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地球的自转与公转课件(共73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地球的自转与公转课件(共73张ppt)

资源简介

(共73张PPT)
地理实践力
人地协调观
区域认知
综合思维
结合示意图,理解地球自转、公转的方向、周期、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变化及太阳折射点的移动。
通过示意图,知道地球自转、公转的基本特征。
观察北极星,推测当地地理纬度,观察太阳和星空运动特点,说明其与地球运动的关系。
人地协调观:根据地球自转的速度,合理选择航天基地,树立正确的宇宙观。
2019人教版
课程标准解读
目录
01 地球的自转
02 地球的公转
03 黄赤交角
01
地球的自转
2011年11月一个晴朗无月的夜晚,在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站,拍摄团队将相机对准北极星附近的星空并固定好,通过长达6小时的曝光,得到一张绚丽的星轨照片。
▋ 地 球 的 自 转
思考:
1、为什么这些恒星在天空中看起来都围绕北极星附近做圆周运动?
2、北极星相对地平线的高度与拍摄地点的纬度有什么关系?
相等
北半球某地北极星仰角高度为该地地理纬度。
地球自转
地轴的北端指向北极星附近
自转的概念
自转的周期
自转的方向
自转的速度
指向:
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
特点:
过地心、垂直于赤道平面、北端指向北极星、假想轴
(1)地轴
地球围绕其自转轴(地轴)不停地旋转。
读图分析:在A地观察北极星的仰角(高度角)与该地纬度的关系。
A
1
2
4
3
提示:
北极星高度角:北极星平行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 )
地平面的绘制:过A点作A点与地心连线的切线。
结论: 1 = 4 = 2
北极星仰角=当地纬度数
注:南半球看不到北极星
α
课堂探究1
1
北极星与当地地平面夹角
北极星与地面的夹角=当地的纬度
北极星与地面的夹角=当地的纬度
自转的概念
自转的周期
自转的方向
自转的速度
(2)自转方向:
自西向东
如果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它是作顺时针方向旋转,还是作逆时针方向旋转?
如果从南极上空看,情况又是怎样呢?
思考
自转的概念
自转的周期
自转的方向
自转的速度
如果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它是作顺时针方向旋转,还是作逆时针方向旋转?
如果从南极上空看,情况又是怎样呢?
思考
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为_____时针方向; 从南极上空看,则为_____时针方向。


“ 北 逆 南 顺 ”
地球自转周期:地球自转周期分为恒星日和太阳日。
【恒星日】
恒星日是某地经线连续两次通过同一恒星与地心连线的时间间隔,为23时56分4秒。
【太阳日】
太阳日是某地经线连续两次通过日地中心连线的时间间隔,为24时。
地球自转的周期
2019人教版
参照物
恒星
Fixed Star
地球的自转周期 The rotation period of the earth
太阳 SUN
恒星
Fixed Star
如果以遥远的恒星为参照物,则1日的时间长度为23时56分4秒
称为恒星日,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23时56分4秒
A
A
恒星
Fixed Star
A
地球的自转周期 The rotation period of the earth
太阳 SUN
如果以太阳为参照物
则1日的时间长度为24时,称为太阳日
24时
恒星
Fixed Star
A
A
地球自转的周期
周期: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1日
项目 恒星日 太阳日
参照点
旋转角度
时间长度
意义
原因
遥远的恒星
太 阳
360°
360°59′
23时56分4秒
24小时
真正周期
昼夜交替周期
选取参照物不同和地球绕日公转



恒星日
太阳日
E1
E2
E3
地球轨道
P
P
P
同一恒星
S
自转的概念
自转的周期
自转的方向
自转的速度
(2)自转速度:
角速度: 单位时间转过的角度。
线速度: 单位时间转过的弧长。
思考
1.地球自转线速度由赤道至两极有什么变化规律?
2.南北两极点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分别是多少?
自转的概念
自转的周期
自转的方向
自转的速度
思考
1.地球自转线速度由赤道至两极有什么变化规律?
2.南北两极点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分别是多少?
角速度  除南北两极外,约为________。
线速度  自赤道向南北两极______。赤道上为1670km/h;其他纬度为1670×cos φ(纬度)
360°
24时
15 °
小时

=
=

4分钟
地球自转角速度
15°/时
递减
探究1
分别找出赤道和北纬60°地球自转线速度,说明它们有什么关系?
纬度60°地球自转线速度大约为赤道的一半。
自转的概念
自转的周期
自转的方向
自转的速度
思考
除了纬度以外,还有什么因素影响线速度的大小?
A1
o
在纬度相同情况下,海拔越高的地方自转线速度越大。
因素 影响 关系
纬度 纬度相同,线速度相同
纬度越低,线速度越
海拔 海拔越高,线速度越
地球自转速度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结论

负相关
正相关

下图为“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分布示意图”,R、T在同一纬线上。据此完成1~2题。
1.该区域所在的位置是
A.南半球低纬度 B.北半球中纬度
C.南半球中纬度 D.北半球高纬度
答案
2.R点地形最有可能是
A.丘陵 B.盆地
C.山地 D.高原
答案
思考:发射航天器为什么在低纬度和高海拔地区地区比较合适 一般向哪个方向发射 为什么
提示:低纬度和高海拔地区自转线速度大,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在低纬度地区向东发射可获得较大的初速度,节省燃料。
自转的概念
自转的周期
自转的方向
自转的速度
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
解析
解析 图中能看到北极星,并且北极星的仰角很小,说明当地在北半球,且地理纬度较低。
答案
如图所示照片是摄影师在夜晚采用连续曝光技术拍摄的。照片中的弧线为恒星视运动轨迹。读图回答1~2题。
1.据图判断,摄影师拍摄的地点位于
A.低纬地区 B.中纬地区
C.北极附近 D.南极附近
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
解析
解析 图中恒星的视运动实际上是地球自转运动的反映,天空中的恒星转过50°,说明地球自转了50°,地球自转的角速度是15°/h。
答案
2.图中a恒星视运动转过的角度约为50°,据此判断摄影师连续拍摄的时间为
A.1个多小时 B.3个多小时
C.5个多小时 D.7个多小时
(1)极点为0。其它自转角速度均为15°/小时。
(2)纬度相同,自转速度相同;但地势越高,线速度越大;角速度相同。
(3)60°纬线的线速度=赤道的一半。
(4)同步卫星运行的角速度与地面对应点相同,卫星运行的线速度大于地面对应点。
(6)航天发射基地应选择:低纬度、海拔高地区,并向东发射。
自转速度总结
02
地球的公转
公转的轨道
公转的周期
公转的概念
(1)概念
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叫作地球公转。
(2)方向
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
公转的轨道
公转的周期
公转的概念
(3)周期
如果以太阳作为参照物,1年的时间长度为365日5时48分46秒,称为回归年。
如果以其他恒星作为参照物,1年的时间长度为365日6时9分10秒,称为恒星年,这是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
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1年。
公转的轨道
公转的周期
公转的概念
(4)轨道
地球公转的轨迹叫作公转轨道,它是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远日点
时间:(7月初)
日地距离:1.521亿km
角速度:57’/d
线速度:29.3km/s
公转速度:最慢
时间:(1月初)
日地距离:1.471亿km
角速度:61/d
线速度:30.3km/s
公转速度:最快
近日点
开普勒第二定律(面积定律):行星的向径在单位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
速度
最慢
速度
最快
思考
北半球夏半年的天数是186天,冬半年的天数是179天。造成这种日数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春分 3月21日
秋分 9月23日
夏半年
冬半年
春分点和秋分点把地球公转轨道等分为两部分;通常年份,北半球夏半年(自春分日至秋分日)的日数是186天,冬半年(自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的日数是179天;造成这种日数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冬至
12月22日
夏至
6月22日
案例探究
地球在公转的过程中,近日点附近公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大,远日点附近公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小,北半球夏半年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慢,所以时间较长,冬半年位于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快,所以时间较短。
03
黄赤交角
及其影响
黄道平面:地球公转轨道面
赤道平面:过地心并与地轴垂直的平面
黄赤交角:黄道面与赤道面之间的夹角
黄赤交角的相关概念
(1)一轴、两面、三角度
两面: 指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
一轴:地轴
三角度:
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为23°26′
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为66°34′
地轴与赤道平面的夹角为90°
黄赤交角的大小决定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
黄赤交角=回归线的度数=太阳直射点能达到的最北、最南为纬度数。
黄赤交角与极圈度数互余。
01
02
03
黄赤交角的影响
地轴空间指向保持不变,始终是倾斜的,指向北极星
地球的运动方向不变,总是自西向东
黄赤交角大小保持不变,目前为23°26′
太阳直射点移动变化
地球公转过程中三个“基本不变”
直射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不同,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线,地轴与太阳光线的相对位置是变化的。
地球
太阳光
地心
太阳直射点
指地心与日心连线和地球球面的交点
太阳直射点
太阳直射点的概念和确定
(1)概念:太阳光线在地球表面的直射点
(2)确定:地心和日心的连线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A
B
想一想:
(1)哪一幅图为太阳直射?
(2)哪一幅图太阳光照射的面积大?
太阳直射时,单位面积上接收的太阳辐射量多
直射与斜射
思考:假设地球“直着身体”公转时,太阳直射点在哪个位置?是否发生变化?
A
B
D
C
在赤道,
不变化
太阳直射点
思考:当地球“斜着身体”公转时,太阳直射点在哪个位置?是否发生变化?
A
B
D
C
在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之间,有变化。
太阳直射点
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
夏至
6月22日前后
冬至
12月22日前后
春分
3月21日前后
秋分
9月23日前后
23°26'N
23°26'S
地轴
黄道
赤道
方法
技巧
公转轨道上二分二至日(北半球)的判断
(1)日地距离法
如上图,a点日地距离较近,时间为1月初,应为冬至日稍后,b点日地距离较远,时间为7月初,应为夏至日稍后,再结合地球的公转方向判断c为春分日稍后,d为秋分日稍后。
二分二至日判断
(2)地轴倾向法(连线法)
①连接日心和地心,将该线作为太阳光线。
②该线与地球表面的交点为太阳直射点(因为太阳光线与该点的地球表面垂直)。
③观察该点所在的南北半球位置:若在北半球(b处)则为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若在南半球(d处)则为北半球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3)垂线法(晨昏线法)
①过地心(图中圆心)作太阳光线的垂线;该线为晨昏线(晨昏线与太阳光线始终垂直,且其所在平面通过地心)。
②观察南北极的极昼极夜状况,若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夜,则为北半球夏至日,反之为北半球冬至日。
A
C
B
D
判断A、B、C、D的节气名称
远日点
近日点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画出地球公转的方向 、判断公转轨道中的节气名称、找出“近日点、远日点”位置
活动2:
黄赤交角的相关概念
(1)一轴、两面、三角度
黄赤交角的影响
北半球夏至日(6月22日前后)
太阳直射北纬23°26’。
黄赤交角的相关概念
(1)一轴、两面、三角度
黄赤交角的影响
之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南移
到了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
黄赤交角的相关概念
(1)一轴、两面、三角度
黄赤交角的影响
至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纬23°26′。
之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北返,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
N
N
N
N
夏至
(6.22)
春分(3.21)
秋分(9.23)
冬至
(12.22)
地球的公转(侧俯视)
太阳的回归运动
观察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
绘制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
按如下步骤画示意图,表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轨迹:
1.在图上绘制三条平行且等距的直线,分别表示赤道、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
2.在三条直线的适当位置标注四个点,分别代表北半球二分二至日太阳的直射点;
3.结合课文关于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描述,画一条曲线表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轨迹。
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
赤道
夏至(6月22日)
秋分(9月23日)
冬至(12月22日)
次年春分
春分(3月21日)
春分到夏至历时三个月(90天),移动的纬度数是23°26′,那太阳直射点每4天左右移动1个纬度。
90天÷ 23°26′
﹦3.8297872≈4天
23 26 N
0
23 26 S
春分(3月21)
夏至(6月22)
秋分(9月23)
冬至(12月22)
次年春分
太阳直射点在地表移动示意图
读图回答:
1.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一年有几次太阳直射?
2.南北回归线上一年有几次太阳直射?.
3.北回归线以北,南回归线以南地区一年有几次太阳直射?
两次
一年一次
没有太阳直射
植树节
劳动节
教师节
国庆节
圣诞节
黄赤交角——意义
1.以回归线和极圈为界限,将全球划分为南、北寒带,南、北温带和热带。
2.如果黄赤交角变大……
热带、寒带变大,温带变小
热 带
北温带
南温带
北寒带
南寒带
问题导学
探究:黄赤交角发生变化会带来的影响
当前黄赤交角的度数是23°26′。但是,从大的时间尺度来说,黄赤交角不是一成不变而是会发生变化的。那么:
黄赤交角为0°时;
黄赤交角变大时;
黄赤交角变小时.
分别会带来哪些影响呢?
4、黄赤交角——变化带来的影响
(1)当黄赤交角为0时
4、黄赤交角——变化带来的影响
(2)当黄赤交角为变大时
4、黄赤交角——变化带来的影响
(3)当黄赤交角为变小时
如果黄赤交角变大……
极昼极夜范围变大
热带、寒带变大,温带变小
直射点移动速度变快
冬夏季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变大
冬夏季正午太阳高度差变大
北半球冬季温度变低
1.关于地球自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就线速度而言,北京小于深圳;就角速度而言,北京大于深圳
B.新加坡与上海的角速度相等
C.南北极点线速度为零,但角速度最大
D.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小
2.正当地球公转到了远日点附近时,悉尼的季节应为(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当堂巩固
解析:
1.线速度由赤道向南北极递减;角速度除了南北极点都相等。所以B正确。
2.远日点在七月初,悉尼在南半球,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所以悉尼的季节为冬季。所以D正确。
3.10月1日这一天,太阳直射点(  )
A.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B.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C.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D.在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4.下列日期中,地球公转速度较快的是(  )
A.1月1日 B.10月1日 C.5月1日 D.8月1日
当堂巩固
解析:
3.根据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可知,10月1日,直射点在南半球,且向南移动。
4.越接近近日点,公转速度越快,近日点位于1月初。所以A正确。
5.如图,当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行至位置P时,太阳在地球上的直射点在(  )
A.赤道上
B.北回归线上
C.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
D.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
6.地球自转时(  )
A.赤道上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均比高纬地区快
B.地球上所有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相同
C.赤道的线速度最大,向两极逐渐递减
D.在地球南北两极只有角速度,而无线速度
当堂巩固
解析:
5.判断可知,直射点位于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所以D项正确。
6.地球自转的线速度由赤道向南北极递减;角速度除了南北极点都相等。所以C项正确。
北京时间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嫦娥二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从此,“嫦娥二号”开启了112个小时的奔月之旅,4天后到达距月球表面100千米高度的极轨轨道,开始了绕月探测飞行。回答1~3题。
1.“嫦娥二号”发射时地球公转的速度
A.由快变慢 B.由慢变快
C.接近最快 D.接近最慢
答案
2.“嫦娥二号”奔月期间,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和移动方向是
A.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B.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C.在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D.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答案
3.“嫦娥二号”发射时,地球处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图示正确的是
答案
答案
4.下图是“四季更替成因示意图”,关于图中甲、乙的判断,正确的是
A.甲表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B.乙表示昼夜的交替
C.甲表示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
D.丙表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解析 由图可知,甲表示太阳直射点的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乙、丙表示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变化。
解析
结合二十四节气考查公转特征
解析
解析 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周为360°,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恒星年,全年为24个节气,每个节气地球绕行约15°。春分日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为0°,春分日至寒露日为13个节气,则寒露日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为195°。
答案
1.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有的农业物候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寒露节气在每年公历10月8日左右。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周为360°,以春分日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为0°,则寒露日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为
A.15° B.105°
C.195° D.28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