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日食》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在研究了太阳系大家庭、八颗行星的基础上,本课继续研究太阳系,把关注的重点放在太阳系中天体的运行上。日食的成因是由于地球、太阳、月球三者之间的相对运动而形成的。教材设计了三个探索活动:模拟三球运动、模拟日食、汇总观察结果。学生通过猜想、设计、完成模拟实验的过程,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研讨,了解和建构对太阳系天体的运动特点的科学认知。在拓展环节,教材建议学生了解“金星凌日”的有趣知识,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更多关于天体运动的知识。本课通过研究日食这种有趣的天文现象,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太阳系是一个运动着的天体系统,该系统中的天体都在做着相对运动,相对运动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一些有趣的天文现象。本课的学习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日、地、月三个天体的相对运动关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空间想像能力。【学情分析】日食是学生已经听说过或观察过的一种天文现象,有的同学也亲自经历过观看日食的过程,研究日食现象对学生来说非常有趣、很有吸引力,进一步了解和学习日食的发生与地球、太阳、月球三者的相对大小和相对运动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学生认识太阳系的组成和运行状态。在本课的学习中,重点是让学生认识日食发生时三个天体的运动、大小和位置关系,通过模拟实验演示可以较好地帮助学生认识到这些。【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日食是日、地、月三个天体运动形成的天文现象。科学探究目标1.运用模拟实验的方法模拟日食现象。2.对模拟实验中的现象进行细致的观察。3.根据模拟实验中的现象进行逻辑推理和解释。科学态度目标1.体验科学实验的严谨、客观和乐趣,意识到设计科学研究方案的重要性。2.能够大胆地想象,表达自己的想法。3.保持关注典型天文现象的兴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太阳系中天体的运动是有规律的,并可以逐渐被人们认识。【教学准备】大的红色圆形卡纸(模拟太阳)、小球(模拟月球)、中间有孔的蓝色圆形卡纸(模拟地球)、支架、白色的纸带等。【教学重难点】重点: 通过模拟实验,正确理解日食的成因。难点: 根据模拟实验中的现象进行逻辑推理和解释,体验科学实验的严谨、客观和乐趣,意识到设计科学研究方案的重要性。【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3-4分钟)T:离上课还有几分钟,我们来做个小游戏。老师这里有个红色圆片,我们来挑战一个任务。跟老师一样,手臂伸直,伸出你的右手大拇指去遮住红色圆片。T:如果你遮住了就举手T: 你到前排去,你还能遮住红色圆片吗?一学生示范后S: 不能,T: 为什么这位同学到前排就遮不住红色圆片?什么改变了S:T:这位同学说的很好!T: 同学们移动一下大拇指的位置,是否能全部遮住红色圆片。设计意图:通过一个课前小游戏让学生明白近大远小的道理,同时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科学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和思维的动力。二、新课引入(3分钟左右)T:太阳系中的天体都在围绕太阳运行,在运行的过程中,会发生一些有趣的天文现象。什么有趣的天文现象?请看T: 这是什么天文现象?T: 对!这是日食现象。什么是日食?日食是太阳被某个运动的天体遮住了,地球上看不到太阳的过程。你觉得这个天体是什么?预测:月球T: 这位同学觉得是月球,为什么不能是水星和金星?他们也在地球和太阳之间。(出示八大行星运动轨道图)T:这是老师找的水星和金星遮住太阳的图片,像大版的省略号,跟视频里的日食一样吗?S: 不一样T:因此,水星和金星就被排除了,只剩下月球了设计意图:出示有趣的天文现象---月食,提问是谁遮住了太阳,让学生在不断找证据---排除---找证据---排除---最后找到证据是月球遮住了太阳。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体会到科学就是不断求证的过程。三、探索环节T:月球真的能遮住太阳吗?T: 请看大屏幕,根据老师提供的材料,设计一个模拟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测.思考好后完成老师分发的设计单,设计时间10分钟,音乐响起准备交流小组活动设计模拟实验T:设计时间已经到了,接下来是分享自己设计时间,有哪组同学愿意分享自己的设计T: 汇报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介绍T:1、三张卡片分别模拟什么三张卡片摆放的位置是怎样的?模拟月球的卡片的运动方向是怎样的?人应该在哪里观察这三个角度来交流,而其他同学要注意倾听哪些设计是你比较欣赏的,哪些设计是跟你们不一样的学生活动交流一组交流完后T: 有补充的吗?T:对于实验方法老师这里有个补充,大家可以看下月球在太阳和地球之间,且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月球在地球和太阳之间移动。T:都明白吗?在开始制作前,老师有几点提醒:小组内每两个学生都有一套实验材料和记录单制作和观察时间为10分钟制作好模型后,请把你的观察结果填写到实验记录单中音乐响起,准备交流学生汇报交流发现预测:T: 当月球离地球近时,太阳被全部遮住是日全食当月球离地球远时,太阳遮住了中间的部分是日环食还有一种情况,太阳被遮住了一部分就是日偏食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谈话交流生成研究问题——日食的成因与三个天体的运动位置有关,然后进行探究活动,利用带孔的圆形卡片,从地球视角观察日食现象,并探究日全食和日环食发生时月球位置的不同。最后用画示意图的形式记录模拟实验的结果。在整个探究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动手实践,尊重科学发现的规律,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拓展上了这么久的课,都累了吧!接下来让我们一起举起“月球”去遮住“太阳”,跟老师一样,伸直手臂,看到日全食的请站起来。看到日偏食的请站起来。看到日偏食的请站起来。看来今天大家在教室里都看到日食现象了。希望同学们以后有机会能去户外看看我们的日食现象,下课!设计意图:学生通过用月球遮住太阳这个模拟活动,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和体会天体“近大远小”的特点,解决“为什么月球虽然很小,却能完全遮挡太阳?”的疑问。在分析、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发现科学规律。【板书设计】【学生记录单设计】模拟日食观察记录表观测点 月球所处的位置 通过观察孔看到的现象地球上的小孔 离地球近离地球远我的发现:提示:铅笔涂色表示被遮住的部分窗体顶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