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2.5《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 第二课时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五年级下册2.5《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 第二课时 教案

资源简介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
五 年级 下 册第 2 单元 主题 公共生活靠大家
乡镇 学校 教师
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共同建设有序生活
教学目标:
1.明确构建有序和谐的公共生活人人有责,积极参与公共生活。
2.通过学习,认识建设有序生活需要个人、社会和国家共同努力。树立公共生活需要秩序的观念。
3.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生活现象,尝试用合理、合法的方式解决生活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公共生活需要良好的秩序来维护,树立公共生活需要有序的观念。
难点:让学生从个人、社会、国家的角度综合思考如何共建有序生活。
课前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
提问,
同学们,今年春节的电影很火,可能有人边看边用手机录下来分享给亲戚朋友或者留作自己再观看。这样做可以吗?
可以。所谓电影“屏摄”,就是指包括拍照、录像、录音在内的影院盗摄行为。事实上,屏摄行为已涉嫌违法。在2017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中,对影院“屏摄”问题有着明确说明,根据第三章第三十一条规定:“未经权利人许可,任何人不得对正在放映的电影进行录音录像。发现进行录音录像的,电影院工作人员有权予以制止,并要求其删除;对拒不听从的,有权要求其离场。”
文明观影,拒绝屏摄!良好的影院秩序由你我守护!
学生活动:思考观看电影还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讲授新课
教师活动:
活动一:说一说在不同公共场合下应该怎么做。
1.当赛场上冉冉升起五星红旗,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时……
2.在博物馆参观,听讲解员介绍展品时……
3.参加社区组织的看望老人或爱护环境的公益活动时……
预设学生回答:1.要向国旗敬礼,唱国歌。2.要保持安静,要爱护展品。 3.要积极参与,关爱老人,保护环境。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中的场景,让学生感受公共秩序需要大家共同维护。
教授知识点:在公共生活中,作为社会中的一员,我们要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心中有国家。遵守社会公德、法律法规,才能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构建有序和谐的公共生活。
教师活动:
活动二:针对生活中出现的下列问题,调查了解国家、社会和个人为解决问题所作的努力。(分小组讨论)
1.路口红绿灯坏了,车辆、行人乱成一团。
2.工厂向河流排放污水,导致河流受到污染。
3.占用公路晾晒谷物,影响交通安全。
预设学生回答:1.迅速报警,让警察维持交通秩序。2.向环境保护部门举报,投诉违法行为。3.向交通部门举报或报警,请求相关部门依法处理。
活动三:学一学:,学习法律知识,将行为与相关法律相连。
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 《刑法》
严重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 《治安管理处罚法》
排放污染物的行为 《道路交通安全法》
毁坏国家文物的行为 《环境保护法》
违反交通安全的行为 《文物保护法》
设计意图: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渗透法律的知识点,明白遵守社会公德、法律法规的重要性!
课后延伸:播放视频《体育馆内不文明观赛现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聚众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商场、公园、影剧院、展览会、运动场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聚众堵塞交通或者破坏交通秩序,抗拒、阻碍国家治安管理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情节严重的,对首要分子,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让学生知道到不遵守公共秩序的影响及后果。
教师总结:维护公共秩序,共建有序生活,离不开国家的支持、法制的保障。对积极维护秩序的行为要大力宣传或表扬,对破坏公共秩序的个人或组织要依法惩戒,形成遵守公共秩序光荣,破坏公共秩序可耻的社会风尚。
课堂作业
维护公共秩序,共建有序生活,需要汇聚社会( )的力量。不论是( ),还是社会单位或组织,都需要遵守( ),共同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维护公共秩序,共建有序生活,离不开( )的支持、( )的保障。对积极维护秩序的行为要大力宣传或( ),对破坏公共秩序的个人或组织要依法( ),形成遵守公共秩序( ),破坏公共秩序( )的社会风尚。
游戏:判断正误。
板书设计
社会成员规范自己的行为
劝阻不遵守公共秩序的人
公民、社会单位或组织遵守公共秩序 共同建设有序生活 国家的支持法制的保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