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凤凰台】2014届高考化学(江苏专用)二轮提优导学案:专题八 电解质溶液中的综合应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南方凤凰台】2014届高考化学(江苏专用)二轮提优导学案:专题八 电解质溶液中的综合应用

资源简介

能力展示
1. (2010·江苏高考第20题节选)预氨化过程中有Mg(OH)2沉淀生成,已知常温下Mg(OH)2的Ksp=1.8×10-11,若溶液中c(OH-)=3.0×10-6 mol·L-1,则溶液中Mg2+的浓度为     mol·L-1。
2. (2011·江苏高考第16题节选)以硫铁矿(主要成分为FeS2)为原料制备氯化铁晶体(FeCl3·6H2O)的工艺流程如下:
酸溶及后续过程中均需保持盐酸过量,其目的是         、         。
3. (2012·江苏高考第18题节选)(1) 已知室温下BaSO4的Ksp=1.1×10-10,欲使溶液中c(S)≤1.0×10-6mol·L-1,应保持溶液中c(Ba2+)≥    mol·L-1。
4. (2013·江苏高考第20题节选)磷的重要化合物NaH2PO4、Na2HPO4和Na3PO4可通过H3PO4与NaOH溶液反应获得,含磷各物种的分布分数(平衡时某物种的浓度占各物种浓度之和的分数)与pH 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为获得尽可能纯的NaH2PO4,pH应控制在  ;pH=8时,溶液中主要含磷物种浓度大小关系为    。
1. (2013·徐州考前模拟改编)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优良的水处理剂。Fe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态如下图所示,纵坐标表示各存在形态的分布分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不论溶液酸碱性如何变化,铁元素都有4种存在形态
B. 向pH=10的这种溶液中加硫酸至pH=2,HFe的分布分数逐渐增大
C. 向pH=6的这种溶液中加KOH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Fe+OH-Fe+H2O
D. 各存在形态是因为溶液中存在电离与水解两种平衡
2. (2013·南师附中等五校联考)锶(Sr)为第5周期ⅡA族元素。高纯六水氯化锶晶体(SrCl2·6H2O)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61℃时晶体开始失去结晶水,100℃时失去全部结晶水。用工业碳酸锶粉末(含少量Ba、Fe的化合物等杂质)制备高纯六水氯化锶晶体的过程如下:
若滤液中Ba2+浓度为1×10-5mol·L-1,依据下表数据可以推算滤液中Sr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SrSO4 BaSO4 Sr(OH)2
Ksp 3.3×10-7 1.1×10-10 3.2×10-4
3. (2013·连云港摸底考试)碱式碳酸铜[Cu2(OH)2CO3]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化工原料,工业上可用电子工业中刻蚀线路板的酸性废液(主要成分有FeCl3、CuCl2、FeCl2)制备,其制备过程如下:
查阅资料知,通过调节溶液的酸碱性可使Cu2+、Fe2+、Fe3+生成沉淀的pH如下:
物 质 Cu(OH)2 Fe(OH)2 Fe(OH)3
开始沉淀的pH 6.0 7.5 1.4
沉淀完全的pH 13 14 3.7
(1) 加入氯酸钠的作用是        。
(2) 调节溶液的pH范围为    ,可以选择的试剂是    (填字母)。
a. 氨水 b. 硫酸铜 c. 氢氧化铜 d. 碳酸铜
4. (2013·无锡一中开学检测)室温时,向100mL 0.1mol·L-1 NH4 HSO4溶液中滴加0.1 mol·L-1 NaOH溶液,得到溶液pH与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曲线如下图所示。
试分析图中a、b、c、d四个点,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    ;在b点,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
1. 电解质溶液方面存在电离常数、水的离子积常数、难溶电解质溶度积常数、盐类的水解常数,这些常数有哪些共性
2. 举例说明pH在电解质溶液中的具体应用。
课堂评价
1. (2013·南通二模)已知常温下Ksp[Mg(OH)2]=l×10-11。为使方案1中Mg2+完全沉淀[即溶液中c(Mg2+)≤1×10-5mol·L-1],溶液的pH至少应调至    。
2. (2012·淮安三模)辉铜矿石主要含有硫化亚铜(Cu2S)及少量脉石(SiO2)。一种以辉铜矿石为原料制备硝酸铜的工艺流程如下:
保温除铁过程中,加入CuO的目的是            ;蒸发浓缩时,要用HNO3溶液调节溶液的pH,其理由是            。
3. (2013·北京东城模拟改编)常温下,将a mL 三种一元酸分别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实验数据如下:
组别 c(一元酸) c(NaOH)/mol·L-1 混合溶液的pH
甲 c(HX)=0.1 mol·L-1 0.1 pH=x
乙 c(HY)=0.1mol·L-1 0.1 pH=7
丙 c(HZ)=0.1 mol·L-1 0.1 pH=9
(1) 上述三种酸中一定属于强酸的是     。
(2) 丙组实验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所得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    mol·L-1。
(3) 甲组中x    (填数学符号)7。
(4) 部分实验反应过程中的pH变化曲线如下图:
 
图1 图2
①表示乙组实验中pH变化曲线的是    (填“图1”或“图2”)。
②图中表示溶液呈中性的点为    ,表示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的点是    。
③滴定过程中何时出现c(HZ)>c(Z-)>c(H+)>c(Na+)>c(OH-)的情况             。
[问题思考]提示
1. 这些常数都属于化学平衡常数,是一个动态常数,与对应物质的性质有关,不同物质有着不同的参数;同时这些常数与温度有关,随着温度的改变发生变化,与浓度无关。2. 在弱电解质电离中:pH影响电离平衡,如醋酸溶液电离时,pH增大促进醋酸的电离;pH也影响水的电离平衡,如加入酸或碱都改变pH,抑制水的电离;pH也影响盐类的水解平衡,如氯化铵溶液中pH增大,促进水解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会使N浓度减小;pH也影响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如Mg(OH)2悬浊液中增大pH,溶解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会使Mg2+浓度减小。
趁热打铁,事半功倍。请同学们及时完成《配套检测与评估》中的练习第21-22页。
专题八 电解质溶液中的综合应用
【高考回眸】
1. 2.0
2. 提高铁元素的浸出率 抑制Fe3+ 水解
3. 1.1×10-4
4. 45.5 c(HP)>c(H2P)
【高考前沿】
1. AB
2. ≤3×10-2 mol·L-1
3. (1) 将Fe2+氧化成Fe3+ (2) 3.76.0 cd
4. a c(Na+)>c(S)>c(N)>c(H+)=c(OH-)
【典题演示】
典题演示1 3×10-6
解析 Ksp(CaF2)=c(Ca2+)·c2(F-)=2.7×10-11,c(F-)=3×10-3 mol·L-1,c(Ca2+)==3×10-6 mol·L-1。
变式训练1 7.94×10-6 mol·L-1
典题演示2 C 解析 图中影响HClO电离程度的因素有两个方面:一是温度,二是pH,所以HClO在20℃的电离程度不一定大于0℃的电离程度,需要同样pH条件才成立,①错;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pH增大,HClO浓度减小,消毒效果变差,②错;NH2Cl消毒原理是缓慢释放出HClO,HClO具有强氧化性能消毒,所以反应是NH2Cl+H2ONH3+HClO,平衡向右移动产生效果,③正确,答案选C。
变式训练2 (1) 图1 (2) 20.00 (3) D
(4) c(Na+)>c(CH3COO-)>c(OH-)>c(H+)
典题演示3 抑制AlCl3水解
解析 AlCl3是强酸弱碱盐容易发生水解:AlCl3+3H2OAl(OH)3+3HCl,如果加热会促进水解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最终会生成Al2O3,如果在氯化氢的气流中加热会抑制水解,不产生Al2O3,得到无水AlCl3。
变式训练3 TiCl4+4H2OTi(OH)4↓+4HCl↑
【课堂评价】
1. 11
2. 调节溶液的pH,使铁元素(Fe3+)完全转化为Fe(OH)3沉淀 抑制Cu2+的水解
3. (1) HY (2) HZ+OH-H2O+Z- 1×10-5 (3) ≥
(4) ①图1 ②B、D B、E ③当刚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时可能会出现题中情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