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7张PPT)
卖白菜 莫言
课文导入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现场
瞥一眼 (piē) 凛冽(liè) 木橛子(jué)
打了蔫(niān) 踽踽(jǔ) 湿漉漉 (lù)
哽咽(yè) 衣襟 (jīn) 抽噎(yē)
几绺(liǔ) 黑黢黢 (qū) 撺掇(cuānduo)
溃烂(kuì) 戳着 (chuō)
生字词
温故知新
小说三要素:
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
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1)自然环境:交代人物的生存环境;交代人物的社会关系;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
(2)社会环境:渲染故事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暗示社会环境;深化作品主题
小说的人物描写包括:
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
课
文
结
构
开端
1~11
发展
12~27
高潮和结尾
28~32
年关将至,母亲为贫困所迫决心要卖掉仅剩下的三颗白菜
整体感知
母亲因我的过错而流下了伤心的泪水
母子俩去集市卖白菜的经过
去集市路
上的情况
集市上与
买主讨价
还价的事
释疑探究
1、课文围绕卖白菜,写了哪些人物之间的冲突
解析: ①“我”和母亲的矛盾,母亲要把白菜卖掉,我不愿意,为母亲这个决定而哭;
②买菜的老太太和我与母亲的矛盾。
2、这些矛盾冲突对刻画母亲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解析:①衬托了母亲的善良;②是推动情节的发展。
3、小说中的母亲是个怎样的人
解析:母亲是一个善良、坚强、诚信的人。
4、“我”放学回家后,见到三棵没有卖出去的白菜, “我的心猛地往下一沉,知道最坏的事情已经发生了”,这 “最坏的事情”指的是什么事情
解析:我算错账的事情败露了,白菜被人家退了回来,母亲因此蒙受了羞辱。
5、“这是我看到坚强的母亲第一次流泪,至今想起,心中依然沉痛。”母亲的眼泪中包含了哪些复杂的情感 为什么 “我”至今想起母亲的流泪心中依然沉痛的
解析:(1)母亲的眼泪中有对为人诚信的固守、有对儿子行为的失望和担心、有教子不严的自责以及因此遭人轻侮的深深屈辱与悲伤。
(2)一是为了自己的欺骗行为摧毁了母亲的诚信,让母亲深深受辱;二是从母亲的言行中认识到自己不诚信行为的极端可耻,感到深深的自责与忏悔。
1、母亲苦着脸,心事重重地在屋子里走来走去,时而揭开炕席的一角,掀动几下铺炕的麦草,时而拉开那张老桌子的抽屉,扒拉几下破布头烂线团。母亲叹息着,并不时把目光抬高,瞥一眼那三棵吊在墙上的白菜。最后,母亲的目光锁定在白菜上,端详着,终于下了决心似的,叫着我的乳名,说 (第1段)
动作描写
神态描写
眼神描写
细节描写语句分析
这段描写刻画了母亲什么样的心理变化?
犹豫不决→无可奈何→痛下决心
小说极力描写母亲下决心卖白菜时的心理变化,有何作用?
解析:把家境的窘迫和母亲的愁苦都委婉地表现了出来,衬托母亲的坚强。
2、母亲的眼睛湿漉漉的,但她没有哭,她有些恼怒地说:“这么大的汉子了,动不动就抹眼泪,像什么样子?!” (第6段)
解析:体现了母亲是一个坚强的女性,无论如何贫困,她都能挺过去。
3、母亲在我头上打了一巴掌……但也许是看到我哭得真诚,也许是看到了我黑黢黢的手背上那些已经溃烂的冻疮,母亲的脸色缓和了,没有打我也没有再骂我,只是用一种让我感到温暖的腔调说:“不中用,把饭吃到哪里去了?” (第12段)
解析:是否卖这最后的三颗白菜,母亲内心很矛盾, 但家里实在是穷。从“我”和母亲的对话中看出了她既有倔强的一面也有慈爱的一面。
4、老太太将她胳膊上挎着的柳条箢篼放在地上,腾出手,撕扯着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层已经干枯的菜帮子。 (第17段)
解析:一是衬托了母亲的善良;二是推动了情节的发展,激起我对老太太的“恶感”,为下文我故意多算一毛钱埋下伏笔。
非常挑剔
5、母亲抬起头,眼睛红红地看着我,过了许久,用一种让我终生难忘的声音说:“孩子,你怎么能这样呢?你怎么能多算人家一毛钱呢?” (第28-29段)
解析:充分展现了母亲在人前丧失了诚信与尊严的痛苦,表现了母亲讲究诚信、自尊自爱、正直善良的高尚人格。
已经哭过很久
课堂小结
故事情节 “我”的心情
母亲决定卖白菜 不舍
“我”不小心摔白菜 自责
老太太挑白菜 厌恶
我赌气卖白菜 气愤
白菜被老太太退回 沉痛
课后作业
1. 完成课后“思考与练习”。
感谢聆听!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