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课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1.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一、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 P3-41、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1)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原因:①内因:清政府对内实行封建专制统治,对外采取闭关锁国政策。政治腐败,军备废弛,财政拮据,社会动荡,危机四伏。②外因:西方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相继完成工业革命,实现机器大生产。③直接原因:西方列强发动一系列侵华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并一步一步地控制了中国的政治、经济、外交和军事。☆☆帝国主义的入侵打断了中国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正常进程。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1(2)☆基本国情+地位: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也是认识和解决近代中国一切社会问题的基本依据。2、☆☆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A23、☆☆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A2二、各种政治力量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 P5-74、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救国运动:为了拯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仁人志士奔走呐喊,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接连而起,各种救国方案轮番出台,但都以失败而告终。中国迫切需要新的思想引领救亡运动,迫切需要新的组织凝聚革命力量。A35、20世纪上半叶,在中国的出路、前途和命运问题上,各种政治力量分别提出自己的方案,进行了异常激烈的较量(1)第一种方案:先后以北洋军阀和国民党统治集团为代表,极力维护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统治,让中国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道路。被中国人民抛弃了,其代表者的统治也被推翻了。(2)第二种方案:以某些中间派或中间人士为代表,幻想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走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没有得到人民群众认可,它的多数代表者后来也承认这个方案在中国无法实现。(3)第三种方案: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主张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共和国,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最终赢得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4)结论:总之,有比较才有鉴别。在近代中国三种政治力量所提出的三种方案中,中国共产党的方案在历史和人民的检验中脱颖而出,最终成为唯一正确的选择。☆中国共产党执政,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人民的选择。6、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A4①理论基础: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②阶级基础:1919年五四运动后,工人阶级成为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2)☆☆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921年7月)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A5(3)☆☆意义: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从此,中国人民在斗争中就有了主心骨,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和希望。B1P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B2三、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P7-8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B3(中国共产党的贡献)2、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B3(2)☆☆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的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从此,中国人民掌握了国家的权力,成为国家和自己命运的主人。B43、☆☆历史结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斗争经验的历史总结,是中国人民在长期探索、艰苦奋斗的基础上共同确认的历史真理。B51.2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一、建立新中国,中国人民站起来 P9-111、☆☆☆中国共产党的贡献: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C12、社会主义革命时期(1)三年恢复时期:1949—1952年,在着重完成包括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等在内的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同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致力于恢复被长期战争破坏了的国民经济。(2)过渡时期:①时段: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②☆总路线和总任务: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经济方面)③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颁布: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颁布,这是我国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取得的新成就。④☆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到1956年底,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生产资料公有制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这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实现了我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3、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进行艰难探索和初步实践的原因: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在中国怎样坚持和建设社会主义、怎样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并没有现成的道路可走,如同革命一样,也必须在实践中进行艰苦的探索。(2)☆☆进行艰难探索和初步实践取得的成就: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实践中,我国基本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教育、科学、文化、国防等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国际地位逐步提高。C2(3)☆☆进行艰难探索和初步实践的意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艰辛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所取得的物质成就和历史经验,为后来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C2(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成就)二、实行改革开放,走向民富国强 P121、实行改革开放(1)☆改革开放的时间: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2)☆改革开放的地位: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3)☆☆☆中国共产党的贡献(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C32、☆☆改革开放的目的:D1①就是要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使中国人民富起来、中国强起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②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③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3、☆☆☆改革开放的意义(成就):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极大地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了社会发展活力,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使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这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作出的伟大历史贡献。C3、D2三、走进新时代,踏上新征程 P13-141、进入新时代(1)标志: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新的历史方位: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经过长期努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发展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3)☆内涵:①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②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③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时代。⑤是我国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意义(或谈谈对“新时代新征程”的理解):①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②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③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在人类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5)☆☆☆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贡献: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C4(6)历史进程: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不平凡历程,是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牺牲和创造的历程,是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新胜利的历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领导人民取得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胜利,并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C4(7)☆☆历史结论:实践充分证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是正确的选择。C5常考大题可能用到的知识点与示例第一课-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一、分析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应运而生”?A1-A5二、分析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的意义。B1-5三、谈谈你对“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认识。A1、A2、A3、A5、B1、B3、B4、B5①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是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②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各种政治力量围绕中国的出路、前途和命运问题提出了各种解决方案,但都以失败告终。③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诞生,肩负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使命,自此,中国人民在斗争中有了主心骨,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和希望。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斗争,实现了中国从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从此,中国人民掌握了国家的权力,成为国家和自己命运的主人。⑤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斗争经验和历史总结,也是中国人民在长期探索、艰苦奋斗的基础上共同确认的历史真理。四、☆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对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作出了哪些伟大的贡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了哪些重要准备?谈谈你对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认识。B3、B4、C1-4①新中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并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政治前提。②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艰辛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所取得的物质成就和历史经验,为此后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③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使中国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④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踏上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五、谈谈你对“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理解。A1、A2、A3、A5、B1、B3、B4、B5、C1-5①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适应时代需要而产生的,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肩负起为人民谋幸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②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③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经过改革开放,走向国富民强,中国人民富起来。④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经过长期努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中国人民强起来了。⑤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执政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正确的选择,没有中国共产党便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六、为什么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是正确的选择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领导中国人民创造让世界惊叹的“中国奇迹"。B1、B3、C1-5①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开始改革开放,走向民富国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入了新时代。②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在新时代,党领导人民取得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胜利,并乘势而上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③实践充分证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是正确的选择。七、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D1、D2①改革开放就是要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使中国人民富起来、中国强起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②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③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④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カ,增强了社会发展活力,激发了广大民群众的创造性,使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因此说,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第一课-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1、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条条大路通罗马。谁都不应该把自己的发展道路定为一尊,更不应该把自己的发展道路强加于人。国情不同,发展道路也不同。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带领全国人民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首先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材料表明( )①基本国情是解决问题的基本依据②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③中国共产党依据基本国情选择中国发展的道路④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基本国情决定社会发展的任务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2、近代中国革命性质是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革命。决定中国革命性质的是( )①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②近代中国革命的历史任务③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④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革命对象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3、社会性质不同,主要矛盾就会不同,面临的任务也就有所差异。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A. 半殖民地→中外矛盾→推翻帝国主义→推翻地主统治B. 半殖民地→阶级矛盾→推翻帝国主义→争取民族独立C. 半封建→阶级矛盾→推翻封建主义→争取人民解放D. 半封建→中外矛盾→推翻封建主义→实现人民幸福4、“只有当一个民族真正站起来的时候,才能正视和反思她曾经屈辱的历史。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是认识和解决近代中国一切社会问题的基本依据。这一国情决定了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是( )①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②争取民族觉醒,实现社会主义③彻底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④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同步富裕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5、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存在的主要政治力量分别提出了三种不同的建国方案,只有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下列关于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说法正确的是( )①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②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主张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③中共的建国方案之所以成功主要得益于中国工人阶级力量强大④中共坚持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6、20世纪上半叶,在中国的出路、前途和命运问题上,除中国共产党外,各种政治力量提出的方案最终都失败了。其根本原因是( )A. 没有认清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B. 自身的力量不够强大C. 没有提出自己的纲领和目标 D. 没有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7、从新中国建立,到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到改革开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当代历史的每一次进步无不彰显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能力和领导智慧。这说明( )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和正确的选择②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③中国共产党坚持改革开放是正确的选择④中国共产党具备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和水平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8、随着官办和外国人开办的工业企业的创建,中国出现了最早的近代产业工人。中国工人阶级的特点是( )①集中分布在大城市,有利于组织成为阶级力量②处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民族资本主义三重压迫之下,富有斗争精神,具有革命性③同先进的生产方式相联系,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具有先进性④同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受小农思想影响较深,具有保守性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9、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也一直在对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封建统治者进行着斗争,但没有成功。原因是他们存在着根本性的弱点,表现在( )①没有认清革命的对象,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打击真正的敌人②他们是不占有生产资料而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的阶级③没有广泛地发动人民群众特别是工农群众,未能形成有组织、持久的群众运动④人数太少,分布太广,不能集中力量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10、北京大学2020年五四青春诗会在北大静园举行,北京大学和武汉大学的青年学子们用视频连线的方式,在这个特殊时期的青年节,共同用诗与歌歌唱祖国、歌唱青春。五四青春诗会始于2014年,是北大师生纪念五四运动、传承五四精神的重要活动。关于五四运动的影响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五四运动后中国革命开始有了主心骨,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②五四运动后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 ③五四运动为中国送来马克思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有了先进思想指导 ④五四运动后新民主主义革命尝试解决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即土地问题A. ②④ B. ②③ C. ①② D. ③④11、在20世纪20年代初,也就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那时的中国政党林立,先后存在过二三百个政党,后来绝大多数政党烟消云散,甚至有些政党在历史上都没有留下痕迹。中国共产党一开始人数很少,只有五十几个人,但仅仅用了二十八年就取得了革命胜利,建立了新中国。这是因为( )①中国共产党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 ②中国共产党坚定地捍卫国家、民族利益 ③中国共产党建立了各级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 ④其他政党无法认清中国革命的对象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12、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 )①标志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②使我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③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 ④为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政治前提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13、1953年,中共中央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主要内容包括 ( )①提出工业化的主张 ②提出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③提出了土地改革的任务 ④提出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14、1840-1949年中国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革命,以五四运动为界限,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阶段。旧民主主义革命由资产阶级领导,最终遭到失败。下列属于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的原因的是( )①革命纲领不彻底②不能彻底解决土地问题③缺少坚定领导者④没有明确的政治目标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15、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依据所学判断,“新”表现在A. 革命任务:反帝反封建 B. 革命性质:无产阶级革命C. 革命领导力量:工人阶级 D. 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6、某学校拟创办一主题网站,纪念一项重大的活动。根据下列图片判断其主题应是()A. 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历史作用 B. 中国共产党的艰难发展历程C. 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 D. 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17、1953年,中共中央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当时人们对它有个形象的比喻,称它“好比一只鸟,它要有一个主体……它又要有一双翅膀”。这里提到的“一个主体”“一双翅膀”分别指( )A. 总路线、总任务 B. 轻工业、重工业C. 一化、三改 D. 巩固政权、恢复经济18、从新中国建立,到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到改革开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当代历史的每一次进步无不彰显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能力和领导智慧,这说明( )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和正确的选择②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③中国共产党坚持改革开放是正确的选择④中国共产党具备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和水平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19、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经过长期努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方位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①意味着中国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②表明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强大生机活力③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发展④表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和领导是历史的选择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20、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领导和团结中国人民走过了波澜壮阔而又艰难曲折的奋斗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业绩,使中国发生了沧桑巨变,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史诗。这充分说明( )①中国共产党始终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②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③中国共产党能广泛地发动群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二、材料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0分)21、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与时俱进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方位作出清醒判断,是我们党领导人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必然要求,也是党的创造力、领导力的具体体现。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之所以能不断取得巨大成功,关键在于能够在时代变化的关头准确判断历史方向、正确把握形势发展的趋势和时代大潮的走向。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论断,从新的历史起点和时代条件出发谋划发展,必将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谈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意义有哪些。22、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新征程,也意味着新情况、新问题,新风险、新挑战,面对的不可预料的事情会越来越多。新时代,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更需要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简要说明为什么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是正确的选择? 第一课-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1、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条条大路通罗马。谁都不应该把自己的发展道路定为一尊,更不应该把自己的发展道路强加于人。国情不同,发展道路也不同。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带领全国人民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首先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材料表明( )①基本国情是解决问题的基本依据②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③中国共产党依据基本国情选择中国发展的道路④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基本国情决定社会发展的任务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答案】B【解答】材料表明基本国情是解决问题的基本依据,中国共产党依据基本国情选择中国发展的道路,①③正确;材料并没有涉及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没有涉及中国社会发展的任务,②④排除。 2、近代中国革命性质是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革命。决定中国革命性质的是( )①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②近代中国革命的历史任务③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④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革命对象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答案】A【解析】①②正确,③④错误,近代中国革命性质是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革命。决定中国革命性质的是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近代中国革命的历史任务。3、社会性质不同,主要矛盾就会不同,面临的任务也就有所差异。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A. 半殖民地→中外矛盾→推翻帝国主义→推翻地主统治B. 半殖民地→阶级矛盾→推翻帝国主义→争取民族独立C. 半封建→阶级矛盾→推翻封建主义→争取人民解放D. 半封建→中外矛盾→推翻封建主义→实现人民幸福【答案】C【解答】AB.半殖民地社会强调民族矛盾,要求推翻帝国主义、争取民族独立,AB错误。C.半封建社会涉及阶级矛盾,需要推翻封建主义、争取人民解放,C正确。D.半封建强调阶级矛盾,D错误。 4、“只有当一个民族真正站起来的时候,才能正视和反思她曾经屈辱的历史。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是认识和解决近代中国一切社会问题的基本依据。这一国情决定了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是( )①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②争取民族觉醒,实现社会主义③彻底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④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同步富裕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答案】B【解答】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是认识和解决近代中国一切社会问题的基本依据。这一国情决定了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彻底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①③符合题意;实现社会主义不是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②错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同步富裕说法错误,④错误。 5、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存在的主要政治力量分别提出了三种不同的建国方案,只有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下列关于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说法正确的是( )①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②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主张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③中共的建国方案之所以成功主要得益于中国工人阶级力量强大④中共坚持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答案】C【解析】①不符合题意,题干中并不体现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②④正确,中国存在的主要政治力量分别提出了三种不同的建国方案,只有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主张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中共坚持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③错误,中国工人阶级力量比较弱小。6、20世纪上半叶,在中国的出路、前途和命运问题上,除中国共产党外,各种政治力量提出的方案最终都失败了。其根本原因是( )A. 没有认清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B. 自身的力量不够强大C. 没有提出自己的纲领和目标 D. 没有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答案】D【解析】AB不合题意,这两项不是根本原因;C错误,各种政治力量提出了自己的纲领和目标;D正确,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因此除中国共产党外,各种政治力量提出的方案最终都失败了。其根本原因是没有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从新中国建立,到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到改革开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当代历史的每一次进步无不彰显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能力和领导智慧。这说明( )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和正确的选择②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③中国共产党坚持改革开放是正确的选择④中国共产党具备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和水平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答案】B【解答】从新中国建立,到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到改革开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当代历史的每一次进步无不彰显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能力和领导智慧,这说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和正确的选择,中国共产党具备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和水平,①④符合题意;中国共产党坚持改革开放是正确的选择,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都没有全面概括材料主旨,②③不符合题意。8、随着官办和外国人开办的工业企业的创建,中国出现了最早的近代产业工人。中国工人阶级的特点是( )①集中分布在大城市,有利于组织成为阶级力量②处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民族资本主义三重压迫之下,富有斗争精神,具有革命性③同先进的生产方式相联系,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具有先进性④同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受小农思想影响较深,具有保守性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答案】B【解析】①③符合题意,依据教材基础知识可知,中国工人阶级人数不多,但集中分布在大城市,有利于组织成为阶级力量,他们处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重压迫之下,富有斗争精神,具有革命性,同时他们同先进的生产方式相联系,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具有先进性。②说法错误,他们处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重压迫之下。④说法错误,受小农思想影响较深,具有保守性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不是工人阶级的特点。9、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也一直在对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封建统治者进行着斗争,但没有成功。原因是他们存在着根本性的弱点,表现在()①没有认清革命的对象,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打击真正的敌人②他们是不占有生产资料而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的阶级③没有广泛地发动人民群众特别是工农群众,未能形成有组织、持久的群众运动④人数太少,分布太广,不能集中力量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答案】A【解答】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对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封建统治者所进行的斗争,存在两个根本性的弱点:一是没有认清革命的目的和对象,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打击真正的敌人;二是没有广泛地发动人民群众特别是工农群众,未能形成有组织的、持久的群众运动。故①③正确;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主要的领导阶级是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他们占有主要的生产资料,因此他们不敢发动广大的人民群众特别是工农群众,未能形成有组织、持久的群众运动,而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人数少,分布太广,不能集中力量,但这不是他们失败的根本弱点,故②④错误; 北京大学2020年五四青春诗会在北大静园举行,北京大学和武汉大学的青年学子们用视频连线的方式,在这个特殊时期的青年节,共同用诗与歌歌唱祖国、歌唱青春。五四青春诗会始于2014年,是北大师生纪念五四运动、传承五四精神的重要活动。关于五四运动的影响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五四运动后中国革命开始有了主心骨,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②五四运动后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 ③五四运动为中国送来马克思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有了先进思想指导 ④五四运动后新民主主义革命尝试解决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即土地问题A. ②④ B. ②③ C. ①② D. ③④【答案】A【解答】正因为有了以民族救亡和人民解放为己任的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才有了自己的主心骨,从而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①错误;五四运动后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②正确;十月革命为中国送来马克思主义,③错误;新民主主义革命提出了彻底的革命纲领,广泛发动群众,解决了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即土地问题,④正确。 11、在20世纪20年代初,也就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那时的中国政党林立,先后存在过二三百个政党,后来绝大多数政党烟消云散,甚至有些政党在历史上都没有留下痕迹。中国共产党一开始人数很少,只有五十几个人,但仅仅用了二十八年就取得了革命胜利,建立了新中国。这是因为()①中国共产党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 ②中国共产党坚定地捍卫国家、民族利益③中国共产党建立了各级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 ④其他政党无法认清中国革命的对象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答案】A12、中国共产党建立了新中国,取得了革命胜利,这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坚定地捍卫国家、民族的利益,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故①②正确;中国共产党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这不是其取得革命胜利、建立新中国的原因,故排除③;题干涉及的是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胜利、建立新中国的原因,而不是其他政党失败的原因,故排除④。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 )①标志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②使我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③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 ④为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政治前提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答案】C【解答】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确立,故①错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使我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故②③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政治前提,故④不符合题意。 13、1953年,中共中央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主要内容包括①提出工业化的主张 ②提出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③提出了土地改革的任务 ④提出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答案】A【解答】1953年,中共中央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主要内容包括提出工业化的主张,提出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①②正确;1949年到1952年,着重完成包括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等在内的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的同时,致力于恢复国民经济,不选③;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期探索时期,我国基本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不选④。 14、1840-1949年中国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革命,以五四运动为界限,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阶段。旧民主主义革命由资产阶级领导,最终遭到失败。下列属于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的原因的是①革命纲领不彻底②不能彻底解决土地问题③缺少坚定领导者④没有明确的政治目标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答案】A15、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依据所学判断,“新”表现在A. 革命任务:反帝反封建 B. 革命性质:无产阶级革命C. 革命领导力量:工人阶级 D. 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答案】C【解答】A.民主革命的任务都是反帝反封建, 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B错误;C.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依据所学判断,“新”表现在革命领导力量是工人阶级,这一点具有决定性意义,C符合题意; D.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是新的表现,不选D。 16、某学校拟创办一主题网站,纪念一项重大的活动。根据下列图片判断其主题应是()A. 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历史作用 B. 中国共产党的艰难发展历程C. 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 D. 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答案】A【解答】题干中列出的四幅图片记载的历史事件包括:抗日战争胜利、开国大典、十一届三中全会和香港回归。AB.四幅图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在在中国历史进程中的伟大作用而不是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A符合题意,B不合题意。C.前两幅图片反映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后两幅图片与该项无关,排除C。D.后两幅图片反映的是改革开放后取得的伟大成就,排除D。 17、1953年,中共中央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当时人们对它有个形象的比喻,称它“好比一只鸟,它要有一个主体……它又要有一双翅膀”。这里提到的“一个主体”“一双翅膀”分别指()A. 总路线、总任务 B. 轻工业、重工业C. 一化、三改 D. 巩固政权、恢复经济【答案】C【解答】ABD.这三项都不符合题意,故不选ABD;C.1953年,中共中央制定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提出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指导方针,简称“一化三改”,故C符合题意。故选C。 18、从新中国建立,到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到改革开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当代历史的每一次进步无不彰显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能力和领导智慧,这说明( )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和正确的选择②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③中国共产党坚持改革开放是正确的选择④中国共产党具备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和水平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答案】B【解答】从新中国建立,到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到改革开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当代历史的每一次进步无不彰显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能力和领导智慧,这说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和正确的选择,中国共产党具备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和水平,①④符合题意;中国共产党坚持改革开放是正确的选择,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都没有全面概括材料主旨,②③不符合题意。 19、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经过长期努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方位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①意味着中国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②表明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强大生机活力③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发展④表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和领导是历史的选择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答案】C【解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并不意味着中国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故①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强大生机活力,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故②③正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并不能表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和领导是历史的选择,故不选④。20、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领导和团结中国人民走过了波澜壮阔而又艰难曲折的奋斗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业绩,使中国发生了沧桑巨变,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史诗。这充分说明()①中国共产党始终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②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③中国共产党能广泛地发动群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答案】B【解答】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领导和团结中国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业绩,使中国发生了沧桑巨变,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史诗,这充分说明中国共产党始终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中国共产党能广泛地发动群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①③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而不是实行社会主义的意义,②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领导和团结中国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业绩,而不仅仅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④不符合题意。二、材料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0分)21、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与时俱进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方位作出清醒判断,是我们党领导人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必然要求,也是党的创造力、领导力的具体体现。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之所以能不断取得巨大成功,关键在于能够在时代变化的关头准确判断历史方向、正确把握形势发展的趋势和时代大潮的走向。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论断,从新的历史起点和时代条件出发谋划发展,必将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谈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意义有哪些。【答案】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22、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新征程,也意味着新情况、新问题,新风险、新挑战,面对的不可预料的事情会越来越多。新时代,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更需要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简要说明为什么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是正确的选择? 【答案】①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③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开始改革开放,走向民富国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入了新时代。④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踏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实践充分证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是正确的选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