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群星闪耀 第一单元 大单元整体教学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教学要点:1.了解杰出人物的事迹、成就,感受其襟怀、品格、气质,学习其良好的习惯和治学方法。2.关注篇章结构、语言形式,理解独特形式的作用。3.学习精读的方法:抓关键语句段落法、字斟句酌法、细节品读法、材料补充法,揣摩表情达意的妙处,理解杰出人物的思想感情,体会文章的人文内涵。4.关注单元整体,通过读写结合的形式,提炼表现人物精神的写作方法,提升学生人物类文章写作的能力。学习目标学生将知道:1.由外而内地了解杰出人物。2.掌握精读法的主要途径。学生将理解:1.能就篇章结构、语言形式的独特性进行分析,理解其在表达上的作用。2.通过精读途径,把握杰出人物的特征,理解其思想感情和文章的人文内涵。学生将能做:1.运用精读法,阅读同类作品,领略名人风采。2.聚焦课文名人精神,学习“写出人物精神”的方法,通过迁移运用进行相应的写作。核心素养:文化自信: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杰出人物的精神品质,树立自己的理想抱负。语言运用: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了解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规范运用语言文字的意识和能力,能在具体语言情境中有效交流沟通。思维能力:能结合时代背景和人物处境,从多角度、多侧面理解人物在不同社会角色身份下表现出的精气神。审美创造:在阅读中,体会课文中优秀人物对己、对人、对事、对国的态度,发现身边普通人身上的闪光点,用文字表现人物的精气神。【课时安排】共1课时【教学过程】【整体感知】本册教材是依主题选择同质文本进行组元,因此教学时要关注选文之间的勾连,适度体现单元整体教学思维。但是,备课时仍然要挖掘单元内每篇选文自身独特的教学价值,形成篇与篇的差异互补。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人文主题是“群星闪耀”,本单元的课文都是写人物精神品格,《邓稼先》时代背景鲜明,议论、抒情直接,选择事迹典型;《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写作角度清晰,用典型事件和重要细节呈现人物精神的不同侧面;《回忆鲁迅先生》选材角度独特,细节真实生动,情感细腻感人;《孙权劝学》通过典型的语言和语气,展现人物风采,这些文章都通过典型言行细节描写呈现人物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精神品德。我们将迁移运用学到的知识、技能和方法来实施单元整合学习,引导学生在分篇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比较阅读,初步读懂作者使用多种表达方式表现人物精神,并尝试运用通过细节和典型事件来突出人物的精神风貌,借助一些抒情、议论的句子,来表现人物的精神。落定知识积累,匹配素养目标,解决真实问题,本单元的整体学习设计思路是:主题一:读文。主题二:析文。主题三:写文。主题一:读文。整体感知文本,对比阅读,分别读出人物什么精神,提升阅读素养;主题二:析文。作者是怎样体现人物的精神,梳理知识、总结方法,拓展整本书阅读推荐,尝试综合分析;主题三:写文。尝试运用细微处见精神的写作技巧,可仿写、可创造,学会知识应用。【主题一】主题一:读文。整体感知文本,对比阅读,分别读出人物什么精神,提升阅读素养。(一)学习内容:本单元四篇课文,熟悉内容,梳理事件,感受人物精神,摘录印象深刻的语句或片段,填写课文整体感知表。(二)学习方法:这一单元的学习内容是“杰出人物”:孙权、吕蒙、邓稼先、闻一多、鲁迅,当然还有作者们:司马光、杨振宁、臧克家、萧红。学习方法是“精读”,了解四篇文章的文体以及大意的基础上,把握关键语句和段落。(三)学习自评:1.小组内交流各自填写的表格,相互借鉴,对自己填写的表格进行补充和修订。2.小组内交流讨论,初步横向比较本单元四篇课文,感知其在内小组的比读课文整体感知表。小组成员可以保留各自不同意见,在自己的表格中体现,为下一课段学习做准备。【主题二】主题二:析文。作者是怎样体现人物的精神,梳理知识、总结方法,拓展学习感动中国XXXX年度人物颁奖词、事迹篇目1《邓稼先》语文要素目标1.抓住关键语句或段落,揭示其形式特点,从不同角度(内容、结构、内涵、主题)分析其表达作用。2.有针对性地搜集并阅读补充材料,促进认知,深化评价。人文主题目标了解“两弹”元勋邓稼先的卓越成就,感受并学习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品质。学习活动建议1.抓小标题,寻独特处:行文思路巧安排(先与后),行文内容精选择(写与不写)。2.抓关键句段,品人物精神:品读细节描写、评价性语句、时代背景等关键语句或段落,字斟句酌,感受人物的品格、气质。3.抓语言独特处,悟其表达效果:改变文中独句成段的部分、长短句交错的语段,通过比读,理解言语形式之于内容的作用。4.拟写颁奖词,诵读表敬意:课前搜集有关邓稼先的其他资料,通过拟写颁奖词,更全面地评价人物,激发内心的仰慕之情。篇目2《说和做——记闻一多言行片段》语文要素目标1.从多种角度品评本文精粹的行文特质。2.有针对性地搜集并阅读补充材料,促进认知,深化评价。人文主题目标了解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和革命者“说”和“做”的不同,感受其精神品质。学习活动建议1.寻找结构性语句(总起句、过渡句、总结句等),理清课文脉络,体会结构的精致。2.精读“三书”“三事”,感受人物精神,理解细节作用,体会材料选择与裁剪的的精当。3.品味诗意语言与抒情性议论,揣摩其表达效果,体会语言的精炼。4.补充阅读闻一多诗歌,了解其艺术特色,感受其中的精神追求。5.课外观看《建国大业》中闻一多的演讲片段,感受闻一多的革命精神。篇目3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语文要素目标1.借助批注理解文意,感受人物精神。2.学写批注,记录阅读收获。3.品析独特的行文形式和言语形式,体会课文在表达方面的妙处。人文主题目标了解鲁迅先生的日常生活,感受鲁迅平凡而又伟大的精神气质和人格魅力。学习活动建议1.话说“印象鲁迅”。2.阅读批注,类分批注:阅读批注内容,梳理批注类型,发现批注从哪些角度引导理解文意,感受鲁迅的人格魅力。3.我写批注,再说鲁迅:仿照归纳出的批注类型写批注,深入感受鲁迅人格魅力,重识“印象鲁迅”。4.借阅读提示,品文章之别具一格,体会作者的细腻情感。篇目4 《孙权劝学》语文要素目标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大意。2.把握课文中的重点文言实词,理解文中语气词和称谓语的含义。3.朗读人物对话,揣摩语气情感,把握人物特点。人文主题目标了解孙权劝学的故事,理解读书学习的重要性,并从中获得启迪。学习活动建议1.还原文,断句读:朗读无标点版本,断句停顿,初通文意。2.填称谓,识人物:选填称谓语,明确人物关系,感受人物情感。3.赏虚词,读语气:赏析语气词,理解人物说话的语气和情感。4.补标点,悟情感:补充几处特殊标点,理解人物语言背后的情感,感悟孙权劝学的意义。5.文白演读,仿真穿越:小组合作,分别用文言和白话的形式分角色演读,合理想象,补充人物口吻、神态、动作等,促进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劝学意义的思考。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语文要素目标1.回顾七上《写人要抓住特点》,温习写人的常见方法。2.结合单元文本,提炼“写出人物的精神”的基本方法,通过迁移运用进行有效写作。人文主题目标1.引导学生用方法完成写作任务,提升写作水平,感受方法对于实践的作用。2.眼中有人,能感悟凡人或伟人的精神,从而得到心灵滋养和精神启迪。学习活动建议1.温故知新:回顾七上《写人要抓住特点》,用简明的思维导图罗列常见写法。2.就近取法:选单元文本,找一个例子,见一种精神,归一种写法,以表格的形式加以呈现。3.头脑风暴:小组合作,确定对象,明确其内在精神,运用三种方法进行表现;合理分工,合作完成其中一个片段,投影展示,解说理由。4.完篇写作:除提供写法支架外,还应提供适合一般性写作的结构支架、语言支架或提纲支架,助力学生运用程序性知识体验写作的成就感。【写文】主题三:写文。知识的应用,可仿写、可创造,尝试运用细微处见精神的技巧写作任务:持续观察身边的一位普通人,发现其身上的闪光点及精神品格,选择典型事件,借助语言和行为表现其精神品格,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写作方法】1.引导学生学会抓住特征刻画人物,可能抓住典型细节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2.可以借助一些写作手法来加以突出、强调。如对比、衬托、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等,借助一些抒情、议论的句子,对人物的精神品质进行点睛式的概括。3.养成善于观察、善于积累的习惯,将这些信息准确形象地表达出来。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有的让你尊敬,有的让你佩服,有的让你感动,有的让你叹息……以《这样的人让我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提示:1. 先补全题目。填写一个能体现自己情感态度的词语。2.“这样的人”可以是你熟悉的人,比如你的同学、邻居,也可以是陌生的人,比如路人、新闻报道中的人;可以是某个具体的人,也可以是某一类人。3.“这样的人”应该是具有某种精神品质,或代表某种风气的人。要着眼于个性、品质去描写,写出你的情感倾向。写法上可以(1)运用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多种描写方法,通过细节描写展现这个人的个性或精神。(2)运用对比、衬托、正面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突出人物的个性或精神。(3)添加抒情和议论,写出自己的情感倾向。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