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能力展示1. (2011·江苏高考第19题)高氯酸铵(NH4ClO4)是复合火箭推进剂的重要成分,实验室可通过下列反应制取:NaClO4(aq)+NH4Cl(aq)NH4ClO4(aq)+NaCl(aq)(1) 若NH4Cl用氨气和浓盐酸代替,上述反应不需要外界供热就能进行,其原因是 。 (2) 反应得到的混合溶液中NH4ClO4和NaCl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30和0.15(相关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见右图)。从混合溶液中获得较多NH4ClO4晶体的实验操作依次为 (填操作名称)、干燥。 (3) 样品中NH4ClO4的含量可用蒸馏法进行测定,蒸馏装置如右下图所示(加热和仪器固定装置已略去),实验步骤如下:步骤1:按右图组装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步骤2:准确称取样品ag(约0.5g)于蒸馏烧瓶中,加入约150mL水溶解。步骤3:准确量取40.00mL约0.1mol·L-1 H2SO4溶液于锥形瓶中。步骤4:经分液漏斗向蒸馏烧瓶中加入20mL 3mol·L-1 NaOH溶液。步骤5:加热蒸馏至蒸馏烧瓶中剩余约100mL溶液。步骤6:用新煮沸过的水冲洗冷凝装置23次,洗涤液并入锥形瓶中。步骤7:向锥形瓶中加入酸碱指示剂,用cmol·L-1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OH标准溶液V1mL。步骤8:将实验步骤17重复2次。①步骤3中,准确量取40.00mLH2SO4溶液的玻璃仪器是 。 ②步骤17中,确保生成的氨被稀硫酸完全吸收的实验步骤是 (填步骤序号)。 ③为获得样品中NH4ClO4的含量,还需补充的实验是 。 2. (2012·江苏高考第19题)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既有利于节约资源,又有利于保护环境。实验室利用废旧电池的铜帽(Cu、Zn总含量约为99%)回收Cu并制备ZnO的部分实验过程如下:(1) ①铜帽溶解时加入H2O2的目的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铜帽溶解完全后,需将溶液中过量的H2O2除去。除去H2O2的简便方法是 。 (2) 为确定加入锌灰(主要成分为Zn、ZnO,杂质为铁及其氧化物)的量,实验中需测定除去H2O2后溶液中Cu2+的含量。实验操作如下: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含有Cu2+的溶液于带塞锥形瓶中,加适量水稀释,调节溶液pH=34,加入过量的KI,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 上述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下:2Cu2++4I-2CuI(白色)↓+I2 2S2+I22I-+S4①滴定选用的指示剂为 ,滴定终点观察到的现象为 。 ②若滴定前溶液中的H2O2没有除尽,所测定的Cu2+含量将会 (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3) 已知:pH>11时,Zn(OH)2能溶于NaOH溶液生成[Zn(OH)4]2-。下表列出了几种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开始沉淀的pH按金属离子浓度为 1.0 mol·L-1计算)。开始沉淀的pH 沉淀完全的pHFe3+ 1.1 3.2Fe2+ 5.8 8.8Zn2+ 5.9 8.9实验中可选用的试剂:30% H2O2溶液、1.0 mol·L-1 HNO3溶液、1.0 mol·L-1 NaOH溶液。由除去铜的滤液制备ZnO的实验步骤依次为:① ;② ;③过滤;④ ;⑤过滤、洗涤、干燥;⑥900 ℃煅烧。 1. (2013·南通一模)硫代硫酸钠(Na2S2O3)俗称保险粉,可用于照相业作定影剂,也可用于纸浆漂白作脱氯剂等。实验室可通过如下反应制取:2Na2S+Na2CO3+4SO23Na2S2O3+CO2。图1 图2(1) 用图1所示装置制取Na2S2O3,其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 。如将分液漏斗中的H2SO4改成浓盐酸,则三颈烧瓶内除Na2S2O3生成外,还有 (填化学式)杂质生成。 (2) 为测定所得保险粉样品中Na2S2O3·5H2O的质量分数,可用标准碘溶液进行滴定,反应方程式为2Na2S2O3+I22NaI+Na2S4O6。①利用KIO3、KI和HCl可配制标准碘溶液。写出配制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②准确称取一定质量的Na2S2O3·5H2O样品于锥形瓶中,加水溶解,并滴加 作指示剂,用所配制的标准碘溶液滴定。滴定时所用的玻璃仪器除锥形瓶外,还有 。 ③若滴定时振荡不充分,刚看到溶液局部变色就停止滴定,则会使样品中Na2S2O3·5H2O的质量分数的测量结果 (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3) 本实验对Na2S的纯度要求较高,利用图2所示的装置可将工业级的Na2S提纯。已知Na2S常温下微溶于酒精,加热时溶解度迅速增大,杂质不溶于酒精。提纯步骤依次为:①将已称量好的工业Na2S放入圆底烧瓶中,并加入一定质量的酒精和少量水;②按图2所示装置安装仪器,向冷凝管中通入冷却水,水浴加热;③待 时,停止加热,将烧瓶取下;④ ;⑤ ;⑥将所得固体洗涤、干燥,得到Na2S·9H2O晶体。2. (2013·苏锡常镇徐连一模)利用硫酸渣(主要含Fe2O3、SiO2、Al2O3、MgO等杂质)制备氧化铁的工艺流程如下:(1) “酸浸”中硫酸要适当过量,目的是①提高铁的浸出率,② 。 (2) “还原”是将Fe3+转化为Fe2+,同时FeS2被氧化为S,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 为测定“酸浸”步骤后溶液中Fe3+的量以控制加入FeS2的量。实验步骤为: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酸浸后的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HCl、稍过量的SnCl2,再加HgCl2除去过量的SnCl2,以二苯胺磺酸钠为指示剂,用K2Cr2O7标准溶液滴定。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2Fe3++Sn2++6Cl-2Fe2++SnCSn2++4Cl-+2HgCl2SnC+Hg2Cl2↓6Fe2++Cr2+14H+6Fe3++2Cr3++7H2O①若SnCl2不足量,则测定的Fe3+的量 (填“偏高”、“偏低”或“不变”,下同)。 ②若不加HgCl2,则测定的Fe3+的量 。 (4) ①可选用 (填试剂)检验滤液中是否含有Fe3+。产生Fe3+的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②已知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时溶液的pH见下表:沉淀物 Fe(OH)3 Al(OH)3 Fe(OH)2 Mg(OH)2 Mn(OH)2开始沉淀 2.7 3.8 7.5 9.4 8.3完全沉淀 3.2 5.2 9.7 12.4 9.8实验可选用的试剂有:稀硝酸、Ba(NO3)2溶液、酸性KMnO4溶液、NaOH溶液,要求制备过程中不产生有毒气体。请完成由“过滤”后的溶液模拟制备氧化铁的实验步骤:a. 氧化: ;b. 沉淀: ;c. 过滤,洗涤;d. 烘干,研磨。1. 探究物质性质时,需要探究物质的哪些性质 2. 探究和验证的关系如何 课堂评价1. (2013·南通二模)过氧化镁(MgO2)易溶于稀酸,溶于酸后产生过氧化氢,在医学上可作为解酸剂等。过氧化镁产品中常会混有少量MgO,实验室可通过多种方案测定样品中过氧化镁的含量。(1) 某研究小组拟用右图装置测定一定质量的样品中过氧化镁的含量。①实验前需进行的操作是 。稀盐酸中加入少量FeCl3溶液的作用是 。②用恒压分液漏斗的优点有:使分液漏斗中的溶液顺利滴下; 。 ③实验终了时,待恢复至室温,先 ,再平视刻度线读数。 (2) 实验室还可通过下列两种方案测定样品中过氧化镁的含量:方案Ⅰ:取a g样品,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再加入 NaOH溶液至Mg2+沉淀完全,过滤、洗涤后,将滤渣充分灼烧,最终得到b g固体。方案Ⅱ:称取0.1 g样品置于碘量瓶中,加入15 mL0.6 mol·L-1KI溶液和足量盐酸,摇匀后在暗处静置5 min,然后用0.1 mol·L-1 Na2S2O3溶液滴定,滴定至终点时共消耗VmL Na2S2O3溶液。(已知:I2+2Na2S2O3Na2S4O6+2NaI)①已知常温下Ksp[Mg(OH)2]=1×10-11。为使方案Ⅰ中Mg2+完全沉淀[即溶液中c(Mg2+)≤1×10-5mol·L-1],溶液的pH至少应调至 。方案Ⅰ中过氧化镁的质量分数为 (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②方案 Ⅱ 中滴定前需加入少量 作指示剂;样品中过氧化镁的质量分数为 (用含V的代数式表示)。 2. (2013·扬州一模)以钡矿粉(主要成分为BaCO3,含有Ca2+、Fe2+、Fe3+、Mg2+等)制备BaCl2·2H2O的流程如下:(1) 氧化过程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 沉淀C的主要成分是Ca(OH)2和 。由图1、2可知,为了更好的使Ca2+沉淀,还应采取的措施为 。 图1 图2(3) 用BaSO4重量法测定产品纯度的步骤如下:步骤1:准确称取0.40.6 g BaCl2·2H2O试样,加入100 mL水、3 mL 2 mol·L-1 HCl溶液,加热溶解。步骤2:边搅拌,边逐滴加入0.1 mol·L-1 H2SO4溶液。步骤3:待BaSO4沉降后, ,确认已完全沉淀。 步骤4:过滤,用0.01 mol·L-1稀硫酸洗涤沉淀34次,直至洗涤液中不含Cl-为止。步骤5:将折叠的沉淀滤纸包置于 中,经烘干、炭化、灰化后在800 ℃灼烧至恒重。称量计算BaCl2·2H2O中Ba2+的含量。 ①步骤3所缺的操作为 。 ②若步骤1称量的样品过少,则在步骤4洗涤时可能造成的影响为 。 ③步骤5所用瓷质仪器名称为 。滤纸灰化时空气要充足,否则BaSO4易被残留的炭还原生成BaS,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④有同学认为用K2CrO4代替H2SO4作沉淀剂效果更好,请说明原因: 。 [已知:Ksp(BaSO4)=1.1×10-10,Ksp(BaCrO4)=1.2×10-10][问题思考]提示1. 酸碱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漂白性、水解性等。2. 探究过程包括提出问题和猜想、设计实验验证、观察分析现象、得出结论等。显然,验证实验是探究实验的组成部分,但也有单独实验验证已学物质的性质。趁热打铁,事半功倍。请同学们及时完成《配套检测与评估》中的练习第29-32页。专题十 化学综合实验探究【高考回眸】1. (1) 氨气与浓盐酸反应放出热量(2) 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冰水洗涤(3) ①酸式滴定管 ②1、5、6 ③用NaOH标准溶液标定H2SO4溶液的浓度(或不加高氯酸铵样品,保持其他条件相同,进行蒸馏和滴定实验)2. (1) ①Cu+H2O2+H2SO4CuSO4+2H2O ②加热(至沸)(2) ①淀粉溶液 蓝色褪去,且半分钟内不恢复蓝色②偏高 (3) ①向滤液中加入适量30% H2O2溶液,使其充分反应 ②滴加1.0 mol·L-1NaOH溶液,调节溶液的pH 约为5(或3.2≤pH<5.9),使Fe3+沉淀完全 ④向滤液中滴加1.0 mol·L-1NaOH溶液,调节溶液的pH 约为10(或8.9≤pH≤11),使Zn2+沉淀完全【高考前沿】1. (1) 吸收SO2等尾气,防止污染空气 NaCl(2) ①I+5I-+6H+3I2+3H2O ②淀粉溶液 酸式滴定管 ③偏低(3) ③烧瓶中固体不再减少 ④趁热过滤 ⑤将所得滤液冷却结晶,过滤2. (1) 抑制Fe3+的水解(2) 14Fe3++FeS2+8H2O15Fe2++2S+16H+(3) ①偏低 ②偏高(4) ①KSCN(或)4Fe2++O2+4H+4Fe3++2H2O②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酸性KMnO4溶液,搅拌 滴加NaOH溶液,调节溶液pH为3.23.8【典题演示】典题演示1 (1) 提高Mg2+的浸取率 (2) 8 (3) 温度较高时钙盐与镁盐分离得更彻底(或高温下CaSO4·2H2O溶解度小等合理答案) Al(OH)3、Fe(OH)3、CaSO4·2H2O (4) NaOH溶液 向沉淀中加足量稀硫酸 (5) 20.0%解析 (2) c(OH-)==1×10-6mol·L-1,pH=8。 (5) n(MgSO4·7H2O)==0.1mol,盐泥中镁m[Mg(OH)2]=0.1mol×58 g·mol-1=5.8g,盐泥中镁的百分含量约为×100%=20.0%。变式训练1 (1) 烧杯、1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2) SiO2(3) Mn2++ClO-+H2OMnO2↓+2H++Cl-2Fe2++ClO-+2H+2Fe3++Cl-+H2O(4) 取少量滤液,向其中加入KSCN溶液,如果溶液不变血红色,说明滤液中不含Fe3+;如果溶液变血红色,说明滤液中含Fe3+ (5) 蒸发浓缩 趁热过滤 (6) 80%典题演示2 (1) ①n[Cu(NO3)2]∶n(NaOH)∶n(Na2CO3)=2∶2∶1,75℃ ②有少量孔雀石受热分解为CuO(2) 打开活塞K,继续通一段时间空气①除去空气中的CO2和H2O 偏小②BC、BD、CD 5Cu(OH)2·2CuCO3解析 (1) 表1实验编号3比较恰当,此时n[Cu(NO3)2]∶n(NaOH)∶n(Na2CO3)=(2.0mL ×0.50 mol·L-1)∶(2.0mL ×0.50 mol·L-1)∶(2.0 mL ×0.25 mol·L-1)=2∶2∶1,同样表2实验编号3比较恰当,此时温度是75℃。(2) 气体的增重测定必须将系统中残留气体排入吸收装置,故实验结束后需再通一段时间空气。x∶y=∶,无装置E,ΔmD偏大,x∶y的值偏小。ΔmB=ΔmC+ΔmD,三者任意2个数据都能计算x∶y。x∶y=0.5∶0.2=5∶2,该样品组成的化学式为5Cu(OH)2·2CuCO3。变式训练2 【提出猜想】 Cu(OH)2 CuCO3【实验探究】 B中白色固体变蓝,C中无明显现象(若猜想1所得沉淀为CuCO3,则实验现象为B中无明显现象,C中产生白色沉淀)【问题讨论】 (1) 用酒精灯微热硬质玻璃管,若C中有气泡冒出,撤去酒精灯冷却一段时间后,C中导管内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则证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2) ①Ba(OH)2的溶解度大于Ca(OH)2,能充分吸收CO2;BaCO3的摩尔质量大于CaCO3,测量误差小②Cu5(OH)6(CO3)2[或3Cu(OH)2·2CuCO3]典题演示3 (1) MnO2+4H++2Cl-Mn2++Cl2↑+2H2O (2) 后续装置(如C)发生堵塞 (3) BD(4) Cl2+S+H2OS+2Cl-+2H+ (5) 未排除Cl2对溴、碘的非金属性强弱的实验的干扰 ①对比(参照)实验思想 ②打开活塞d,将少量b中溶液滴入c中,关闭活塞d,取下试管c振荡解析 (3) 干燥的氯气没有漂白性,只有潮湿的氯气(含HClO)能有漂白性,故必须干燥氯气,在U型管中可放入酸性固体干燥剂(B)或中性干燥剂(D)。变式训练3 (1) ①生成了碱(NaOH) 反应生成的H2O2具有漂白作用 ②2H2O22H2O+O2↑ (2) ①长颈漏斗 吸收氢气中的杂质气体(水蒸气、氯化氢等) ②防止空气与氢气混合加热爆炸 ③检验有无水生成 ④Na2O2+H22NaOH典题演示4 (1) 2Mn2++O2+4OH-2MnO(OH)2 (2) ①赶走装置内空气,避免空气中O2的干扰 ⑥重复④的操作 ⑦淀粉溶液 (3) ①7.8 ②偏大 ③加入稀硫酸使MnO(OH)2充分转化为Mn2+,但加入稀硫酸的量不宜过多,否则后续滴定过程中Na2S2O3与过量的酸反应导致消耗的Na2S2O3溶液体积偏大解析 (3) ①O22I24Na2S2O320.00 mL水样中n(O2)=×3.90 mL×0.005×10-3mol·L-1=4.875×10-6 mol则1 L水样中m(O2)=×4.875×10-6mol×32g·mol-1=7.8×10-3g=7.8 mg变式训练4 (1) 保持铁屑过量 (2) 在060℃范围内,同一温度下硫酸亚铁铵晶体的溶解度最小 (3) 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冰水洗涤,干燥 (4) ①玻璃棒、100 mL容量瓶、胶头滴管、烧杯 ②准确测定KMn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课堂评价】1. (1)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用作催化剂(或催化H2O2的分解) ②消除滴入溶液的体积对所测气体体积的影响 ③将右侧刻度管缓缓向下移动直到两侧液面相平(2) ①11 ②淀粉溶液 2.8V%2. (1) H2O2+2Fe2++2H+2Fe3++2H2O(2) Mg(OH)2 升高温度 (3) ①向上层清液中加入12滴0.1 mol·L-1 H2SO4溶液,无沉淀生成 ②称取试样过少,沉淀量就少,因洗涤损失造成的误差较大 ③坩埚 BaSO4+4C4CO↑+BaS(或BaSO4+2C2CO2↑+BaS) ④BaCrO4的摩尔质量大于BaSO4,因洗涤、称量造成的误差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