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练字当头熟中生巧——2023届高考复习宋词专题之行香子【词牌常识】正体,双调六十六字,前段八句四平韵,后段八句三平韵。以晁补之《行香子·同前》为代表。变体一,双调六十六字,前段八句五平韵,后段八句三平韵。以苏轼《行香子·冬思》为代表。【练习精选】一、阅读下面宋词,回答问题行香子 秋与苏轼昨夜霜风,先入梧桐。浑无处、回避衰容。问公何事,不语书空。但一回醉,一回病,一回慵。朝来庭下,飞英如霰,似无言、有意伤侬。都将万事,付与千钟。任酒花白,眼花乱,烛花红。注释不语书空:《世说新语》载,晋殷浩被罢黜后,整天用手在空中书写,作“咄咄怪事”四字。咄咄,失意后的感叹,此处暗用这一典故。飞英如霰(xiàn):落花宛似飘雪。霰,飘雪。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这首词开篇以秋起兴,点化运用前人诗句,渲染了秋风扫落叶的萧瑟氛围。“问公何事”,这一句含有内心独白式的设问,突出了词人难以排遣的愁闷。“但一回醉,一回病,一回慵”,三个“回”字,写出了词人处境的艰难与无奈。“任酒花白,眼花乱,烛花红”,写尽了醉态,流露出随波逐流与世沉浮的处世态度。“飞英如霰”,有的版本为“光阴如箭”,你以为那个好,请简述理由二、阅读下面宋词,回答问题。行香子苏轼携手江村,梅雪飘裙。情何限.处处消魂。故人不见,旧曲重闻。向望湖楼,孤山寺;涌金门。寻常行处,题诗千首,绣罗杉.与拂红尘。别来相忆,知是何人。有湖中月,江边柳,陇头云。注释:苏轼在杭州任职时,曾与好友知府陈襄同去杭州郊游。绣罗杉.与拂红尘: 宋·吴处厚《青箱杂记》卷六:“世传魏野尝从莱公游陕府僧舍,各有留题。后复同游,见莱公之诗已用碧纱笼护,而野诗独否,尘昏满壁。时有从行官妓颇慧黠,即以袂就拂之。野徐曰:‘若得常将红袖拂,也应胜似碧纱笼。’莱公大笑。”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携手江村,梅雪飘裙”,梅花似雪,飘沾衣裙,江村携手,温暖如春,开篇即富画意。“向望湖楼,孤山寺;涌金门”,词人重访故地,追忆往昔同游的欢乐,表达了对友人浓浓的思念之情。“绣罗杉.与拂红尘”,这里妙用典故,借名人雅事趣事表现作者与友人高雅的情趣、卓越的才华。这首词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宋代士大夫的生活,歌咏友情的同时也流露出对西湖自然景物的热爱之情。2、请简要分析结尾三句的表现手法和思想内容。三、阅读下面宋词,回答问题行香子·过七里濑苏苏轼一叶舟轻,双桨鸿惊。水天清、影湛波平。鱼翻藻鉴,鹭点烟汀。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重重似画,曲曲如屏。算当年、虚老严陵。君臣一梦,今古空名。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注]①这首词系苏轼任杭州通判,途经富春江七里濑时所作。②严陵:曾力助刘秀起兵。刘秀称帝后,他拒官隐居,终日垂钓富春江上。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一叶轻舟既见证经历,又体现心境,词人借小舟轻行水上写内心轻松愉悦,与“轻舟已过万重山”异曲同工。B.上阕紧扣题目中的“过”字,通过视角的转换,于景物的变化中,传达出词人丰富的主观感受。C.下阕"算当年、虚老严陵”,表达了词人对严陵的推崇,希望自己像他一样摆脱世俗羁绊,超然世外。D.本词意象活泼灵动,意境丰盈深邃,写景、抒情、议论完美融合,寄托了作者的生命感悟与人生态度。2.这首词语言特色鲜明,请简要分析。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行香子·述怀苏轼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该词开篇描绘出一幅月夜饮酒的图景,其情境与尘世的浮躁喧嚣判若两个世界,从中能看出苏轼对争名夺利的俗世的厌弃。B.“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写出了苏轼对时间消逝迅速的感叹,《念奴娇·赤壁怀古》也表达了类似的思想。C.词的下阕既有对现实处境的不满,又有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从“几时归去”看来,苏轼已经有了确定的退隐计划和安排。D.本词不仅做到了写景、抒情和说理的完美融合,而且用字传神精妙,如“一溪云”中的“溪”,比“一朵云”“一团云”,都更有意境。2.词中“作个闲人”中的“闲人”有怎样的内涵?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6分)五、阅读下面宋词,回答问题行香子·树绕村庄秦观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光明媚,万物竞发,全词以细描笔法勾勒出一幅色彩缤纷的田园风光图。B.“倚东风”两句,描写词人沐浴春风,表现出其沉醉农村春景欢快心态。C.“飏青旗”类似《鹏鸪天》词中的:“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D.词作一反作者在其他词作中常见的哀怨凄切情调,描绘出春天勃勃生机。2.你认为词作中的八段景即八个句号所描绘的八般景致,哪一段最能代表美丽乡村的春天?请说明理由并简要分析。六、阅读下面宋词,回答问题行香子·七夕李清照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1、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词的开篇写“鸣蛩” 桐叶“落”,采用以动衬静的手法,给全词笼罩上一层凄凉的气氛。B、“愁浓”之“愁”,既指牛郎、织女之愁,也指词人之愁,还指离别中的男女之愁。C、“云阶月地,关锁千重”,写的是词人想象中的天宫,真正的用意是感叹人间有情人阻隔之深。D、“牵牛织女,莫是离中”,词人用牛郎、织女的相聚,反衬人间的别离。2、请赏析结句“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的妙处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行香子赵鼎草色芊绵。雨点阑斑。糁飞花、还是春残。天涯万里,海上三年。试倚危楼,将远恨,卷帘看。举头见日,不见长安。谩凝眸、老泪凄然。山禽飞去,榕叶生寒。到黄昏也,独自个,尚凭阑。注:1138年,面对金国的进攻,南宋大臣多主张割地求和;赵鼎坚决反对,遭到秦桧忌恨。秦桧做宰相后,将他一贬再贬,最后流放到吉阳军(今海南三亚)。赵鼎最终绝食而死。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草色芊绵。雨点阑斑”描写了草木繁密茂盛、小雨淅沥的景色,作者借景抒情,以乐景衬哀情。B.“天涯万里,海上三年”概括了作者被贬谪到海南的三年生活,万里之遥,三年之久,语甚沉痛。C.“举头见日,不见长安”中的“长安”实际上是指南宋的都城临安,这是作者的一种委婉的说法。D.“谩凝眸”是说枉自定睛远望,不能慰己老怀,所以紧跟着的就是“老泪凄然”,这七个字直抒胸臆。E.“山禽飞去,榕叶生寒”描写了作者凭栏远眺所见的景色,山鸟飞去,榕叶生在寒冷的环境之中。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八、阅读下面宋词,回答问题行香子·题罗浮葛长庚 满洞苔钱,买断风烟,笑桃花流落晴川。石楼高处,夜夜啼猿,看二更云,三更月,四更天。细草如毡,独枕空拳,与山麋野鹿同眠。残霞未散,淡雾沈绵。是晋时人,唐时洞,汉时仙。1、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词将荒古的自然风景与超俗的道家生活合为一体来写,极富情趣。B、“笑桃花流落晴川”,词人是“笑”桃花多情,“笑”世人无识。C、“石楼高处,夜夜啼猿”,夜深人静,万籁俱寂,空山中唯有啼猿,词人用环境的凄清烘托心境的悲凉。D、结尾三句写罗浮山的悠悠岁月,显示出山中人“不知魏晋,无论汉唐”的超越尘世变化的优越感。2、下阕描写了作者怎样的生活?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一D【随波逐流与世沉浮的处世态度,错。】“飞英如霰”好。从表达效果上看,用飞花表示时间的流逝,生动形象,含蓄蕴藉;“时间如箭”过于直白。(2)从行文结构上看,“飞英如霰”,与“似无言、有意伤侬”衔接自然——将花拟人化,说“飞英”“无言”,文气贯通,换成“光阴如箭”则显得生硬。二1、B【这三句,是作者的联想、想象。】2、(1)运用对写法,巧妙地回答了“别来相忆,知是何人”的提问,将对他人的思念转化为自然物对自己的思念,含蓄蕴藉,耐人寻味。(2)运用拟人手法,将无情的自然物赋予有情感的生命,含蓄而有诗意地表达出词人对美景的热爱和对友人的绵绵情思。三1.C2.①运用叠词。如“重重”“曲曲”,音韵和谐,写出了群山连绵之美。②炼字精准,如“翻”“点”,“长”“乱”“青”等,生动形象传神地写出了景物的特点。③善用修辞。如比喻“鱼翻藻鉴”“重重似画,曲曲如屏”,生动形象;如排比,“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句式整齐,气韵贯通。(分析对偶也可)④语言整体风格清新明快,简洁凝练。四1.C(“几时”意为“什么时候”,表达想要归去却不知几时可以归去的无奈,并不是归隐的计划和安排。)2.①闲人可以指散自在、乐观通达的人,从“且陶陶、乐尽天真”能看出词人的乐观洒脱,而“作个闲人。对一张琴,壶酒,一溪云”勾勒出的也是一种清闲自在的生活状态。②闲人还可以指因怀才不遇、不得重用而赋闲归隐的人。从“虽抱文章,开口谁亲”可见,词人心有抱负,却世无知已,无人赏识,不得已而只能做个“闲人”。五1.A.“以细描笔法”错误。全词以白描的手法,粗笔勾勒出一幅色彩缤纷的田园风光图。2.示例:树绕村庄,水满陂塘。绿树绕着村庄,春水溢满池塘。写出了乡村的平凡而优美。“绕”字与“满”字显见春意之浓,是春到农村的标志景象。【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句景物描写的能力。示例一:诗句:树绕村庄,水满陂塘本句诗描写了春树、春色、春景,春水、春陂、春塘,描写的景物是春天极具平常的景物,但却是春天特有的,所以虽然俗气,但辨识度最高。示例二:诗句:倚东风,豪兴徜徉东风指的是春风,一个“倚”字将东风这一虚景写实,更彰显了春色。“豪兴”写出了诗人满怀豪兴徜徉在春风中,将景和人联系在一起,切入的角度非常地新颖,达到了天人合一,诗意栖居角度簇新。示例三:诗句:小园几许,收尽春光这两句通过小园中的景色写尽春色,由小见大。并且“几许”二字,写出了情致,“收尽”二字,却韵味无穷。虽然写的是园中的春色,却别开生面。示例四:诗句: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本句是在描写花开,但这三种花并不是在同一时间开放,所以本句采用了时间叙事、空间叙事、颜色叙事,并且一切景语即情语,这里面对三种花的景物描写却写出了春天生机盎然的景象,画面最有诗意。示例五:诗句:远远围墙,隐隐茅堂本句诗中运用了远近结合的手法,叙事视角发生变换,并且“远远”“隐隐”为叠词的运用,更具韵律感,书写了乡村景物,地点突出,无人能及。示例六:诗句:飏青旗,流水桥旁运用空间叙事的方法,使联想空间更大,春水、酒水勾连,意趣顿生,同时采用虚实结合,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出浓厚的春天的生活气息。示例七:诗句:偶然乘兴,步过东冈用偶然来写必然,写出春天催人向前,切入点新奇。同时,“东冈”是空间叙事,为词作结句张本。两个动词“乘兴”“步过”,写出春天中的天地人,堪为大手笔。示例八:诗句: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正”字采用了时间叙事。莺儿、燕儿、蝶儿,运用了儿化音,将莺、燕、蝶拟人化,十分亲切,妙不可言。并且它与上阕的“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对照与呼应。运用以人物写人、以空间写时间、以景写情的方法,堪为乡春代表。答题时从以上示例选择其一分析即可。六1、D【莫,为猜测之词,大意为“莫不是”】2、(1)构思新颖,语义双关。用天气阴晴的变化,隐喻人的悲喜交集,变化无常。(2)运用当时的口语“霎儿”,语言浅显通俗,富有生活气息。(3)采用排比,突出的表现了烦闷难耐忧愁悲苦的心境。七1. AE(A项,“以乐景衬哀情”错误,词中的“草色芊绵。雨点阑斑”不是乐景。E项,“榕叶生在寒冷的环境之中”错误,“生寒”的意思是绿色的榕叶让作者内心升起寒意,更加悲凉。2.作者以“天涯万里,海上三年” “谩凝眸、老泪凄然”等抒发被长期贬谪海上的孤独、落寞。“试倚危楼,将远恨” 饱含了对权奸的愤怒之情。“举头见日,不见长安”和“尚凭阑”等写出了作者对国家的忠贞、怀才不遇。八1、C【此两句写道家生活的外在环境,又象征性地表现了由静观而发慧的内在生活情态。】2、(1)描写了作者闲散自在的隐居生活,在深山岩洞之中,枕拳卧草,幕天席地,遗世独立,与鸟兽乡亲,没有荣辱得失,没有人我差别,甚至没有人与兽的差别,过着神仙般的生活。(2)表达了作者陶醉于隐居生活,闲适自在,怡然自得之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