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教案-2021-2022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教案-2021-2022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

资源简介

3.2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讲述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背景下,我国经济要发展与社会要进步必须回答、解决的最基本问题。具体讲述了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建设的新思想、新理念和建设中有关收入分配公平、共同畜裕、社会保障的基本问题。
本节课先分析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要性,又突出介绍推动建设好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要求。 课标要求:解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评析经济发展中践行社会责任的实例。
【教学目标】
了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理解我国我国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具体措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研判和科学决策,理解并认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深化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发展实体经济重要性的科学认识。结合乡村振兴战略,联系实际,为乡村经济发展提出具体建议。
【教学重点】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要性;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措施。
【教学难点】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措施。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与讲授分析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为什么说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怎样才能推动高质量发展呢?
教师总结:
习总书记告诉我们,国家强,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强!要推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就必须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新课讲授:出示课题——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总议题:如何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
子议题:1、如何理解世界杯背后的中国制造?
2、我国需要建设什么样的经济体系?
3、如何推动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第一幕:
议题一:中国制造 中国元素1、如何理解世界杯背后的中国制造?
议学情境一:
展示视频:世界杯要来了,“中国元素”闪耀卡塔尔!
2022年世界杯80%的装备来自中国义乌,无论是足球、旗帜还是奖杯,义乌生产的,都是中国的。总之,可以清晰直观地看到,中国经济得到充分发展,中国制造享誉世界。
截至2020年,我国已有220多项工业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新能源、家电、高端手机等主要产业居世界首位。2012年至2020年8年间,我国工业产值从20.9万亿元增长到31.3万亿元,制造业产值从16.98万亿元增长到26.6万亿元,占世界的22.5%.%,装备制造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也从28%提高到33.7%。
经过改革开放40年,在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下和社会主义贸易经济理念下,中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我国已经拥有雄厚而良好的经济基础,以及强大的人力资源和配套产业优势。中国制造的产品物美价廉,性价比非常高。与原来的低生产不同,我国制造业现在呈现出“智能生产”的趋势,附加值提高,创新能力增强,在用户体验、数字技术采用和财务回报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中国制造的创新不断得到世界的重视和认可。
议学问题:
探究1:结合卡塔尔世界杯背后的中国实体经济,分析我国经济发展的利与弊,并思考如何解决存在的问题?(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
议学提示:
国家强 经济体系必须强
1、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要性和重要性
国家强,经济体系必须强。
(1)必要性: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经济增长动力的迫切要求。
(2)重要性:只有形成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才能更好顺应现代化发展潮流,赢得国际竞争主庋,为其他领域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打下坚实而强大的物质基础。
相关链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1)从总需求来看:要促进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2)从总供给来看:要从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向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效率和推动技术进步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第二幕:
议题二:中国体系 中国特色2、我国需要建设什么样的经济体系?
议学情境二:阅读材料
在诸多好处的背后,我国制造业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先进技术和基础仍处于上升阶段,产品附加值有待提高。据统计,光纤生产设备100%,芯片生产设备85%,主要石化设备80%,汽车工业设备70%,数控机床设备,纺织机械和胶印设备在进口产品中。中国虽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制造商,但实际上是向世界提供低端产品和零部件的低成本供应商。我国必须进一步加强创新,杜绝劣质模仿,加大技术开发力度,为自己赢得更多话语权。
劳动生产率有待提高,产业体系有待调整。中国科学院曾发布报告:中国的劳动
生产率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中国的劳动生产率只有美国的1/12,日本的1/11,甚至还不如印度。对此,我国必须改善就业岗位的产生,纠正不公平的产业体系。
3、企业层次不够,品牌知名度有待提高。长期以来,我国没有一家大型制造企业,而是由众多小企业联合而成,即靠“多”不靠“大”。我国很多企业达不到经济产业的最低要求,中国制造企业规模与世界一流制造企业存在较大差距。此外,中国制造企业普遍缺乏品牌意识。据统计,64%的世界500强中国企业没有充分保护自己的品牌。对此,我国必须着力培育大型制造企业,逐步提高品牌知名度。
议学问题:探究2:为解决我国制造业所存在的问题,应该建立怎样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
议学提示:
2、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含义
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由社会经济活动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3、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构成
①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②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③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
④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
⑤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
⑥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
⑦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
第三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议题三:中国发展 中国格局3、如何推动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议学情境三:阅读材料
展示视频:第五届进博会的的几组数据和展示区介绍
第五届进博会于2022年11月5日—10日在上海举办,共有14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展,结构更优化,代表性更强。来自127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参加企业商业展,66个国家和3个国际组织亮相国家综合展,数量均超过上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成员国均有企业参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上合组织参展国数量也较上届增加。
围绕“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本届进博会新设农作物种业专区和人工智能专区,优化能源低碳及环保技术专区,拓展创新孵化专区,技术装备、消费品、医疗、汽车等领域的150多家初创企业进行集中展示。新设“中国这十年——对外开放成就展”综合展示区,包括成就专区、省区市专区和“展商变投资商”专区,全面展示新时代我国对外开放辉煌成就。
议学问题:结合第五届进博会的数据和展示区介绍,思考我国如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
议学提示:
怎样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1、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1)目标:实现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使科技创新在实体经济发展中的贡献份额不断提高,现代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不断增强,人力资源支撑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断优化。
1、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2)要求: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必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营造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发展环境和社会氛围。
相关链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重点: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
根本:使我国供给能力更好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物质文化和生态环境需要,从而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员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
含义:结构调整,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构成:需求侧改革主要有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供给侧有劳动力要素、土地、资本、制度创造、创新等要素。
任务:简言之,就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
2、建设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
(1)目标:实现区域良性互动、城乡融合发展、陆海统筹整体优化,培育和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加强区域优势互补,塑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2)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那么,具体应怎样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呢?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重要性: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
具体要求:
①把“三农”放在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②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③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具体要求:
①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老少边穷)
②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
③深化改革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
④发挥优势推动中部地区崛起
⑤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先发展,
⑥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
3、建设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
(1)目标: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
(2)要求:
①着力发展开放型经济;
②利用全球资源和市场;
③推进“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国际交流合作;
④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⑤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
普、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突破提升:如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1.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2.建设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
3.建设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只建设这三个体系就可以了吗?现代化经济体系还应从哪方面建设?
学生讨论回答:还应从以下几方面
(1)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
(2)資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
(3)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4)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
继续突破:结合已学知识,尽情打开思路,你认为中国应如何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4、总要求:
(1)理念: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2)主题: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
(3)主线: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4)动力:以改革 创新为根本动
(5)目的: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要本目的。
(6)格局: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本课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