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3.11《屹立在世界的东方》第三课时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五年级下册3.11《屹立在世界的东方》第三课时 教案

资源简介

11、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够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取得的伟大成就。
2、能力目标:通过阅读理解、收集整理提高获取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伟人精髓并学以致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建国艰辛和各族人民百折不挠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新中国成立的重大历史意义,激发学生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难点:了解开国大典,人民代表大会,工业科技的发展等概况,感受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和祖国的飞速发展。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三课时
学习内容:自力更生 扬眉吐气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汽车、石油工业以及国防科技的发展状况,了解关于为新中国建设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等典型代表人物,认识体会他们的精神和高尚品质。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理解、收集、整理、了解新中国成立后各行各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并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分析中进一步感悟体会先进模范人物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3.行为与习惯:学会认真倾听并积极思考,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形成一定收集,分析、处理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情感与态度:立志报效祖国,增强个人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同时产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知晓新中国成立后各行各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了解新中国建设者的典型代表人物,认识他们的高尚品质和伟大精神。
教学难点:通过了解为新中国做出杰出贡献的典型人物的先进事迹,产生对他们的敬仰之情并学以致用。激发热爱祖国,热爱党的积极情感以及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教学准备:
黑板、板贴,教师课前制作课件、视频资料,
学生课前收集新中国成立后取得的成就以及我国工业发展创造了很多个“第一”等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视频播放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视频片段。
师:在当时的时代,中国从千疮百孔、百业待兴,到一项项研究取得成功。作为一名中国人,在这一刻你有怎样的感受?
2.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踏上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征程。广大人民群众满怀激情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在各行各业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成就。这节课,我们将来探究中国取得的新成就。
3.出示课题:自力更生 扬眉吐气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导入,有效激发学生好奇心和热情,有利于顺势导出后面新知,承上启下,过渡自然。
二、新知探究。
主题探究活动一:中国工业史上的“第一”
1.师激趣引入:同学们,你们听说过什么叫“洋人”吗?还有“洋布”“洋火”“洋枪”“洋炮”,那为什么都带一个“洋”字呢?
在旧社会,老百姓习惯称外国人为洋人,所以从他们国家引进回来的东西也便加上“洋”字,比如洋火、洋车子等。洋在当时是指外来的意思。因为很多东西我们都不能自己制造,只能用外国人制造的产品。所以在这些物品的前面都加了一个洋字,表示是外来的东西。
2、探究根源:以上现象说明什么问题?
是的,为了摆脱落后面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作出了很多努力。让我们一起到活动园去看看吧。
3、了解新中国成立后各行各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1)学习教材P82页“活动园”,了解书上的两个第一,说说从这些资料中,你看到了什么精神?
①PPT出示第一条公路——西藏、青藏公路介绍以及修建的视频资料,学生讨论交流。
②PPT出示第一辆汽车——解放牌汽车制造资料,学生讨论交流。
从这些资料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精神?
(2)新中国工业史上的众多“第一”,看到这么多“第一”,你有什么感受?你知道中国工业史上还取得了哪些“第一”?
②学生汇报。
③听到这么多“第一”,你有什么感受?
骄傲 自豪 佩服 敬仰
3,学生学习教材P82页“阅读角”,激发自豪之情。
(1)PPT出示阅读角《迅速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学生思考讨论:改变我国工业落后面貌的唯一出路是什么?工业上取得这些巨大成就与哪种精神分不开?
(2)看着一件件工业品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看着我国工业的迅猛发展。作为中国人的你,是怎样的心情?
是啊,我们为新中国工业成就感到骄傲自豪,对老一辈革命家科学家感到由衷的佩服和敬仰!
主题探究活动二: 从“贫油”到产油国
1.师谈话引入:新中国成立时,中国石油几乎全部依靠从国外进口的“洋油”。中国地质学家通过深入研究,发现我国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随着1959年9月26日大庆第一口井喷油,以及胜利、大港等一批油田的发现和开发,中国石油工业的历史得以改写,从此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孩子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石油吗?一个国家又为什么这么需要石油呢?
2、师出示PPT,介绍石油。
3、学生学习教材 p83“活动园”:这种局面是怎么扭转的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读读“铁人”王进喜和地质学家李四光的故事吧。
4、PPT出示《铁人王进喜》和《李四光》资料,感受王进喜李四光那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
5、小结:正是靠着这种民族精神,靠着这些英雄们,我国建成了一个个大油田。我们到 1965 年实现了石油自给,从“贫油”到产油国。
主题探究活动三:两弹一氢,扬我国威
师过渡引入:在20世纪60年代,新中国发生了一件大事,这件事不仅使中国人民欢欣鼓舞,而且让全世界为之震惊,这究竟是件什么事呢?请同学们看
1.学生观看原子弹爆炸图片,师配图解说:
2.学生阅读教材 p84内容,思考:
“两弹一氢”指的是什么?中国为什么要研制原子弹?
3.学生研讨交流: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试验取得成功,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中国研究原子弹是为了保卫国家、捍卫和平。
4.学生结合PPT学习P84活动园---邓稼先的故事,思考交流:
(1)这个故事的什么地方最令你感动
(2)你从这个故事中看到邓稼先怎样的奉献精神
奋发图强 舍生忘死 刻苦攻关 无私奉献
5.你还知道哪些为新中国作出贡献的科学家?你能说说他们的故事吗
人物一:科学家华罗庚:梁园虽好,非久居之地
1950年3月,来自美国的“克利夫兰总统号”邮轮航抵香港,略作停留,进行补给。在此期间,船上的一个留美归国的学者写了两封信发出。一封是写给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院长奥本海默,信中说:“请您和数学系的同仁放心,我已安全抵达香港。我预备在这里停留十天然后直接去北京。中国发展迅速,我们可以直接坐火车回去……”另一封名为《致中国全体留美学生的公开信》则通过新华社向全世界播发,这位学者在信中呼吁:“朋友们, 梁园虽好,非久居之地。归去来兮!为了抉择真理,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为我们伟大祖国的建设和发展而奋斗!
人物二:钱学森:航天之父
毕业于加州理工学院,获得博士学位,为美国早期火箭研究做出很大贡献。有美国高官评价他:“无论他在哪里,他都抵的上五个师的兵力。”正是因为他的才学,被美国软禁五年之久,在中国政府多方努力下才成功回国。他为中国科学研究所做的贡献无需多言,他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 、”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 和“火箭之王”。可见其成就之高。
6.学生结合PPT阅读P84页相关链接,谈谈自己的感受。
7.师生小结: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 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试验取得成功。1967年, 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中国从此拥有了保卫国家、捍卫和平的核力量。而这些都离不开我国国防科技人员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刻苦攻关的精神,正是他们的无私奉献才让中国人有了自己“铁的脊梁骨”!
【设计意图】本学习活动通过教师谈话激趣,巧妙設疑顺势引导学生在阅读教材,观看视频过程中思考探究,讨论交流,然后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对比分析让学生感悟新中国工业经济,石油化工。国防科技的迅猛发展,感受到老一辈新中国建设者奋力拼搏,无私奉献,为国献身的爱国精神。
主题探究活动四:模范人物故事汇
师过渡引入:新中国成立不久就取得了这么多的丰功伟绩,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离不开千千万万热爱祖国的仁人志士,更离不开一大批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的模范人物,让我们一起走进模范人物故事汇。
1.学生结合PPT自读P85焦裕禄和雷锋的语录,感受他们的精神。
2.结合学雷锋活动,召开故事会,交流模范人物的故事。
师生小结:我们要记住这些为人民服务的英雄模范,把把他们的精神和品质发扬光大!
三、课堂总结。
新中国在不长的时间里,实现了经济领域的全面恢复、发展,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国防科技突飞猛进。这一切都是在向全世界宣告:一个充满生机和希望的中国已经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四、板书设计:
第 11 课 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自力更生 扬眉吐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