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下生物 第十三章 人是生物圈中的一员A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苏教版七下生物 第十三章 人是生物圈中的一员A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苏教版七下生物 第十三章 人是生物圈中的一员_A卷_
一、单项选择
关于人口过度增长与生态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人口越多,越有利于调节生态平衡
B.人口过度增长会改变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C.人口过度增长会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D.人口增长给生态系统造成的冲击越来越大
下列污染中,不属于全球性大气污染的是
A.酸雨 B.温室效应 C.草原沙化 D.臭氧层破坏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负面影响是
A.大量占用耕地进行住宅建设,导致耕地面积减少
B.大量破坏植被,造成耕地退化,农作物产量不高、不稳
C.大量使用私家车等交通工具,造成石油等化石燃料供应紧张
D.大量种植优质的杂交水稻,以减少成本、增加产量
中国北方地区沙尘暴天气发生的次数呈增多的趋势, 年代至今发生过 次特大沙尘暴。引起沙尘暴的主要原因是
A.人类对环境的过度开发 B.北方寒流长期侵袭
C.常年旱灾,赤地千里 D.地壳运动过于频繁
下列物质中,由于臭氧层被破坏,导致其大量辐射到地面从而影响人类和其他生物健康的物质是
A.紫外线 B.二氧化碳 C.含氮废气 D.一氧化碳
下列现象中,由废旧电池污染所致的是
A.饮用水中带有霍乱病菌
B.水中藻类迅速繁殖,使鱼类窒息而死
C.汞、镉扩散到土壤中
D.渤海海域出现赤潮
人类大量使用含氟利昂的冰箱和空调等,可导致
A.臭氧层被破坏 B.温室效应 C.癌症 D.酸雨
造成酸雨危害的主要气体是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二氧化氮 D.氮气
确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的年份是
A. 年 B. 年 C. 年 D. 年
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减轻温室效应带来的不利影响,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下列做法无助于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是
A.及时清理垃圾,维护环境卫生 B.倡导节能减排,少开车多步行
C.积极植树种草,增大绿化面积 D.开发风能、太阳能等新型能源
下列做法对于保护农田生态系统不利的是
①稻田放养蜘蛛 ②剧毒农药治虫 ③多施农家肥料 ④捕杀毒蛇 ⑤大面积单一种植 ⑥严禁捕捉青蛙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④⑤ D.①③⑥
农业农村部规定,自 年起长江禁渔期延长 个月。该政策的实施主要有利于
A.增加水生植物的数量 B.合理保护渔业资源
C.防止外来物种入侵 D.治理水体富营养化
我国于 年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下列关于水污染防治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水污染防治要优先保护饮用水水源
B.要严格控制各种污染物进入河流湖泊
C.应当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
D.防治水污染是政府和企业的事,与个人没有关系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下列人类活动,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A.就地焚烧小麦秸秆 B.盲目引进外来物种
C.过度扩大放牧规模 D.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在“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计划”活动中,正确的做法是
①小组成员间要分工明确、团结合作 ②进行实地调查或查阅资料 ③写出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计划 ④将全班汇总后的报告计划向当地有关部门汇报 ⑤根据自己的猜想和推测写出调奔报告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⑤
某小组的同学在课外实践中准备利用废旧材料制作再生纸,选用的废旧材料最好是
A.废旧的衣物 B.废旧的报纸 C.吃剩的馒头 D.废旧的塑料
人类活动可能破坏环境,也可能改善环境。下列描述不利于保护生物圈的是
A.打造美丽乡村,共享绿色社区 B.直接焚烧秸秆,避免垃圾围城
C.发展生态农业,展示科技魅力 D.建设海绵城市,品味优质生活
下列有关措施或行为,不利于某市环境保护的是
A.对河道全面截污、清淤 B.控制汽车尾气的排放量
C.将生活垃圾直接堆放在空地上 D.加强湿地保护建设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不符合此理念的是
A.垃圾分类,变废为宝 B.节能减排,绿色出行
C.绿化造林,净化空气 D.围湖造田,扩展用地
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B.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使用价值远远小于直接使用价值
C.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
D.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途径,其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二、综合题
国家统计局发布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主要数据如下。
(一)人口增长趋缓。十年增加 万人,增长 ,年平均增长 ,比 年到 20 年的年平均增长率 下降 个百分点。数据表明,十年来中国人口增长处于低生育水平阶段。
(二)人口性别比下降。男性人口占 ,女性人口占 ,总人口性别比由 年人口普查的 下降为 (以女孩为 )。
(三)老龄化加速。 岁及以上人口占 ,比 年人口普查上升 ,其中 岁及以上人口占 ,比 年人口普查上升 。
(四)少子化严重。少子化是指生育率下降,造成幼年人口逐渐减少的现象。这次人口普查, 岁人口占 ,比 年人口普查下降 。( 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在 以下,为超少子化;,为严重少子化;,为少子化;,为正常;,为多子化;,为严重多子化; 以上,为超多子化。)
根据以上资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 目前我国人口增长处于低生育水平,主要原因是 这一基本国策得到了较好的执行,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人口增长对 、 和 产生的巨大压力。
(2) 尽管人口性别比有所下降,但现有数据说明目前 思想依然存在。
如图为某市在近 年期间,对城市空气二氧化碳浓度进行研究的统计图,请认真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在研究初期,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是多大? 。其后第 年,二氧化碳浓度又是多大? 。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
(2) 根据研究表明,每年冬季的二氧化碳浓度要高于夏季,解释其中的原理。 。
(3) 增加城市绿化面积可以降低二氧化碳的浓度,可是城市的土地“寸土寸金”,应采取哪些措施呢?请你为政府机构进言献策。 。
在淡水生态系统中,沉水植物的丰富度可以间接反映水质情况。为探究沉水植物种类与水质的关系,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在暑假期间沿水库周边设定了 个采样区域 、 、 (其中 污染最严重, 其次, 水质良好),每个区域打 个样方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根据沉水植物的数量,计算生物多样性指数如下图所示。(其中:多样性指数 为水质良好,多样性指数为 为水质轻度污染,多样性指数为 为水质中度污染,多样性指数 为水质重度污染。)
(1) 研究沉水植物多样性时使用的主要方法是 。
(2) 采样点,鉴定出 种沉水植物,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分析,此生态系统中生物因素还应包括 者和分解者。调查出 种植物的共同特点是:根不发达或退化,植物体的各部分都可以吸收水分和养料;通气组织特别发达,有利于在缺乏空气的水中进行 。
(3) 每个采样点取 个样方的目的是 。
(4) 分析上面柱状图可以得出:探究沉水植物种类与水质关系的实验中,三个采样点 、 、 沉水植物多样性指数逐渐 ;其结论是 。
为了探究废电池对水体的污染,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将一节 号电池破碎,浸泡在 的清水中 。
②在四只鱼缸上分别贴上标签 、 、 、 。
③在四只鱼缸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清洁无污染的河水。
④在四只鱼缸中分别加入 、 、 、 电池浸出液。
⑤再向各鱼缸中分别放入三条金鱼,定时喂养同种饲料,观察并记录情况如下表所示。
根据以上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1) 该同学提出的假设是 。
(2) 该实验第⑤步中,放入各鱼缸的金鱼必须是 。
(3) 实验是否需要对照组? 。如果需要,你将怎样设置? 。
(4) 通过实验,该同学得出的结论应该是 。
答案
1. 【答案】A
2. 【答案】C
3. 【答案】D
4. 【答案】A
5. 【答案】A
6. 【答案】C
7. 【答案】A
8. 【答案】B
9. 【答案】C
10. 【答案】A
【解析】及时清理垃圾,维护环境卫生这种做法与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没有直接关系。
11. 【答案】C
12. 【答案】B
【解析】禁渔期一般是很多鱼类的产卵季节,目的是给鱼类有个休养生息的机会,是为了保护海洋的鱼类资源,因为过度的捕捞会使鱼类灭绝或减产。除规定禁渔期外,还对渔眼大小作出控制,并规定鱼类准许捕捞尺寸。
13. 【答案】D
14. 【答案】D
15. 【答案】C
16. 【答案】B
17. 【答案】B
【解析】打造美丽乡村,共享绿色社区,利于保护生物圈;直接焚烧秸秆,避免垃圾围城,会造成大气污染,不利于保护生物圈:发展生态农业,展示科技魅力,利于保护生物圈;建设海绵城市,品味优质生活,利于保护生物圈。
18. 【答案】C
19. 【答案】D
20. 【答案】B
【解析】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物种的多样性、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直接使用价值,指对人类的社会生活有直接影响和作用的价值。间接使用价值,一般表现为涵养水源、净化水质、巩固堤岸、防止土壤侵蚀、降低洪峰、改善地方气候、吸收污染物、调节碳—氧平衡、在调节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等,主要指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的作用等,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使用价值远远大于直接使用价值。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破坏,会使生物的栖息地被破坏,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就地保护能保护生物及生物所生活的栖息环境,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途径,是最有效的措施,其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21. 【答案】
(1) 计划生育;资源;环境;社会
(2) 重男轻女
22. 【答案】
(1) ;;由于经济的发展,煤、石油、天然气大量燃烧;城市建筑增加,植被减少(答案合理即得分)
(2) 夏季,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旺盛,消耗二氧化碳较多,而冬季则相反
(3) 建造楼顶花园、空中花园,种植爬山虎等绿化楼体
23. 【答案】
(1) 调查法
(2) 消费;气体交换
(3) 减小偶然性(或减少误差)
(4) 升高;水质越差,沉水植物丰富度越低,反之则越高
【解析】
(1) 调查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过程中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研究沉水植物多样性时使用的主要方法是调查法。
(2) 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资料中的植物属于生产者。调查出 种植物的共同特点是:根不发达或退化,植物体的各部分都可以吸收水分和养料;通气组织特别发达,有利于在缺乏空气的水中进行气体交换。
(3) 每个采样点取 个样方的目的是减小偶然性(或减少误差)。
(4) 分析上面柱状图可以得出:探究沉水植物种类与水质关系的实验中,三个采样点 、 、 沉水植物多样性指数逐渐升高;结论是:水质越差,沉水植物丰富度越低,反之则越高。
24. 【答案】
(1) 废电池浸出液对金鱼生命活动有影响
(2) 同种且大小、生长状况皆相同
(3) 需要设置对照组;增加一只鱼缸,里面放三条同样大小的金鱼,但只加无污染的清水,不加废电池浸出液,定时喂养同种饲料
(4) 废电池浸出液对金鱼生命活动有影响,且浸出液浓度越大,影响越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