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2.4《买东西的学问》 第2课时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年级下册2.4《买东西的学问》 第2课时 教案

资源简介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
四 年级 下 册第 二 单元 主题 做聪明的消费者
乡镇 学校 教师
买东西的学问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栏目一“购物讲文明 维权意识不能少”。
教学目标
(1)遵守购物时的行为规范,做一个文明的消费者。
(2)购物时要有自我保护意识,懂得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教学重难点
(1)规避不良购物行为,文明购物。
(2)树购物时自我保护意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教学准备
教师:学习单、课件
学生:前置性作业单
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课件出示生活委员雯雯在超市看到不文明购物行为的场景)
师:想一下,这些购物行为有哪些不好的地方?
(设计意图:以雯雯在超市遇到的不文明行为作为导入,既与第一课时呼应,也自然引入本课要学习的知识点。)
(2)新课讲授
板块一:购物讲文明
活动一:预设问题、层层递进
师:购物是一种休闲活动,也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我们在购物时需要培养良好的购物习惯,做一个文明的消费者,这是必要的行为规范,也是社会道德的基本要求,可是也有一些人在购物时,有很多不好的习惯。
任务1:想一想,你们在平时购物时遇到过类似行为吗?
交流要求:由组长负责分工以及成员的交流顺序等。
交流时间:3分钟。
交流形式:组长—1号组员—2号组员—3号组员—组长总结展示小结。
生预设1:我们在逛超市时经常看到有人插队,特别气愤。
生预设2:有些大人经常拆超市的玩具给孩子玩,却又不买。
师总结:看来同学们在生活中发现了这么多不文明的购物行为,比如插队,随意撕开超市商品包装、损坏商品时拒不承认等等。
任务2:说一说,遇到这种不文明行为,你会有什么感觉?
生预设1:不仅造成商家的利益损坏,而且可能会影响其它顾客的购买。
生预设2:我最不喜欢插队的顾客,这对其它守秩序的顾客不公平。
师:是的,在消费行为发生的过程中,卖家都需要遵守购物规则,买家也需要做到文明购物。
任务3:议一议:你同意刘晓明的做法和观点吗?(播放刘晓明的购物经历视频)
生预设1(同意):作为买家,有对商品的知情权。
生预设2(不同意):虽然买家有知情权,但也应该根据商品的情况,保证商品的完整。
师小结:第二种观点是正确的,新商品确实不能随意打开包装,否则影响销售,而且买家刘晓明对营业员的态度不礼貌,没有做到文明消费。
活动二:前置性作业展示,交流讨论
讨论:如何做一个文明的顾客
生预设1:文明的语言包括:谢谢,对不起,麻烦您帮我......文明的行为主要包括遵守公共秩序、不插队。
生预设2:文明的语言包括:请,辛苦您......文明的行为主要包括不买的东西一定要放回原位、不乱触摸商品等。、
师强调:在消费行为中,消费者需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遵守文明的消费行为,维护健康的消费秩序。
(设计意图:此环节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和讨论,在讨论过程中生成知识点,教师及时加以点播和引导。活动一通过三个问题采取小组交流讨论、个人发表观点、学生辩论赛三种方式来进行,活动二通过前置性作业+现场互动讨论模式巩固新知,最后教师总结收尾,攻破本节课重点。)
板块二:维权意识不能少
(播放雯雯遇到超市搜身和买到不合适彩笔的视频)
活动三:想一想,议一议,权益被侵犯怎么办?
(1)谈一谈,雯雯在结账后又遇到了不开心的事情,你觉得她应该怎样做?
(2)议一议:在购物过程中,如果遇到一些侵犯自己权益的行为,我们该怎么做?
生预设1:我认为她不该人气吞声,应该直接拒绝,甚至可以请求警察叔叔的帮忙。
生预设2:我认为她可以求助父母来解决,彩笔也应该退掉。
(3)总结:购物过程中,如果遇到一些侵犯自身权益的行为,我们要树立维权意识,雯雯可以拿着购物凭证,找超市的负责人说明情况,如果还是无法解决,还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或者工商部门投诉,总之,要通过正确的渠道去解决
(4)知识窗:
消费者享有人身、财产不受侵害的权利,商家无权搜查顾客的身体或背包。消费者因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受到人身、财产损害的,有权要求经营者修理、更换、退货、弥补损失、赔礼道歉等。
(设计意图:此环节仍以故事作为引导,让学生角色代入,在讨论分析中,加入相关知识点,层层深入。最后拓展相关法律知识,让学生知法、守法的同时善于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回顾小结
师:课程进入尾声,在昨天口诀的基础上我们又丰富了,请大家熟记:
购物是门大学问,几个要点要记牢。
合格商品才能买,看清包装很重要。
商家要选信誉好,消费别忘留发票。
购物言行须文明,注意尊重和礼貌。
学会协商与投诉,维权意识不能少。
(设计意图:在上节课口诀的基础上增加本课时知识点,学生记忆更方便。)
板书设计
买东西的学问
1、购物讲文明
2、维权意识不能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