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教 学 设 计课题 3.8 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1) 单元 三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五下核心素养 目标 政治认同:感受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的爱国情怀 道德修养:通过收集资料、讨论等方式,从事迹中感悟孙中山精神 法治观念: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健全人格: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学习孙中山精神 责任意识:树立责任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重点 了解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志士的事迹与爱国情怀难点 学习并领悟孙中山精神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组织教学 导入新课: 在中国有这样一条路,几乎每个城市都有它的身影,南京的中山路、上海的中山路、广州的中山路、芜湖的中山路……有人这样说:有多少城市,就有多少中山路。你知道为什么会出现大量的中山路吗?这个名字是怎么由来的? 准备教材等学习用品 学生倾听并思考,回答。 由问题引入,激发思考热情。讲授新课 目标导学一:革命先驱孙中山 1.背景介绍: 《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使各种社会矛盾更加尖锐。许多有识之士认识到,只有推翻清政府的反动统治,中国才有出路。他们不断探求救国救民的道路,进行奋勇抗争,孙中山先生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2.人物链接:革命先驱孙中山 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名文,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又名帝象,化名中山樵,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 ,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三民主义的倡导者,创立了《五权宪法》。他首举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两千年封建帝制”。 说一说: (1)说说你对孙中山先生的事迹是否了解,举出例子。 (2)全国各地都有孙中山先生的足迹,请说出几个以孙中山先生为名命名的地点。 展示:中山陵位于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南麓钟山风景区内,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寝,及其附属纪念建筑群,面积8万余平方米。 孙中山临终前曾说:“吾死之后,可葬于南京紫金山麓,因南京为临时政府成立之地,所以不可忘辛亥革命也。” 孙中山先生的伟大功绩和高尚人格,受到中国各族同胞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尊敬,八十多年来,每年全国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以及世界各地的人士都怀着崇敬的心情前来拜谒中山陵。 小调查: 你了解孙中山先生吗?为什么人们以各种形式来纪念他呢?让我们对孙中山先生进行一次小调查吧! 议一议: 孙中山先生为什么放弃舒适的医生职业而冒险参加革命呢?让我们从他人生中三次重要的抉择来寻找答案吧! 小结: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孙中山先生奉献了自己的一生,他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先驱者。我们对他最好的纪念,就是学习和继承他的革命精神,继续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奋斗! 小归纳: 孙中山先生对革命做出的贡献 (1)创立兴中会、同盟会等革命团体和政党。 (2)提出三民主义作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3)发动一系列武装起义。影响了后面的武昌起义。是广泛意义的辛亥革命的领导者。 (4)建立中华民国,建立资产阶级临时参议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5)领导捍卫共和的一系列斗争。树立民主革命的丰碑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6)转变思想,把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明确发帝反封建目标。 (7)确定与共产党合作,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为新民主主义革命作出起步之功。 目标导学二:辛亥革命推翻帝制 读图片,结合教材,谈感悟。 小结: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制国家。 故事会 你所知道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有哪些?你了解他们的故事吗?讲一讲我们收集烈士的故事,开一个故事会吧。介绍: 1910年11月孙中山、黄兴、赵声等革命党人在马来半岛的槟榔屿召开庇能会议,决定再次在广州发动武装起义,黄兴担任总指挥。 1911年4月27日下午5时30分,黄兴率130余名敢死队员直扑两广总督署,发动了中国同盟会的第十次武装起义广州起义。敢死队突入总督署,总督张鸣岐逃走,起义军焚毁总督署后,在东辕门外与水师提督李准派来弹压起义的北洋军短兵相接。起义军浴血奋战,终因寡不敌众而不幸失败。 起义失败后,黄兴负伤撤回香港,喻培伦、方声洞,林觉民等革命志士牺牲,其中七十二人的遗体由潘达微寻获安葬于广州黄花岗,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3.人物链接:革命英雄——喻培伦 喻培伦在广州起义前夕赶制了300多枚炸弹,为起义作出了突出贡献。起义爆发后,喻培伦胸前挂着满满一筐炸弹,一边冲锋一边投弹,最后身负重伤,弹尽力竭,不幸被俘。在敌人面前,他拒不吐露革命机密,最后英勇就义。 革命党人彭楚藩、杨洪胜、刘复基三人被捕。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三人痛斥时政,慷慨不屈。 4.小讨论: 武昌起义的结局是怎样的?有什么影响?历史上把这次具有伟大意义的革命称作什么革命? 拓展活动: 你还知道辛亥革命后出现了哪些新风尚?你还知道这场革命中涌现的英雄人物和动人故事吗?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小报制作,来纪念辛亥革命,铭记历史。 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内容,结合教师讲解,了解时代背景。 学生根据自己所学所知,进行交流,例如:有中山路,中山公园,中山大学等…… 学生阅读教师展示的相关材料,拓展知识视野。 学生参与小调查活动,交流如:我了解到少年时代的孙中山先生就志向远大,他看到了中国的落后面貌,立志要改变中国。 我还知道,孙中山先生曾经是一个医生,他医术强、医德高,深受人们尊敬。但是后来他为了救国,走上了革命道路。 学生派代表大声朗读孙中山先生对革命做出的贡献,加深对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了解。 学生仔细观察图片,结合教材知识,交流感悟,如: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制国家…… 学生根据自己所知的历史知识,在班级讲相关故事,例如:黄花岗起义: 是1911年4月革命党人在广州举行的起义,又称广州起义 …… 学生认真阅读革命英雄事迹材料,结合当时的历史情形,交流感悟。 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组内分工,记录整理,并选派代表在班级进行交流汇报。 通过回忆展示《辛丑条约》签定后对中国的影响,使学生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为以下问题探究奠定基础。 “说一说”环节,旨在引导学生根据自己所知所学,互相交流,更进一步加深对孙中山先生的了解。同时,通过寻找和孙中山先生有关的地点等,使学生对孙中山先生的伟大贡献有初步的了解。 小调查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调查孙中山先生为什么受到人们各种形式的纪念,从而加深对其贡献的理解。 借助孙中山一生的三次历史性决择的探究,使学生更深刻的理解孙中山先生,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孙中山先生奉献了自己的一生,他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先驱者。 借助孙中山和临时参议院成员合影的图片,引导学生借助教材,对辛亥革命 加深了解。 故事会环节,通过引导学生交流展示自己所知的关于七十二烈士的故事,更多的了解关于黄花岗起义的历史,同时,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人物链接环节,旨在通过介绍革命英雄人物喻培伦等的先进事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小讨论环节,旨在通过引导学生通过讨论,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增强热爱祖国的意识。课堂小结 革命的道路是艰难而曲折的。在那个动荡的年代,英烈们为国为民,敢于牺牲,书写了可歌可泣的革命诗篇。 谈收获和体会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板书设计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