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1课 学会尊重 第3课时(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1课 学会尊重 第3课时(教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
第1课 学会尊重 (教案)
核心素养目标
1.政治认同:认识到每个人都拥有生而为人的尊严,都应当得到尊重。
2.道德修养:了解自尊的意义和主要表现,学会尊重自己。
3.责任意识:认识到尊重他人是一个人文明素养的体现,学会将对他人的尊重体现在语言和行动上。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3课时
课时教学目标
1.体会被尊重的心理体验,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被尊重的需求,从而推己及人,学会尊重他人。(重点)
2.认清生活中不尊 重他人的行为,学会分析尊重他人的具体言行以及这些言行给对方带来的影响,维护对方自尊。(难点)
3.理解尊重他人体现于一言一行中。知道尊重他人既是道德要求也是法律规定,并感知尊重对社会文明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推己及人,体验收重他人的美好
1.换位思考“照镜子”
(1)游戏导入: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一个“照镜子”的小游戏。看到黑板上的这三张卡片了吗? (出示三张卡片,分别写着:微笑、皱眉、吐舌头。同时出示课件,呈现游戏规则)
同桌两人组成一组,其中一位同学根据老师的提示词做出相应的表情,另外一位同学则假设自己是对方的镜子,模仿他的表情。
(2)引导:开始卡片一的“微笑”啦!请转过头,面对你的同桌笑一笑。注意,是微笑而不是大笑,也不是嘲笑哦!
(学生互相做着微笑的表情。其他卡片如上操作)
(3)提问:下面老师想来采访一下大家,当对方对你做着微笑的表情时,你的感受是什么?你想用怎样的表情去回应他?
预设1:我感到很温暖,也想对他笑。
预设2:看到他对我微笑,我更开心了!
预设3:我觉得他很友好,所以我也笑了。
追问:那当对方对你皱眉或是吐舌头呢?你是怎么想的?
你想如何回应他?
预设1:他皱眉让我感到心里很不舒服,原本开心的我也笑不出来了!
预设2:他朝我吐舌头让我感觉自己被轻视了,所以我也朝他吐舌头!
引导:这说明了什么?
预设1:情绪是会传染的,会相互影响!
预设2:微笑可以收获微笑,不开心不会招来真心的微笑!
预设3:你是怎样对待别人的,别人就会怎样对待你。
(4)小结:与人交往就像照镜子,你以怎样的态度对待别人,决定了别人用怎样的态度对待你!所以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想要别人尊重自己,就需要尊重他人! (板书:我 尊重 他人 →)
2.被人尊重感愉悦
(1)引导:被人尊重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我们先来看看这两位同学的感受吧。请打开教材,阅读第8页两幅图片。
(学生阅读)
(2)提问:张家明是怎么尊重自己的朋友的?
预设1:张家明没有因为自己懂得多而笑话好朋友。
预设2:张家明邀请朋友一起参与科学小报制作,共同在做中学。
追问:张家明的好朋友感到高兴吗?
预设:非常高兴。
追问:他的好朋友得到了尊重,准备怎么做来回报张家明对自己的信任?
预设:好朋友决定晚上好好查资料,完成张家明布置的任务。
点评:是呀,得到张家明的尊重,故事中的这位同学很高兴,并决定用认真的态度去回应好朋友的这份信任。
提问:图二故事中,这位女同学为什么很开心?
预设:因为她的爸爸妈妈在报兴趣班的问题上,非常尊重她的意见。
点评:看来,被人尊重是令人愉快的事。
(3)联系生活:生活中,你有被人尊重的时候吗?对方是怎么做的,你当时开心吗?你用什么表现回应对方的这种尊重?请大家说一说吧。
预设1:我与好朋友一起玩时,她很尊重我的想法,总问我喜欢玩什么。我很开心有这么贴心的朋友!作为回报,在玩的时候,我也会尊重她的想法。
预设2:邻居李爷爷令我很感动。有一次我们一起坐电梯回家,他看到电梯里人很多,居然说小学生学习辛苦,让我先上。怪不得周围邻居都说李爷爷人很好,我们都很尊敬他。我也要学习李爷爷,做个谦让的人。
点评:相互尊重,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变成一件特别美好的事情。
3.小结
被别人尊重让我们感到愉快、满足,充满价值感。推己及人,别人也希望我们能给他们带来同样的体验。(板书:被尊重 )
二、活动二:认清边界,拒绝不尊重他人的行为
1.看故事,受启发
(1)引导:尊重他人会不会自降身价?不尊重他人的行为又会带来哪些影响?让我们打开教材,阅读第9页中“国王与医生”的故事,一起去寻找答案。
(学生阅读)
(2)提问:在这个故事中,当医生把每个病人都当作国王来对待时,他自己的地位降低了吗?为什么?
预设1:没有。有这样重视自己的医生,病人也会把医生当成国王一样来尊重。
预设2:他的病人会因此更加敬重他!
点评:是呀,把每个病人都当作国王来对待,这样的医生,他的地位不仅不会降低,只会让病人更加尊敬他。
(3)追问:生活中,你有过像故事中这位医生对待病人一样尊重别人的经历吗?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你的尊重给别人带来了什么?
预设1:我很惭愧,我还要继续努力,向这些令人尊敬的人学习。
预设2:尽管我没有这样的经历,但在与同学的交往中,我体会到只要你是真心尊重他人,不但不会掉价降身份,还会给自己加分,让自己变得更好、更受欢迎。
预设3:隔壁张阿姨的女儿萌萌小我好几岁,但她时不时会跑到我家来让我教她跳舞。有一次我表姐看见了,开玩笑似的跟我说:“这么笨的小孩你也有耐心教,你的同学如果知道她是你这个舞蹈比赛冠军教出来的学生,岂不是很掉价?”我没有听表姐的,没有表现出任何不耐烦。结果有一天,这位小妹妹说了一句话,让我非常感动。她说:“小萍姐姐,你表姐那天说的话我都听到了,谢谢你不嫌弃我笨。你是我心中最好最好的姐姐!我要一辈子把你当我的亲姐姐。”哈哈,真是好感动,好有存在感啊!
点评:你的经历也打动了我们。你并没有因为邻居小妹妹年纪小而怠慢她,你也因此获得了小妹妹的尊重,给她带来满满的正能量。
(4)小结:尊重他人,只会给自己加分,不会减分。
2.这样的行为不可取
(1)图片导入: (出示图片,图中两个小男孩乱扔垃圾,清洁工阿姨摇头叹气)大家看看屏幕上这张图片,这种行为会对自己和他人带来哪些坏影响?
预设1:清洁工阿姨刚刚辛辛苦苦打扫干净,两个男孩乱扔垃圾又弄脏了地面,这是不尊重他人劳动的可耻行为。
预设2:这样的行为会显得自己没有修养,也破坏了环境整洁。
预设3:旁边的清洁工阿姨看到后肯定会很难受!这也让她的劳动量变大,她会更累的。
点评:这是不尊重他人的行为,也是违背道德、缺乏文明素养的表现,并且对人对己都不会有好影响。
(2)引导:你还发现了生活中哪些不尊重他人的事例?你有什么感受?
预设1:有的同学在教室里面乱扔垃圾,这是对值日同学的不尊重!我每次看到心里都很气愤!
预设2:有一次我数学考砸了,有同学说:“他这智商,估计不交白卷都是好的。”听了真让人心里难受。
计提问: 如果时光倒流,一切重来,再次面对这样的行 为,你会怎么做?
预设1:我会勇敢地上前对这位同学说“不”,请他尊重其他同学的劳动,这样轮到他值日时,别人也能尊重他的劳动。
预设2:我会把这位同学的话转化为动力,努力学习,用行动证明自己的实力。
点评:希望这样的行为不再有,希望同学们相互尊重,班级和谐团结。
3.小结
尊重他人是一项基本的道德要求,也是一个人文明素养的体现。那些不尊重他人的行为,我们要引以为戒。如果人人都能尊重他人,我们的世界将会越来越美好。
三、活动三:听言观行,造就美好的自我与世界
1.看视频,用“良言”
(1)引导:中国有句俗语说得好,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要学会尊重,让我们先从语言入手吧!
(2)创设情境:请大家观看视频,注意听人物的对话。(播放视频)
在公交车上,一位男士踩了别人的脚,两人彼此谦让,最后达成和解。
(学生观看视频)
(3)提问:视频中这两个人的用语都有些什么特点?
预设1:都有“谢谢您”不好意思"等礼貌用语。
预设2:语气平和,懂得为他人着想。
预设3:用“可以吗”等表达请求的用词,还用了尊称“您”。
点评:大家观察得真仔细。尊重他人的语言,多含有礼貌用语,比如谢谢、对不起、给您添麻烦了、不好意思、打扰了等,还包含有理解、信任、鼓励或感谢的语言。如果我们观察得再仔细些,还会发现说话人的表情、动作也包含有尊重的信息。
(4)情境体验。
演练要求:以组为单位,从下列两个情境中选择一个进行表演,看哪组使用的礼貌用语、相关语言、动作表情与尊重能恰当联系起来。
情境1:为谁有资格当班长,两位同学发生了争执,最后两人取得一致意见。
情境2:李同学刚刚拖过教室的地板,而张同学两脚污渍地从室外回来。
(学生表演,生生互评)
(5)小结:同学们的表现充分体现了语言可以传递尊重,尊重的话语可以给别人带来温暖和鼓励。希望同学们多加练习,为世界带来更多的良言温语。
2.尊重他人重行动
(1)情境导入。(以音频形式播放教材第11页“活动园”第一段内容)
(2)提问:同学们,你赞同哪位同学的看法呢?讨论一下,
说说你的理由。
预设1:黄凯说得对。班规不合理的地方,就应当改。
预设2:秦波说得对。黄凯的这种不遵守班规的行为,就是不尊重老师。
预设3:但是黄凯的建议有道理呀!
点评:负责纪律的秦波从老师的角度出发,黄凯是从同学听课的角度出发,两个人都是在为他人着想,尊重他人,只不过出发点不同!
(3)引导:看来同学们没有统一意见呀 ,让我们再来听听六(3) 班对这件事情最后是怎么解决的。(以音频形式播放教材第11页“活动园”第二段内容)看来,最后大家还是采纳了黄凯的建议,从同学听课的角度出发,六(3)班后来对班规进行了修改。
提问:黄凯尊重他人(老师和班上的同学),最终大家采纳了他的建议.他尊重他人体现在什么地方?
预设1:他悄悄进教室.怕打扰到老师和同学。
预设2:我觉得他关心班级建设、提出合理建议也是一种尊重他人的行为。
点评:是呀,围绕六(3)班的班规,引发了一场对全班师生是否尊重他人的大检验。在这场检验中.黄凯用他的行动和建议验证过关;秦波为班规的执行和老师着想,也是一个尊重他人的人;而六(3)班老师能重视、尊重同学们的意见,更是尊重他人的一种表现。
(4)归纳:六(3)班新班规的出台,也引发了我们对尊重他人行为的思考。同学们能说说哪些行动是尊重他人的行为吗?
预设1:愿意聆听。
预设2:与人交往时平等友好。
预设3:尊重他人意见。
预设4:善良,关心他人的需要,维护他人的自尊心。
点评:是的,这些令人温暖的行为举止,都是尊重他人的表现。
(5)小结:尊重不只体现在一句“谢谢您”的话语中,它还体现在每天吃饭饭必尽的习惯中,体现在守时的承诺中等这些实实在在的行动上。有人说得好,“把尊重自己与尊重他人结合起来,就会散发出高贵的气质”。如果把两者完美结合,更会造就一个尊重他人的美好的自己。
3.尊重他人促和谐
(1)情境体验:同学们,如果每个普通人都能得到应有的尊重,我们生活的社会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让我们开展一次情境体验活动。(出示课件)
全班分为5组,组长负责分工,根据指定的情境,用模拟演绎的方式,呈现生活中如何尊重每个普通人。准备时间5分钟。
情境1:家门口,迟到了的快递小哥按下门铃。
情境2:公交车站,公交车司机打开车门,乘客上车。
情境3:餐厅里,服务员来收拾客人用完餐后的餐桌。
情境4:火车上,保洁阿姨来收垃圾。
情境5:地铁里,浑身灰尘的农民工师傅走进车厢,看到你身旁的空位,没有坐下来。
(2)全班交流(小组上台展示)。
(3)引导:同学们,通过刚才的情境体验,你们有什么感受?如果每个普通人都能得到应有的尊重,我们生活的社会会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
预设1:如果每个人都能得到尊重,人与人相处就会很融洽,我们生活的社会会更和谐。
预设2:刚才我们每个人都得到了应有的尊重,心里都是美美的,人人面带微笑,生活真美好。
(4)小结:尊重他人既是法律要求,也是一种社会美德。它让我们内心愉悦,社会更加美好! (板书:社会更加美好)
板书设计
尊重
我 他人
被尊重
社会更加美好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