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燕子》说课稿(共两课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燕子》说课稿(共两课时)

资源简介

三年级语文下册-2《燕子》说课稿(部编版)
第一课时
一、说教材
《燕子》这篇课文节选自郑振铎的《海燕》。课文以烂漫无比的春天为背景,描写了燕子的外形以及飞行、休憩的姿态,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燕子的喜爱之情。
“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是本单元的第二个语文要素,是对三年级上册“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的提升,本单元要进一步帮助学生体会、积累文中优美生动的语句。学生通过前期的训练,对优美词语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敏感度,而本课中又有大量的描写生动的句子,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学会积累,感受作者语言的魅力。
二、说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本课的13个生字,正确认读“伶俐、横掠、倦了、闲散”等词语。强调多音字散和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1——3自然段。
3.学习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抓住特点排写事物的能力,积累好词佳句。
4.理解误文内容,抓住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语句,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气勃勃的景象,激发学生对于大自然的热爱。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会认会写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相关内容。
教学难点: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的勃勃生机,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四、说学情
本课是一篇写景状物的文章,作者抓住春天的景物特点,通过准确、生动的描绘,充分表现了小燕子的活泼可爱,抒发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这篇课文语言生动、简朴、感情真挚、
浓郁,注重培养学生细致观察事物,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有条理地记叙的能力。
五、说教法学法
(一)教法
1.赏读教学法
2.任务驱动法
3.讲授启发法
4.图文结合法
(二)学法
1.自主学习法
2.探究学习法
六、说教学过程
板块一:分析“燕”字,读好课题
(一) 明确单元学习重点
1. 明确单元重点。指导观察单元篇章页,说一说本单元学习的要点。
(二)激趣导入,认识春天景物。
1. 读诗句,猜诗名。
2. 说说诗句中看到的春天的景物,出示燕子图片,揭示课题。
(三) 分析“燕”字,读好课题。
1. 观察字的结构,联想燕子的身体结构。
燕子的上面部分表示嘴巴,中间部分表示身体和翅膀,下面四点表示尾巴。
2. 读好课题,注意“燕子”的轻声读音。
板块二:学习字词,整体感知
(一)初读课文
(二)检查字词
1.出示认读词语。
2.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
(1) 开火车读,去拼音读。多音字“散”和“杆”可借助常用词语区别字音。出示词语字典解释,选择相应的字音。
(2)借助作业本,选择正确读音,指名读,读好难读的词语。
3.观察这两组词语,发现一组描写燕子,一组描写风景。
小结:烂漫无比的春天里有可爱活泼的小燕子。
(三)梳理脉络
边读边想象,抓住关键词语简单概括,完成作业本第五题。
学生交流,板书:外形图;春光图 ;飞行图 ;休憩图
(可让学生结合画面,给画面取名字)
板块三:想象画面,读出优美
(一)感受燕子给春天带来的生机
春天来了,这是一群怎样的小精灵?我们将镜头拉近,来欣赏这样富有生趣的画面。
1. 汇报找到的句子。
2. 圈一圈能句中描写的动物和景物。生书本投影展示。
3. 镜头聚焦第1段—燕子的外形。
(1)出示燕子的部位,连一连:
羽毛 乌黑的
翅膀 剪刀似的
尾巴 轻快有力的
小燕子 可爱的活泼的
(2)比较阅读,哪句话更好?说说理由。(品味生动的语言)
(3)作者是怎么将这些燕子的部位组合起来的?引出连接词:一身、一对、加上、凑成
(4)完成作业本第六题第1题,把第一自然段补充完整。有感情地朗读,读好“尾巴、燕子”的轻声。
(5)借助短语,按照全身到局部的顺序背一背第1自然段。
4. 镜头聚焦第2段—春和景明的画面
(1)学生汇报看到的景物。说说看到什么样的景物?(完成作业本第六题第2小题)
(2)对比发现加上这些词后,句子更生动了。指导朗读第2段。
(3)读好描写草、叶、花的语句。回顾古诗,感受在春天的背景下,加入小动物给春天带来的生机。
(二)体会语言生动。
1. 边读边想象读一读优美生动的词语配上课文插图:旷亮无比 烂漫无比 伶俐可爱
2. 指名读含有这些词语的句子。
3. 再去文中找一找这类似的词语,学生拓展说一说几个类似的词语。完成作业本第4题。
迁移练习:
一顶()的鸡冠,一个()的头,一身()的羽毛,组长了骄傲的大公鸡。
一对()的耳朵,一双()的眼睛,一身()毛,加上()凑成了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白兔。
()的春天,一群()的小朋友怀着()的心情,来到()的公园,放风筝。
学生交流。
4. 男女生合作朗读第2段。品味“赶集似的聚拢来”的样子。
(1)想象“赶集似的聚拢来”的画面。
(2)选一选符合这画面的图片。
(3)感受春天的生机,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画面。
5. 结合板书,指导学生按照景物的顺序背诵,同桌互背。
板块四:熟读成诵,指导书写
(一)积累语言
1. 师生配合读(配乐)。
2. 挖空背诵。
(二)指导书写
1. 观察“凑、偶、倦”三字相同之处。
左窄右宽
横画比较多
2. 范写“凑”,讲解书写要点。左窄右宽,左低右高。注意横画长短有变化。
生在作业本上练习三个字。
七、说板书设计
燕子
燕子外形 活泼可爱
春光燕子 浪漫无比
第二课时
一、说教材
《燕子》是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二课,是一篇精读课文。
本单元是以"动物植物"为主题,环绕"动物植物"编排了《古诗三首》、《燕子》、《荷花》、和略读课文《昆虫备忘录》从不一样的角度展现大自然的美。随文微写课文《昆虫备忘录》给学生做了习作练习的示范,直接指向学生言语能力的提升,旨在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燕子》课文以清新明快的笔调描写出燕子的外形以及赶春、飞行、休憩的情景,字里流露出作者对春天和燕子的喜爱之情。感受春天的来临,倾听大自然的声音,欣赏大自然的美景,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二、说教学目标
1.会写“掠、偶”等8个字,会写“湖面、偶然”等4个词语。
2.一边读课文一边想象画面,感受燕子飞行和休息时的画面美,读出对燕子的喜 爱之情。背诵第 3 自然段。
3.体会文中优美生动的语句并摘抄。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边读边想象画面,学习按照一定顺序观察事物特点的方法。
教学难点:感受燕子的灵巧可爱和春天的一番生机勃勃的景象。
四、说学情
本课是精读课文,与其它单元的精读课文有所不同。三年级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识字的经验,且学习重点也逐渐向阅读过渡,也掌握了一些阅读的方法,如:朗读、默读;借助图画、联系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等。对于读课文想象画面,学生并不陌生。在二
年级下册学习过"读句子,想象画面",三年级上册有过边读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或诗中描绘景色的练习,都为本单元读课文想象画面的训练奠定了基础。学生已经初步知道一些大自然的事物,燕子时自然界常见的小动物,学生也比较熟悉、喜欢,但是学生对事物的观察了解还不够,对描写大自然事物的方法还不够明晰,对于燕子这种候鸟的真正的了解更是少之又少,还需要进一步学习,才能体会燕子的外形特点和活泼可爱。《燕子》围绕燕子的外形以及赶春、飞行、休憩描写了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的生机勃勃,作者留心观察大自然,发现大自然的美并写下自己见闻及感受。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需要设计不同的阅读任务,引导学生养成细心观察的习惯。
五、说教法学法
我会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充分利用插图,以直观的方式,引导学生感知。也会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在合作中发现文章的写作特点。通过分析讨论主动地获取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创新精神和学习探究问题的方法。
六、说教学过程
Ⅰ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 复习导入。
(1)指名读上节课学的生字、新词。
(2) 谈话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燕子的伶俐可爱,这节课我们继 续朗读感悟燕子的可爱。请大家回想一下,本课是从哪些方面描写燕子的呢?
预设:从燕子的外形、飞行动态和停歇时的静态三方面介绍了燕子。
Ⅱ 朗读课文,重点感悟
1. 学习第 3、4 自然段,感受空中飞燕的姿态。
(1) 教师过渡:在微风中,在阳光中,燕子开始了它快乐的旅行。一边读一边想象 画面,找出燕子飞行时经过的地点、环境,以及燕子飞行时的动作。
①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 3、4 自然段。
②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教师巡回指导。
③小组交流,指名汇报。教师重点讲解。
教师小结:作者抓住“斜飞”“横掠”“沾”等词语写燕子的飞行特点,便燕子给 人一种轻快、敏捷的美感。第 3、4 自然段写出了燕子飞行的动态美。(板书:斜飞 横 掠 沾 动态美)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 3、4 自然段,读出对燕子的喜爱之情。男女赛读, 指名读,齐读。
(3)出示提示,指导背诵。
小燕子带了 ,在 时,斜飞于 ,叽的一声,已由 ,飞到 。另有几只 ,小燕子 ,偶尔 ,那小圆晕 。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分步感受燕子飞行时的“动态美”,抓住 “斜飞”和“横掠”的差别, 体会作者的细致观察及表达的准确性。借助图片理解“旷亮无比”“小圆晕”等较难理解的词语,帮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
2. 学习第 5 自然段,感受休憩时的燕子的优美。
教师过渡: 活泼的小燕子在美丽的春光里尽情地飞行,飞倦了又是怎样的呢?
(1)自由读第 5 自然段,一边读一边画出你最喜欢的词、句子。
(2)出示学习要求:
读一读:轻声读,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
想一想:燕子休憩时是什么样子的?
说一说:你脑海中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
(3)学生交流,重点赏析。
①引导学生抓住“嫩蓝”“支”“痕”感受画面。
②提问:把“几痕细线”换成“几根细线”好吗?为什么?
预设:“几痕”写出了电线离我们很远,我们看到就是模模糊糊的几痕细线。 教师引导: 教师在黑板上画两组线,形象直观,胜似讲解。使学生一目了然。
③教师小结:第 5 自然段是一幅画用“嫩蓝的春天、几支木杆、几痕细线”构成旷 远的背景,“几个小黑点”则是这幅画的主角,呈现出恬静、悠闲的静态美。动静结合, 相得益彰。 (板书:嫩蓝 木杆 几痕 小黑点 静态美)
(4)读最后一句,发出赞叹“多么有趣的一幅图画呀!”
指导学生用轻柔、舒缓的语调朗读,读出燕子休憩时的恬静之美。
【设计意图】 以自学为主,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抓住关键词说感受,体会燕子 休憩时的静态美。从文章出发,用换词法、情景设置法、图片感受法引导学生对优美词句的理解,逐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Ⅲ 梳理写法、总结升华
1. 你觉得这篇文章中哪些写作方法值得你学习呢?小组交流发言。 教师点拨: 描写事物要抓住事物的特点,按照一定的顺序去写。
2. 总结主题: 这篇文章以燕子为中心,从燕子的外形写到春天的景色,
再写燕子飞行的动态,最后写燕子停歇时的静态,从而赞美了春天美丽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燕子的喜爱之情。
3. 听配乐朗读,进一步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光的美丽;学习有感情地朗读。
Ⅳ 指导书写,布置作业
1. 指导书写。
(1)出示“掠、偶”等 8 个字,“湖面、偶尔”等 4 个词语,请学生观察,自由交 流书写要点。
(2)归类指导书写:“掠、偶、沾、倦、纤”是左右结构,注意左右的不同比例。 (3)重点指导易错字。
“倦”的右边只有两横,最后两笔是横折钩、竖弯钩。
“痕”是半包围结构,注意先写病字框。第九笔是竖提,在竖中线的左侧。
(4)学生书写,教师巡视。
2. 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第 3 自然段。
(2)抄写词语表的词语。摘抄文中优美生动的语句。
七、说板书设计
燕子
飞行 灵动 用词准确
停歇 静类 写清楚
八、说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阅读教学中,运用了多种方式如:朗读、绘画、结合文中插图等,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和活泼可爱的燕子,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但在教学过程中,朗读的训练还不够,引导学生朗读的方式也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找到相应的解决措施,进一步改进自己的教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