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 第 8课 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第二课时学习内容:辛亥革命推翻帝制 民主共和渐入人心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了解辛亥革命的有关知识以及革命烈士的伟大事迹。过程方法: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历史信息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深刻理解革命烈士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增强爱国情感。。教学重、难点:1、了解辛亥革命的有关知识以及革命烈士的伟大事迹。2、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深刻理解革命烈士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增强爱国情感。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同学们,在上节课中我们认识了伟大的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了解了他的革命事迹,以他为首的革命党人通过武装起义,最终推翻了清朝帝制,建立了民主共和国,让我们一起走进那段历史。二、感悟历史。1.学生自读课文相关内容。2.辛亥革命定义辛亥革命是指发生于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清宣统三年),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狭义上辛亥革命指的是自1911年10月10日(农历八月十九)夜武昌起义爆发,至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前后这一段时间中国所发生的革命事件。广义上辛亥革命指自十九世纪末(一般从1894年兴中会成立开始,但也有学者认为应该从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算起),迄辛亥年成功推翻清朝统治在中国出现的连场革命运动。3.学习课文三份小资料,思考:辛交革命给中国带来了什么新变化。4.教师总结辛亥革命的历史作用。5.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发生的一次历史性巨变。虽然不是一次彻底的革命,没有真正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但是推翻了统治中国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推动了近代中国的变革。三、自主学习,走近革命烈士1.指名学生朗读黄花岗起义资料。黄花岗起义是1911年4月革命党人在广州举行的起义,又称广州起义、广州三·二九之役。1910年11月孙中山、黄兴、赵声等革命党人在马来半岛的槟榔屿召开庇能会议,决定再次在广州发动武装起义,黄兴担任总指挥,在越华路小东营五号设立起义总指挥部。1911年4月27日下午5时30分,黄兴率130余名敢死队员直扑两广总督署,发动了中国同盟会的第十次武装起义广州起义。敢死队突入总督署,总督张鸣岐逃走,起义军焚毁总督署后,在东辕门外与水师提督李准派来弹压起义的北洋军短兵相接。起义军浴血奋战,终因寡不敌众而不幸失败。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由此而来。2.开展烈士故事会,分小组交流课前搜集的烈士故事。3.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四、民主共和1.1912年一月,革命党建立临时政府,孙中山就任民国大总统,宣告民国成立。2月12日清帝退位。2.朗读资料一资料二和资料三1.观看视频2.看了视频后你有什么感受。五、课下活动,拓展延伸你还知道辛亥革命后出现了哪些新风尚?你还知道这场革命涌现的英雄人物和动人故事吗 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小报制作,来纪念辛亥革命,铭记历史。板书设计:8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黄花岗起义:不怕牺牲的爱国精神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推进民主共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