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学校 班级 类别 实验课科目 音乐 课题 《对鲜花》 第 1 教时执教者 你的评价 合格教 学 过 程 课堂拾零教学目标:1、能熟练演唱北京民歌《对鲜花》,感受歌曲活泼、诙谐的情绪,并了解对唱这一演唱形式2.欣赏黄梅戏《对花》,初步了解中国的戏曲3.能认识和唱准附点四分音符 “×. ×”和切分节奏“X X X”教学重点:能用一问一答的演唱形式表现出歌曲活泼、诙谐的情趣教学难点:唱准歌曲中的切分节奏和附点节奏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新授(一)欣赏乐曲《赶花会》1.听动结合师:欢迎来到今天的音乐课堂。首先,请大家欣赏一首乐曲,坐在椅子上跟着我一起随着乐曲动一动。问:你感受到乐曲总体的情绪是怎样的?2.赶花会民俗师:这首轻快的乐曲名字叫做《赶花会》,它是一首民乐合奏。“赶花会”是我国西南地区非常流行的一种民俗文化活动,每到春季,那里都会举行盛大的花会,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观赏花儿,购买物品,热闹无比。(二)学习歌曲《对鲜花》1.听范唱,感受歌曲旋律及内容 师:今天我也从花会带来了四种花,请竖起你们的小耳朵,仔细听听,它们是什么花? 预设:菱角、凤仙、山茶、蔷薇 出示图片及特征师:每种花儿都有自己的特点,他们的特征是什么?听我来读一读2.难点解决 附点节奏、切分(1)出示歌词节奏谱,师范读 (2)生读,读准附点节奏 师:你们也来读一读 师指导学生读准节奏:菱.角│开 花儿│在 水│里─│(3)师生合作师:小.小│花 儿呀│特 征│多─│,我.们│一 起来│说 一│说─│ 我来问呀么你来答,咱们现在就开始啦 师: 什 么 呢 │开 花儿│在 水│里─│ 生:菱.角│开 花儿│在 水│里─│ 什 么 呢 │开 花儿│像 木│耳─│ 凤.仙│开 花儿│像 木│耳─│ 什 么 呢 │开 花儿│红 满│山─│ 山.茶│开 花儿│红 满│山─│ 什 么 呢 │开 花儿│满 干│刺─│ 蔷.薇│开 花儿│满 干│刺─│ 生读问句师:回答的又正确,又整齐。你们可注意到,我是怎样来提问的? 出示问句 谁来试着读读师生合作,生问师答师:这回换你们来问问我 合作的非常默契3.学唱歌曲第一段(1)师范唱问答 师:如果给这些问答加上旋律,又会是怎样的呢?以菱角花为例,听我来唱一唱(2)生分句学唱歌谱师:来,跟着老师把这两句学一学,先跟着我唱唱歌谱(3)填词演唱,师指导错误,直到唱好(4)师范唱,加上衬词师:在听我唱一唱,仔细听,我在乐句的最后加入了什么?加进来的歌词,让整个乐句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预设:衬词,乐句变丰富了,有意思了师补充:当衬词出现在句子结尾的时候还可以给乐句带来结束感,你们也来唱一唱,感受一下生加进衬词唱完整听第一乐段师:这两句歌词实际是来自一首北京民歌《对鲜花》,一起来听听,他们是怎样出现在歌曲中的师生合作演唱师:我们合作一下,学过的两句你们唱,没学过的两句我来唱 再听第一乐段,了解对对唱师:同学们再听歌曲,想一想,歌曲是以怎样的形式在演唱?预设:对唱,特点是一问一答师补充:像这种由两个或两组歌唱者以一问一答的形式来演唱的,就叫做对唱。师生合作,互换角色师:你们问,我来答,我们把这段歌曲对唱一下,可以吗?换角色:我来问,你们来答出现错误“这朵鲜花瞒不了我,压根有”(10)学唱第三乐句方法:师范唱,生听,再学,感受“瞒”的意境师:你觉得这句歌词中哪个字用的最好? 瞒 “瞒”说明了什么? 生:回答的人不把这个问题放在心上师:怎么把这个“瞒”的感觉唱出来呢? 表情、动作生单独唱答的两句(11)唱全曲 生跟音乐完整演唱 声音明亮4.学唱全曲(1)听全曲,心里轻声哼唱师:还记得我们今天带来了几种花吗?《对鲜花》这首歌曲其实也有四段歌词,咱们完整的来听一遍,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 (2)跟音乐分组演唱歌曲师:能跟着音乐,把歌曲完整的唱出来么? 分组对唱歌曲,蓝、红部分(三)拓展欣赏,感受不同风格师:对唱是一种常见的演唱形式,在民歌中比较多见,戏曲里也有很多,我的家乡安徽有著名的黄梅戏,今天,我就给大家带来了《打猪草》选段《对花》,一起来欣赏。(四)回到歌曲,表现歌曲 师:这里的演员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自信,大方,表演的好师:你们能像他们一样,自然自信的来演唱这首《对鲜花》吗? 评价分组:齐唱问句,小组演唱答句(五)总结 师:世界很美,因为有花朵的装扮,孩子们,你们就是那一朵朵美丽的花,希望你们自信,自强,用自己的努力,为我们伟大的祖国增添光增彩! 一二三四五六七1234567我的感悟值得借鉴的地方需要改进的地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