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教案

资源简介

第2课时 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1 教学分析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了解国家机构的组成;知道宪法不仅组织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相应的职权,并且严格规范权力的行使
道德修养:自觉拥护宪法,认同宪法精神
3.法治观念:增强宪法意识,自觉遵守宪法,弘扬宪法精神
4.责任意识:自主认识宪法,自觉学习宪法,践行宪法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人民代表大会与其它国家机关的关系;宪法规范权力运行。
教学难点: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的报告,听取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的报告,听取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军关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的报告。习近平、李克强、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王岐山等出席会议。[14]
思考:“一府两院”为什么要向全国人大报告工作?
教师总结: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以及国家监察委员会都由全国人大产生,要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讲授新课
目标导学一: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1.仔细阅读书P11页的结构图,小组讨论说明,人民是怎样行使国家权力的?
(1)国家机关是怎样形成的?
总结:人民选举出人大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再由人大选举产生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监察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监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2.过渡: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宪法不仅组织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特定职权,明确国家机构的组成、任期、工作方式等内容,使得国家权力的运行稳定有序。国家机构依据宪法行使权力,守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目标导学二: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
活动二:用事实说话
①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角度来看,中国之所以能够在短期内控制住疫情,就得益于民主集中制的制度优势。疫情发生以来,中央做出重要部署,地方积极贯彻执行,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办大事。在疫情防控中,各级人大代表积极投身疫情防控的具体实践中,切实做到了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同时人大加强对政府的监督力度,提高政府应对疫情的能力。
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阅读课本,以表格形式列出:
在国家机构与人民的关系方面 国家权力来自人民,由人民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机关,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居于主导地位
在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方面 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
在国家机关内部 作出决策、决定时,实行民主集中制
活动三:观看《狂飙》视频,思考以下问题:
内容:王秘书组局,以赵立冬的名义,邀请了青华区长龚开疆、莽村村主任李有田,还有市局刑警队长李响。
思考:1.为什么要对权力进行监督和规范?
2.结合视频内容谈一谈,宪法怎样规范权力的运行?
3.作为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该怎样对待权力?
教师总结:1权力是把双刃剑,权力运用得好,就可以指挥得法、令行禁止、造福人民;权力一旦被滥用,就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因此为了防止权力的滥用需要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为人民谋利益。
2.一切国家机关等组织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不得违宪。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宪法和法律还规定了国家权力行使的程序,要求国家权力严格行使。所以作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要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违。
3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习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我们主要学习了宪法设置了国家机构,以及在国家机构中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民主集中制是一个新词,那么教师可多选择典型案例辅助加强学生理解,将知识学透。学习规范权力运行时应选择与时俱进的,学生比较熟知的案例,结合案例弄明白权力滥用对于国家和人民的危害,以及作为中国人民,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义务监督国家机关的权力运行,保证权力始终能够造福于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