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7.1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核心素养】1.政治认同:认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必然性和正确性2.科学精神:理解马克思注意法律思想的科学性3.法治意识:理解法治是在人类文明演进中逐步形成的先进的国家治理方式;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重点难点】1.理解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重点]2. 结合搜集的材料了解我国法治建设的进程,明确法治是先进的国家治理方式。[难点]【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家,中华法系源远流长。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法治建设取得巨大成就,本节课我们就一块学习中国法治建设的历程。讲授新课总议题: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议题1. 我国法律发展的历史情景1:有观点认为,法律是人类的重大发明,有些发明使人类如何学会驾驭自然,法律则使人类学会如何用规矩来驾驭自己。思考:1.请谈谈你对上述观点的理解。2.列举历史上的法治名言或结合一部具体的法律,说说法律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学生讨论总结,分享成果,教师点评。点评:(1)人类所发明的“法律”为国家、社会和个人的行为设定了公平规则。规则被人类所遵循,从而维护了秩序及平等。法律平衡了人们之间的权益,以调解、仲裁和诉讼等方式解决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的争议,可以让人类远离暴力、杀戮、战争和流血……(2)名言: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吕氏春秋·慎大览·察今》治理国家如果没有法制,就会天下大乱,死守旧法而不变革,就必然违反实际,没有法律或死守旧法都是不能治理好国家的。作用:法律是实现国家职能的工具,既维护公共管理秩序,也保障正常的社会生活。一、我国法律发展的历史阅读教材,自主梳理以下知识。1.概述法律的产生。法律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2.法律的本质是什么?法律体现着统治阶级的意志,是实现国家职能的工具,它既维护公共管理秩序,也保障正常的社会生活。3.概述法律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①我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古国,中华法系源远流长在古代社会,法律确认和保护人剥削人的等级制度,特权阶层常常凌驾于法律之上②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一些仁人志士试图将近代西方国家的法治模式移植到中国,以实现变法图强的梦想。但由于各种历史原因,他们的努力最终归于失败。近代以来,法律的地位和权威不断提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逐渐成为现实,法治代替了人治,成为一种全新的国家治理方式。例题1:中国开始制定成文法,并通过铸刑鼎、书竹简等方式发布法律。这个时期是( )A.春秋战国 B.唐朝C.西汉 D.南北朝【解析】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开始制定成文法,并通过铸刑鼎、书竹简等方式发布法律,A正确。议题2.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情景2: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揭露资本主义法的本质时指出:“你们的观念本身是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所有制关系的产物,正像你们的法不过是被奉为法律的你们这个阶级的意志一样,而这种意志的内容是由你们这个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来决定的。”思考:请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学生讨论总结,分享成果,教师点评。点评:马克思主义法律观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吸取前人,特别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基础上创立的,是用辩证唯物主义研究社会历史现象,特别是法律现象,如法的产生、本质、发展规律等重大问题而形成的基本理论观点。二、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阅读教材,自主梳理以下知识。1.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的基本观点。(1)人类法律文明的进步促进了法学思想的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谱写了人类法治思想史上的新篇章。(2)马克思主义认为,法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逐步产生的。(3)马克思主义认为,法所反映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最终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生产方式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也是法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材料:◆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揭露资本主义法的本质时指出:“你们的观念本身是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所有制关系的产物,正像你们的法不过是被奉为法律的你们这个阶级的意志一样,而这种意志的内容是由你们这个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来决定的。”◆马克思说:“君主们在任何时候都不得不服从经济条件,并且从来不能向经济条件发号施令。无论是政治的立法或市民的立法,都只是表明和记载经济关系的要求而已。’◆恩格斯说:“政治、法、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互相作用并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这并不是说,只有经济状况才是原因,才是积极的,其余一切都不过是消极的结果,而是说,这是在归根到底不断为自已开辟道路的经济必然性的基础上的相互作用。”这些论述对于理解法的本质、法的产生和发展规律具有什么意义 学生讨论总结,分享成果,教师点评。点评:法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的体现。法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逐步产生的。法所反映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最终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经济以外的其他社会因素对法的产生和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二、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阅读教材,自主梳理以下知识。2.人类历史上出现过哪四种类型的法?奴隶制法、封建制法、资本主义法和社会主义法。我国当代的法是社会主义法。3.法的内涵是什么?(1)法是维持社会秩序、调整社会关系的一种社会规范。(2)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社会规范。(3)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案例1.某地国家安全局破获了一起向国外情报机构提供我国军事保密资料的重大间谍案,两名被告人因犯间谍罪,被人民法院依刑法判处无期徒刑。案例2.一农户与当地一家粮油公司签订了小麦收购合同,后双方因款项支付发生争议并诉诸法庭。人民法院依据我国合同法第一百五十九条关于买受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数额支付价款的规定,判决粮油公司全额向农户支付购粮款。结合案例,说说法的政治职能与社会职能的区别与联系。学生讨论总结,分享成果,教师点评。点评:法的政治职能,主要是指法执行镇压敌对阶级的反抗,调整统治阶级的内部关系和统治阶级与同盟者之间的关系,即法维护一定阶级统治的作用。法的社会职能,就是指法执行“由一切社会性质产生的社会公共事务”,即法管理一定社会公共事务的作用。法所具有的这两种职能体现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各领域中。二、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阅读教材,自主梳理以下知识。4. 法的作用是什么?法在国家治理中既具有政治职能,又具有社会职能。法的政治职能是指法维护一定阶级统治的作用。法的社会职能是指法管理一定社会公共事务的作用。5. 理解我国当代的法是社会主义法。我国当代的法是社会主义法。我国社会主义法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的体现。例题2:从马克思主义关于法的观点来看,法的本质具体表现在()①法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②法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共同意志的体现③法所反映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最终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④经济以外的其他社会因素对法的产生和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A.①②③ B.①③④C.①②④ D.②③④【解析 】①是对法的产生的认识,题干要求从法的本质角度进行分析,不符合题意,排除;②③④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法的本质,D入选。议题3.新中国法治建设的成就情景3. 法治建设在路上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颁布,开启法治建设新纪元。1954年,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颁布,初步奠定了我国法治建设的基础。1982年,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奠定了依法治国的基础。1999年,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法治建设揭开新篇章。2004年,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法治建设作出全面部署。2018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宪法修正案,我国宪法进一步完善。结合材料和教材,探究以下问题1.结合材料一,谈谈我国法治建设的进程对你有什么启示?2.结合视频并阅读教材知识,归纳新中国法治建设的成就并分析我国法治建设的成功经验。3.如何理解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学生讨论总结,分享成果,教师点评。1.结合材料一,谈谈我国法治建设的进程对你有什么启示?点评: 一国的法治总是由该国的国情和社会制度所决定并与其相适应的。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中国人民的主张、理念,也是中国人民的实践。2.结合视频并阅读教材知识,归纳新中国法治建设的成就并分析我国法治建设的成功经验。点评: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水平不断提高。人权的法治保障取得巨大成就。3.如何理解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点评:(1)依法治国的前提是依宪治国,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推进,宪法不断完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已经形成。(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法治中国的道路曾历经坎坷,但我们党对法治的追求矢志不渝。从“五四宪法”到现行宪法;从“社会主义法制”到“社会主义法治”;从“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我们党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治国理政离不开法治。三、新中国法治建设的成就阅读教材,自主梳理以下知识。1.新中国法治建设的进程对你有什么启示?①一国的法治总是由该国的国情和社会制度所决定并与其相适应的。②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中国人民的主张、理念,也是中国人民的实践。2.新中国法治建设的成就有哪些?①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②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水平不断提高。③人权的法治保障取得巨大成就。3.中国人民正在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判断:以下观点正确吗?(1)法律是伴随着人类社会产生而发展起来的政治制度。(2)法所反映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最终是由生产关系性质决定的(3)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道德规范。 (4)法的社会职能是指法维护一定阶级统治的作用。例题3: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要求“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中国的法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水平不断提高②人权的法治保障取得巨大成就③在现行法律基础上法律体系已经完善④国家高度重视维护公民的所有权益A.①② B.②④C.①③ D.③④【解析】在现行宪法基础上,制定并完善了一大批法律、法规,法律体系日趋完备,③错误;法治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④错误;①②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