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教案

资源简介

第一课 维护宪法权威
第1课时 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了解中国共产党在党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系列奋斗,认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党带领人民取得的,坚定国家富强需要人民坚持并将长期坚持党的领导。
道德修养:1.知道坚持党的领导的重要性;知道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和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宪法原则;2.热爱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领导
法治观念:1.了解国家在立法、执法、监察、司法和守法等方面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措施,
明确宪法的地位和作用
能够利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责任意识:自主认识宪法,自觉学习宪法,践行宪法
教学重点 坚持党的领导,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教学难点 坚持党的领导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讲授新课 坚持党的领导 学习目标: 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什么? 2.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什么? 3.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什么? 4..中国共产党的地位是什么? 教师总结:大家都认真进行了预习,对宪法一定有了一定的了解,接下来就让我们正式进入第一部分坚持党的领导的学习。 活动一:请大家观看视频《宪法“速”描》 视频内容: 大家好!我是“宪宪”。 今天,“宪宪”要向大家介绍一位非常重要的“朋友”。这位朋友是谁呢?让我们先来猜一段谜语——法中我第一,国法我根本。诸法由我生,效力我为上。我想,有的网友已经猜出了答案,没错,他就是——宪法。 宪法这位“朋友”为什么如此重要呢?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这不仅充分诠释了宪法所具有的至高法律地位,而且深刻揭示了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 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我国的民主法治事业也迎来新的春天。1982年12月4日,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我国第四部宪法,史称“八二宪法”,即我国现行宪法。 从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再到私有财产权、征地补偿获得宪法保护,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不同历史时期,人民群众的权利需求不断得到宪法确认和保护。 结合视频,思.考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怎样确立的? 2.我们为什么要坚持党的领导 总结:1.(1)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 (2)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确立了在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3)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2.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并且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是领导一切的,必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过渡)中国共产党不仅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取得革命的胜利,并通过带领人民制定宪法,通过宪法使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得以确立,那么宪法是如何确认的呢?让我们一起来通读宪法原文 二、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活动二:阅读宪法原文 宪法第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宪法第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 宪法第二条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宪法第二十九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总结:①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②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③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④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⑤宪法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过渡)宪法通过一系列的明文规定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确保人民的基本权利得到保障,让人们享有幸福生活,那么,是所有人都是人民吗?让我们进入第三篇章的学习:尊重和保障人权 目标导学三:尊重和保障人权 教师点拨:人民不等于公民 人民 现阶段,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依法被剥削政治权利的人和敌对分子不属于人民。 公民 具有一国国籍,并依据宪法或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所以不是所有人都是中国人民 活动三:观看视频:央视节目《中国说》中的中国人权 视频内容:本期“中国说”新华社记者带着三个美国专家和他们心中的诸多疑问去各地采访调研,他们用亲身经历与你探讨在这个常被西方误读的世界大国人权到底怎么样,探究了热点话题:中国有言论自由吗?有宗教信仰自由吗?新疆存在“强迫劳动”吗?为什么强调生存权发展权?如何保障公民权益?中国人怎样看待人权? (过渡)生活在中国这样的社会主义民主的国家,我们更有安全感,幸福感,也更愿意为这样的祖国而不懈奋斗。不同于西方虚假的民主,中国的民主是真实的,也是管用的,我们每个人都自由而平等地活着,那么我国各部门各级国家机关又是怎样为了我们而努力的呢? 活动四:案例探究 要完善疫情防控相关立法,加强配套制度建设,完善处罚程序,强化公共安全保障,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疫情防控法律体系。政府部门要加强治安管理、市场监管等执法工作,对于囤积居奇、串通涨价、哄抬物价等发“灾难财”的违法违规行为,要及时给予严重处罚。各级监察机关深入防控疫情第一线,将监督触角延伸到疫情防控的每一个角落,开展精准监督,推动公安、发改、教育、交通运输、生态环境、市场监管等职能部门落实责任、履职尽责、联防联控。要加大对危害疫情防控行为执法司法力度,检察院依法对销售伪劣口罩的邵某某、毛某某以涉嫌销售伪劣产品罪作出批准逮捕的决定。要加强疫情防控法治宣传和法律服务,重点针对《突发事件应对法》《治安管理处罚法》《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疫情防控工作指引等法律法规,全方位、多角度深入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专项法治宣传。 国家各部门是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的? 总结:总结:1.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立法) 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行政—政府) 3.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司法) 过渡:为了更好地提高公民的法治素养,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宣传 ) 阅读教材,自主预习 阅读宪法内容,回答问题 观看视频,理解权利的广泛性 学生齐读 阅读材料,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课堂小结 结语: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真正了解到了宪法是公民权利地保障书,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中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更应该有主人翁意识,自觉遵守宪法,维护宪法尊严,捍卫宪法权威,并自觉弘扬宪法精神,成为宪法的坚定继承者。
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党的地位形成的过程,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等知识。但是,宪法与学生实际还是比较远,需要我们老师在实际教学中,以学生身边的具体案例进行情境教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意识到,我们每一位中学生作为中国公民,更应该有主人翁意识,为了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好好努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