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2.5《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 第2课时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五年级下册2.5《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 第2课时 教案

资源简介

《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树立规则意识,维护公共秩序。
2.明白有序和谐的公共秩序需要人人参与,人人自觉。
3.从不同角度观察社会现象,用合法、合理的方式解决出现的问题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树立规则意识,维护公共秩序。
难点:通过自己的行为,为构建有序的生活做出努力。
三、教学用具
多媒体设备
四、相关资源
图片资源:活动设计等图片
五、教学过程
【课堂引入】案例导入:从这个案例中,你学到了什么?
导入:2020年2月3日,民警在疫情防控走访、宣传工作中了解到甘河滩镇元山尔村赵某某通过短信及微信方式,发布、散播涉及新型肺炎的虚假信息。发现线索后,民警迅速行动,依法传唤因涉嫌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的违法嫌疑人赵某某,经该局东区派出所调查取证,赵某某对其散播疫情谣言、虚构事实的违法行为供认不讳,遂该局依法对赵某某处以行政拘留10日行政处罚。
出示任务:这个案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反馈指导:引导学生积极讨论
教师总结: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它也是我们的公共空间。在网上发布信息、言论应遵守法律法规,对于编造、传播、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的违法行为,警方将依法查处,绝不姑息。我们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共建和谐清朗的网络公共空间。
设计意图:通过案例的引入,让学生明白网络也是我们的公共空间,需要大家共同遵守相关的法律和规则,为本课的主题做铺垫。
一、共同建设有序生活
活动一:公共场合应该怎么做
导语:在公共生活中,作为社会中的一员,我们要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心中有国家。遵守社会公德、法律法规,才能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构建有序和谐的公共生活。
出示任务:根据课本所示内容,说一说,不同的公共场合下我们应该怎么做?
反馈指导:引导学生积极讨论。
教师总结:当赛场上冉冉升起五星红旗时,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时,我们的心情是激动的,甚至不约而同的肃穆敬礼。
在博物馆参观,听讲解员介绍展品时,我们会不自觉屏住呼吸,细细聆听。
参加社区组织的看望老人或爱护环境的公益活动时,我们会积极投入其中,为他人为社会做贡献。
公共有序的生活,需要我们从规范自己的行为做起,同时,我们也有责任劝阻不遵守公共秩序的人。
活动二:共建有序生活
导语:维护公共秩序,共建有序生活,需要汇聚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不论是公民个人,还是社会单位或组织,都需要遵守公共秩序,共同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出示任务:根据课本活动园内容,调查了解国家、社会和个人为解决问题所做的努力。
反馈指导:小组调查讨论。
教师总结:路口红绿灯坏了,车辆、行人乱成一团。办法:反映给交管部门,进行路灯维修;交警指挥交通;行人车辆需自觉有序。
工厂向河流排放污水,导致河流受到污染。办法:反映到相关部门;专人清理;依照法律进行惩处制裁。
占用公路晾晒谷物,影响交通安全。办法:反映到相关部门,出面管制;劝解当事人清理。
相关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课后作业
1、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例子吗?怎样的行为会受到法律的处罚?
2、对此,你有什么感想?
设计意图:按照课本路线设计师生互动活动,在分享讨论的过程中,加深对构建有序和谐社会各方所做的努力,教师进行适时的提升总结。
【课堂小结】
维护公共秩序,共建有序生活,离不开国家的支持、法律的保障。对积极维护秩序的行为要大力宣传或表扬,对破坏公共秩序的人或组织要依法惩戒,形成尊重公共秩序光荣,破坏公共秩序可耻的社会风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