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迎面接力跑》教案 第 课时班 级 人 数 课 型 新授课 执教老师教学 内容 1.迎面接力跑 2.身体素质 时 间 2022年 2月 10 日教学 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本次课的教学,使学生学会迎面接力跑的动作,掌握要领。 2.技能目标:通过本次课的教学,发展学生奔跑的能力,使学生增强身体素质和协调性。 3.情感目标:通过本次课的教学,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能力、顽强勇敢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重点 难点 重点:交接棒的方法 难点:传接棒的时机和动作的协调配合课前 学习 学生:观察高年级同学的迎面接力跑 教师:备课场地 器材 田径场跑道、接力棒、哨子课序 时间 学习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组织与要求 运动负荷次数时间 强度准 备 部 分 6 分 钟 一、课堂常规: 1.集合整队; 2.检查人数; 3.师生问好; 4.检查服装; 5.宣布课的内容和要求; 6.安排见习生。 二、准备活动: 1.热身慢跑 方法:绕田径慢跑一圈; 专项准备活动 方法:踏步、并腿踮脚跳、开合跳、高抬腿、后踢腿、踏步。 教师声音洪亮、精神饱满; 集合整队; 向学生问好; 检查服装; 宣布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6.安全教育; 7.安排见习生。 教师喊口令带领学生一起热身。 1.配合老师整队,清点人数,按要求集合; 2.向老师问好; 3.明确本课学习内容与目标; 3.见习生随堂见习; 4.注意安全。 跟随教师的口令、动作认真活动各关节。 组织: ×××××××× ×××××××× ×××××××× ×××××××× △ 要求: 快、静、齐, 注意力集中,精神饱满。 组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要求:动作要到位、使身体充分活动开。 1次/2min 1次/4min 小 中基 本 部 分 26 分 钟 一、学习迎面接力跑交接棒 (一)用四个问题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动脑筋思考。 1.用左手、右手拿接力棒; 2.拿接力棒的上面、中间、下面; 3.站在跑道的哪里 1.教师提出问题; 2.组织学生分解讨论; 3.巡回指导学生讨论; 4.每组提问一个问题。 1.学生认真听老师的提问; 2.配合老师的组织; 3.积极参与讨论发言; 4.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 讨论、提问组织: ×××××××× ×××××××× ×××××××× ×××××××× △ 要求:老师讲清楚问题,学生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讨论和回答。 1次/3min 中课序 时间 学习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组织与要求 运动负荷次数时间 强度基 本 部 分 26 分 钟 左边、中间、右边; 4.什么时候给棒,接棒的手型。 (二)动作要领:传棒人:采用站立式起跑,右手持棒一端,跑至对面排头的同伴2~3米时举起接力棒,采用立棒式传接棒,把棒传给同伴后站到本队对尾,依次进行。(右手递右手,从接棒人的右边过)接棒人:两脚前后开立,伸手做好接棒的准备,手四指并拢,拇指张开,掌心向前,身体前倾,接棒手高度适中,接到棒后迅速启动。 (三)迎面接力练习 方法: 1.两人一组原地交接棒练习; 2.两人一组进行摆臂上一步交接棒相互练习; 3.10米慢跑迎面接力; 4.20米快速跑迎面接力跑。 二、迎面接力跑比赛 方法:男女各10人,采用本次课所学方法进行接力跑比赛。 1.教师进行完整示范; 2.教师分解示范,边讲解动作要领边示范,并强调易犯错误; 3.组织学生进行练习,巡回指导、纠错,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 4.组织学生进行分组练习,巡回指导,及时纠错。 1.挑选男女各10人进行比赛,其他同学做啦啦队; 2.讲解比赛方法和规则; 3.组织比赛并担任评委。 学生仔细观察老师的动作; 2.学生认真听讲,并观察模仿老师的动作,对交接棒技术动作有一个整体的动作概念; 3.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先体会徒手动作练习,记住动作要领,重点、难点,同伴之间互相观察,发现错误及时指出,取长补短,互相学习; 4.根据老师要求依次进行练习,听从老师的指导,及时纠正错误。 1.积极报名参赛; 2.服从老师安排; 3.认真听老师讲解比赛规则; 4.认真对待比赛。 讲解示范队形组织: ×××××××× ×××××××× △ ×××××××× ×××××××× 要求:老师讲解清晰、示范到位,学生要认真听讲。 迎面接力跑练习组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要求:积极参与,认真学习,注意安全。 迎面接力跑比赛组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要求:比赛队员认真完成,啦啦队积极助威。 2次/3min 12min 1次/3min 中 大 大课序 时间 学习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组织与要求 运动负荷次数时间 强度基 本 部 分 26 分 钟 三、身体素质练习 方法:每两排同学面对面俯卧撑趴下,教师喊口令“左手”、“右手”就举起相应的手,“俯卧撑”就做1个俯卧撑,“左手击掌”、“右手击掌”就伸出相应的手与对面的同学击掌。 1.教师分解示范,边讲解动作要领边示范; 2.组织学生进行练习; 3.监督学生是否认真做到位。 1.学生认真听讲,并观察模仿老师的动作; 2.积极参与练习; 3.根据老师要求认真完成。 身体素质练习组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要求:积极参与,认真完成。 1次/ 5min 中结 束 部 分 3 分 钟 放松活动; 整队集合、课堂小结; 布置课后作业; 四、收拾器材,师生再见。 1.老师口令指挥放松练习; 2.课堂总结; 3.老师布置课后作业; 4.回收器材,宣布下课。 1.学生跟随老师的进行放松活动; 2.认真听老师做总结; 3.协助老师回收器材。 放松队形组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要求:配合老师放松充分。 1次/ 3min 小课后 作业 1.每天抽空进行奔跑练习; 2.用纸张自制“接力棒”进行交接棒练习。安全 保障 1.课前检查场地、器材,留出必须的活动空间,合理加以布置。 2.揭示动作关键,强化安全意识,提高预设能力。 3.充分做好各关节活动等,讲解并结合实际运用保护与帮助方法,告知自我防护的基本操作和合理的练习间隔。 预计运动负荷 心率曲线图1.预计平均心率: 125次/分 2.预计最高心率: 145次/分 3.预计练习密度: 60%课后 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