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前夜的危机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近代前夜的危机 课件

资源简介

课件26张PPT。第五单元
第三课
皇权膨胀与近代前夜的危机皇权膨胀近代前夜的危机近代前夜 的 危机1840鸦片战争之前农耕黄昏工业破晓VS重农抑商闭关锁国土地兼并政治腐败农民起义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一、重农抑商清统治者坚持“以农为本”,推行“重农抑商”。雍正祭祀先农坛图(局部)1.工商业发展容易滋生奢华的风气;2.工商业不生产粮食,却与农业争劳动力;3.造成人员流动,很难控制管理。3.拉大了中西之间的差距。1.控制工商业规模,阻碍了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2.强化了自然经济,导致大量资金投向土地,加剧土地兼并;清《盛世滋生图》北京前门商业区二、闭关锁国闭关锁国:
鸦片战争前明清政府限制和禁止对外交通、贸易的政策。材料1 乾隆皇帝以所请“与天朝体例”不合,驳回了英国使者马戛尔尼与中国通商的请求,并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材料2 明朝中叶由于倭寇和西方殖民者的侵扰,明政府开始实行闭关政策;清初实行严厉的海禁,将沿海居民内迁50里,是为了断绝东南沿海对郑成功等抗清武装的联系和物资供应。明清为什么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1.根本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2.主要原因:夜郎自大的心态;3.直接原因:防范“外夷”侵犯和沿海居民聚集力量抗清 。 康熙统一台湾后,清政府重开海外贸易,允许外商来华贸易。 乾隆时期,又关闭了其他海港,限定广州一处海港通商,并只能通过“广州十三行”统一进行商品贸易。广州码头,工人正在忙着装卸洋货 繁忙的广州码头挂满外国国旗的
广州街头闭关锁国政策会产生什么影响?积极影响:
在抵御西方殖民侵略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消极影响:
闭关锁国不能从根本上扭转中外力量对比,而且作茧自缚,限制了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使中国更加闭塞、停滞,远离世界发展潮流。 马克思说:“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在这场战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基于道义,而最现代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真是一种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 邓小平说:“如果从明朝中叶算起,到鸦片战争,有三百多年的闭关自守 ,如果从康熙算起,也有近二百年。长期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由此你得到怎样的启示?开放则兴,闭关则衰,坚持改革开放的信念三、土地兼并人口迅速增长人均土地占有量减少 当时土地兼并严重,人口迅速增长,人多地少,谋生困难,这导致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四、政治腐败政治腐败黑暗,皇室铺张浪费,官场腐化奢靡乾隆南巡图 和珅被抄出藏金32000多两,地窖藏银200余万两,取租地1266顷,取租房屋1001间半、当铺银号及珠宝、衣物等,总家产折合白银相当于清政府好几年的财政收入。如按内务府估价,和坤家产在8亿两白银,合人民币:875亿。 钮祜禄·和珅,满洲人,原名善保,清乾隆政治家、商人,史上贪官之首,是清历史上资产最多的官员。封一等忠襄公,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兼管吏、户、刑部、理藩院,翰林院掌院学士、《四库全书》总裁官、领侍卫内大臣、步军统领等职。因贪污过巨,被嘉庆帝赐死。五、农民起义 白莲教起义 又称“川楚白莲教起义”。 清嘉庆元年至九年,湖北、四川、陕西三省,以白莲教为组织形式的农民反封建起义。起义历时九年多,攻破州县204个,歼灭大量清军,清政府耗费军费二亿两,相当于四年的财政收入。起义使清王朝元气大伤,统治逐渐走向衰落。天理教起义:
白莲教的一个支派,是18世纪中叶白莲教武装起义失败后,由部分教徒组织起来的,曾在北京、河南发动起义。又称八卦教。六、中国开始落后 18、19世纪的中国虽已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但仍是以自然经济为主的专制落后的封建国家,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18、19世纪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通过工业革命发展为新兴的工业资本主义国家。这些国家迅速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 比较中西政治、经济、外交和军事的差异,说说中国近代前夜的危机有哪些?政治差距经济差距外交差距军事差距中国与同时期西方的对比课堂巩固1.中国古代最后一个繁荣时期是( )
A.贞观之治 
 B.康乾盛世
C.开元盛世  
 D.文景之治
2. 以下历史时期采取“闭关锁国”政策的是( )
A.唐朝     
 B. 宋朝
 C. 元朝    
 D. 清朝BD 能力拓展 材料一 隋朝时,和中国通商往来的有十几个国家,到唐朝时发展到70多个国家。唐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不许官吏加重他们的税收。大批外商从陆路、海陆来到长安、洛阳、广州等城市。
材料二 (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盈,无需同外国互通有无,还害怕外国商人同沿海人民往来会“滋扰生事”。因此,清政府严厉限制对外贸易,采取了闭关政策。3.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1)唐朝政府采取的是什么对外政策?
(2)清统治者为什么采取“闭关锁国”政策?
(3)以上两种政策导致的结果各是什么?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对外开放,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 认为天朝物产丰盈,无需同外国互通有无,还害怕外国商人同沿海人民往来会“滋扰生事”。 前者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提高了唐朝在国际上的声誉;后者阻碍了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逐渐落后于世界其他各国。启示:开放则兴,闭关则衰。延伸探究4. 在2006年举行的国际投资论坛上,吴仪发表了题为“坚定不移地对外开放是中国的既定基本国策”的演讲。她指出,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将以更加积极的态度走向世界,更加重视对外开放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把对外开放,吸收外资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我们今天为什么要坚定不移地以对外开放作为我国的既定基本国策? 提示:结合汉、唐时期对外开放和交流带来经济文化繁荣和发展的结果和明清时期实行闭关锁国造成的恶果,以及今天对外开放取得的成就加以说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