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道德与法治 六年级下册1.1《学会尊重》同步练习 (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 六年级下册1.1《学会尊重》同步练习 (含答案)

资源简介

第1课《学会尊重》(同步练习)-部编版道德与法治 六年级下册
一、选择题
1.下列行为中,( )是尊重自己的表现。
A. B. C.
2.( )行为属于“过度维护自己”?
①小刚听不得批评,每次别人提点儿建议,他都要找很多理由为自己辩护。
②老师找杨丽谈话,说她上课开小差,学习退步,杨丽听后既难过又惭愧。
③吴达特别喜欢下棋,但是赢了就兴高采烈,输了就生气发火,班上谁都不愿意和他下棋。
④王凯给赵明起了一个难听的外号,赵明一听就火了,要求王凯向他道歉。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3.下面是尊重别人的行为有( )。
①波波把清洁工刚整理好的垃圾箱踢翻。②医生耐心地给别人看病。
③皮皮对着交警叔叔做鬼脸。④同桌认真地给我讲解难题。
A.②③④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④
4.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尊重他人表现在( )。
①对人有礼貌②尊重他人的劳动③认真倾听他人的观点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5.小明脾气很好,在和同学的交往中能够做到先人后己,有时候别人无意冒犯了他,他也一笑了之,不去计较。你认为小明( )。
A.太软弱可欺,这样只会使自己吃亏
B.待人宽容,善于处理人际交往中的冲突
C.为人过于谦让,不利于维护自己的权益
6.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会尊重自己。尊重自己表现不包括( )。
A.维护自己的形象 B.爱惜自己的名誉
C.信守自己的承诺 D.拒绝别人的批评
7.“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意思是( )。
A.好话暖人心,坏话伤人心 B.说话要相互指责
C.互相赞美 D.说话要分季节
8.获得他人尊重的前提是( )。
A.形成比较清晰的自我整体形象 B.学会悦纳自己
C.克服逆反心理 D.自尊和尊重他人
二、判断题
9.小红认为自己太平凡,总觉得大家看不起她,不愿和同学交往。( )
10.我学习成绩好,很听话,从来不会犯错误,不需要谦让别人。( )
11.爱面子、输不起、说不得是尊重自己的表现。( )
12.富人、名人应当得到尊重,穷人不应得到尊重。( )
13.理性对待他人意见,分析问题时对事不对人。( )
三、连线题
14.连线题。(把相应的观点连起来。)
不自我贬低,不自卑 旱涝
君子和而不同 尊重自己
吃一堑,长一智 学会宽容
严重自然灾害 学会反思
四、简答题
15.地铁里,一个穿着体面的小伙子嫌弃身旁的农民工脏,不让他坐旁边,然而旁边的一个小学生拉着农民工的衣服角说:“叔叔,请你坐我这里吧。”她的行为被人们称赞。生活中从语言、行动等方面我们应该如何尊重他人?请写写你的想法。
16.活动:提升道德素养
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是交往的起点,我们要学会尊重他人,并在实际生活中真正做到善于尊重他人。
(1)在你身边存在哪些不尊重他人的现象或行为?请列举两例。
(2)针对上述现象,请你以“尊重他人我行动”为主题,向同学们发出倡议。(写出倡议要点即可)
五、综合题
17.情境体验:母女周末对话
妈妈:你要去哪里?
女儿:出去。
妈妈:去哪儿?
女儿:就是出去。
妈妈:你要去找谁?
女儿:一个朋友。
妈妈:哪个朋友?
女儿:妈(长声地),就是一个朋友。
妈妈:我不是想跟着你,就是想知道你和谁在一起。
女儿:兵兵,好了吧?
妈妈:我认识他吗?
女儿:他就是我的一个普通朋友,好不好?
妈妈:那么,你们要去哪里?
女儿:出去,你别问了,问了你也不知道,也不懂。
妈妈:……(呆呆地看着女儿远去的背影)
根据对话,回答下列问题:
(1)对话中,女儿体现了对母亲的尊重吗?母亲会是什么心情?
(2)被人尊重时,会有什么心情?有人认为“家庭成员间没必要相互尊重”。你觉得呢?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B
3.B
4.C
5.B
6.D
7.A
8.D
9.×
10.×
11.×
12.×
13.√
14.
15.话语可以体现尊重、礼貌、亲切、真诚、友好,一句尊重和理解的话会给人带来温暖和鼓励。
尊重他人不仅表现在话语上,更应该落实在行动上。与人交往时,谦虚有礼,平等友善,重视他人意见,关注他人需要。尊重他人还要能够维护他人自尊心,推己及人,让他人觉得舒服。
16.(1)给他人起绰号;随意打断他人的发言;上课时小声说话,影响其他同学听讲;等等。
(2)与人交往,语言文明,举止得体,谦虚有礼;积极维护他人自尊心,尊重他人人格;重视他人意见,关注他人需要;等等。
17.(1)没有体现尊重。母亲心里很难过。
(2)①被人尊重时,会感到愉快、满足,充满价值感。(或开心、高兴、有成就感……符合题意即可)
②有必要相互尊重,因为家庭成员间相互尊重,能够培养孩子尊重他人、尊重自己的良好素养,让家庭关系更和睦,家庭氛围更融洽、温馨。如“母女周末对话”案例中,女儿就应该尊重父母,耐心回答母亲的问题,理解母亲对自己的关心。但没必要过分尊重,因为家庭圈是亲情维系的小圈子,必要的相互尊重是应该的,但过分尊重就显得缺少亲情味。如电视剧《少年派》《小欢喜》中的有些情节,家庭成员间虽没有体现尊重,但却显得亲情浓厚。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