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1课 学会尊重 (教案)核心素养目标1.政治认同:认识到每个人都拥有生而为人的尊严,都应当得到尊重。2.道德修养:了解自尊的意义和主要表现,学会尊重自己。3.责任意识:认识到尊重他人是一个人文明素养的体现,学会将对他人的尊重体现在语言和行动上。课时安排3课时。第2课时课时教学目标1.激发对自我尊重的渴望,能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懂得尊重自己,知道尊重自己的表现形式。(重点)2.掌握自我尊重的正确做法。不自卑,不过度维护自己,树立健康积极的心态。在被冒犯和侮辱时,勇于维护自己的权益。(难点)3.认识属于不尊重自己的行为,了解不尊重自己所带来的伤害。教学过程一、活动一:打开心扉,激发自我尊重的渴望1.寻找信心的源泉——接纳自己(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是否希望一想到自己,心里涌现的都是信心、满意和欣赏呢?预设:希望。(2)追问:那这份信心、满意和欣赏,最可能是从哪里得到的?预设1:自己表现得好,是从别人的眼神和话语中得到的。预设2:我有一技之长,我自己就非常欣赏自己。好明预设3:可能有时候我表现得不尽如人意,但我没放弃,一直在努力,于是我慢慢就获得了信心,同时也欣赏自己的勤奋。预设4:我从别人身上学会了认可自己。在课文里,我知道了张海迪、史铁生和海伦·凯勒,他们都是身体不完美的人,但他们都获得了很大的成就。我想,我是一个健全的人,我怎么能对自己没有信心?怎么能不欣赏我自己呢?点拨:为你们点赞!是的,不管我们是谁,不管我们是否有这样或那样的不完美,我们都应该勇敢地接纳自己,尊重自己。(板书:尊重自己)(3)小结:接纳自己、尊重自己是我们信心的来源。2.寻找榜样的力量——激励自己(1)引导:给大家播放一段录音,你们听一听,然后说说自己的感受。(播放人物录音)曾经有人问我,如果你的一生已经注定,你还会努力生活吗?那么我的回答是我会更加努力地生活下去。预设1:虽然我不知道说这话的人是谁,她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但是我从她的话语中,感受到她是一个勇敢的人,是一个勇于自我接纳的人,令人尊敬。预设2:这段录音我听过,我看过这个节目,当时我看到这里的时候眼泪都流下来了。说这话的是一位姐姐,她1岁的时候患了一种病,医生告诉她的父母她活不过4岁,但是现在她已经18岁了。尽管她现在全身只有右手的大拇指能动,且必须24小时佩戴呼吸机,但是她一直都很乐观,直都在 坚持写作。预设3:听了这段录音,我真的觉得个人接纳自己 、坚信自己的价值太重要了,很多时候这是我们克服一切困难并坚持下去的动力。这位姐姐不仅懂得自我尊重,还赢得了别人对她的尊重。我内心好像有一股马上就要喷薄而出的力量,我要尊重我自己!点评:相信这位姐姐的故事会激励更多的人,也相信很多同学已经从她的身上找到了尊重自己的渴望,让我们为这位姐姐和自己鼓掌!(2)小结: (播放背景音乐——古诗歌曲《苔》)就像大家都爱唱的《苔》这首歌说的那样,“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我相信,每个同学都希望跟苔花一样,即使自己很渺小,也要学会欣社赏自己,寻找自己的价值。这样即使“白日不到处”,也会“青春恰自来”。老师衷心地希望同学们-想到自己,心里涌现的都是满满的信心和欣赏。二、活动二:问诊案例,从不自我尊重到尊重自己1.案例呈现每个人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但刘菲同学就不是这样想的,她总觉得自己比不上别人,她非常需要一位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你愿意且有能力来当这个心理咨询师去帮助她吗?请大家先仔细阅读教材第4页的“活动园”。2.案例剖析(1)提问:刘菲同学尊重自己吗?不尊重自己的表现有哪些?预设1:刘菲同学不尊重自己。她主观地认为没有同学喜欢自己,不主动参加班级活动。预设2:刘菲同学不尊重自己。她学习不认真,作业经常不按时完成。预设3:刘菲同学不尊重自己。她看见表姐考上大学,很羡慕.可是自己又不愿意努力学习,还说考上大学没什么用,她这是自欺欺人。预设4:刘菲同学说自己脑子笨,不尊重自己。点评:大家从字里行间找到了刘菲不尊重自己的各种表现。刘菲从内心认为自己没什么优点,表现在行动上就是很不积极,甚至觉得好事情也不会发生在她身上。(2)追问:如果刘菲继续这样下去,可能会出现什么后果?又会给她带来什么不良影响?预设1:如果继续这样下去,刘菲的学习成绩可能会变得更差,可能会从不按时交作业发展到不交作业,甚至抄袭作业。预设2:如果继续这样下去,刘菲会一蹶不振,做任何事情都觉得没有意义。预设3:刘菲有可能会自暴自弃,很多习惯都会越变越差,她会觉得反正自己已经很差了,就破罐子破摔。也有可能对生活失去信心,觉得任何人都看不起她,她也不在乎别人对她的看法了。(3)启发:是啊,如果真的这样继续下去,那就太可惜了。但是刘菲真的一无是处吗?她有没有优点?我们再一起来读一读材料。预设1:我发现刘菲还是有优点的,她觉得自己各方面都不好,从这点上说明她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预设2:看到表姐考上大学,她很羡慕,说明她知道考上大学是件好事,她还是有梦想的。预设3:她说她不做白日梦,这说明她知道应该脚踏实地。点评:你们都有一双善于发现别人优点的慧眼,这是心理咨询师必备的素质,你们离优秀的心理咨询师更近一步了。(4)点拨:同学们,要想让刘菲转变对自己的看法学会尊重自己,大家有什么建议送给她吗?预设1:首先肯定是要对自己有信心,不自卑。预设2:不贬低自己,要正视自己。预设3:接纳自己。每个人都有缺点,但肯定也有很多优点。预设4:相信自己存在的价值,明白通过努力是可以获得别人认可的。点评:大家都很会概括,思路很消断,你们又具备了一项作为心理咨询师的必备技能了。现在,相信大家一定可以独自给刘菲提建议了,有了你们这些心理咨询师的建议,刘菲一定会知道如何尊重自己,也会越来越好的。谢大家对刘菲同学的帮助。3.小结是呀,正像大家所写的那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亮点。我们要尊重自己。其实,我们既是刘菲的心理咨询师,又是自己的心理咨询师。我们每个人都要在内心深处认可自己、相信自己,不自我贬低,不自卑,这些都是尊重自己的表现。即使像刘菲这样暂时没有做到也不要紧,面对自己的不足,依靠自己的力量慢慢改进这也是尊重自己的表现。三、活动三:内外兼修,言行恰当不冒犯1.尊重自己,言行恰当(1)引导:同学们,尊重自己,就要维护好自己的形象。在生活中,还存在很多不尊重自己的行为。比如抄袭作业,比如随地吐痰等。你还知道生活中哪些行为是不尊重自己的行为吗?如果这样做,会有什么危害?请同学们针对大家生活中看到的一些实例,以小组为单位,对这些言行进行问诊,并给出建议。(2)小组讨论交流后反馈。预设1:说话爆粗口、使用不文明用语,以及语言上不饶人是不尊重自己的行为。有时我们不恰当的语言会让自己颜面扫地。我们小学生听到一些不文明用语时,要学会分辨和屏蔽,把好语言文明关。点评:是的,语言往往是一个人表现自己的第一道窗口。尊重自己,就要学会好好说话,文明的语言也是对别人的尊重。预设2:不顾自己的外在形象是不尊重自己的行为。比如衣衫不整,有时候大热天会看到一些男性将 上衣卷得很高 ,或者直接将上衣脱掉,非常不雅观。还比如,不经常洗澡换衣服,身上散发出一股气味,有可能导致同伴远离我们,不愿意与我们近距离接触,这会让人很难堪,形象也会受损。补充:有时候我们的妈妈上班前化点淡妆,这是尊重自己,也是对别人的尊重。预设3:生活中很多人不信守承诺,说过的话做不到,答应的事办不到,借的东西不按时还,这些都是不尊重自己的行为,别人以后也不会信任我们了。还有同学抄袭作业、考试作弊,不能真实地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点评:是的,“轻诺必寡信”,一个不诚信的人怎么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呢!还有吗?预设4.不遵守公德是不尊重自己的行为。我们都背诵过《中小学生守则》,除了“内化于心”,还要“外化于行”。启发,为你们竖起大拇指。你们觉得时刻把他人放在心上.关心他人,在他人有难时及时伸出双手,并为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是不是尊重自己的行为?预设,是的。就像在抗击新冠肺炎战“变”中,无数同胞都在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上证明了自己的价值。就像来我们学校升旗仪式上讲话的马旭奶,她将自己一生的积蓄都拿出来贡献给国家,他们都是尊重自己的人,也赢得了社会的尊重。(3)小结:使用文明用语爱惜自己的身体、维护自己的形象爱惜自己的名誉、信守自己的承诺、关心他人、为社会作贡献等都是尊重自己的表现,我们要通过恰当的言行表现出来。有时候不尊重自己除了让自己颜面打地、形象受损,还会给他人、社会带来危害。(板书:尊重自己的表现)2.面对冒犯,机智应对(1)情境导入:呀,那边有人争吵了起来,让我们打开教材第6页,阅读“活动园”里的故事。(学生阅读)(2)布置任务:这个“好脾气”先生对人总是和和气气的,可是“讲道理”先生却说“好脾气”先生的做法是不对的。如果“好脾气”先生总是这样做,以后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你的建议是什么?现在请同桌之间互相讨论,并试着轮流扮演“讲道理”先生,继续做言行问诊师,针对“好脾气”先生的言行进行问诊,并给他开一剂“良方”。(3)讨论交流后扮演展示。(角色扮演)“好脾气”先生:我一直都觉得对人要和和气气。当我上公交车被人推开,领带都被挤歪了时,我一句话都没说,我不想惹麻烦,我要维护我的形象。看到一个小男孩在公共场合乱涂乱画,我就.上前告诉他“不能这样做”,谁知道这个男孩脾气这么大,我只能走开,他肯定不愿意再听我的劝告了。“讲道理”先生:“好脾气”先生,我知道你的出发点是好的,当别人做得不对时,特别是在公共场合,为了大家的共同利益,我们应该勇敢地站出来指出他们的不对。他们这样不礼貌,是对你的不尊重。有些人对你恶语相向,如果你还是忍让,这就是任人欺负了。“好脾气”先生:我心里也很不舒服,特别是他们冒犯我时,可是我该怎么办呢?我要一团和气呀!“讲道理”先生:我们和气地指出他们的不对是对的,是对他们的尊重。但是由着别人欺负和冒犯,一味地忍让,只会让别人更加不尊重你,觉得你好欺负。这也是你不尊重自己的表现。“好脾气”先生:可是我说了他们不对,他们不听呀。“讲道理”先生:当他们不听且还对你恶语相向时,你就不能忍气吞声了,这是对你的侮辱,让你失去了尊严。面对冒犯和侮辱时,你要勇于维护自己的权益,这是你对自己的尊重。“好脾气”先生:谢谢你,我明白了。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事情,在尊重别人的前提下,我会好好维护自己的尊严和权益的。点拨:感谢这对同桌,他们智慧地解决了“好脾气”先生的困惑。还有同学要补充吗?预设1:我想起了“晏子使楚”的故事,晏子面对楚国士兵及楚王的冒犯和侮辱时,非常勇敢地站了出来,维护了自己的权益和国家的权益,获得了该有的尊重。预设2:故事中的尊重,有晏子对自己的尊重,也有楚国人对他的尊重,更有楚国人对齐国的尊重,这以后楚国对齐国都不敢再随便怎么样了。预设3:必要时我们应该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点评:感谢大家的补充,让我们找到很多好的应对方法。(4)小结:生活当中,“好脾气”先生不少见,“好脾气”先生遇到的事我们也时常遇到。面对无心之失,我们应该选择宽容;但是如果是存心的冒犯和侮辱,我们要机智地应对,及时指出对方的错误,尊重自己,拒绝冒犯和侮辱。(板书:言行适当不冒犯)四、活动四:掌握尺度,维护自尊要适度1.要求维护自己的尊严和权益,是不是意味着任何人都不能批评我们或者给我们提建议呢?教材第7页的“活动园”给了我们几种情境,大家思考一下,看一看哪些行为属于“尊重自己”,哪些行为属于“过度维护自己”。请大家先分分类,将属于“尊重自己”行为的情境序号填在黑板的绿色方框内,将属于“过度维护自己”行为的情境序号填在黑板的红色方框内。预设:第2和第4个情境是“尊重自己”,第1、第3和第5个情境都是“过度维护自己”。点评:正确。2.交流(1)提问:我们一起先来看看绿色方框里的情境2和4。情境2反映的是大家常见地给别人起外号的情况,你们是否都不喜欢别人给自己起外号呢?预设:那也不一定。有些外号是针对某个人的优点取的,比如宋江,大家都叫他“及时雨”。我们班有个同学知识面非常广,知道很多东西,就有人叫他“智多星”或“万事通”,还有“小灵通”。有的同学学习超级厉害,我们都叫他“学霸”。点评:看来同学们平时都很关注其他人的优点,为了突出这位同学的这个优点,就给他取了个相对应的外号,我相信被取这个外号的同学心里肯定也很开心。追问:那如果是你不喜欢的外号呢?就像情境2这样,是一个难听的外号。预设1:如果我的同学给我起了一个不好听的外号,我心里会很不舒服,甚至会有点生气。预设2:我会跟赵明一样要求对方道歉。同学或者朋友之间,关系再怎么亲密,也不应该随便给别人取不好听的外号。我们应该勇敢地要求对方向自己道歉,这是对自己的尊重。预设3:是的,有些同学或者朋友觉得大家关系好,取个外号没关系,但是有时候难听的外号会伤了自尊。赵明要求王凯给自己道歉,这是尊重自己的表现。(2)提问:大家都说出了自己的理由。那我们再来看看情境4。谁来说一说?预设1:这是尊重自己的做法。老师知道杨丽上课开小差,学习退步了,找她谈话,就是想提醒她。杨丽为自己的行为感到难过和惭愧,这是对自己的尊重,说明她知道自己这样是不对的。预设2:老师的提醒或者批评有利于杨丽改正错误,不断成长。杨丽接受批评,就是对自己的尊重。点评:说得很好。是的,其实尊重自己并不意味着拒绝批评。(3)提问:现在我们再来看看红色方框里的1、3、5 三个情境。这三个情境有什么共同点?预设1:这三种行为都属于不愿意承认自己的不好或者不足。预设2:他们都接受不了别人对自己的看法。预设3:情境1中的陈刚听不得批评和建议,情境3中的黄晓璐不愿意接受别人的看法,情境5中的吴达是典型地玩游戏输不起。他们都是爱面子的人,说不得,输不起,这是过度维护自己。点拨:老师相信他们这样做首先都是想肯定自己,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这是值得我们肯定的,但他们维护自己又过度了。(4)启发:这样下去会对他们的成长及人际关系带来哪些影响呢?这样做能否得到他人的尊重?预设1:这样不利于他们的成长。比如情境1中陈刚如果一直都这么做,以后肯定没人愿意给他提建议,他会错过很多很好的建议。预设2:他们这样做,正说明了他们对自己的不信任和不肯定。预设3:如果他们都这样下去,也许就没人愿意再跟他们交往了,甚至有时候与同学或者朋友的关系会闹得比较僵。预设4:这样时间长了,得不到别人的尊重。(5)引导:看来,我们维护自己应适度。同学们从中找到一些适度维护的好办法了吗?(板书:维护自尊要适度)预设1:要不过度维护自己,我认为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当遇到事情时,不过分敏感,不急躁,保持情绪稳定,冷静处理。预设2:我认为还要学会客观地评价自己,既相信自己的能力,也能认识到“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别人可能比自己更优秀,心态要放平和。预设3:理性对待他人的意见,分析问题时对事不对人。归纳:大家的交流让我们认识到要做到适度维护自己,就需要保持情绪平稳,能客观评价自己,理性对待他人的意见。3.小结看来尊重自己,并不意味着拒绝批评。因为尊重自己与接受别人的批评是不矛盾的,就像唐太宗善于纳谏,勇于接受魏征的建议和批评,终使天下长治久安。如果过于爱面子,输不起,说不得,就是过度维护自己。希望大家学会用正确的方式尊重自己,这样,你不仅会得到别人的尊重,还会为自己的人生涂抹上最亮丽的色彩。板书设计尊重自己尊重自己的表现言行适当不冒犯维护自尊要适度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