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6.3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核心素养】1.政治认同:运用具体事例理解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懂得它是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生动实践。2.科学精神:正确认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内容及优越性,领悟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如何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3.公共参与:树立主人翁意识,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参与民主管理。【重点难点】1.理解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的性质和职能。 [重点] 2.联系实际,说明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意义。[难点]【教学过程】讲授新课总议题: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议题1. 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情景:有同学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拍到这样一张照片:李家村的办公楼前挂着三块牌子,分别是“中国共产党李家村支部委员会”“李家村村民委员会”“李家村村务监督委员会”。围绕这张照片,大家提出不少问题。甲:这三个机构是层级相同的村级组织吗?乙:村务监督委员会与另两个组织是什么关系?丙:三块牌子挂在一起说明三个组织机构的组成人员是一样的吧?丁:村党支部委员会与村委会是什么关系?戊:村委会是如何产生的?请你为同学答疑解惑。学生讨论、分享成果,教师点评。点评:(1)这三个机构层级相同。(2)村务监督委员会对村党支部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工作进行监督(3)村党支部委员会和村委会的主要成员不能担任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或主任。(4)村党支部委员会是农村一切组织和全部工作的领导核心,在政治上对村委会实施领导;村委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在村党支部委员会的领导下,在国家法律政策规定的范围内的自治。(5)村委会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指定、委派或者撤换村民委员会成员。一、我国基层自治的组织形式阅读教材,自主梳理以下知识。1. 什么是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指的是人民群众在城乡基层党组织领导下,在居住地范围内,依托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民主制度和治理模式。2.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是什么关系 ?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3.列表对比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农村村民自治 城市居民自治自治区域 农村 城市自治机构 村民委员会 居民委员会主要职能 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等 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办理本居住地区居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居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等。自治权限 农村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 城市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自治形式 村民委员会成员由村民选举产生,向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制定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 居民委员会成员由居民选举产生,向居民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意义 运用民主的办法来管理本村的日常事务,实现自己的事情自己办、自己的难题自己解的有效途径。 调动了广大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也有效提高了居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素质和能力。想一想:与国家和政府层面的政治民主相比,基层民主具有什么特点?与国家和政府层面的政治民主相比,基层民主具有发生领域的基层性、民主参与的直接性、管理活动的自治性等特点。例题1:某社区中有些年轻父母工作忙,长辈不在身边,照护幼儿成为不少家庭的烦恼。社区居民委员会的成员提出一个方案,建议在社区活动中心内建立幼儿托管点,开展小规模、社区化托育服务。该方案能否实施应( )A.由居民委员会讨论决定 B.由居民委员会主任决定C.提请政府部门讨论决定 D.提请居民会议讨论决定【解析】社区居民委员会成员提出在社区建立幼儿托管点,开展小规模、社区化托育服务,这一举措事关社区全体居民利益,应由社区居民自己决定,所以必须提请居民会议讨论决定,故D正确。由于该方案涉及全体社区居民的利益,所以应该由居民会议讨论决定,而不是由居委会讨论决定或由居委会主任决定,排除A、B;开展小规模、社区化托育服务,是社区居民自己的事情,不应由政府决定,故C错误。【能力提升】某村进行村委会换届选举,要选举2名村干部,镇政府提出了3名候选人,实行差额选举。但到正式选举那一天,不少村民却不想参加。他们说:“选谁都是上级领导定好的,还不是搞形式主义?再说,反正我也不想当村干部。”镇政府是否有权提出村干部的候选人?为什么?【答案】没有。村民委员会是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按照有关法律规定,村委会候选人应由村民推荐或自荐,由村民选举产生,而不能由上级党委或政府包办代替。议题2.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生动实践情景:某村要制定村规民约,村民们畅所欲言。甲:我觉得应该规定村里重要事项要定期张榜公布。乙:我想把“牲畜毁坏他人庄稼被打死不赔偿”写进去。丙:我看村规民约让村委会主任定就行了。…………….思考:你认为哪些意见可以采纳,哪些不应该采纳,为什么 你还会补充哪些建议 学生讨论、分享成果,教师点评。点评:①第一点可以采纳。第二、三点不能采纳。制定村规民约,必须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尤其要重视村规本身和程序的合法性,不能想当然,更不能搞“一言堂”。②补充建议有:不乱堆乱放,不烧秸秆,尊老爱幼,爱护环境、从小事做起、共建美丽乡村等。二、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生动实践阅读教材P67-68,自主梳理以下知识。1. 为什么发展基层民主?①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群众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②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广泛而深刻的实践,应该将其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程加以推进。2. 对比农村和城市基层民主的实践活动农村 城市民主选举 ①农村的村民委员会,按法律规定由本居住地的村民选举产生。 ②村委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的产生采取村民直接选举的办法,实行无记名投票、公开计票,选举结果当场公布。 ①城市的居民委员会,按法律规定由本居住地的居民选举产生。 ②社区居委会正从过去的居民代表选举,向更高比例的居民直接选举发展,选举程序更加规范,给城市基层治理带来显著变化。民主协商 ①本着有序参与的原则,让村民合理表达意见和建议,求同存异,找出解决问题的好方案,促成基层社会的和谐。 ②在乡镇、行政村以及企事业单位等不同的层次展开 ①本着有序参与的原则,让居民合理表达意见和建议,求同存异,找出解决问题的好方案,促成基层社会的和谐。 ②在街道、社区以及企事业单位等不同的层次展开民主决策 凡关系村民公共利益的事项都要由村民以直接或间接参与的方式集体作出决定。 社区公共事务的民主决策通过召开居民会议进行。民主管理 在法律上,基层公共事务的管理属于本村的全体村民,在现实运作中,一般要通过一定的程序,授权给村民委员会来进行。 在法律上,基层公共事务的管理属于本区的全体居民;在现实运作中,一般要通过一定的程序,授权给社区居民委员会及各专门委员会来进行。民主监督 凡是与基层群众利益密切相关和需要让基层群众知晓的事项都应公开,让每个村民了解,还应对基层自治组织的实际管理工作进行评议。 凡是与基层群众利益密切相关和需要让基层群众知晓的事项都应公开,让每个居民了解,还应对基层自治组织的实际管理工作进行评议。判断:下列观点对吗?(1)我国农村村民委员会和城市居民委员会是我国的基层政权机关(2)村民只要参与民主管理,就能实现自身的利益。(3)社区事务居委会说了算,与居民无关。(4)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程。【知识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例题2:乡村群体性纠纷具有当事人多、涉及面广、矛盾复杂等特点,处置不当容易引发影响社会稳定的事件。为此,某县政府逐步完善农村法律服务体系和多元纠纷解决机制,通过村委会推荐一些懂法律的调解员参与其中,宣传法治,促进和谐。这一做法( )①提高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参与度 ②能增强基层自治组织管理居民公共事务和调解民间纠纷的能力 ③有利于提高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 ④为公民直接参与国家和社会管理提供了有效的平台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为有效调解乡村群体性纠纷,该县政府逐步完善农村法律服务体系和多元纠纷解决机制,通过村委会推荐一些懂法律的调解员参与其中,宣传法治,促进和谐。这一做法能增强基层自治组织管理居民公共事务和调解民间纠纷的能力,也有利于提高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②③正确。①与材料无关,排除;在我国,公民不直接参与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管理,④说法错误。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