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1坚持新发展理念主备人:一、 教材分析1.本框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本框题是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二第三课第一框内容。第三课是全书重点,讲述我国经济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本框题阐述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新发展理念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2.本框知识点包括:第一目:“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第二目:“贯彻新发展理念”。3.本框知识点在课标中的要求:阐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评析经济发展中践行社会责任的实例。4.本框知识点在学考、高考中的性质:是常考点、重要考点,题型有选择题、主观题。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阶段对于新发展理念有了初步的学习,对于国家在现实的经济发展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贯彻新发展理念有一定感受,但是还没有形成更深刻的认识,所以这节课采用议题式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积极性,激发学生兴趣,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全面深刻地理解掌握新发展理念。三、目标及其解析【教学目标】1.识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内涵和要求;识记新发展理念的内容。2.说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原因。3.理解新发展五大理念注重解决的问题、地位和要求。4.结合材料,运用新发展理念,学会分析新发展理念在国民经济中所发挥的作用。【核心素养】1.政治认同:理解和认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理解和认同新时代的新发展理念,明确新发展理念贯穿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2.科学精神:明晰坚持新发展理念的重要意义,能够阐释新发展理念的内容和要求,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认识。3.法治意识:通过对贯彻新发展理念要求的学习,明白发展要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4.公共参与:认识到在经济活动中不能唯利是图,应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践行诚信、友善、敬业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运用新发展理念对经济社会发展和自己的生活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四、教学重难点分析1.重点: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内涵及要求;新发展理念的内容、注重解决的问题、地位及要求。2.难点:新发展理念的内容、注重解决的问题、地位及要求。五、教法分析1.综合运用启发式、比较法等方法,多媒体演示与教师讲解相结合的方法。2.小组合作探究法:让学生分成前后桌四人一个小组,合作探究相关问题。3.练习法:通过例题和变式训练及时掌握知识,通过达标检测巩固知识。六、学法分析1.自主学习法:通过自主学习,落实本节课的学习目标。2.小组合作探究法:以问题的形式在教学设计和课件中呈现,让学生结合实际分组合作讨论,然后分享讨论成果。七、预习提纲1.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内涵、要求及原因。(重点)2.我国新时代坚持怎样的发展理念?其原因是什么?3.五大发展理念分别注重解决什么问题?重要性和要求分别是什么?(重难点)八、知识探究(新授课部分)【导入新课】观看视频《唱响新时代阿佤人民的幸福之歌》,并思考:沧源佤族自治县脱贫攻坚取得重大胜利,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新时代我国坚持怎样的发展思想?应怎样坚持?为什么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随即向学生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习近平总书记给沧源县老支书的回信,了解沧源县脱贫攻坚的成就及经济社会的发展,激发学生兴趣,引出新课内容,完成学习任务,培养核心素养。【知识精讲】第一目: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重点)议题一:我国坚持什么样的发展思想?其内涵、要求、原因分别是什么?【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视频,使学生明白沧源县在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做到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分议题1:我国坚持什么样的发展思想?其内涵、要求分别是什么?【学生活动】学生阅读课本,自主思考,分享成果。【教师总结】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1、内涵(是什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是把实现人民幸福作为发展的目的和归宿,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2、要求(怎样做)(1)发展为了人民,就是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发展依靠人民,就是要把人民作为发展的力量源泉,充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不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3)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要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分议题2:为什么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学生活动】结合课本,自主思考,回答问题。【教师总结】3、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原因(为什么)(1)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反映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内在要求;(2)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3)确立了新发展理念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原则。【例题1】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全面践行的发展思想是( )A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C以人民为中心 D全面协调可持续【变式训练1】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具体包括( )①发展为了人民 ②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③发展依靠人民 ④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第二目:贯彻新发展理念(重点、难点)议题二:进入新时代,我们应当贯彻怎样的发展理念 合作探究一: 阅读材料 , 看沧源的发展,回答沧源县贯彻了怎样的发展理念?材料1:沧源佤族自治县脱贫攻坚战打响后,芒卡镇引进沧源博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发展沃柑产业,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创新经营模式,动员农户将开发难度大、长期闲置、利用价值有限的土地流转,让群众“变身”成为企业员工,实现在家门口就业,有效带动当地群众持续增收。材料2:班洪乡实行红+绿、文+旅、农+旅的旅游举措发挥效益,初步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相互助推、相互补充的态势,共实现旅游关联性收入达120余万元。乡民增收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材料3:沧源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走出了一条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的生态扶贫新路子,助力决胜脱贫攻坚战。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林业发展思路,大力发展绿色富民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材料4:沧源县按照“内外联动、岸城一体、三产融合、共同发展”的总体思路,打造佤缅步行街、国门广场、水云广场、新佤广场等,形成岸城一体化发展格局。2019年沧源有4户境外企业,外贸进出口总额快速增长。材料5: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面加大民生事业建设力度,在医疗、教育、就业等方面取得新成效,让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例如积极推进民族中学、勐董中学一体化办学改革试点工作;教育信息化普及普惠应用带动边疆民族教育整体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沧源县被确定为云南省首个“互联网+教育”示范点。【设计意图】通过阅读材料,激发学生兴趣。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合作探究”三个环节,提高学生分析能力。分议题1:根据材料,分析五个材料分别反映了沧源县贯彻怎样的发展理念?概括新时代我国应当贯彻怎样的发展理念(内容)?为什么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学生活动】结合材料,联系课本,四人小组合作讨论学习,学生发言,分享讨论成果。【教师总结】通过以上材料可以知道,沧源县的发展取得新成效离不开沧源县坚持新发展理念。1、五个材料分别反映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2、我国坚持的新发展理念是(是什么):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3、坚持新发展理念的必要性(为什么):(1)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新时代需要新发展理念。(2)要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例题2】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贯彻的新发展理念是( )A.创新、绿色、统筹、开放、共享 B.创造、协调、生态、开放、共享C.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D.创造、统筹、生态、开放、共享【变式训练2】要破解发展难题,必须加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下列符合这一发展理念的是( )①实现城乡居民同步富裕 ②加大研发投入,推进科技创新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④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追求经济总量与增速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分议题2:五大发展理念分别注重的是解决什么问题?地位和要求分别是什么?【学生活动】小组合作讨论学习,并回答,根据“ 看沧源的发展”这五个材料,分组讨论五个具体发展理念注重解决的问题、地位及要求分别是什么?【教师总结】1.新发展理念的内容(1)创新发展解决问题: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地位: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求:坚持创新发展,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制度、科技、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教师总结】协调发展解决问题: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地位:协调发展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发展平衡和不平衡的统一。要求:坚持协调发展,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教师总结】绿色发展解决问题: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地位:绿色发展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要求: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教师总结】开放发展解决问题: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地位: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要求:坚持开放发展,要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合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教师总结】共享发展解决问题: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地位: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享发展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要求:坚持共享发展要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坚持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使全体人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2.五大发展理念的关系(学生发言、教师总结)(1)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2)要统一贯彻,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要增强贯彻落实的全面性、系统性、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例题3】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贯彻新的发展理念。其中,创新发展注重解决的是()A.发展的动力问题 B.发展不平衡 C.城乡区域不协调 D.社会公平正义【变式训练3】当前,我国机器人市场进入高速增长期,但自主品牌机器人整体竞争力仍然不高。解决这一问题需要( )A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B主要依靠国际市场C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D坚持创新引领发展九、课堂达标检测1.发展动力决定发展速度、效能、可持续性,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 )A.改革 B.创新 C.生产力 D.开放2.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协调发展。协调发展注重解决的是( )A.发展动力 B.发展不平衡C.城乡区域不协调 D.社会公平正义3.习近平多次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绿色发展理念已深入人心,成为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理念。绿色发展注重解决的问题是( )A.发展内外联动 B.发展不平衡C.社会公平正义 D.人与自然和谐共生4.近几年,我国以高铁、核电、电子信息为代表的高端制造走出国门,国际产能合作开始向联合设计、管理咨询等高端环节延伸。由此可见( )A.高端制造处于国家发展的核心位置 B.我国多层次开放格局已经形成C.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不断提高 D.中国制造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5.下列属于践行共享发展理念的是( )A.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B.发展网络经济,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C.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培育竞争新优势 D.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6.课后巩固:我国坚持怎样的发展思想,其原因是什么?贯彻发展新理念的原因及五大发展理念需要解决的问题、地位及要求分别是什么?十、课堂小结 (由学生复述主要知识内容)【知识掌握】坚持新发展理念1.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1)内涵 (2) 要求 (3)原因2.贯彻新发展理念(1)原因 (2)内容(五个理念) (3)关系播放视频(学生齐唱):《阿瓦人民幸福歌》,让学生感受沧源县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新发展理念给沧源人民带来的幸福生活,坚定永远听党话跟党走的坚强决心。十一、板书设计(1.内涵:为人民、靠人民、人民共享)(2.要求:(略)) (1.内涵:为人民、靠)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1)人民主体地位的内在要求(2)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3)始终坚持的基本原则)(贯彻新发展理念) (3.原因)(理念是行动的先导)(1.原因)(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解决问题)(2.内容) (地位) (贯彻新发展理念)(要求)(3.关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