、利民、利官、利商”。1842~1846年,茶出口增长一倍,丝的出口增长将近五倍;1846~1856年,茶出口又增长55%,丝的出口增长三倍多。海关税收从1861年的490余万两增加②到1902年的3000余万两。1866年,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附设福州船政学堂。1868年,江南制造总局制造的第一艘近代海轮“惠吉”号下水。1872年轮船招商局成立,“使我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占尽”。③1885年,海军衙门设立。随着西方商品与资本输出的扩大,部分国人提出与列强进行“商战”。1904年,张謇上奏朝廷,请准各省成立海洋渔业公司④,购置新式渔轮,发展海洋渔业。19世纪60年代后,清政府与英法等国签订条约,允许百姓出国,“毫无禁阻”,⑤仅南洋地区,就有中国移民500万人。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晚清海洋利用的主要变化及启示。(15分)◎评分细则(总分15分)(1)变化〖注意:在下面六个答案中,只要求选对其中四项,每项3分。〗①在西方冲击下海禁政策失效,政府被动参与海洋利用。(或答海禁政策失败;海禁到被迫开放;海禁到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②海洋权益的各方面都受到西方列强的干预控制。(或答海洋利用的主动权逐渐丧失;西方国家掠夺中国的海洋权益。)③通商口岸增加,海外贸易拓展。(或答通商口岸不断增加;海关税收增加;或茶、丝出口量增加。)④对海洋重要性的认识逐步深入。(或答随着西方商品与资本输出扩大,部分国人提出与列强进行“商战”;轮船招商局成立,“使我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占尽”。)⑤海洋管理机构逐步建立,试图建立有效的海防力量。(海军衙门;海洋渔业公司;福州船政局;江南制造总局等机构的设立。)⑥海外移民、留学成为重要现象,对国内的影响加深。(或答允许百姓出国;仅南洋地区,就有中国移民500万人。)(2)启示(0,3)加强海洋领土及海权意识;开发利用资源(或答提高国民海洋意识;政府要加大对造船业的扶持;加强海洋领土或海权意识;加强海防建设;建立海洋强国;海洋强国梦;维护国家主权;推动海洋经济的发展;加强对海洋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例3】2011年材料题——阶段特征+原因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按“官有能而禄有功”的原则,废除血缘世袭的贵族制,建立起官僚行政制度。秦至汉初,秉承法家理念,功与能为官吏升迁任免的主要依据。汉武帝以后,儒生出身的官吏地位上升,官吏个人品行对于引导、教化百姓的功用日益受到重视。东汉时,士大夫追逐基于德行的“名”,官吏矫情虚伪而无实际才能成为普遍现象,曹操执政,强调“唯才是举”,功、能者优先,“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西魏北周选任官吏,突出思想品行的重要性:“凡所求材艺者,为其可以治民。”强调对官员的品行和政绩考核。“其志行名者,则举之;其志行不善者,则去之……凡求贤之路,自非一途。然所以得之审者,必由任而试之,考而察之。” ——摘编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材料二 唐代将品德与任职态度方面的“四善”作为考察官员最重要的内容:“一曰德义有闻,二曰清慎明著,三曰公平可称,四曰恪勤匪懈。”同时规定各类职务的最佳业绩标准,称作“最”。每年考核,公示结果。考核分为九等:“一最四善为上上,一最三善为上中,一最二善为上下……居官饰诈,贪浊存状,为下下。”“善”是获得薪酬奖励与迅速提升的关键。 ——据《新唐书》(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至唐官员选拔所体现的“德”、“才”观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15分)◎答案:变化(8分)〖1.秦至汉武帝时,以功勋、能力为选拔官吏的主要依据;2.汉武帝以后,选拔官吏越来越注重官吏的个人品行;3.曹操强调“唯才是举”;4.西魏北周时强调德行优先,同时注重能力考察;5.唐代形成一套完善的德才兼顾、以德优先的考核制度。〗原因:(7分)〖1.儒家思想对制度建设的影响日益深入:2.具体历史背景影响人才选拔的标准;3.建设高素质的官吏队伍。〗小结:考生阶段性特征题注意事项1.搭好答题的框架。近年高考热衷于将材料划分阶段,然后在根据阶段总结特征,因此考生首先要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确保划分阶段不发生错误。如果没有绝对把握,建议多分几个层次,这就是高考答题中 “油多不坏菜”的原则。2.从材料中总结特征。 根据已经的分的阶段,按阶段总结其特点。3.结合所学完善特征。把自己知道的内容在时间充裕的前提下全部写在试卷上。评卷老师一般会在“杂草中选禾苗”。二、评述题。考生在做这种类型的题时,要先根据材料“述”再“评”。【例题】2011年40题材料——评述题取士概归学堂,固已明示天下以作新之基……且设立学堂者,并非专为储才,乃以开通民智为主,使人人获有普及之教育,具有普通之知能,上知效忠于国,下得自谋其生。其才高者,固足以佐治理,次者亦不失为合格之国民。 查科场试士,但凭文字之短长,不问人品之贤否。是以暗中摸索,最足为世诟讥。今学堂定章于各项科学外,另立品行一门,用积分法,与各门科学一体考核,同记分数,共分言语、容止、行动、作事、交际、出游六项,随处稽查,第其等差,至考试时,亦以该生平日品行分数,并合计算。凡算学、地理、财政、兵事、交涉、铁路、矿务、警察、外国政法等事,但有一长,皆可保送。俟考试时分别去取……其取定者,酌量用为主事、中书、知县官。 ——摘编自《袁世凯、赵尔巽、张之洞等会奏之停科举推广学校折暨上谕立停科举以广学校》(1905)(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清末对“德”、“才”的新认识。(10分)※答案:〖A述:1.德和才都是国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2.强调学校在德才培养中的重要性;3.德通过课程教育、日常考察方法养成;4.在官员选拔中更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B评:1.继承古代德才兼备的人才观;2.适应时代需要;3.有利于新式人才的培养。(10分)〗【例5】2012年材料归纳题1868年,英国伦敦议会大厦前的十字路口安装了世界上第一盏煤气信号灯。它由一位警察牵动皮带操作:红灯停,绿灯行。这盏信号灯出现后,伦敦这个最繁忙的路口交通秩序有所好转。1903年,美国颁布实施了首部交通法规,第一次提出了建立红绿灯信号、行人安全岛、人行横道标志等设施,后为世界各国所仿效。1914年,美国的克利夫兰、纽约和芝加哥相继出现了由电力驱动的交通信号灯,缓解了这些城市出现的交通问题。随着美国汽车制造业迅猛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对城市道路通行提出更高要求。此后,美国开始把多个交叉口信号灯联接为一个联动式信号系统,由人工集中控制,使路口通行能力有所提高。1926年,英国第一次安装和使用自动化的控制器来控制交通信号灯,成为城市交通自动控制的起点。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开始使用车辆感应式信号控制器,雷达、超声波、电磁等检测器相继问世。1952年,美国丹佛市首次把模拟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交通信号灯控制。1964年,加拿大多伦多建立了一套由计算机控制的交通信号灯协调控制系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拥有电子计算机交通控制系统的城市。这是道路交通控制技术发展的里程碑。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城市交通状况日趋恶化,拥挤、阻塞、交通事故和噪声、环境污染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人们认识到,只有综合考虑路口交通流与信号控制方案,并完善配套的城市交通法规,才有望改善城市交通,消除相关社会问题。智能交通控制系统应运而生,它采用实时侦探数据并自动调控信号灯,以保证道路的畅通。(1)指出城市道路交通信号灯诞生的历史背景。共6分)◎答案:〖①工业革命。(考生答:工业化;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科技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给2分)②城市快速发展。(考生答:城市进程加快;工业城市出现;城市(都市)近代化;城市功能增加;城市数量增加;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发展快;给2分)③城市交通状况日益复杂。(考生答:交通运输工具数量与种类增多;城市管理难度加大;汽车增多;给2分)〗(2)简述影响交通信号灯重大改进的主要科技成果。◎答案:〖①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考生答:内燃机的发明;内燃机的应用;出现内燃机;给2分)②新式交通工具不断出现。(考生答:交通工具种类增多;汽车、有轨电车的增加;给2分)③电灯的发明和电力的广泛应用。(考生答:信号灯的改进;自动化控制器交通信号灯的出现;车辆感应式信号控制器、雷达、超声波、电磁等检测器出现;给2分)④计算机技术的产生和普及。(出现模拟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交通信号灯;出现计算机控制的交通信号协调控制系统;出现电子计算机交通控制系统;给2分)⑤网络技术的出现与应用。(出现智能交通控制系统;互联网出现;因特网出现;给2分)〗(3)城市交通信号灯的发展历程,说明技术进步在哪些方面改善城市生活。 ◎答案:〖①解决了城市化进程中日益突出的交通问题,改善了城市环境。(考生答:解决了城市化进程中日益突出的交通问题;改善了城市环境;改善了环境、交通问题;解决了工作环境和生活方式;解决了道路畅通的问题;或抄材料“城市交通状况日趋恶化,拥挤、阻塞、交通事故和噪声、环境污染日益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给3分)②推进了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管理水平。(考生答:推进了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完善交通法规,消除相关社会问题。给3分)③提高了城市的文明程度。(考生答:提高规则意识;提高法制观念;提高行为方式及其它具体表达文明程度的词语,均给3分) 〗四、关于选考题现状及复习建议比较难度,再根据个人实际选择作答。建议选择答案主要出自材料的题作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