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3.10《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 第三课时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五年级下册3.10《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 第三课时 教案

资源简介

课题:10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第3课时
学习内容:中流砥柱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历史,理解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认识到抗战胜利的重大意义。
行为目标:感悟伟大的抗战精神,懂得传承抗战精神。
情感目标:感悟伟大的抗战精神,懂得传承抗战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历史,理解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认识到抗战胜利的重大意义。
难点:感悟伟大的抗战精神,懂得传承抗战精神。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活动机
1、同学们,在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大旗,无论条件多么艰苦、形式多么险恶、战争多么残酷,始终坚持抗战到底,为全国人民树立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2、提出探究问题
(1)出示“中流砥柱”图片及词语释义。(板书:中流砥柱)
(2)思考:动荡艰难的环境指的是什么环境?
(3)在这样动荡艰难抗日救亡的环境中,面对抗战的困难,谁能起到支柱作用成为中流砥柱呢?这节课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结合教材,走进抗战馆“中流砥柱”展区。看看这些静静陈列在纪念馆里的文物,能告诉我们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和注解破题开路,抓住“中流砥柱”这一核心词,引发学生学习动机,进入学习主题。
二、走进“西安事变”,感悟中国共产党以大局为重的担当
1、收集资料,了解“西安事变”史实
(1)学生交流“西安事变”资料,了解抗战遇到的难题?
(2)假如让你来解决“西安事变”这个难题,你会作出怎样的决策?如何处置蒋介石?
2、了解“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感悟中国共产党以大局为重的担当。
(1)学生进一步交流“西安事变”的资料,了解“西安事变”的原因。
(1)小组合作学习,讨论“西安事变”是怎样解决的呢?
(2)思考: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主张“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毛泽东对“如何处置蒋介石”的上、中、下三策:“杀”是下策,“不杀不放”是中策,“放”是上策。中央决定的方针是“放”,这是联蒋抗日的上策。
(5)你是怎样理解毛泽东主席说的这句话?
(6)出示资料,日本《朝日新闻》的报道:“西安彻底平静下来了,东京再次失望了。”
从中你知道了什么?你有什么新的认识?
3、小结
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以全民族利益为重,“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十年内战结束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中国共产党不愧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板书:中流砥柱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收集“西安事变”的相关史料,让学生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在抗战的关键时刻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三、了解游击战,感悟中国共产党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抗战精神。
1.讲述“游击战的故事”,了解游击战在抗战中的巨大作用,感悟抗战精神
(1)谈话:在敌后抗日根据地,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敌强我弱的战争形势下,面对这些困难,开展了怎样的抗战呢?请你结合抗战馆中的展品或教材第71页的图片等素材,选择一个主题,讲述“游击战的故事”。
(2)学生独立阅读资料,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内交流“游击战的故事”,思考:游击战怎样打击了敌人?教师巡视指导。
(4)全班展示。
(5)播放《铁道游击队队歌》,学生从歌曲中感受游击队员是怎样消灭敌人的?
3、小结:在抗日战争时期,虽然敌强我弱,但是中国共产党发挥智慧对敌人进行打击,向所有中国人传递了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不愧为抗战的中流砥柱!(板书:全民抗日)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抗战纪念馆“游击战”展区的展品中,进一步领悟中国共产党在敌强我弱的战争形势下,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四、了解“南泥湾大生产”,感悟革命精神
由于敌人的疯狂扫荡和严重的自然灾害,根据地的生存遭遇严重危机。
(1)出示图片: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百姓采摘树叶的照片。
(2)出示文字:毛泽东讲过,我们弄到几乎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纸,没有菜,战士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在冬天没有被盖。
(3)抗战遇到了怎样的困难?
(4)如果不能渡过这个难关,可能会有怎样的后果?
(1)小结:此时抗日根据地面临生存危机,共产党人的抗日战争也面临生死考验。
1、出示三五九旅的官兵大生产运动,了解延安大生产在抗战中的重要作用,感悟革命精神。
(1)假如你是一名三五九旅的“想不通”的战士,不明白为什么要去种地?你会怎么开导他?
(2)假如我是一名三五九旅的战士,来到南泥湾垦荒,没有地方住,没有劳动工具,怎么办?
(3)南泥湾前后图的对比,说说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3、小结:在屯垦南泥湾的三年中,三五九旅除开荒种地外,还挖了1048孔窑洞,建起了602间平方及一座大礼堂,置办农具、家具1万多件。共产党人把“烂泥湾”变成“好江南”,这是凭借着怎样一种精神取得的成果?
4、有了南泥湾的成就,中国革命度过了非常时期,红色延安才走过了寒冬。这“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就是延安精神。
(1)今天,我们已经丰衣足食了,还需要艰苦奋斗的精神吗?
(2)补充:面对日军强大的力量,很多人迷茫。有些人认为日本不可战胜,也有人认为我们很快就能胜利。面对这种种不同的看法,毛泽东在延安的窑洞里写下了《论持久战》,给人民指明抗日战争的前进方向。
(3)阅读72页“阅读角”想一想:为什么许多爱国青年要奔赴延安?
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在最艰难的时刻主张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没有共产党领导人民在敌后战场开展游击战,没有中国共产党《论持久战》这样的正确指导,这场战争会怎样?(板书:论持久战)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个人自学、组内交流、全班汇报的形式,让学生充分感受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面临不同的困境,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并懂得今天的我们也要继承和发扬这种革命精神。
五、重温历史照片,感受抗战胜利的喜悦
1、经过14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中国人民终于迎来了抗战的伟大胜利。出示: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的照片,思考:看到这样的场景,此时你是怎样的心情?为什么?
2、回顾抗日战争,感悟抗战精神
(1)出示图片“伟大抗战 伟大精神”,中国人民在这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中,展示了怎样的精神?
(3)小结:这就是伟大的抗战精神!(板书:伟大的抗战精神 精神财富)
3、结合抗战胜利纪念日,铭记这段历史。
(1)聚焦新闻图片:每年的9月3日为中国抗日战胜利纪念日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
(2)小组合作学习:为什么要设立抗战胜利纪念日?
设计意图:通过抗战胜利的历史照片让学生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激发学生树立发奋读书、建设国家的志向。
六、总结全课。
抗日战争取得的伟大胜利,体现中国人民伟大的抗战精神,它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永远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
板书设计:
10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中流砥柱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中国共产党 全民族抗日 中流砥柱
持久抗战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
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精神财富
伟大的抗战精神 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