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教案)——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教案)——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

资源简介

4.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认同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明白我国的专政职能是为了保障人民民主
2,科学精神:通过了解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理解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原因和重要性。
3.法治意识:知道国家履行职能有宪法和法律保障,要遵守宪法规定。
4,共同参与:通过社会实践,感悟人民民主专政的优越性。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人民民主专政是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统一;我国的国家职能。
2.教学难点: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我国的国家职能与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相适应。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987年10月,中共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把“四项基本原则”作为重要内容写进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中,即: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1992年10月18日,中共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新党章,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正式载入党章。
思考: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之一,其有什么重要意义呢
教师点评引导: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四项基本原则能写人党章,写人宪法,其重要性可想而知。那么,具体地说,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有什么重要意义呢 这节课就学习
讲授新课
一、坚持民主与专政的统一
议题一:民主与专政,二者缺一不可
情境1: 1979年3月30日邓小平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指出:“无产阶级专政对于人民来说就是社会主义民主,是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者所共同享受的民主,是历史上最广泛的民主。在民主的实践方面,我们过去做得不够,并且犯过错误。”“现在我们已经坚决纠正了过去的错误,并且采取各种措施继续努力扩大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当然,民主化和现代化一样,也要一步一步地前进。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这是确定无疑的。”
思考:请你谈谈对“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这句话的认识,并谈谈坚持社会主义民主有何意义?
学生活动: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组织答案,自由发言,其他同学随时补充。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发言,引导学生补充,归纳知识点。
知识梳理:
1.人民民主专政包含两个方面:民主的对象:广大人民群众;专政的对象:极少数敌人。
2.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原因。
(1)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必须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2)现实意义:只有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才能调动亿万人民群众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使社会主义各项事业保持蓬勃的生机。
情境2. 在2020年2月21日召开的国务院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新闻发布会上,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局长李京生介绍了对妨害疫情防控的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和查处情况:“截至目前,各地公安机关累计查处哄抬物价、囤积居奇等非法经营案件274起,非法收购、运输、出售野生动物案件1787起,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案件198起,妨害传染病防治案件2530起,妨害公务案件3446起,利用疫情实施诈骗案件3013起,编造、故意传播虚假及有害信息案件5511起,制售假劣口罩等防护物资案件604起,制售涉疫伪劣产品、假劣药品、医疗器械、医用卫生材料案件722起。累计刑事拘留3644人,行政拘留2.5万名,批评教育4.6万名。”
思考:2.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国家公安机关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属于国家履行什么职能?国家为什么要履行该职能?
3.综合议题情境1和2,说明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意义。
学生活动: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组织答案,自由发言,其他同学随时补充。
教师活动1:点评学生发言,引导学生补充,归纳知识点。
知识点:3.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属于国家履行专政职能,专政的对象是极少数敌人。
4.国家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
(1)原因。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后,剥削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被消灭,阶级矛盾已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但是,由于国内的因素和国际的影响,阶级斗争还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
(2)国家政权的专政任务。①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维护国内正常社会秩序;②抵御国外敌对势力侵略和颠覆活动。
5.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意义。
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是立国之本。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可靠保障。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民主,才能调动亿万人民群众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是社会主义各项事业保持蓬勃生机;只有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才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才能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国内国际环境。
6(拓展延伸)民主与专政的关系。
民主 专政
区别 含义 民主作为国家制度,是指在统治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 依靠暴力实行的统治
适用范围 适用于统治阶级内部 适用于被统治阶级和敌对势力
特征 以政治权利平等实现和少数服从多数为基本特征 以国家力量的强制实施为基本特征
功能 是为了实现统治阶级与人民的意志和要求,更加有效地管理国家 是为了巩固特定的国家政权,以保证社会秩序的稳定
联系 二者相辅相成、互为前提。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可靠保障
议题二:国家的职能
情境:材料1:2019年5月27日,外交部发言人陆慷表示,美国出于政治目的、动用国家力量无端打压中国科技企业,严重影响全球科技发展与合作,也损害了相关国家企业的切身利益,不会得到国际社会的认 同和支持。美方有关行为显然也不利于为磋商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和环境。
材料2: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过去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各有关部门全力以赴、攻坚克难,专项斗争取得了阶段性成效,黑恶势力嚣张气焰得到沉重打击,社会治安环境明显改善,党风政风社会风气明显好转,发展环境明显优化,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明显增强,已展现出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材料3:201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 6.5%;城镇新增就业1 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国际收支基本平衡,进出口稳中提质;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金融财政风险有效防控;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 000万以上,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上述主要预期目标,体现了推动高质重发展要求,符合我国发展实际,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衔接,是积极稳妥的。实现这些目标,需要付出艰苦努力。
思考:1.上述三个材料分别体现了国家的什么职能?该职能具体表现在几个方面?
学生活动:学生查找教材,解决问题。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分析国家的对内职能具体表现。
知识梳理:
1.国家的对内职能。
(1)维护社会稳定。依法打击危害社会主义制度的各种破坏活动,打击危害国家安全和统一的各种颠覆破坏活动、暴力恐怖活动、民族分裂活动、宗教极端活动,打击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各种犯罪活动,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秩序。
(2)促进社会发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组织开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情境:3.在我国全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之时,美国军机连续三天接近台湾侦查,为台独站台。2月14日,我外交部发言人耿爽明确表示,台湾问题事关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中美关系中最重要、最敏感的问题。我们敦促美方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规定,慎重妥善地处理涉台问题,以免损害中美关系和台海的和平稳定。
思考:1.材料体现了国家的什么职能?该职能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2.综合三则材料,说明国家履行职能的重要意义。
学生活动:学生查找教材,解决问题。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分析国家的对外职能具体表现。
知识梳理:
2.国家的对外职能:防御外来侵略,保卫国家安全。坚定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坚定维护国家的领土完整,坚定维护国家的各项安全和发展利益,坚定维护国家的尊严,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利的国际环境。
3.国家履行职能的意义。
国家履行职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可靠保障。对内,有利于维护国家稳定,促进社会发展;对外,可以防御外来侵略、保卫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利于的国际环境。
4.(拓展延伸)国体和国家职能的关系。
国家性质决定国家职能,国家职能反映国家性质。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决定我国无论是对内职能,还是对外职能都要坚决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小结】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民主与专政的统一。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民主,激发人民创造活力;同时要正确行使国家各项职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保驾护航。新时代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也会有更多挑战,国家要更好履行职能,提升履职能力和水平,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强有力的保障。
板书设计: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对内职能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对外职能
发挥国家的职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