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无线电波和无线电通信同步练习(含答案)沪教版物理九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4无线电波和无线电通信同步练习(含答案)沪教版物理九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8.4 无线电波和无线电通信 同步练习 沪教版物理九年级下册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信息的传递和能量的利用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声波和电磁波传递信息时都需要介质
B.手机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
C.煤、石油、天然气、太阳能等都是不可再生能源
D.核能是指原子核发生分裂或聚合时所释放的能量
2.2022年3月,王亚平在中国空间站进行第二次太空授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王亚平与地面课堂进行互动交流是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
B.空间站的信息传递到地球上的速度为340m/s
C.地球上的石头带到空间站时质量会变小
D.运载火箭用氢能源做燃料是利用氢的热值较小
3.下列技术应用中,不是利用电磁波工作的是(  )
A.利用雷达跟踪飞行目标
B.利用声呐系统探测海底深度
C.用手机打电话
D.利用北斗导航系统进行导航
4.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从空间站成功返回地面,圆满完成各项任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太空中的载人飞船没有内能
B.空间站与地面间是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的
C.空间站中的航天员没有惯性
D.返回舱在返回的过程中始终处于平衡状态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手语向听力障碍者传递信息,这是数字通信
B.没有手机、收音机、电视机的海边就没有电磁波
C.光信号在光导纤维中的传播速度是
D.通过调频日照新闻广播频道能听到频率为的声音
6.今年,我国发射的“天舟四号”货运飞船与“天和号”核心舱在太空成功对接。对接后,它们一起绕地球转动。对这一过程所涉及的物理知识说法错误的是(  )
A.火箭加速升空过程与汽油机做功冲程的能量转化形式相同
B.运载火箭用液态氢做燃料,是因其热值较大
C.对接后以“天舟四号”为参照物,“天和号”是运动的
D.地面工作人员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来控制对接过程
7.下列说法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人体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B.一个鸡蛋的重力约为5N
C.水的密度为4.2×103kg/m3
D.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8.古筝是我国传统的一种弦乐器,在2022年央视元宵节晚会上,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王亚平在空间站用古筝弹奏了一曲《茉莉花》,如图所示,关于王亚平的这次太空演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古筝发出声音是由琴弦的振动产生的
B.弹奏古筝时,手指越用力,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小
C.人们能根据声音的音调分辨出古筝
D.古筝发出的声音是由空气直接传播到地球的
9.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日益凸显,各种新技术、新能源、新材料、新装置等科技成果不断涌现。例如:2017年,我国海域“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首次开采成功;2020年,深海潜水器“奋斗者”号实现海底水声定位;2021年,我国磁约束核聚变装置“东方超环”在7000万摄氏度下运行17.6分钟;2022年,冬奥园区无人驾驶车辆实现基于北斗提供的厘米级高精度定位服务……关于上述新科技成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可燃冰属于可再生能源
B.“奋斗者”号水声定位主要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实现的
C.核聚变获得核能的方式与普通核电站一致
D.北斗卫星与汽车导航系统之间通过电磁波传播信号
10.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以来,运行稳定,持续为全球用户提供优质服务,系就服务能力步入世界一流行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北斗卫星利用电磁波向地面传递信息 B.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C.北斗卫星上的芯片采用超导材料制成 D.北斗卫星长期工作不需要消耗任何能量
11.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磁波既能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
B.电磁波传播需要介质
C.电磁波的频率恒定不变
D.电磁波传播速度为340m/s
12.能源、信息和材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关于能源、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
B.石油作为当今世界的主要能源,是可再生能源
C.手机通信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能量的
D.“北斗”导航是利用超声波进行定位和导航的
13.2021 年10月16日凌晨,“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搭载3名航天员前往空间站执行任务,空间站与地面控制中心之间的信息传递利用的是(  )
A.电磁波 B.可见光 C.超声波 D.次声波
14.关于能源、信息和材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超导材料可应用于电饭锅和远距离输电线
B.“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传递信息主要是利用了红外线传输信号
C.超市收银员使用的条形码扫描器中的光敏二极管使用的主要是半导体材料
D.太阳能、风能和核能都是可再生能源
二、填空题
15.2022年5月10日,“天舟”四号货运飞船成功发射,并与“天和”核心舱完成精准对接,“太空快递”完美送达。期间地面工作人员与“天舟”四号依靠___________来传递信息;货运飞船与核心舱对接前要朝同一方向等速度飞行,此时以“天舟”四号为参照物,“天和”核心舱是___________的。
16.“5G”是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的简称。移动通信主要是依靠无线网络通信技术,就是利用__________进行信息传输。(选填“机械波”或“电磁波”)
17.被誉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防疫神器”的体温贴是一种无线电子测温计,如图所示。使用很简单,它贴在人体皮肤后,吸收人体热量,内能 ___________(选填“增加”或“减少”),达到与皮肤相同的温度,其内部发射电路将体温信息以 ___________波的形式发射到后台,实现对工作人员体温的自动监测。
18.2022年2月4日,来自河北省阜平县大山深处的44名孩子,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用希腊语唱起《奥林匹克颂》,如图所示,他们的歌声走出了大山,走到了世界面前,孩子们的天籁之音是由他们的声带___________产生的,我们能够从伴奏中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它们发出声音的___________不同,世界各地的部分电视用户是利用卫星接收和发射的___________信号来收看现场画面的。
三、实验题
19.请完成与下列实验有关的填空。
(1)如图1,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_N;
(2)如图2,为在“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现象”的实验中,用相同的加热方式,给质量和初温相同的两种液体加热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A、B两种液体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分析图像可知___________的吸热能力更强;
(3)如图3,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在B位置向下拉杠杆,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当弹簧测力计由图中a位置旋转至b位置时,其示数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如图4,真空罩内的手机能接收到来电信号,说明电磁波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四、计算题
20.“武汉号”导弹驱逐舰在亚洲处于领先水平,参加了我国海军首批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的护航任务.“武汉号”的排水量为7000t,是一种防空、反潜、反舰能力均衡的远洋驱逐舰.(海水的密度为1.03×103kg/m3 , g取10N/kg)
(1) 若舰底某处距海面的深度为8m,则该处受到海水的压强是多少?
(2) “武汉号”在巡航时,通过舰载雷达发现了目标.若雷达发出电磁波经2×10-4s收到了回波,则目标距军舰的距离是多少?
五、作图题
21.光纤通信就是利用激光在光纤中通过来传递信息.如图所示,光从光纤一端射入,从另一端射出.请补充完未完成的光路.
六、简答题
22.请根据材料提出其中所涉及的相关物理问题,并写出相应的物理知识或规律(物理知识或规律不能重复)。
元旦期间,虎爸带着新买的iPhone 6s手机和号称“自拍神器”的照相自拍杆到北京出差。“自拍神器”主要由伸缩自拍杆,手机夹子,无线遥控器(与电视遥控器原理相同)组成,虎爸用它拍了很多照片,并通过微信发给了小虎。当他正和小虎发微信时手机铃声响了,虎爸接通电话,一听到对方的声音就辨认出是在北京工作的老同学,通话结束后虎爸发现手机屏上出现一层“雾气”,用纸巾擦拭手机屏幕后,发现屏幕上出现了自己的“像”。
序号 问题 物理知识或规律
例子 手机来电话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声音是由于发声体振动产生的
1
2
3
七、综合题
2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夜空中最亮的星
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最后一颗组网卫星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在我国长期航天技术积累和导航系统技术发展的后发优势下,我国采取了一套与其他任一导航系统都截然不同的思路,北斗三号是唯一采用三种轨道搭配的星座;24颗卫星处在距离地面约21500千米的中圆地球轨道,3颗卫星处在赤道上空约3.6万千米高的地球静止轨道,3颗卫星处在倾斜地球同步轨道,轨道高度与地球静止轨道相同,但运行轨道面与赤道面保持约55度夹角。
卫星定位系统的原理并不复杂。卫星在向接收端发送自己位置信息时,会附上信息发出的时间,接收端接收到信息后,用当前时间减去发送时间,得到信息传播的时间,用信息传播的时间乘信息传播的速度(光速),我们就能得出终端与卫星的距离。
理论上来说,只要我们能得到用户终端与四个不共面卫星的距离,就能在三维空间中确定用户终端所在的位置。
在卫星定位系统中最核心的部分就是要准确测量卫星信号的传播时间。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任何一点细微的时间误差乘上光速,得到的距离误差都会被放大很多倍。在卫星导航系统中,1纳秒(十亿分之一秒)的时间误差将导致0.3米的距离误差。为了尽可能地减小时间误差,在卫星定位系统中我们使用的是目前最精确的时间测量工具一原子钟。它以原子释放能量时发出电磁波的振荡周期为基准,由于电磁波的振荡周期很稳定,使得原子钟的精度非常高,数千万年才会差1秒。目前世界上可以提供精确定位的全球定位系统,即美国的C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定位系统、中国的北斗系统、欧洲的伽利略定位系统全部使用了原子钟来测定时间。将原子钟称为卫星定位系统的心脏一点也不夸张。
随着北斗系统建设和服务能力的发展,相关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逐步渗透到人类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定位导航、灾害监测、工程建设、海洋开发等各个方面都能大放异彩。
(1)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作时,卫星是通过 _____将信息传回地面的;
(2)如果系统测量卫星信号传播时间的时间误差是1毫秒,那么将导致的距离误差是 _____m;
(3)确定一个位置,至少需要接收 _____颗卫星的信号;
(4)在卫星定位系统中使用原子钟,是因为 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A
3.B
4.B
5.A
6.C
7.A
8.A
9.D
10.A
11.A
12.A
13.A
14.C
15. 电磁波 静止
16.电磁波
17. 增加 电磁
18. 振动 音色 电磁波
19. 3.6 A 变大 能
20.(1)8.24×104Pa;(2)3×104m
21.
22.见解析
23. 电磁波 3×105m 4 根据原子振荡时发出固有频率的电磁波来计时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