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2.4 我们的公共生活 教学设计(表格式)人教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 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2.4 我们的公共生活 教学设计(表格式)人教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 下册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 学 设 计
课题 2.4 我们的公共生活 单元 二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五下
核心素养 目标 政治认同:了解身边的公共生活,知道我们离不开公共生活 道德修养:懂得只有共同维护公共利益,才能更好地享受公共生活 法治观念:知道公共生活需要道德与法律的保障 健全人格:能够在公共生活中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到遵守社会公德 责任意识:增强公共意识
重点 树立公共生活共建共享的思想,增强学生的公共意识,做讲文明有教养的人
难点 懂得只有每个人维护公共利益,才能更好地享受公共生活的美好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组织教学 导入新课: 猜一猜: 有门有窗不是房,脚儿圆圆走四方,在人送客不疲倦,他的工作特别忙。 谁都知他最热心,不欺老少不嫌贫,不怕风雨和雨打,夜夜照亮到天明。 小思考: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称,你知道是什么吗? 准备教材等学习用品 学生猜谜语,如:这是公共汽车,和路灯 由猜谜语活动引入新课,激发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讲授新课 目标导学一:认识公共生活 七嘴八舌: 在刚刚过去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件当中,专家反复提醒我们,尽量减少外出,少到、不到公共场所去,你做到了吗?哪些地方是公共场所? 小结:我们去电影院看电影、去博物馆参观、去公园散步、去商场购物等,这些场所都是公共空间。我们在公共空间里的生活,构成了公共生活。 小组讨论:公共空间的特点? 归纳: 公共场所小分类 请你阅读图片,根据类别填入相应的公共场所名称,并说说这一类的公共场所还有哪些? 4.思考:公共场所是为人类服务的,是不是我们就可以在公共场合随心所欲呢,做自己喜欢的任何事情呢? 你是怎样理解“公共”这个词的,说一说你的理由? 讲解: 公为平均;共为合力。合起来的意思是:共同进行平均分配。公共,指公有的;公用的;大家的。语出《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释之 曰: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今法如此而更重之,是法不信於民也。” 5.说一说: 小结:在公共场合躺在长椅上很不雅观,影响了自己的个人形象。 小小分享会 在平时的生活中或者新闻中,你是否也看到过类似“被曝光”的不文明行为?为什么这些不文明行为会被曝光,引起大家的反感和抵触? 小提示:公共生活中,人们的行为是公开的。人们更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展示自己良好的形象。 连一连 请根据你的生活经验,把下列地点和警示语连在一起,并说说这些警示语给你怎样的启示? 8.小小分享会 请你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在公共生活空间中,我们都需要注意一些什么?你知道一些相关的规则吗? 提示:先出后进讲文明…… 9.小调查: 请你采访一下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听听在他们小时候都有哪些公共场所?现在有什么是他们当时没有的呢? 小提示:随着社会的发展,公共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人们可以根据现有的条件和自己的需求,逐步解决现实问题,增加生活的乐趣,丰富人生的意义。 10.思考辩论: 有同学说父母在网上购物,这也是参与公共生活。你赞同这种观点吗 网络虛拟世界是否存在公共生活呢 你有使用网络的经验吗?在网络空间我们需要遵守哪些规则? 小结: 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公共社会的场所和领域不断的扩展,从传统的公交车,影剧院,图书馆,公园,集体宿舍等到新兴的证券案交易所,人才市场等,特别是网络是人们的公共生活进一步扩展到虚拟世界。人们即使足不出户,也可以通过电话,网络等现代通信工具介入社会公共生活。 目标导学二:维护公共利益 小调查: 公共生活离不开公共设施,让我们以“身边的公共设施及使用现状”为题,运用多种方法开展一次调查研究。 小思考: 想一想,当公共设施遭受破坏时,会是怎样的情况。请你尽情地想象,如果出现这类情况,会有什么后果? 3.下面图中的不当行为会带来哪些后果?你认为应该怎么做? 出示:触目惊心的数据 某市共受理道路窨井盖丢失报告2492起,处置无盖窨井2427个,平均每天有7个窨井盖丢失,最多一天丢失21个,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23万余元、 某工地内的一个“开口”窨井吞噬4岁男孩周强的生命。 某饭店附近一窨井盖丢失,年近七旬的王师傅骑着电动车从此经过,不慎一头栽下,到下午2点先后有三人掉入窨井。 4.小讨论: 在有警示语或法律规定的情况下,为什么还会有人做出不当的行为呢? 5.小提示: 毁坏公共设施的行为不仅侵犯了他人合法的公共权益,严重的还会触犯法律。 6.我们的行动计划 爱护公共设施、维护公共利益,有些事情我们也能够做做到,让我们一起订个计划,行动起来吧! 7.你知道吗? 人人有权参与公共生活,利用公共资源和公共设施,享受公共利益。现代社会的人们积极倡导共享,出现了很多共享的生活方式。 共建共享: (1)共享单车:共享单车的出现大大的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又符合我们倡导的低碳生活理念,受到了人们的欢迎。 (2)农家书屋:农村的小朋友也可以像城里孩子一样去图书馆读书。 (3) 说说你知道的共享生活形式,共享事例。怎们做才能更好地享受共享资源? 9.延伸活动:共享生活给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带来的便利,我们在享受公共资源同时,除了维护的同时,还要支持国家的公共建设,如果在建设公共设施的同时和我们个人的利益发生冲突时我们该怎么办呢? 小提示:共享的新型生活方式为大家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我们广大享用者在享受便利的同时,应该遵守使用规则,爱护这些设施、物品。 学生举手交流,如:公园、商场、医院、电影院等…… 学生以组为单位,讨论归纳,并选派代表汇报,如:都是开放的,是人群聚集的…… 学生根据理解,填写公共场所分类,并在班级交流。 学生根据理解举手发言,如:公为平均;共为合力。合起来的意思是:共同进行平均分配…… 学生看图回答,如:不可以,在公共场合躺在长椅上很不雅观,影响了自己的个人形象…… 学生分享交流,如:公共生活中,人们的行为是公开的。人们更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展示自己良好的形象…… 学生根据所知,举手发言,如:衣着得体、举止合礼,排队等待守秩序…… 学生结合生活经历,分享交流,如:不污蔑、谩骂他人,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等…… 学生参与探究,列举并大胆假设结果,例如:水井盖没了……, 路灯碎了…… 学生认真分析几则情景,思考带来的后果,举手交流,如:会砸伤过路的行人…… 学生讨论交流,如:有些人为了自身利益,随意占有或浪费公共资源,毁坏公共设施。 这些行为侵犯了他人合法的公共权益,严重的还会触犯法律。 学生根据教师提示,完成行动计划制定,例如:行动内容:不乱扔垃圾,不攀折花草树木…… 学生阅读欣赏,了解共建共享的事项。 学生根据理解回答,如:当建设公共设施和我们个人的利益发生冲突时,我们应该把建设公共设施放在首位…… “七嘴八舌”活动,借助社会热点问题——新型冠状病毒事件,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公共场所。 公共场所小分类活动,旨在通过图示,引导学生了解公共活动的分类,提高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借助“说一说”活动,引导学生分析公共场所可不可以做出不雅行为,使学生在分析的过程中,深刻理解在公共场所要注意个人形象的道理。 “连一连”活动,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连线,理解各个公共场所对人们的要求,起到及时巩固知识的作用。 通过引导学生采访长辈小时候的公共场所有哪些,对比当今社会的公共场所,使学生在对比过程中,感悟到当今社会的发展,提高学生自豪感和自信心。 维护公共利益,是本节课的重点一目,是在落实“怎么做”的问题。 教师通过设计“小思考”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假设,想象公共设施被破坏的情形,在假设探究的过程中,更深刻的理解破坏公共设施的危害…… 通过“触目惊心的数据”展示破坏公共设施带来的后果,引导学生更深刻的理解破坏带来的后果,起到事实论证的作用。 通过引导学生小组讨论,解决“在有警示语或法律规定的情况下,为什么还会有人做出不当的行为?”,一方面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另一方面,在讨论过程中,使学生理解,保护公共设施,需要道德和法律的共同作用。 共建共享理念,是本节课要对学生进行灌输的重要内容之一,借助共享单车以及农家书屋的典型事例,引导学生分析自己能为共建共享所做的努力,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课堂小结 公共生活需要共建,公共利益需要共享。只有共同维护公共利益,才能更好地享受公共生活,保障大家的共同利益。 谈收获和体会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板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