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石钟山记》(课件)(共33张PPT)-2022-2023学年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2课 《石钟山记》(课件)(共33张PPT)-2022-2023学年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资源简介

(共33张PPT)
第三单元
石钟山记
部编版高中语文选修下册
苏轼深夜乘舟“至绝壁下”一段,将山水之间万籁俱作、鸟鸣浪涌、众声纷起之状,写得妙趣横生,兴会淋漓,堪称“绘声”文字中的上品。文章不只是记游,在登山临水的兴致之中,始终萦绕着求真辨伪的旨趣。那文章中究竟写了什么呢?那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石钟山记》。
初步导入
学习目标
1.了解苏轼的生平及文章写作背景,积累文化常识。
2.积累文言知识,疏通文意,把握文章结构。
4.鼓励质疑,学习反对臆断,学会对人或事物全面评价。

知人论世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拓展延伸




知人论世
(一)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宋代重要的文学家,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嘉祐(宋仁宗年号,1056~1063)进士”。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知人论世
相关链接
了解文体“游记”
游记,古代游记作为古代散文文体的一种,前人多把它归入“杂记体”中。它是模山范水、专门记游的文章,以描绘山川自然、风景名胜为内容,写旅途的见闻和对大自然风光之美的感受。一般是作者先描写自然景色,然后再生发感慨,如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有的则采用“议—叙—议”的方式,如苏轼的《石钟山记》。
知人论世
(二)写作背景
苏轼一生遭受政治磨难。入朝任职后,因不同意王安石推行新法,出任杭州通判,后改为知密州、徐州、湖州。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御史李定等弹劾他作诗讽刺新法,以“谤讪朝廷”罪被捕下狱,这就是北宋有名的文字狱“乌台诗案”。幸而未死,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元丰三年(1080)到黄州。元丰七年(1084)被调赴汝州,这年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团练副使时,顺便送他长子苏迈到饶州德兴县任县尉,途径湖口,游览了石钟山,写了这篇文章。
知人论世
(四) 题解
①石钟山,素有“中国千古奇音第一山”之称,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城区,长江与鄱阳湖交汇处。
②记,游记,一种文体。

(一)字音检测
整体感知
函胡(hán hu) 磬(qìng) 桴(fú) 铿(kēng) 硿(kōng)
鹘(hú) 磔(zhé) 噌(chēng) 吰(hóng) 罅(xià)
窾(kuǎn) 镗(tāng) 鞳(tà) 射(yì)
整体感知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枹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临:靠近 鼓:掀动 虽:即使 鸣:使……发出声响 函胡:同“含糊”,指声音重浊模糊 清越:清脆悠扬 徐歇:慢慢消失 名:命名

整体感知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适:往、到 赴:就职 持:拿着 扣:敲打
固:本来 或:有人 心动:内心惊恐 罅:裂缝
整体感知
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中流:江河水流中央 窍:窟窿 窾坎:击物声 镗鞳:钟鼓声 识:知道 无射:钟名
整体感知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殆:大概 陋者:浅陋的人 乃:竟,竟然 考击:敲打
(二)重点文言知识
整体感知
1.词类活用
(2) 余自临安舟行适临汝 (名词作状语,乘船)
(1) 微风鼓浪 (名词作动词,吹起)
(3)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 (名词作状语,亲眼,亲耳)
(4)虽大风浪不能鸣也(使动用法,使......鸣)
整体感知
2.一词多义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古之人不余欺也
定语后置
宾语前置
始: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才,副词) 始舍于其址(当初,副词)
遗: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遗留,动词) 使人遗赵王书(送给,动词)
是:是说也,人常疑之(这,代词) 所在皆是也(这样,代词)
3.特殊句式
整体感知
诵读课文,梳理结构
第一段:阐述“郦说”和“李说”的观点,并提出自己的质疑。
第二段:记叙实地考察石钟山,得以探明其名由来的经过。
第三段:写探明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感想,表明写作意图。

深入探究
探内容
郦道元是经过实地考察的,然而“言之不详”,所以使人有“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之疑,这是可叹的;李渤“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的做法本身就很可笑,是自欺欺人之谈。
1.本文第一段,作者一“叹”一“笑”,有什么深刻含意?
深入探究
探内容
①主要原因:没有耳闻目见就主观臆断。
②具体原因:像郦道元、渔夫水师之类人,不能准确知道是因为讲述
太过简略、不会表达。而像李渤、士大夫、陋者这类人,不能准确知
道是因为只是主观臆测、没有进行实地考察。
2.作者认为世人不能准确知道石钟山名字由来的原因是什么?
深入探究
赏手法
1.作为游记,苏轼对夜游石钟山情景的描写很有特色,请列举两例,简要说明其运用的表达技巧。
(1)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和以动衬静的手法,把大石、栖鹘、水波的形态和声音描绘得形象逼真。
(2)运用了“磔磔”“噌吰”“窾坎镗鞳”等拟声词,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且所用拟声词都是联绵词,韵律和谐。
深入探究
品情感
1.“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与上文哪些话呼应?这句话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至暮夜月明……或曰此鹳鹤也。”
表现了作者凡事要强调实地考察,不盲从的思想感情。
语言特色
①结构独特。全文夹叙夹议又不同于一般游记,先议论,由议论带出记叙,最后又以议论作结。作者以“疑──察──结论”三个步骤展开全文。全文首尾呼应,逻辑严密,浑然一体。
②行文曲折。行文富于曲折变化,是此文的一个突出特色。文中写对旧说之疑共有三次,不仅每次写法不同,即便在同一次中,文笔也有曲折。
语言特色
③修饰巧妙。文章以生动的比喻,形象的拟人,贴切的拟声词,对所见所闻作了绘声绘形的描写,创造出独特的意境。
④语言灵活。文章语言灵活畅达,变化多姿,很有特色。对两处鸟叫和两处水声的描写完全不同。
课堂小结
这篇文章将议论和叙述相结合,通过夜游石钟山的实地考查,对郦道元和李渤关于石钟山得名的说法进行了分析批评,提出了事不目见耳闻不能臆断其有无的论断,表现了作者注重调查研究的求实精神。

拓展延伸
联系实际
苏轼写《石钟山记》的意图是“吸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这说明“事不目见耳闻”,不能“臆断其有无”。但后人考证认为,苏轼的说法也不正确。那么,学习这篇文章的意义是什么呢
拓展延伸
联系实际
观点一 :
不轻信前人的说法。苏轼的说法也许不完全正确,但并不能因此否定苏轼的努力。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本来就有一个过程,而且后人对苏轼说法的怀疑、察疑、释疑,正是和苏轼的不迷信古人,不轻信旧说,不主观臆断,而自愿亲身实地观察的精神一致。
拓展延伸
联系实际
观点二:
实践出真知。作者在文中强调耳闻目见进行实地考察的重要性,反对主观臆断,草率盲从,这是科学的、重调查研究的态度。我们强调实践出真知,就应该像苏轼一样勇于实践。
拓展延伸
实际应用
请你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为本文写一幅对联。
(示例)钟鸣可怖勿轻信,浪踏扁舟为求真。
(这幅对联截取了苏轼为求得真相,驾舟而行的关键场景,提出了鼓励质疑,学习反对臆断的观点。)
作业布置
1.整理本课文言知识(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特殊句式)。
2.理解文本,写一幅反映文本内容的对联。
3.完成课后同步练习的内容。
《石钟山记》
感谢观看
部编版高中语文选修下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