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2.5 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 第1课时 教学设计(表格式)人教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 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2.5 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 第1课时 教学设计(表格式)人教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 下册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 学 设 计
课题 2.5 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1) 单元 二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五下
核心素养 目标 政治认同:懂得公共生活需要良好的秩序来维护 道德修养:了解有序公共生活的意义 法治观念:能够自觉遵守公共秩序,注意个人行为 健全人格:在实际生活中可以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 责任意识:树立公共意识,培养秩序观念
重点 能够自觉遵守公共秩序,注意个人行为
难点 在实际生活中可以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组织教学 导入新课: 小游戏: 找五个一端系有长线的小球,一同放入一个瓶颈较小的瓶子中。瓶口大小只能允许每次取出一个球。 分组进行实验,看看哪个小组能既顺利又快速地取出瓶中所有小球,并说出你的理由。 准备教材等学习用品 学生分组进行游戏,并请获胜组代表汇报经验 由课前小游戏引入,激发参与探究的积极性,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
讲授新课 目标导学一:公共生活需要秩序 活动:文明行为大讨论 说一说你在公共场合 见到的令你讨厌、反感的行为,为什么? 小结:公共生活需要有良好的秩序来维护。 活动园:公共生活秩序单 当我们过马路时…… 当我们参加社区活动时…… 当我们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 设计一份“公共生活秩序单。 可以从交通、社区、商场、医院、公园等公共场所入手。 小讨论: 分析一下同学们的秩序单有什么共同之处。设想一下社会生活没有了秩序,会有怎样的后果? 小提示: 有秩序的公共生活会让社会环境更加舒适 宜人,使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幸福。 小结:公共生活需要有良好的秩序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是人们安居里乐业的保障,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基础。 目标导学二 认识公共标志 1.认一认 学习单: 2.想一想,有了公共标志的提醒,人们是不是就会自觉遵守和维护公共秩序了。 3.活动园 生活中有些现象,不仅让人感觉不舒服,还会破坏文明和谐的公共生活。阅读图片,说说每幅图中的不文明行为。 如果遇到类似情况,你会采取什么态度?不同的态度会带来哪些结果? 想想怎样才能让公共生活中的不和谐少一些,微笑多一些。 小结:人人都喜欢舒适、文明的公共生活,都希望别人不要破坏公共秩序,那就从自己做起做一个文明行为的践行者。 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交流,例如:我不喜欢在图书馆里大声喧哗的人…… 学生根据要求,设计公共生活秩序单,并在班级汇报,如:过马路时要走人行横道,遵守交通信号灯的指示,红灯停,绿灯行……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所知,认读各种公共场所的标志,并互相评议,共同识记。 学生认真阅读四幅图片,找出其中不文明行为进行交流。 学生认真思考,感悟理解。 “文明行为大讨论”活动,引导学生通过交流自己讨厌反感的公共场所行为,从反面教育学生在公共场所要讲究文明。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共同完善“公共生活秩序单”,提高学生的归纳整理能力,同时,在探究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秩序意识,使学生对各种场所需要遵守的秩序有更深刻的了解。 “认一认”环节,旨在通过学生共同参与,更多的了解公共场所的各种标志,提高学生生活的能力。 通过“想一想”和“活动园”两个环节,引导学生由思考:有了公共标志的提醒,是不是人们就会自觉的遵守了?并借助具体的图片案例,组织学生分析评价,使学生更深刻的理解要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的意识。
课堂小结 “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遵守社会秩序人人有责,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以身作则,带头遵守社会公德,共同创建美好家园。 谈收获和体会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作业布置 观察社会中破坏公共秩序的事件,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
板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