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2.3 学会宽容 第三课时 教案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2.3 学会宽容 第三课时 教案设计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课《学会宽容》教案设计
第三课时
课题 学会宽容 第三课时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六年级
核心 素养 目标 政治认同:学会换位思考,尊重差异、宽容不同。 道德修养:能够认识到世界的差异性,换位思考。 法治观念:通过了解国际宽容日来理解世界的差异性,并学会包容不同。 健全人格:通过对日常情境和名人故事的分析,懂得君子和而不同的道理。 责任意识:深刻理解并掌握“和而不同”的内涵,客观看待人与人之间的不同。
重点 理解宽容亦是对他人不同兴趣爱好、观点等的包容,逐渐养成尊重、宽容的人际交往品质。
难点 正确理解宽容是在立足自我、尊重规则的基础上悦纳他人。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初识和而不同
在前两节课中,我们来到了宽容城,参观了静心泉、包容镜和礼让亭,了解到了宽容对于生活的意义;我们拜访了啄木鸟医生,消灭了心中的三条虫子,平息了怒气,放弃了报复,懂得原谅他人;我们还通过一些事例和相关法律,了解了宽容的限度和原则。
今天老师又遇到了一个问题,同学们能不能帮助老师解决一下呢?让我们打开教材18页,学习本课最后一个小节——和而不同。(板书:和而不同)
二、案例分析,探究和而不同
1.阅读思考
我们来看看六年二班发生了什么事,边读边思考:六年二班的战火因为什么而烧起来?这对班级的和谐有什么影响?
2.全班交流
1)这件事的起因是什么?
预设:同学课间谈自己的兴趣爱好
2)为什么谈爱好能引起战火呢?
预设:有人不赞同别人的爱好,并且贬低、讥讽别人的爱好。
有的人总想让别人与自己一样,看不惯别人的不同。有的人总认为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听不进去别人的意见。
3)造成了什么样的后果呢?
预设:造成了班级混乱,不利于集体和谐。如果再进一步发展很
可能会由唇语相讥演变成拳脚相向。
4)那么六年二班的同学在讨论自己的兴趣时候,应该怎么做呢?
预设: 同学们在讨论自己的兴趣时候应该意识到:
要尊重他人的不同兴趣,不能贬低、讥讽别人的兴趣。(尊重不同的观点)
人与人之间是不同的,不同的性格、不同的特长、不同的身体状况、不同的家庭环境都会使人有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应要求所有人的兴趣爱好都一样。(包容不同的观点)
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有对错之分的,在这件事上可以有多种看法,健康有益的兴趣爱好都是对的。(包容不同的观点)
当同学们产生分歧的时候应该调整情绪,客观、大度、合理的解决分歧,可以展开规范、友好的辩论赛。(合理解决分歧)
要相信集体的力量,某个人的观点可能只是一个方面的看法,只有综合大家的观点,看法才能全面。有的人认为玩电子游戏可以锻炼反应能力,有的人认为玩电子游戏会损害视力、耽误学习。综合他们的观点来看,我们可以适度的玩电子游戏。(合理解决分歧)
人无完人,自己的观点也不一定是对的,应该包容不同的意见,集思广益。(合理解决分歧)
(说明:在学生发言的时候,教师适时的板书:尊重、包容不同,合理解决分歧。)
教师总结:应该意识到人与人是和而不同的。
3.小组交流
你是否有过不包容他人观点(兴趣、风俗、文化)或者不被别人包容的经历?( 可以是个人亲身经历过的,也可以是自己看到的他人之间发生的事情。)请在小组内说一说,议一议。
要点提示:事情的起因、经过和造成的影响分别是什么?当事人不能容纳别人观点的原因是什么?当事人应该怎么做才能合理解决分歧?
4.全班汇报:
预设:
1)事件一:父母之间不宽容彼此观点
起因:我不喜欢打篮球,爸爸让我参加篮球训练班。
经过:爸爸认为打篮球能锻炼身体,我参加篮球训练班以后就能喜欢打篮球了。妈妈直接否定爸爸的观点,她认为,我不喜欢篮球,就没必要参加篮球训练班。他们谁都不同意彼此的观点,两个人争吵了起来。
影响:他们好几天都没有说话,家里没有欢笑,我们心情都很郁闷。
不宽容彼此观点的原因: 他们不具备和而不同的品质。爸爸自以为是。妈妈看不惯爸爸的行为。
他们应该这样做:如果他们能做到和而不同,妈妈就会尊重爸爸的想法。爸爸也会理解妈妈的想法。他们可以一起来征求我的意见。
2)事件二:我和同桌不宽容彼此的观点
起因:学校将要举办运动会,我和同桌选择参加比赛项目。
经过:我认为应该自己想参加什么项目就参加什么项目,我同桌认为班长让参加什么项目就参加什么项目。我看不惯他的想法,一天没搭理他。
影响:我们一天都心情不好,影响学习。
不宽容彼此观点的原因:我认为自己的想法最重要。我同桌认为应该听班长的话。我没都没有做到和而不同。
他们应该这样做:我们都应该先向班长说明自己想参加的项目,然后再请班长根据班级的需要,适当安排。既不能固执己见,损害集体的利益,也不能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的想法。遇到分歧我们可以向老师请教,不应该起冲突。
5.教师小结:
当与别人意见不同的时候,应该想想他为什么会有那样的想法,尝试去理解并包容他的观点;而且,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应该大度、合理地解决分歧;端正立场,和而不同,不能损人利己,也不能人云亦云。真正做到和而不同,才是人际交往中的大智慧。
和而不同,语出《论语 子路》,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孔子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通过一个小故事来了解一下吧。(播放视频:君子和而不同)
三、探古寻今,拓展和而不同
1.除了孔子的教导,从古至今,还有很多名言良训,都在潜移默化地劝诫我们,要宽容待人、和而不同。你知道哪些呢,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吧。
预设: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林则徐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李斯
山锐则不高,水狭则不深。 ——刘向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费孝通
2.同学们分享了这么多,你最喜欢哪一句呢,把它抄录下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吧!
3.在古今圣贤的教导之下,千百年来,和而不同的思想在我们中华民族生根发芽,早已渗入到我们社会的各个方面。
我国尊重各民族不同的文化、风俗和生活方式,各民族都在我们这个大家庭中和谐交融。
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国家在香港和澳门实行一国两制。
在国际交往中,我们也积极同各国友好交往,坚持合作共赢。
学到这里,也许你已经发现,我们学习的宽容,是一个无所不能的大智慧。它不仅能化解人际交往中的矛盾,还能够维护稳定、促进发展、和谐万邦。
板书设计:
学会宽容——和而不同
兴趣
观点
理解包容不同 文化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